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炉的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5829发布日期:2020-01-21 23:27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频炉的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炼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频炉的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中频电炉具有易变换熔炼品种、便于控制熔炼质量,操作灵活简单和功率密度大、熔炼速度快、热效率高、起熔方便等诸多优点。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中频炉受到了越来越多冶金铸造生产厂家的青睐。

目前完成浇注工艺时,需要先将中频炉中的熔融金属液倒至出料桶中,再将出料桶移动至模具上方,最后再进行浇注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搬运出料桶,存在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频炉的浇注装置,可以直接将中频炉倒出的熔融金属液引导并浇注到模具中,减少了熔融金属液的搬移,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频炉的浇注装置,包括机架、炉体,炉体转动连接于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炉体转动的炉体驱动电机,炉体上端设有与炉体内连通的炉嘴,所述炉嘴下方承接有浇注组件,浇注组件包括引流槽、浇注槽,引流槽一端承接于炉嘴的下方,引流槽另一端连通于浇注槽内,浇注槽的槽底开有浇注孔,浇注孔低于引流槽靠近炉嘴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槽和浇注槽可以直接将中频炉倒出的熔融金属液引导至浇注孔,并下注到浇注孔下方的模具内,减少了熔融金属液的搬移,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槽靠近浇注槽一端转动连接于浇注槽的槽壁,引流槽靠近浇注槽一端始终低于引流槽远离浇注槽一端;机架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引流槽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转动架设在两根支撑杆之间的绕线杆、用于驱动绕线杆周向转动的槽体驱动电机、连接于绕线杆和引流槽之间的耐热钢丝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槽体驱动电机,来调整引流槽靠近炉嘴一端(引流槽进料端)的高度,使引流槽与炉嘴始终保持一个较为安全的距离,可以防止因引流槽与炉嘴高度差过大,导致熔融金属液倾倒时出现大量溅射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槽内沿竖直方向插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位于引流槽和浇注孔之间,第二挡板位于浇注槽远离引流槽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下第一挡板或拔上第一挡板可以控制浇注槽的关闭和开启,从而在模具替换过程中,可拦截金属液,以防止金属液浪费。而当上拔第二挡板时,可将暂时不需要的金属液导出浇注槽,以重新回至中频炉内,从而防止金属液冷却、固定在浇注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设有隔热握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握把可以为使用者上下移动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提供安全的施力点,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槽的槽壁外侧卡接有溢流桶,溢流桶位于引流槽和第一挡板之间;浇注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溢流桶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下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之前的浇注槽已经满注时,溢流桶可通过溢流口接收多余的金属液,从而防止金属液溢流至地面上,最终以便多余金属液的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槽靠近引流槽一端的槽口封闭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熔融金属液从浇注槽槽口意外流出,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槽的槽底朝向浇注孔呈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尽量降低残留在浇注槽内的金属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孔为漏斗状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起到汇聚金属液的作用,并将熔融金属液向模具准确引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可以直接将中频炉倒出的熔融金属液引导并浇注到模具中,减少了熔融金属液的搬移,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本方案中,引流槽一端与炉嘴之间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防止因引流槽与炉嘴高度差过大,导致熔融金属液倾倒时出现大量溅射的现象;

3.本方案中,插下第一挡板或拔上第一挡板可以控制浇注槽的关闭和开启,从而在模具替换过程中,可拦截金属液,以防止金属液浪费;而当上拔第二挡板时,可将暂时不需要的金属液导出浇注槽,以重新回至中频炉内,从而防止金属液冷却、固定在浇注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浇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浇注孔处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炉体;21、炉嘴;3、炉体驱动电机;4、浇注组件;40、支撑腿;41、引流槽;42、浇注槽;43、浇注孔;44、第一滑槽;45、第二滑槽;46、第一挡板;47、第二挡板;48、溢流桶;49、溢流口;5、驱动机构;51、绕线杆;52、槽体驱动电机;53、支撑杆;54、耐热钢丝绳;55、转动杆;6、隔热握把;7、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中频炉的浇注装置,包括机架1、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炉体2,炉体2外壁上固定有两根对称设置的定轴,定轴转动架设在机架1上;机架1上固定有炉体驱动电机3,炉体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定轴,则炉体2驱动电机3可带动炉体2翻转、倾倒。

