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5107发布日期:2019-11-20 01:2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



背景技术:

压铸是机械加工中十分常见的工序。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冷却环节是铸造工序中不可或缺的。通常的,采用将完成的铸件搬运至冷却池中进行冷却。该方法增加了运输搬运的时间。因此,我们设计一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需求,现提供一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包括上模板、上模垫板、压料杆、弹簧、芯杆、刀头和芯杆套;上模垫板设置在上模板下方;所述压料杆设置在上模板和上模垫板中心;所述弹簧设置在上模垫板中心,圈套住压料杆;所述芯杆套设置在上模垫板下方;所述芯杆设置在芯杆套中心;其上端抵住弹簧,其下端固定刀头;

所述芯杆套设有进液管道;所述芯杆上设有与进液管道对应的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随着芯杆的升降与进液管道阻隔或者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芯杆套设有一个环形卡槽;所述芯杆外壁设有一个环形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卡槽内,限位板在卡槽内能够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垫片,其设置在弹簧与芯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通道包括进口段、冷却段和出口段;它们依序连接呈旋转了90的u字形;进口段上设有进口,进口位于芯杆外壁;出口段上设有出口,出口位于芯杆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垫板和上模板通过固定销固定;所述上模垫板和芯杆套通过固定销固定。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正常的压铸程序上增加了冷却工序,但是并不占用额外的时间。正常的工序为模具下压,模具上升、搬走铸件。本发明在模具上升时候,利用巧妙的内部结构完成了冷却工序。减少了现有技术的冷却搬运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下压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升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模板、2-上模垫板、3-压料杆、4-弹簧、5-芯杆、6-刀头、7-芯杆套、8-弹簧垫片、51-冷却液通道、52-限位板、71-进液管道、72-卡槽、511-进口段、512-冷却段、513-出口段、5110-进口、5130-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包括上模板1,上模板1中央设有一个用于放置压料杆的滑槽,槽口朝下,槽底位于上方。上模垫板2通过固定栓固定在上模板1下方,它的中心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内放置弹簧4,弹簧4底部设置弹簧垫片8。压料杆3的一端抵住弹簧垫片8,一端伸入滑槽,能够进行上下移动。芯杆套7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模垫板2下方。芯杆套7的中心上下贯通,芯杆5设置在芯杆套7的中心。芯杆套7内壁设有若干条水平的进液管道71;芯杆5上设有若干条相对应的冷却液通道51。冷却液通道51包括三段,水平的进液段511,竖直的冷却段512,水平的出液段513。进液段包括进口5110,进口5110位于芯杆5外壁;出液段513包括出口5130,出口5130位于芯杆5外壁。芯杆套7内设有环形卡槽72,芯杆5外壁设有一圈限位板52,限位板52安插在卡槽72内。限位板52的厚度小于卡槽72的厚度。刀头6通过螺钉固定在芯杆5的下部。芯杆5外壁与芯杆套7内壁的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本发明通常用于压铸。在机械臂的作用下,整个装置下压至死点,与工件接触。此时,限位板52位于卡槽72的最上方,卡槽72限制芯杆5继续上移。芯杆5伸入上模垫板2中,弹簧4被压缩,压料杆3被顶直滑槽顶部。进液管道71与进口5110没有接通。

当压铸完毕,机械臂将整个装置上移。此时,芯杆5与上模垫板2之间存在间距。芯杆5在芯杆套7内产生相对下移。限位板52位于卡槽72的最低端。此时,进水管道71与进口5110接通,冷却液由进水管道进入冷却液通道,由出口5130喷出,对工件进行冷却。

在正常的压铸程序上增加了冷却工序,但是并不占用额外的时间。正常的工序为模具下压,模具上升、搬走铸件。本发明在模具上升时候,利用巧妙的内部结构完成了冷却工序。减少了现有技术的冷却搬运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上模垫板(2)、压料杆(3)、弹簧(4)、芯杆(5)、刀头(6)和芯杆套(7);

上模垫板(2)设置在上模板(1)下方;所述压料杆(3)设置在上模板(1)和上模垫板(2)中心;所述弹簧(4)设置在上模垫板(2)中心,圈套住压料杆(3);

所述芯杆套(7)设置在上模垫板(2)下方;所述芯杆(5)设置在芯杆套(7)中心;其上端抵住弹簧(4),其下端固定刀头(6);

所述芯杆套(7)设有进液管道(71);所述芯杆(5)上设有与进液管道(71)对应的冷却液通道(51);所述冷却液通道(51)随着芯杆(5)的升降与进液管道(71)阻隔或者连通;所述芯杆套(7)设有一个环形卡槽(72);所述芯杆(5)外壁设有一个环形限位板(52),限位板(52)设置在卡槽(72)内,限位板(52)在卡槽(72)内能够上下移动;还包括弹簧垫片(8),其设置在弹簧(4)与芯杆(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通道(51)包括进口段(511)、冷却段(512)和出口段(513);它们依序连接呈旋转了90的u字形;进口段上设有进口(5110),进口(5110)位于芯杆外壁;出口段(513)上设有出口(5130),出口(5130)位于芯杆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垫板(2)和上模板(1)通过固定销固定;所述上模垫板(2)和芯杆套(7)通过固定销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上模提升过程中的自冷系统,包括上模板、上模垫板、压料杆、弹簧、芯杆、刀头和芯杆套;上模垫板设置在上模板下方;压料杆设置在上模板和上模垫板中心;弹簧设置在上模垫板中心,圈套住压料杆;芯杆套设置在上模垫板下方;芯杆设置在芯杆套中心;其上端抵住弹簧,其下端固定刀头;芯杆套设有进液管道;芯杆上设有与进液管道对应的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道随着芯杆的升降与进液管道阻隔或者连通。本发明,在正常的压铸程序上增加了冷却工序,但是并不占用额外的时间。正常的工序为模具下压,模具上升、搬走铸件。本发明在模具上升时候,利用巧妙的内部结构完成了冷却工序。减少了现有技术的冷却搬运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吕所明;张艳;曾庆祥;郭宝峰;张宗乾;王作兵;豆建辉;刘婷;刘菲菲;石应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邮久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19.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