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5210发布日期:2019-10-29 23:26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注蜡机,特别是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



背景技术:

蜡模铸造是一种常用的精密铸造方法,该方法中需要使用的蜡模一般是通过注蜡机或注蜡枪将熔融状态的蜡注入模具中形成的。现有的蜡模一般分为自动模和手工模两大类,自动模使用注蜡喷嘴将蜡喷入自动模中即可;而手工模由于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人工使用注蜡枪将蜡注入手工模中。针对手工模进行注蜡时,需要将注蜡枪的枪口对接手工模上的注蜡孔后启动注蜡枪,将熔融状态的蜡液注入模具中,注满后将注蜡枪撤离即可。但是,由于注入模具中的蜡液在模具的容腔中具有一定的压力,打满后压力较大,人工较难按住只能将注蜡枪撤离;当撤离注蜡枪后,手工模具中的蜡液由于尚未完全固化,会出现蜡液向外喷射、飞溅的情况,会导致工作环境较差,且蜡液固化后清洁难度大;此外,由于熔融状态的蜡液的温度较高,蜡液向外喷射的时候容易溅射在操作员身上,使用安全性不理想;而且,人工注蜡时难以把握注蜡时的压力,导致蜡模成品的致密性较差,且产品一致性较差。

因此,现有的手工模注蜡时存在着工作环境较差,清洁难度较大,使用安全性不理想,成品致密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本发明不仅能够优化工作环境,降低清洁难度,还具有使用安全性好、成品致密性好和一致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加工平台和储蜡罐;加工平台上方设置有连接在机体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气缸下方连接有注蜡枪,注蜡枪和储蜡罐之间连接有注蜡管;所述机体上连接第二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气缸上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内设置有与注蜡枪连接的升降板,防护罩上对应注蜡枪的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升降板将开口完全覆盖,升降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利用第一升降气缸、安装架来移动注蜡枪并确保注蜡时的保压压力与保压时间,提高产品致密性和一致性;防护罩将飞溅的蜡液阻隔在罩体内,优化工作环境,同时通过开口边界和升降板边界的错位结构,防止蜡液从防护罩开口处飞溅出去,能够在实现注蜡枪相对防护罩移动的同时,实现全方位防护。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围绕注蜡枪设置的两个以上线光源,每个线光源均连接在升降板上;每个线光源照射在加工平台上均呈现一条线形的光线,所有所述线光源呈现的光线相互交叉且仅有一个交点;所述交点为定位点,且位于注蜡枪的枪头移动路径上;所述每个线光源与其呈现的光线构成的平面均与加工平台垂直;能够在对不同高度的手工模注蜡定位时,多条光线能够从多个方向进行同时偏移且偏移方向与自身光线重合,使得多条光线的交点位置不变,进而能够在不调整线光源的情况下对不同高度的手工模进行准确定位,大幅度方便了手工模注蜡时的定位。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注蜡枪竖直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加工平台水平设置。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线光源设有两个,两个线光源相对于注蜡枪的方位相差90度;两个线光源在加工平台上呈现的两条线形的光线呈十字交叉;符合常规人机工程学,方便操作人员调整手工模将手工模上的注蜡孔对准十字交叉的交点。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升降板上方连接有多个第一导杆,安装架上对应每个第一导杆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防护罩上方连接有多个第二导杆,安装架上对应每个第二导杆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导向孔;能够利用安装架、第一导向孔和第一导向杆对升降板和注蜡机的升降进行导向,同时利用安装架、第二导杆和第二导向孔对防护罩的升降进行导向,结合安装架用于安装第一升降气缸的作用,将导向、固定安装的作用集成在安装架上,简化了结构。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防护罩上顶部靠近储蜡罐的一侧设置有方形导杆,方形导杆一侧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滚轮;滚轮上连接有滚轮架,滚轮架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第二升降气缸通过方形导杆与防护罩连接;能够通过调节螺杆上的调节螺母还调节滚轮与安装架之间距离,方便防护罩的安装和导向调节。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防护罩靠近储蜡罐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块,机体上对应滑块的位置处设有竖直设置的滑轨,滑块卡接在滑轨上沿滑轨滑动;进一步对防护罩的移动进行导向。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防护罩内侧底部连接有螺旋状设置的导流槽,导流槽末端下方设置有蜡液回收桶;导流槽能够方便清理防护罩内飞溅固化的蜡体融化后进行导流,然后集中流向蜡液回收桶进行回收,方便蜡液的回收,减少蜡液浪费。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加热器;加热器能够对防护罩整体进行直接地、均匀地加热,融化防护罩上飞溅且凝固的蜡,完成清洁并回收蜡液,省去使用外接加热装置对防护罩进行加热,实现清洗一体化,方便使用。

