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69096发布日期:2019-12-31 18:4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导电率≥63.5%iacs,抗拉强度≥83mpa,屈服强度≥52mpa,伸长率≥42%的铝合金导体及其制造技术,属于铝合金制备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比强度高以及优异的导电性等优点,在电力运输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铝材冶炼技术走向成熟,铝材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应用于电力电讯行业中。1910年,日本率先使用全铝导线;随后,美、德等国也纷纷将铝合金导线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中;我国对于铝导电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年来,随着电力运输的发展,对铝合金导线的导电性能不断提高。因此,开发高导电铝合金材料,从而满足电力行业对高导电铝合金材料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工业生产中对高导电铝合金材料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按重量百分比计,其配方比例如下:铁0.4~1.0%,稀土元素0.02~0.2%,钛0.01~0.04%,硼0.002~0.008%,硅≤0.08%,铜≤0.08%,镓≤0.08%,镁≤0.08%,锌≤0.08%,锰≤0.08%,余量为铝。

所述的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及力学性能,其导电率≥63.5%iacs,抗拉强度≥83mpa,屈服强度≥52mpa,伸长率≥42%。

所述的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中稀土元素为镧。

所述的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工业纯铝放入熔炼炉熔化,调节熔体温度至740℃~780℃,加入除了钛、硼之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对合金熔体进行搅拌;

(2)对熔体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及调整,使各元素含量为:铁0.4~1.0%,稀土元素镧0.02~0.2%,硅≤0.08%,铜≤0.08%,镓≤0.08%,镁≤0.08%,锌≤0.08%,锰≤0.08%,余量为铝;

(3)以高纯氮气为载体,向铝合金熔体底部吹入重量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2%~0.6%的精炼剂对熔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时间为10~15min;

(4)铝合金熔体进行净化处理结束后,控制温度在740℃~780℃,静置10~15min,让铝渣漂浮致铝合金熔体表面,并用扒渣器将铝合金熔体表面的渣去除;

(5)在740℃~780℃对铝溶液进行保温静置处理,保温时间在30min以上;

(6)倾斜炉体,使铝合金熔体经由流槽流向结晶器,并在流槽中部加入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2%~0.8%的al-5ti-1b合金杆对铝合金熔体进行在线细化处理,同时通过所述al-5ti-1b合金杆进一步调整铝合金熔体中的钛、硼成分为:钛0.01~0.04%,硼0.002~0.008%;

(7)对铝合金熔体进行轮式连铸;

(8)将铝合金连铸锭轧制成直径为9~10mm的杆材,铝合金锭的进轧温度控制在450℃~550℃,出轧温度控制在300℃~350℃;

(9)对铝合金杆在300℃~400℃进行退火处理,处理时间为2~4h。

所述的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的制备方法,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将稀土金属加入铝合金熔体前,熔体中氢含量在0.2ml/100gal以下。

所述的高导电率铝合金杆材的制备方法,稀土元素镧的纯度≥99.5wt%。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本发明所述铝合金中加入了稀土元素镧,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合金的性能。1)对合金熔体能够起到净化作用,去除熔体中氢以及部分杂质元素,减小氢及杂质元素对电子的散射以及材料中的缺陷(如气孔),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和力学性能;2)对合金中的析出相起到变质作用,分析发现,稀土元素的添加能够改变改变合金中析出相的形态、抑制针状化合物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和力学性能。3)对基体晶粒起到细化作用,适当稀土元素的添加能够降低α-al与al熔体间的界面能,提高α-al的形核率,从而细化基体晶粒、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由于稀土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性,在其加入铝合金熔体后易与氢、夹杂物等反应,从而减弱稀土的作用。为了减弱熔体中的氢和夹杂与稀土间的反应,在合金制备过程中选用纯度≥99.5wt%的稀土元素镧,且将稀土金属加入铝合金熔体前,确保熔体中氢含量在0.2ml/100gal以下。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制得的铝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其导电率≥63.5%iacs,抗拉强度≥83mpa,屈服强度≥52mpa,伸长率≥42%,在电力运输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连铸锭的宏观形貌。

