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磨削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721发布日期:2019-11-09 00:2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弹簧磨削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弹簧磨削机构。



背景技术:

弹簧是常用的零部件,特别是普通的压缩弹簧,应用十分广泛。为了方便压缩弹簧使用,通常会将压缩弹簧两端磨平。现有的磨削机构,是在上下两个磨石之间放置有一个由电机带动旋转的转盘,转盘上设置有竖直的通孔,弹簧放入通孔中,在转盘的带动下,进入上下两个磨石之间,弹簧两端分别与上下磨石接触,完成磨削过程,为了防止弹簧,转盘下没有磨石的部分会设置有下台面,下台面顶面与下磨石顶面平齐,由于弹簧均有弹性,上下磨石之间的距离小于弹簧自由高度,弹簧在进入上下磨石之间时,两端会与上下磨石边缘接触,由于弹簧自由高度本身存在误差,弹簧两端可能会在接触上下磨石边缘时卡顿,严重时,会导致弹簧碰伤甚至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弹簧磨削机构,防止弹簧在磨削过程中碰伤损坏。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磨削机构,包括底座和通过支撑柱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外罩体,所述外罩体为立方体空壳结构,外罩体前侧开口,外罩体底部设置有下磨石,下磨石上方通过支架设置有上磨石,上磨石和下磨石之间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为中心设置有转轴的圆盘,转盘由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带动转动,圆板上均匀设置有一周放置孔,所述放置孔为圆形通孔,转盘下方设置有下台面,所述下台面侧边接触下磨石,下台面顶面高于下磨石顶面2mm,下台面接触下磨石侧边顶部有一半部分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下过渡板,所述下过渡板为突出的条形板状结构,下过渡板顶面与下台面接触部分与下台面顶部平齐,下过渡板底部紧贴下磨石顶面,下过渡板厚度渐薄,下台面接触下磨石侧边顶部另一半部分设置有下过渡台阶,所述下过渡台阶为倾斜表面,下过渡台阶一端与下台面顶部平滑连接,另一端低于下磨石顶面;外罩体开口处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为条形平板,板体下端与上磨石底面平齐,板体下端设置有导入板和上过渡板,所述导入板为圆弧形板,其圆弧突出面朝向下方,导入板与板体接触位置圆弧切向垂直板体,导入板设置于外罩体开口外侧,导入板朝向外罩体内部分延伸设置有上过渡板,所述上过渡板上表面紧贴上磨石底面,厚度渐薄,所述导入板和上过渡板均设置在与下过渡板相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入板靠近转盘中心的端部设置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为弧形缺口,防止导入板接触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下台面为不锈钢制成,下过渡板为与下台面相同的材料制成,下台面表面和下过渡板上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导入板和上过渡板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上过渡板和导入板下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转动时,放置孔由下台面设置有下过渡板一侧进入外罩体内区域,由下台面设置有下过渡台阶一侧出外罩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弹簧磨削机构,在下台面与下磨石接触侧边的顶部设置有下过渡板,下过渡板顶面由下台面顶面平滑过渡至下磨石顶面,防止弹簧下端进入下磨石区域内时由于下台面和下磨石之间的间隙发生碰撞卡顿,导致碰伤;挡板下部设置有导入板和上过渡板,导入板和上过渡板平滑构成了一个进入上磨石区域内的倾斜面,弹簧上端接触导入板圆弧面,逐渐被压缩之后通过上过渡板平滑进入上磨石区域内,保证弹簧上端不会由于触碰上磨石边缘导致碰伤甚至弯折。

下台面还设置有下过渡台阶,下过渡台阶接触下磨石一端要低于下磨石顶面,防止弹簧下端由下磨石区域内脱离时由于下台面和下磨石之间的间隙发生碰撞卡顿。

所述的一种弹簧磨削机构,结构简单,通过增加下过渡板和挡板,避免弹簧在磨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伤弯折等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所述弹簧磨削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所述弹簧磨削机构剖面图;

图3、所述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所述下台面结构示意图;

图5、所述挡板和下台面分别与上磨石和下磨石接触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1、底座;2、支撑柱;3、支撑台;4、外罩体;5、下台面;6、转盘;7、上磨石;8、下磨石;9、电机;10、挡板;11、支架;51、下过渡板;52、下过渡台阶;60、圆盘;61、转轴;62、传动轴;63、放置孔;100、板体;101、导入板;102、让位缺口;103、上过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弹簧磨削机构,包括底座1和通过支撑柱2连接于底座1上的支撑台3,支撑台3上设置有外罩体4,外罩体4为立方体空壳结构,外罩体4前侧开口。外罩体4底部设置有下磨石8,下磨石8上方通过支架11设置有上磨石7,上磨石7和下磨石8之间设置有转盘6。转盘6为中心设置有转轴61的圆盘60,转盘6由设置在底座1上的电机9带动转动,圆板上均匀设置有一周放置孔63,放置孔63为圆形通孔。转盘6下方设置有下台面5,下台面5侧边接触下磨石8,下台面5顶面高于下磨石8顶面2mm。如图4所示,下台面5接触下磨石8侧边顶部有一半部分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下过渡板51,另一侧设置有下过渡台阶52。

如图3所示,外罩体4开口处还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包括板体100,板体100为条形平板,板体100下端与上磨石7底面平齐,板体100下端设置有导入板101和上过渡板103,导入板101为圆弧形板,其圆弧突出面朝向下方,导入板101与板体100接触位置圆弧切向垂直板体100,导入板101设置于外罩体4开口外侧,导入板101朝向外罩体4内部分延伸设置有上过渡板103。导入板101靠近转盘6中心的端部设置有让位缺口102,让位缺口102为弧形缺口,防止导入板101接触转轴61。

如图5所示,下过渡板51为突出的条形板状结构,下过渡板51顶面与下台面5接触部分与下台面5顶部平齐,下过渡板51底部紧贴下磨石8顶面,下过渡板51厚度渐薄,下台面5接触下磨石8侧边顶部另一半部分设置有下过渡台阶,下过渡台阶为倾斜表面,下过渡台阶一端与下台面5顶部平滑连接,另一端低于下磨石8顶面。上过渡板103上表面紧贴上磨石7底面,厚度渐薄,导入板101和上过渡板103均设置在与下过渡板51相同一侧。

下台面5为不锈钢制成,下过渡板51为与下台面5相同的材料制成,下台面5表面和下过渡板51上表面光滑。挡板10、导入板101和上过渡板10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上过渡板103和导入板101下表面光滑。转盘6转动时,放置孔63由下台面5设置有下过渡板51一侧进入外罩体4内区域,由下台面5设置有下过渡台阶52一侧出外罩体4。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