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94304发布日期:2020-07-31 22:24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领域,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综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红土镍矿酸浸液中组分复杂,含有镍、钴、锰、镁、铁、铬、铝等成分,难以有效分离。目前,红土镍矿酸浸液在除去铁、铬和铝后,锰大部分通过加入强氧化剂氯气、次氯酸钠、双氧水等(201110008552.8,201510080292.9)予以去除,镁钠分离则通过加入氧化钙或冷冻结晶去除硫酸钠等方式实现(200910113991.3,201310381862.9),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工艺流程长,氧化剂加入量大,含镁废水处理量大,处理困难,成本高等缺点。因此,现有酸浸液处理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红土镍矿酸浸液中杂质难以有效分离,废水量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该工艺可以有效的除去锰和镁,并可完全利用其中的冶炼废水,回收其中的酸和碱,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清洁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红土镍矿酸浸液去除铁铬铝后的溶液直接进行电解沉积,沉积掉溶液中的绝大部分ni、co和部分mn,并且生成部分二氧化锰沉淀;

2)将步骤1)中电解沉积后得到的镍含量小于0.5g/l溶液,加入碱液混合调节ph值到8.0-8.5,沉淀完全去除溶液中的镍;

3)将步骤2)中的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固相返回除铁、铬、铝阶段,用于红土镍矿酸浸液的中和除铁、铬、铝;

4)将步骤3)中固液分离得到的液相,加入碱,调节ph至11.0-13.0得到浆料;

5)将步骤4)中得到的浆料,进行液固分离,固相用于做镁产品,液相进一步进行双极膜电解,电解得到的盐酸或硫酸返回酸浸系统,得到的氢氧化钠用于中和工序。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电解沉积ph值为2.0-4.5,电流密度为20-400a/m2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碱液为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钠,混合时间为1-4h,混合温度为室温-70℃。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碱为双极膜电解过程生成的碱,碱浓度为3-10%。

优选地,步骤5)所述的双极膜电解的温度在10-50℃之间,液相中硫酸钠或氯化钠的浓度为1-30%,得到酸浓度为3-15%。

具体地,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除过铁铬铝后的溶液,在ph值为2.0-4.5之间,电流密度为20-400a/m2的条件下直接进行电解沉积,沉积掉溶液中的绝大部分ni、co和部分mn,并且生成部分二氧化锰沉淀;

2)将步骤1)中得到金属镍钴板,经酸溶后,除去其中的少部分杂质,制成镍钴产品。将电沉积后镍含量小于0.5g/l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系统返回的氧化镁或氢氧化钠,或两者的混合物,混合时间为1-4h,混合温度为室温-70℃,调节ph值到8.0-8.5之间,沉淀完全去除溶液中的镍;

3)将步骤2)中的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固相返回除铁铬铝阶段,中和除铁铬铝,其中氧化镁中少量镍和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重新酸溶,返回到酸浸液中,氧化镁中氧化锰可以单独过滤去除,或铁、铬、铝渣一起过滤去除;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钠,或氯化镁和氯化钠溶液,加入一定量的从双极膜电解过程中得到的氢氧化钠,调节ph至11.0-13.0之间,完全沉淀去除其中的镁,得到纯净的硫酸钠或氯化钠溶液;

5)将步骤4)中得到的浆料,进行液固分离,固相用于做镁产品,液相进一步进行双极膜电解,分解得到3-15%的酸返回酸浸系统,得到的3-10%的氢氧化钠返回用于中和工序。

本发明将除过铁铬铝后的红土矿酸浸液,直接进行电沉积,得到镍钴中间体,回收其中绝大部分的镍和钴及部分锰,回收的金属镍钴经酸溶后,萃取除杂,进一步用于制造镍钴产品。经初步除去镍钴后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碱性物,完全沉淀除去其中的镍、钴、锰,再经过滤分离,得到的固相返回用于中和,液相为硫酸钠或氯化钠和含镁溶液,加入氢氧化钠使镁完全沉淀,生成镁产品,硫酸钠或氯化钠经过双极膜电解,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或盐酸,氢氧化钠返回用于中和,硫酸或盐酸返回酸浸系统。

本发明与现有的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以清洁的电子为还原剂,直接在除过铁、铬、铝后的酸浸液中沉积镍、钴和少量锰,实现镍,钴和大量杂质的分离。

(2)在电沉积过程的同时,大部分锰会氧化成二氧化锰,生成沉淀,实现绝大部分锰与镍、钴的分离,无需引入任何化学氧化剂,成本低廉。

(3)含有少量镍的含镁沉淀物,可返回系统用于酸浸,实现镁的循环利用及镍的综合回收。

(4)钠和镁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沉淀的方式完全分离,并制成镁产品,分离后的溶液通过双极膜电解的方式生成酸和碱,均可以返回系统,完全实现硫酸钠或氯化钠废水的回用。