前述的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中,所述防护罩连接有柔性防夹条;防止防护罩意外降落而夹伤操作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手木模注蜡机,通过设置安装架和第一升降气缸安装并带动注蜡枪进行升降移动,并在注蜡时使用安装架和第一升降气缸来固定注蜡枪位置,确保注蜡时的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以提高蜡模成品的致密性和一致性;同时通过设置防护罩将注蜡枪罩起来进行隔离,使得注蜡枪注蜡结束回撤时飞溅喷射的蜡液能够隔离在防护罩内,避免飞溅到墙上、地上、窗户上和操作人身上,不仅优化了工作环境,还具有使用安全性高的优点;还设置了升降板和开口,并使升降板将开口完全覆盖,使开口边界和升降板边界形成错位结构,防止蜡液从防护罩开口处飞溅出去,能够在实现注蜡枪相对防护罩移动的同时,实现全方位地防护。

其次,本发明设置了用于将手工模上的注蜡孔对准注蜡枪枪头的定位机构,通过两个以上的线光源在加工平台上呈现有且仅有一个交点的线形光线,并使该交点位于注蜡枪的枪头移动路径上,利用该交点作为定位点对手工模进行定位,并且设置的每个线光源与其呈现的光线构成的平面均与加工平台垂直,从而能够在对不同高度的手工模注蜡定位时,多条光线能够从多个方向进行同时偏移且偏移方向与自身光线重合,使得多条光线的交点位置不变,进而能够在不调整线光源的情况下对不同高度的手工模进行准确定位,大幅度方便了手工模注蜡时的定位。而且,注蜡枪竖直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升降,并使加工平台水平设置,能够方便人工将手工模稳定地放置在加工平台上进行注蜡;通过升降板同时连接注蜡枪和线光源连,能够是的线光源随注蜡枪一起移动,避免因注蜡枪移动后干涉线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直观地反应线光源呈现的交点始终与手工模的注蜡孔对准。

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螺旋状的导流槽,并在导流槽末端下方设置蜡液回收桶,能够利用导流槽将防护罩的内融化并顺着罩壁流下的蜡液进行导流,充分并集中地将蜡液导入蜡液回收桶进行回收,方便使用和蜡液的回收;并在防护罩内设置了加热器,能够对直接对防护罩整体进行均匀加热,实现了清洁一体化,使得飞溅固化在防护罩上的蜡体能够重新融化,方便操作和清洁;而且,还能够避免飞溅的蜡液沾染墙体、地上或窗户上的灰尘等杂质,能够将飞溅在防护罩上的蜡体融化后回收再利用,减少蜡液的浪费,降低加工成本;还设置了柔性防夹条来防止防护罩意外降落而夹伤操作者。

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优化工作环境,降低清洁难度,减少蜡液浪费,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够非常方便地对不同高度的手工模进行准确定位,具有使用安全性好、成品致密性好和一致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定位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定位原理图;

图6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安装架处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体,2-加工平台,3-储蜡罐,4-安装架,5-第一升降气缸,6-注蜡枪,7-注蜡管,8-第二升降气缸,9-防护罩,10-升降板,11-线光源,12-光线,13-第一导杆,14-第一导向孔,15-第二导杆,16-第二导向孔,17-方形导杆,18-滚轮,19-滚轮架,20-螺杆,21-调节螺母,22-滑块,23-滑轨,24-导流槽,25-蜡液回收桶,26-加热器,27-柔性防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方便使用的手工模注蜡机,构成如图1至8所示,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加工平台2和储蜡罐3;加工平台2上方设置有连接在机体1的安装架4,安装架4上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5;第一升降气缸5下方连接有注蜡枪6,注蜡枪6和储蜡罐3之间连接有注蜡管7;所述机体1上连接第二升降气缸8,第二升降气缸8上连接有防护罩9;防护罩9内设置有与注蜡枪6连接的升降板10,防护罩9上对应注蜡枪6的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升降板10将开口完全覆盖,升降板10上设置有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围绕注蜡枪6设置的两个以上线光源11,每个线光源11均连接在升降板10上;每个线光源11照射在加工平台2上均呈现一条线形的光线12,所有所述线光源11呈现的光线12相互交叉且仅有一个交点;所述交点为定位点,且位于注蜡枪6的枪头移动路径上;所述每个线光源11与其呈现的光线12构成的平面均与加工平台2垂直;所述注蜡枪6竖直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加工平台2水平设置;所述线光源11设有两个,两个线光源11相对于注蜡枪6的方位相差90度;两个线光源11在加工平台2上呈现的两条线形的光线12呈十字交叉。

所述升降板10上方连接有多个第一导杆13,安装架4上对应每个第一导杆13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导向孔14;所述防护罩9上方连接有多个第二导杆15,安装架4上对应每个第二导杆15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导向孔16;所述防护罩9上顶部靠近储蜡罐3的一侧设置有方形导杆17,方形导杆17一侧与安装架4之间连接有滚轮18;滚轮18上连接有滚轮架19,滚轮架19与安装架4之间连接有螺杆20;螺杆20上连接有调节螺母21;通过旋转螺杆17上的调节螺母18,能够推动滚轮架16在螺杆17上移动,进而调节滚轮22和安装架12的横向距离,即调节方形导杆15的导向位置,能够对方形导杆15进行张紧或松开,方便安装和导向调节;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通过方形导杆17与防护罩9连接;所述防护罩9靠近储蜡罐3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块22,机体1上对应滑块22的位置处设有竖直设置的滑轨23,滑块22卡接在滑轨23上沿滑轨23滑动;所述防护罩9内侧底部连接有螺旋状设置的导流槽24,导流槽24末端下方设置有蜡液回收桶25;所述防护罩9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加热器26;所述防护罩9连接有柔性防夹条27。