参考图1和图2,炉体2上端设有与炉体2内连通的炉嘴21,炉嘴21下方承接有浇注组件4,浇注组件4包括:引流槽41、浇注槽42,浇注槽42下侧固定有多根支撑腿40。引流槽41一端承接于炉嘴21的下方,引流槽4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浇注槽42内,引流槽41靠近浇注槽42一端始终低于引流槽41远离浇注槽42一端;机架1一侧设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引流槽41实现翻转,驱动机构5包括:两根支撑杆53、转动架设在两根支撑杆53之间的水平设置的绕线杆51、用于驱动绕线杆51周向转动的槽体驱动电机52、固定在引流槽41外侧的转动杆55、连接于绕线杆51和转动杆55之间的耐热钢丝绳54;槽体驱动电机52固定在机架1上,且槽体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与绕线杆51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55设有两根且分别位于引流槽41的两侧,耐热钢丝绳54也设有两条,且分别连接于一根转动杆55。槽体驱动电机52转动可带动引流槽41翻转,则炉体2在翻转、倾倒的过程中,引流槽41靠近炉嘴21的一端也需要随之下降,以适应炉嘴21的下降,从而使炉嘴21与引流槽41端部的间距时刻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以防止因金属液下降高度过高导致金属液大量溅出的情况。

浇注槽42的槽底开有一个浇注孔43,浇注孔43低于引流槽41靠近浇注槽42的一端,浇注孔43下方可放置有模具7,则通过引流槽41引导至浇注槽42内的金属液,最终可通过浇注孔43下注至模具7内,节省搬运金属液和出料桶的步骤。浇注槽42的槽底朝向浇注孔43呈向下倾斜设置,从而利于汇聚金属液,降低浇注槽42内金属液的残留。其中,浇注孔43为漏斗状的通孔(见图3)。

浇注槽42内开有两组滑槽,分别是第一滑槽44和第二滑槽45,第一滑槽44内插接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挡板46,第二滑槽45内插接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挡板47,第一挡板46位于引流槽41和浇注孔43之间,第二挡板47位于浇注槽42远离引流槽41一端。插下第一挡板46或拔上第一挡板46可以控制浇注槽42的关闭和开启,从而在模具7替换过程中,可拦截金属液,以防止金属液浪费。而当上拔第二挡板47时,可将暂时不需要的金属液导出浇注槽42,以重新回至中频炉内,从而防止金属液冷却、固定在浇注槽42内。第一挡板46和第二挡板47上均设有隔热握把6,隔热握把6可以用导热系数比较低的陶瓷纤维材料制成。

浇注槽42的槽壁外侧挂扣有两个溢流桶48,溢流桶48位于引流槽41和第一挡板46之间;浇注槽42的槽壁上开设有两个溢流口49,每个溢流口49与对应的溢流桶48连通。当插下第一挡板46,且第一挡板46之前的浇注槽42已经满注时,溢流桶48可通过溢流口49接收多余的金属液,从而防止金属液溢流至地面上,最终以便多余金属液的回用。浇注槽42靠近引流槽41一端的槽口封闭设置,从而可以防止熔融金属液从浇注槽41的槽口意外流出,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炉体2中将金属加工成熔融金属液,熔炼完成后,启动炉体驱动电机3使炉体2转动,同时启动槽体驱动电机52,调整引流槽41与炉嘴21的高度,炉体2倾斜,熔融金属液顺着炉嘴21流到引流槽41中,顺着引流槽41流入浇注槽42中,然后打开第一挡板46,关闭第二挡板47,熔融金属液就会沿着浇注槽42流入浇注孔43,最后顺着浇注孔43流入模具7中;当一个模具7浇注完成后,用第一挡板46将浇注槽42流道封闭,然后更换上空的模具7,模具7更换完成后再打开第一挡板46,继续浇注新的模具7。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直接将中频炉倒出的熔融金属液引导并浇注到模具7中,减少了熔融金属液的搬移,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