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345发布日期:2019-04-02 23:5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塑胶模具加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磨铣,磨铣不仅增加塑胶模具的美观,而且能够改善塑胶模具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但现有的磨铣一般都是人工使用工具进行磨铣,人工磨铣效率又低,而且磨铣时只能固定磨铣一个角度,需要反复调整塑胶模具角度,比较不方便,加大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对于大量塑胶模具磨铣来说,单靠人力进行磨铣,时间比较长,效率低,因此为了解决这些情况,设计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包括矩形基座,矩形基座上表面设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上表面中心处加工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嵌装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表面上边缘处加工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固定连接电控伸缩杆,所述电控伸缩杆上套装折形摆动杆,所述折形摆动杆上固定连接转动圆轴,所述转动圆轴上套装磨铣轮,所述矩形基座前表面中心处加工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电控小车,所述电控小车上固定连接旋转端向上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套装电控夹取手,所述矩形基座下表面设有一对矩形垫片,每个所述矩形垫片内均嵌装矩形块,每个所述矩形块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折形支撑架,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内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水平支撑杆,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水平圆轴,所述水平圆轴上套装一对转动万向轮,所述矩形基座左侧面设有把手,所述矩形基座右侧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二号微型旋转电机、电控伸缩杆、电控小车和电控夹取手电性连接。

所述支撑板与矩形基座之间设有一对倾斜支撑杆。

所述条形板是由多个紧定螺钉固定在矩形基座上。

所述电控小车内部设有一块八位ATS控制芯片。

所述控制器内安装有PLC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市电接口和电容触摸屏,所述控制器的人机交换接口通过导线与电容触摸屏信号接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端端口通过导线与市电接口电性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移动效果良好,摆动角度良好,磨铣方便,磨铣效果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的电控夹取手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的转动万向轮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基座;2、条形板;3、支撑板;4、一号微型旋转电机;5、电控伸缩杆;6、折形摆动杆;7、转动圆轴;8、磨铣轮;9、滑轨;10、电控小车;11、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2、电控夹取手;13、矩形垫片;14、矩形块;15、折形支撑架;16、水平支撑杆;17、水平圆轴;18、转动万向轮;19、把手;20、控制器;21、倾斜支撑杆;22、紧定螺钉;23、PLC控制系统;24、市电接口;25、电容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包括矩形基座1,矩形基座1上表面设有条形板2,所述条形板2上表面中心处加工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嵌装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前表面上边缘处加工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旋转端上固定连接电控伸缩杆5,所述电控伸缩杆5上套装折形摆动杆6,所述折形摆动杆6上固定连接转动圆轴7,所述转动圆轴7上套装磨铣轮8,所述矩形基座1前表面中心处加工滑轨9,所述滑轨9上滑动连接电控小车10,所述电控小车10上固定连接旋转端向上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1,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1旋转端上套装电控夹取手12,所述矩形基座1下表面设有一对矩形垫片13,每个所述矩形垫片13内均嵌装矩形块14,每个所述矩形块14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折形支撑架15,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15内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水平支撑杆16,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架15下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水平圆轴17,所述水平圆轴17上套装一对转动万向轮18,所述矩形基座1左侧面设有把手19,所述矩形基座1右侧面设有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1、电控伸缩杆5、电控小车10和电控夹取手12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板3与矩形基座1之间设有一对倾斜支撑杆21;所述条形板2是由多个紧定螺钉22固定在矩形基座1上;所述电控小车10内部设有一块八位AT89S52控制芯片;所述控制器20内安装有PLC控制系统23;所述控制器20上设有市电接口24和电容触摸屏25,所述控制器20的人机交换接口通过导线与电容触摸屏25信号接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0的电源端端口通过导线与市电接口24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矩形基座前表面中心处加工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电控小车,电控小车上固定连接旋转端向上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套装电控夹取手,控制器上设有市电接口和电容触摸屏,通过市电接口接通电,触动电容触摸屏,启动控制器,控制器进行工作,控制器控制电控夹取手对塑胶模具进行夹取固定工作,固定后控制器控制电控小车进行移动到磨铣位置,这时需要控制器控制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进行转动,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电控伸缩杆进行转动,电控伸缩杆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进行长度的伸缩,电控伸缩杆转动带动套装的折形摆动杆进行转动,折形摆动杆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转动圆轴进行转动,转动圆轴转动带动套装的磨铣轮进行转动,磨铣轮转动对固定的塑胶模具表面进行磨铣工作,为了进行全方位的磨铣工作,这时控制器控制二号微型旋转电机进行转动,二号微型旋转电机转动带动套装的电控夹取手进行转动,电控夹取手转动带动夹取固定的塑胶模具进行转动,从而转动的磨铣轮对转动的塑胶模具进行多角度磨铣工作,磨铣后控制器控制电控小车向前移动后控制器控制电控夹取手将塑胶模具放下,之后进行下一个塑胶模具磨铣工作,需要将装置进行移动时,拉动把手,转动万向轮转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移动效果良好,摆动角度良好,磨铣方便,磨铣效果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矩形基座右侧面设有控制器,以型号为MAM-100的控制器为例,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输入端、二号微型旋转电机输入端、电控伸缩杆输入端、电控小车输入端和电控夹取手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内安装有PLC控制系统,本领域人员通过PLC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矩形基座1前表面中心处加工滑轨9,滑轨9上滑动连接电控小车10,电控小车10上固定连接旋转端向上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1,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1旋转端上套装电控夹取手12,控制器20上设有市电接口24和电容触摸屏25,通过市电接口24接通电,触动电容触摸屏25,启动控制器20,控制器20进行工作,控制器20控制电控夹取手12对塑胶模具进行夹取固定工作,固定后控制器20控制电控小车10移动到磨铣的位置,这时需要控制器20控制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进行转动,一号微型旋转电机4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电控伸缩杆5进行转动,电控伸缩杆5可以通过控制器20控制进行长度的伸缩,电控伸缩杆5转动带动套装的折形摆动杆6进行转动,折形摆动杆6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转动圆轴7进行转动,转动圆轴7转动带动套装的磨铣轮8进行转动,磨铣轮8转动对固定的塑胶模具表面进行磨铣工作,为了进行全方位的磨铣工作,这时控制器20控制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1进行转动,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1转动带动套装的电控夹取手12进行转动,电控夹取手12转动带动夹取固定的塑胶模具进行转动,从而转动的磨铣轮对转动的塑胶模具进行多角度磨铣工作,磨铣后控制器20控制电控小车10向前移动后控制器20控制电控夹取手12将塑胶模具放下,之后进行下一个塑胶模具磨铣工作,需要将装置进行移动时,拉动把手19,转动万向轮18转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