图2为按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连铸锭的宏观形貌。

图3为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连铸锭的基体组织形貌。

图4为按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连铸锭的基体组织形貌。

图5为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铝合金中析出相的形貌。

图6为按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中析出相的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发明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铁0.4~1.0%,稀土元素镧0.02~0.2%,钛0.01~0.04%,硼0.002~0.008%,硅≤0.08%,铜≤0.08%,镓≤0.08%,镁≤0.08%,锌≤0.08%,锰≤0.08%,余量为铝。本发明所述铝合金杆的制备方法为:将铝合金锭熔化→调节熔体温度至740℃~780℃→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充分搅拌熔体后进行净化处理→在线细化→轮式连铸→轧制成杆→对合金杆材进行退火处理。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工业纯铝放入熔炼炉熔化,然后调节熔体温度至760℃,加入除了钛、硼之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对合金熔体进行搅拌;其中,添加稀土元素镧的纯度为99.8wt%。

(2)对熔体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及调整;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的配方比例如下:铁0.45%,稀土元素镧0.04%,硅0.08%,铜0.06%,镓0.06%,镁0.08%,锌0.06%,锰0.06%,余量为铝;

(3)以高纯氮气(体积纯度99.99%)为载体,向铝合金熔体底部吹入重量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2%的精炼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精炼剂由45%氯化钾+20%氯化钠+34%氟铝酸钾+1%六氯乙烷均匀混合而成)对熔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时间为10min;

(4)铝合金熔体进行净化处理结束后,控制温度在760℃,静置12min,让铝渣漂浮致铝合金熔体表面,并用扒渣器将铝合金熔体表面的渣去除;

(5)在760℃对铝溶液进行保温静置处理,保温时间35min;

(6)倾斜炉体,使铝合金熔体经由流槽流向结晶器,并在流槽中部加入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2%的al-5ti-1b合金杆对铝合金进行在线细化处理,同时通过所述al-5ti-1b合金杆进一步调整铝合金熔体中的钛、硼成分为:钛0.01%,硼0.002%;

(7)对合金熔体进行轮式连铸,铸造速度为0.2m/s;

(8)将铝合金连铸锭轧制成直径约为9.5mm的杆材,铝合金锭的进轧温度控制在500℃,出轧温度控制在330℃。

(9)对铝合金杆在400℃进行退火处理,处理时间为2h。

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将稀土金属加入铝合金熔体前,熔体中氢含量为0.18ml/100gal。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导电率为63.6%iacs,抗拉强度为84mpa,屈服强度为52mpa,伸长率为4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工业纯铝放入熔炼炉熔化,然后调节熔体温度至750℃,加入除了钛、硼之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对合金熔体进行搅拌;其中,添加稀土元素镧的纯度为99.7wt%。

(2)对熔体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及调整;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的配方比例如下:铁0.6%,稀土元素镧0.06%,硅0.06%,铜0.05%,镓0.01%,镁0.04%,锌0.08%,锰0.07%,余量为铝;

(3)以高纯氮气(体积纯度99.99%)为载体,向铝合金熔体底部吹入重量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6%的精炼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精炼剂由45%氯化钾+20%氯化钠+34%氟铝酸钾+1%六氯乙烷均匀混合而成)对熔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时间为15min;

(4)铝合金熔体进行净化处理结束后,控制温度在750℃,静置10min,让铝渣漂浮致铝合金熔体表面,并用扒渣器将铝合金熔体表面的渣去除;

(5)在750℃对铝溶液进行保温静置处理,保温时间40min;

(6)倾斜炉体,使铝合金熔体经由流槽流向结晶器,并在流槽中部加入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8%的al-5ti-1b合金杆对铝合金进行在线细化处理,同时通过所述al-5ti-1b合金杆进一步调整铝合金熔体中的钛、硼成分为:钛0.04%,硼0.008%;

(7)对合金熔体进行轮式连铸,铸造速度为0.2m/s;

(8)将铝合金连铸锭轧制成直径约为9.5mm的杆材,铝合金锭的进轧温度控制在450℃,出轧温度控制在300℃。

(9)对铝合金杆在300℃进行退火处理,处理时间为4h。

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将稀土金属加入铝合金熔体前,熔体中氢含量为0.2ml/100gal。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导电率为63.50%iacs,抗拉强度为88mpa,屈服强度为60mpa,伸长率为4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工业纯铝放入熔炼炉熔化,然后调节熔体温度至770℃,加入除了钛、硼之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对合金熔体进行搅拌;其中,添加稀土元素镧的纯度为99.6wt%。