(5)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易于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的工艺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符合环保要求,是红土镍矿酸浸液的良好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得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者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所述仅仅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该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过铁、铬、铝后的酸浸液,该溶液的主要成分为镍1.58g/l,co0.09g/l,mn1.37g/l,mg75.02g/l。在ph=4.5的条件下,电流密度为20a/m2的条件下直接进行直流电解至溶液中镍0.2g/l,co0.04g/l,mn0.37g/l,mg74.96g/l,取出电极,极板用于做进一步处理。分离溶液中少量二氧化锰沉淀后,加入二段中和除镍镁沉淀物至ph为8.0,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室温,过滤,滤饼用于中和除铁、铬、铝或二段除镍。滤液加入双极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3%的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温度为40℃,中和时间为2h,完全沉淀去除其中镁,用于制作镁产品。滤液为5%的硫酸钠,在电解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双极膜电解生成4%的硫酸和3%的氢氧化钠,硫酸返回酸浸系统,氢氧化钠返回去中和。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过铁、铬、铝后的酸浸液,该溶液的主要成分为镍6.50g/l,co0.08g/l,mn2.34g/l,mg35.02g/l。在ph=3.5的条件下,电流密度为300a/m2的条件下直接进行直流电解至溶液中镍0.5g/l,co0.04g/l,mn0.20g/l,mg34.25g/l,取出电极,极板用于做进一步处理。分离溶液中少量二氧化锰沉淀后,加入二段中和除镍镁沉淀物至ph为8.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40℃,过滤,滤饼用于中和除铁、铬、铝或二段除镍。滤液加入双极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4%的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温度为30℃,中和时间为1h,完全沉淀去除其中镁,用于制作镁产品。滤液为10%的氯化钠,在电解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双极膜电解生成5%的盐酸和10%的氢氧化钠,盐酸返回酸浸系统,氢氧化钠返回去中和。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过铁、铬、铝后的酸浸液,该溶液的主要成分为镍4.85g/l,co0.12g/l,mn1.96g/l,mg38.05g/l。在ph=2.5的条件下,电流密度为400a/m2的条件下直接进行直流电解至溶液中镍0.5g/l,co0.04g/l,mn0.20g/l,mg34.25g/l,取出电极,极板用于做进一步处理。分离溶液中少量二氧化锰沉淀后,加入双极膜电解过程产生的10%的氢氧化钠至ph为8.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70℃,过滤,滤饼用于中和除铁、铬、铝或二段除镍。滤液加入双极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8%的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温度为50℃,中和时间为30min,完全沉淀去除其中镁,用于制作镁产品。滤液为8%的硫酸钠,在电解温度为40℃的条件下,双极膜电解生成6%的硫酸和8%的氢氧化钠,硫酸返回酸浸系统,氢氧化钠返回去中和。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过铁、铬、铝后的酸浸液,该溶液的主要成分为镍3.28g/l,co0.07g/l,mn2.05g/l,mg32.12g/l。在ph=2.0的条件下,电流密度为100a/m2的条件下直接进行直流电解至溶液中镍0.3g/l,co0.02g/l,mn0.38g/l,mg30.25g/l,取出电极,极板用于做进一步处理。分离溶液中少量二氧化锰沉淀后,溶液加入二段中和除镍镁沉淀物和双极膜电解过程产生的5%的氢氧化钠至ph为8.5,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20℃,过滤,滤饼用于中和除铁、铬、铝或二段除镍。滤液加入双极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8%的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温度为50℃,中和时间为1h,完全沉淀去除其中镁,用于制作镁产品。滤液为15%的氯化钠,在电解温度为50℃的条件下,双极膜电解生成13%的盐酸和8%的氢氧化钠,盐酸返回酸浸系统,氢氧化钠返回去中和。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一种红土镍矿酸浸液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过铁、铬、铝后的酸浸液,该溶液的主要成分为镍12.20g/l,co0.85g/l,mn6.75g/l,mg40.18g/l。在ph=3.0的条件下,电流密度为100a/m2的条件下直接进行直流电解至溶液中镍0.28g/l,co0.02g/l,mn0.55g/l,mg35.82g/l,取出电极,极板用于做进一步处理。分离溶液中少量二氧化锰沉淀后,溶液先加入二段中和除镍镁沉淀物至7.2,再加入双极膜电解过程产生的5%的氢氧化钠至ph为8.4,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70℃,过滤,滤饼用于中和除铁、铬、铝或二段除镍。滤液加入双极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5%的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温度为50℃,中和时间为1h,完全沉淀去除其中镁,用于制作镁产品。滤液为15%的氯化钠,在电解温度为50℃的条件下,双极膜电解生成8%的盐酸和5%的氢氧化钠,盐酸返回酸浸系统,氢氧化钠返回去中和。

本发明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区间上下限取值以及区间值都能实现本法,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