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8195发布日期:2020-01-07 09:5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靠板,具体是一种不规则表面的玻璃钢筒体磨削靠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玻璃钢筒体表面磨削时,只能根据靠板的固定外形进行磨削,遇到不同的表面结构时,只能整体更换靠板,在实际应用中非常繁琐,更换整体靠板可以达到加工不同筒体表面结构的效果,但是一来工装成本会增加,二来装卸繁琐,降低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研究发现,市场上相近的技术是配钥匙设备上用原有钥匙的形状配出新的钥匙,根据靠板在钥匙齿面上运行的轨迹来磨削,将此技术运用在玻璃钢筒体表面的磨削上也同样适用,同时在靠板上设计有不同的加装块,可适应不同的筒体外形,既能减少靠板的拆装工序,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精确性,更换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包括靠板主体,所述靠板主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在模具轴头上的安装孔且在安装孔的中心点正上方位置处开设有键槽,所述靠板主体的板体上部边缘开设有上弧形缺口,的板体下部边缘开设有下弧形缺口,在上弧形缺口所处位置沿着圆周方向、对应靠板主体的板体上均布向内开设有三个一号螺纹孔,三个一号螺纹孔的中间一个处在键槽的正上方,在下弧形缺口所处位置沿着圆周方向、对应靠板主体的板体上均布向内开设有三个二号螺纹孔,三个二号螺纹孔的中间一个处在键槽的正下方,上弧形缺口处适配配置有第一拼接块或第三拼接块,下弧形缺口处适配配置有第二拼接块或第四拼接块,第一拼接块、第三拼接块的块体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贯通有三个一号沉头孔,第二拼接块、第四拼接块的块体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贯通有三个二号沉头孔,三个一号沉头孔与三个一号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三个二号沉头孔与三个二号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拼接块或第三拼接块在三个一号沉头孔与三个一号螺纹孔的配合下通过三个紧固螺栓可拆卸安装在靠板主体上,第二拼接块或第四拼接块在三个二号沉头孔与三个二号螺纹孔的配合下通过三个紧固螺栓可拆卸安装在靠板主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弧形缺口的圆周长度大于所述下弧形缺口的圆周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键槽用于与模具轴头上的键销定位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拼接块、第三拼接块、第二拼接块和第四拼接块的块体中心点位置处均对应标记有中心刻线,中心刻线用于玻璃钢筒体上0°和180°线的刻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靠板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块拼接设计,采用分块拼接设计后,一次玻璃钢筒体磨削,只需装卸一次靠板基座,遇到不同的表面结构,只需更换适用的拼接块就可达到磨削的目的,即节约了工装制作的成本,又节省了装卸靠板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磨削效率,也降低了靠板装卸时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使用第一拼接块和第二拼接块的配合安装图。

图4为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使用第三拼接块和第四拼接块的配合安装图。

图5为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安装在模具轴头上的示意图。

图中:1-靠板主体、101-上弧形缺口、102-下弧形缺口、2-第一拼接块、3-第二拼接块、4-第三拼接块、5-第四拼接块、6-键槽、7-一号螺纹孔、8-一号沉头孔、9-二号螺纹孔、10-二号沉头孔、11-模具轴头、12-键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包括靠板主体1,所述靠板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在模具轴头11上的安装孔且在安装孔的中心点正上方位置处开设有键槽6,键槽6用于与模具轴头11上的键销12定位配合。

所述靠板主体1的板体上部边缘开设有上弧形缺口101,的板体下部边缘开设有下弧形缺口102,上弧形缺口101的圆周长度大于下弧形缺口102的圆周长度,在上弧形缺口101所处位置沿着圆周方向、对应靠板主体1的板体上均布向内开设有三个一号螺纹孔7,三个一号螺纹孔7的中间一个处在键槽6的正上方,在下弧形缺口102所处位置沿着圆周方向、对应靠板主体1的板体上均布向内开设有三个二号螺纹孔9,三个二号螺纹孔9的中间一个处在键槽6的正下方。

上弧形缺口101处适配配置有第一拼接块2或第三拼接块4,下弧形缺口102处适配配置有第二拼接块3或第四拼接块5,第一拼接块2、第三拼接块4的块体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贯通有三个一号沉头孔8,第二拼接块3、第四拼接块5的块体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布贯通有三个二号沉头孔10,三个一号沉头孔8与三个一号螺纹孔7一一对应设置,三个二号沉头孔10与三个二号螺纹孔9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拼接块2或第三拼接块4在三个一号沉头孔8与三个一号螺纹孔7的配合下通过三个紧固螺栓可拆卸安装在靠板主体1上,第二拼接块3或第四拼接块5在三个二号沉头孔10与三个二号螺纹孔9的配合下通过三个紧固螺栓可拆卸安装在靠板主体1上。

第一拼接块2、第三拼接块4、第二拼接块3和第四拼接块5的块体中心点位置处均对应标记有中心刻线,用于玻璃钢筒体上0°和180°线的刻画。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可调节的外圆磨削靠板,实际使用时,将靠板主体1对准模具轴头11上的键槽6,用螺栓紧固,之后根据玻璃钢筒体外形结构的需要,选择相对应的第一拼接块2、第二拼接块3或第三拼接块4、第四拼接块5装入上弧形缺口101和下弧形缺口102处,第一拼接块2、第二拼接块3在三个一号沉头孔8与三个一号螺纹孔7的配合下通过三个紧固螺栓可拆卸固定在靠板主体1上,第三拼接块4、第四拼接块5在三个二号沉头孔10与三个二号螺纹孔9的配合下通过三个紧固螺栓可拆卸固定在靠板主体1上,由此实现拼接块的快速装卸效果,在遇到玻璃钢筒体表面不同的结构时,不需更换靠板基准,只要更换拼接块,就能适应不同结构的磨削。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原有靠板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块拼接设计,采用分块拼接设计后,一次玻璃钢筒体磨削,只需装卸一次靠板基座,遇到不同的表面结构,只需更换适用的拼接块就可达到磨削的目的,即节约了工装制作的成本,又节省了装卸靠板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磨削效率,也降低了靠板装卸时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