一种用于具有双向除尘功能的V法铸造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3886发布日期:2018-11-13 21: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具有双向除尘功能的V法铸造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双向除尘功能的V法铸造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V法铸造技术的特点是使用了无任何粘结剂的干砂,但是干砂在造型过程中以及砂处理设备中流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沙尘,特别是雨淋加砂器工位、落砂工位、卸料装置落砂工位等,这些位置直接与车间联通,在生产线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沙尘,若没有合适的沙尘收集设备或者沙尘处理设备,可能会造成沙尘扩散到车间里,恶化车间环境,使绿色铸造的目标大打折扣,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具有双向除尘功能的V法铸造卸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具有双向除尘功能的V法铸造卸料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侧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护板,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均套设有接沙管,两个所述接沙管的底端均套设有接沙罩,所述安装座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共同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位于工作台的上侧,所述安装板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吸尘管,且两个吸尘管相反一端的管口均朝向下侧,两个所述吸尘管相反的一端均安装有吸尘罩,两个所述吸尘管相对的一端共同连接有进风管,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抽风机,且进风管远离两个吸尘管的一端贯穿安装座的外侧壁并连接在抽风机的进风口上。

优选地,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上连接有排尘管,且排尘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贯穿安装座并延伸至安装座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排尘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位于水箱内部的底侧。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与吸尘管相互配合的固定扣。

优选地,两个所述接沙管底端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两个所述接沙罩分别与两个接沙管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均开设有斜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铸造完成后进行卸料时打开抽风机,散落的沙土从工作台两边滑下并从接沙管落到接沙罩内,旋下接沙罩即可将沙土倒掉,而灰尘则从两个吸尘罩通过吸尘管被吸入抽风机内并从排尘管进入水箱内,水箱内提前注满水,灰尘被水留下,干净的空气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卸料过程中产生的沙尘进行双通道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生产车间的污染,减少了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安装座、2支撑杆、3工作台、4护板、5接沙管、6接沙罩、7安装架、8安装板、9吸尘管、10吸尘罩、11进风管、12固定扣、13抽风机、14排尘管、15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用于具有双向除尘功能的V法铸造卸料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杆2,两个支撑杆2的顶端共同安装有工作台3,工作台3的两侧均开设有斜坡,方便沙子滑下,工作台3两侧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护板4,防止沙子从两侧落下,工作台3的两端均套设有接沙管5,两个接沙管5的底端均套设有接沙罩6,两个接沙管5底端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两个接沙罩6分别与两个接沙管5螺纹连接,方便对接沙罩6安装拆卸,安装座1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架7,两个安装架7的顶端共同安装有安装板8,且安装板8位于工作台3的上侧,安装板8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吸尘管9,且两个吸尘管9相反一端的管口均朝向下侧,安装板8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与吸尘管9相互配合的固定扣12,两个吸尘管9相反的一端均安装有吸尘罩10。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吸尘管9相对的一端共同连接有进风管11,安装座1的内部安装有抽风机13,且进风管11远离两个吸尘管9的一端贯穿安装座1的外侧壁并连接在抽风机13的进风口上,抽风机13的出风口上连接有排尘管14,且排尘管14远离抽风机13的一端贯穿安装座1并延伸至安装座1的外侧,安装座1的一侧设有水箱15,排尘管14远离抽风机13的一端位于水箱15内部的底侧。

本实用新型中,在铸造完成后进行卸料时,打开抽风机13,散落的沙土从工作台3两边滑下并从接沙管5落到接沙罩6内,旋下接沙罩6即可将沙土倒掉,而灰尘则从两个吸尘罩10通过吸尘管9被吸入抽风机13内并从排尘管14进入水箱15内,水箱15内提前注满水,灰尘被水留下,干净的空气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