(2)对熔体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及调整;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的配方比例如下:铁0.5%,稀土元素镧0.1%,硅0.01%,铜0.02%,镓0.03%,镁0.06%,锌0.07%,锰0.05%,余量为铝;

(3)以高纯氮气(体积纯度99.99%)为载体,向铝合金熔体底部吹入重量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4%的精炼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精炼剂由45%氯化钾+20%氯化钠+34%氟铝酸钾+1%六氯乙烷均匀混合而成)对熔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时间为12min;

(4)铝合金熔体进行净化处理结束后,控制温度在770℃,静置15min,让铝渣漂浮致铝合金熔体表面,并用扒渣器将铝合金熔体表面的渣去除;

(5)在770℃对铝溶液进行保温静置处理,保温时间45min;

(6)倾斜炉体,使铝合金熔体经由流槽流向结晶器,并在流槽中部加入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4%的al-5ti-1b合金杆对铝合金进行在线细化处理,同时通过所述al-5ti-1b合金杆进一步调整铝合金熔体中的钛、硼成分为:钛0.02%,硼0.004%;

(7)对合金熔体进行轮式连铸,铸造速度为0.2m/s;

(8)将铝合金连铸锭轧制成直径约为9.5mm的杆材,铝合金锭的进轧温度控制在550℃,出轧温度控制在350℃。

(9)对铝合金杆在400℃进行退火处理,处理时间为2h。

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铝合金熔体中氢含量,将稀土金属加入铝合金熔体前,熔体中氢含量为0.2ml/100gal。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导电率铝合金材料导电率为63.56%iacs,抗拉强度为86mpa,屈服强度为55mpa,伸长率为43%。

对比例

本对比例中,不含稀土元素的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工业纯铝放入熔炼炉熔化,然后调节熔体温度至760℃,加入除了钛、硼之外的其他合金元素,对合金熔体进行搅拌;

(2)对熔体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及调整;按重量百分比计,不含稀土元素的铝合金材料配方比例如下:铁0.45%,硅0.06%,铜0.03%,镓0.02%,镁0.04%,锌0.05%,锰0.08%,余量为铝;

(3)以高纯氮气(体积纯度99.99%)为载体,向铝合金熔体底部吹入重量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2%的精炼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精炼剂由45%氯化钾+20%氯化钠+34%氟铝酸钾+1%六氯乙烷均匀混合而成)对熔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时间为10min;

(4)铝合金熔体进行净化处理结束后,控制温度在760℃,静置12min,让铝渣漂浮致铝合金熔体表面,并用扒渣器将铝合金熔体表面的渣去除;

(5)在760℃对铝溶液进行保温静置处理,保温时间40min;

(6)倾斜炉体,使铝合金熔体经由流槽流向结晶器,并在流槽中部加入占铝合金熔体总重量0.2%的al-5ti-1b合金杆对铝合金进行在线细化处理,同时通过所述al-5ti-1b合金杆进一步调整铝合金熔体中的钛、硼成分为:钛0.01%,硼0.002%;

(7)对合金熔体进行轮式连铸,铸造速度为0.2m/s;

(8)将铝合金连铸锭轧制成直径约为9.5mm的杆材,铝合金锭的进轧温度控制在500℃,出轧温度控制在330℃。

(9)对铝合金杆在400℃进行退火处理,处理时间为2h。

本对比例中,所述铝合金材料导电率为61.9%iacs,抗拉强度为83mpa,屈服强度为50mpa,伸长率为40%。

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按实施例1和对比例制备的铝合金连铸锭的宏观形貌,可见:实施例1制备的铸锭内部无可见气孔,而对比例制备的连铸锭中心部位存在一个明显的气孔,即适当稀土元素镧的添加能起到明显的净化作用。

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按实施例1和对比例制备的铝合金连铸锭的基体组织形貌,可见:实施例1所制备的铝合金连铸锭的晶粒尺寸更小,即适当稀土元素镧的添加能起到晶粒细化作用。

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按实施例1和对比例制备的铝合金中alfe析出相的形貌,可见:实施例1制备的合金中alfe析出相呈短棒状或近球形,而对比例制备的合金中alfe析出相成针状,即适当稀土元素镧的添加能对合金中alfe析出相起到明显的变质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