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二升降气缸8将防护罩9升起,防护罩9上的第二导向杆15通过安装架4上的第二导向孔16进行导向,方形导杆17配合滚轮18进行导向,滑块22和滑轨23配合进行导向,实现防护罩9的三重导向,确保防护罩9竖直稳定升起;人工将手工模放置在加工平台2上,使得手工模上的注蜡孔与加工平台2上的光线12交点对准即可,该交点由定位机构形成。

由于需要避免对注蜡枪6移动的干涉,红外发射器只能设置在注蜡枪6边上,导致红外射线呈倾斜,当使用的手工模高度发生变化是,导致倾斜的红外射线在手工模上的定位出现偏移,需要调整红外发射器的角度才行,难以用于不同高度手工模的定位;本发明的定位机构工作原理为:两个以上线光源11可以固定(倾斜固定也可以)在升降板10上,调整线光源11照射在加工平台2上呈现的线形的光线12的位置,使得光线12和线光源11组成的平面(即光从线光源11至光线12处形成的光幕平面)与加工平台2的平面垂直,从而使得无论加工平台2与线光源11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少,该线光源11在加工平台2上形成的光线12始终位于同一直线上;同理设置其他的线光源11,最终使得两个线光源11形成的2条光线12相互交叉,使交点位于注蜡枪6的枪头移动路径上;可以启动第一升降气缸5将注蜡枪6下降至加工平台2处检验交点是否在注蜡枪6的枪头移动路径上。为确保不同高度的手工模上的注蜡孔均能准确定位,最好使得注蜡枪6的枪头位置对应每条光线12的中部,这样无论手工模高度升高或降低,光线12前进或后退偏移,始终存在交点,始终能够进行定位。

然后,第一升降气缸5驱动升降板10和注蜡枪6向下移动,使注蜡枪6的枪头与手工模的注蜡孔对接;接着第二升降气缸8驱动防护罩9向下移动,使防护罩9将注蜡枪6和手工模均罩住;储蜡罐3为压力罐,储蜡罐3中的熔融状态的蜡液经过注蜡管7后通入注蜡枪6进行手工模的注蜡;当注蜡完成后,注蜡枪6上升撤离手工模;手工模内的蜡液仍然会通过注蜡孔向外喷射飞溅,此时防护罩9始终将手工模和注蜡枪6罩在内,使得喷射飞溅的蜡液仅能飞溅在防护罩9的罩体上,避免蜡液随处飞溅到车间墙体、地上或操作人身体上;为了加工方便,一般需要在防护罩9罩住注蜡枪6和手工模后,注蜡枪6能够在防护罩9内做升降移动,以便在注蜡和撤离时均能通过防护罩9进行防护;因此,需要在防护罩9顶部设置供注蜡枪6升降的开口,且注蜡枪6移动时其侧壁需要与开口的侧壁存在一定的间隙,防止擦伤注蜡枪6;本发明为了避免蜡液飞溅时从该处间隙(即开口处)飞溅出防护罩9,利用升降板10将开口完全覆盖;使开口边界和升降板10边界形成错位结构,限制蜡液的飞溅路径,进而防止蜡液从防护罩9开口处飞溅出去,能够在实现注蜡枪6相对防护罩9移动的同时,实现全方位防护。

由于蜡液飞溅在防护罩9内壁上后会冷却固化,粘在防护罩9上,需要对防护罩9内壁上的蜡液进行清理;清理时使用一般的加热器或防护罩9上连接的多个加热器26都可以对防护罩9进行加热,使得防护罩9整体升温,进而使得防护罩9上的蜡体融化形成蜡液并顺着防护罩9流下;然后通过螺旋状设置的导流槽24对防护罩9的4个侧壁上流下的蜡液进行收集导流,然后集中导入蜡液回收桶25中进行回收,能够方便蜡液的回收,减少蜡液的浪费,降低成本。

当防护罩9升起,操作人员在加工平台26上取、放手工模时,通过防护罩9底部的柔性防夹条27能够防止防护罩9意外掉落而夹伤操作人员。而且,防护罩9上的第一导杆13、方形导杆17、第二升降气缸8均连接在顶部,使得防护罩9下方避空,使得防护罩9、机体1和加工平台2构成“c”字形,方便取放手工模的操作。

在第一升降气缸5驱动注蜡枪6移动和第二升降气缸8驱动防护罩9移动时,本发明巧妙的利用了用于安装第一升降气缸5的安装架4进行导向;即利用安装架4上的第二导向孔16和第二导杆15配合导向,安装架4上的滚轮18和方形导杆17配合导向,实现防护罩9的移动导向;利用安装架4上的第一导向孔14配合第一导杆13对升降板10和注蜡枪6进行移动导向;并利用升降板10与开口的错位结构实现全方位防护,同时利用升降板10安装线光源11进行定位;巧妙的利用上述结构组合进行相互配合,简化结构的同时实现了多种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