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高密封压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2078发布日期:2019-06-06 00:3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机高密封压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高密封压射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最近的几年,压铸的高新技术又不断地对压铸机提出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压铸生产不仅在有色合金铸造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已成为现代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国家由于依靠技术进步促使铸件薄壁化、轻量化,因而导致以往用铸件产量评价一个国家铸造技术发展水平的观念改变为用技术进步的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铸造水平的重要依据。

压铸机包括热压室及冷压室两种,后者又分为直式和卧式两种类型,卧式冷压室压铸机中,压铸时是将熔融的金属液放入到料筒中,然后通过活塞杆带动压射杆在料筒内做往复运动带动压射头在料筒内往复运动将料筒内的熔融的金属液推送到模型的模腔中,然后在模型中冷却得到产品,其中压射杆的往复运动的直线运动带动压射头的直线运动十分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机高密封的压射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铸机高密封压射装置,包括盛装熔融金属液的料筒,压射杆、压射头和压射活塞杆,所述料筒为水平设置的圆筒,其一端与模腔连通,所述压射头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料筒中,并可沿所述料筒的轴线滑动,所述压射杆为圆杆,其与所述料筒同轴设置,所述压射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料筒一端开口内,并与所述压射头连接,所述压射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射活塞杆连接,外力作用下,所述压射活塞杆带动所述压射杆及所述压射头在所述料筒中沿所述料筒的轴线做直线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压射头将所述料筒中熔融的金属液推送至模腔中。

进一步,所述料筒的一端端部设有限制所述压射杆发生偏移的压射杆固定机构,所述压射杆固定机构包括密封轴套,所述密封轴套为由均为半圆筒形的上轴套和下轴套拼接构成的圆筒形,并同轴设置在设在所述料筒的一端端部,所述上轴套和下轴套的内壁上均同轴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上轴套的顶部设有进油口,所述上轴套内设有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进油腔,所述上轴套的环形凹槽的顶部均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均与所述进油腔连通,所述下轴套的环形凹槽的底部设有接油口,所述下轴套内设有与所述接油口连通的接油腔,所述下轴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接油腔内部连通的排油口。

进一步,所述上轴套的上端和所述下轴套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板,螺栓穿过所述连接板将所述上轴套和下轴套固定在所述料筒上。

进一步,所述上轴套和下轴套的管体上均周向等间距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料筒水平方向的轴线平行,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料筒内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密封轴套与所述料筒之间设置有隔热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圆孔。

进一步,所述料筒的内腔外周设有加热机构。

进一步,所述加热机构为电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压射杆固定机构的定位和固定作用,使压射杆在料筒内做往复运动时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往复运动,压射杆固定机构减轻了活塞杆带动压射杆往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压射过程的影响,使压射头与料筒的密封效果受振动的影响更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铸机高密封压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铸机高密封压射装置的压射杆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铸机高密封压射装置的压射杆固定机构的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铸机高密封压射装置,包括盛装熔融金属液的料筒1,压射杆2、压射头3和压射活塞杆4,料筒1为水平设置的圆筒,其左端端部连接有鹅颈头,并通过鹅颈头与模型的模腔连通,压射头3密封设置在料筒1的中,并可沿料筒1的轴线左右方向水平移动,压射杆2为水平设置的圆杆,且压射杆2与料筒1的内腔水平方向的轴线同轴,压射杆2的一端伸入料筒1的内腔中,压射头3与压射杆2伸入料筒1的一端端部连接,压射杆2的另一端与压射活塞杆4连接,压射活塞杆4驱动压射杆2在料筒1中沿料筒1的内腔中沿内腔的水平轴线做往复运动,以使压射头3将料筒1中熔融的金属液从料筒1推送至模腔中,料筒1的另一端设有限制压射杆2发生偏移的压射杆固定机构5。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压射杆固定机构5包括密封轴套和螺栓54,密封轴套由呈半圆形的上轴套51和下轴套52连接构成,且上轴套51和下轴套52组合成一与料筒1同轴的圆管,上轴套51的上端和下轴套52的下端均设有连接板53,螺栓54穿过连接板53将上轴套51和下轴套52固定在料筒1上,上轴套51和下轴套52内均设有多个环形凹槽55,上轴套51顶部设有进油口511,进油口511与外部储油桶的输出端连接并连通,上轴套51内设有进油腔512,进油口511均与进油腔512连通,上轴套51的环形凹槽55顶部均设有出油口513,出油口513均与进油腔512连通,下轴套52的环形凹槽55底部设有接油口521,下轴套52内设有接油腔522,接油口521均与接油腔522通,下轴套52的底部设有与接油腔522内部连通的排油口523,排油口523与外部回收桶连通。

通过上轴套51和下轴套52对压射杆2进行固定和定位,同时通过进油口511将润滑油倒入到进油腔512中,然后润滑油沿出油口513进入到上轴套51和下轴套52之间的环形凹槽55中,对压射杆2与密封轴套进行润滑,使用过的润滑油沿接油口521流入接油腔522中,最后沿排油口523排出到外部回收润滑油的装置中。

进一步,储油桶和回收桶之间可通过连接管道连通,且连接管道上可设有油泵将回收桶中的润滑油导入储油桶中。如此设置能有效的重复利用润滑油,节约资源。

优选地,上轴套51和下轴套52的管体上均周向等间距间隔设有多个通孔56,通孔56均与料筒1水平方向的轴线平行,且通孔56均与料筒1内部连通。

压射杆2带动压射头3在料筒1内腔中做往复运动过程中,将料筒1内腔中的空气沿通孔56排出,避免因为上轴套51和下轴套52的密封作用影响压射头3和压射杆2在料筒1内腔中的移动,同时,通孔56将料筒1内腔中的热气体排出,能有效降低料筒1内腔的温度。

优选地,密封轴套与料筒之间设置有隔热垫片6,隔热垫片上设有与通孔56一一对应的圆孔。

隔热垫片6优选为陶瓷纤维纸垫片,或者其他具有相同功能或结构的产品,其能有效的阻止料筒1上的热量传递到密封轴套上。

优选地,料筒1的内腔外周设有加热机构7。加热机构对料筒1内腔中的熔融金属液

保温,使熔融金属液不会因为冷却凝固,避免影响压铸的效果。

优选地,加热机构7为电热板。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