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5360发布日期:2020-09-23 01:1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固定结构,具体是一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属于压铸机模具固定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现有的压铸模具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压铸机上,在进行拆、装时,需要人工进行螺栓的拧下和拧上,其劳动强度可能较大,且操作较为不便,费时费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嵌合杆以及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沿水平方向开有两个嵌合孔,所述固定板沿水平方向开有两个通孔,所述嵌合杆与嵌合孔以及通孔配合连接,且嵌合杆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嵌合孔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弹性压杆,且第二弹性压杆与固定板的一侧壁固接,所述嵌合杆的表面开有圆孔,且圆孔与第二弹性压杆的一端嵌合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垂直固接有若干个第一弹性压杆,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开有若干个凹孔,且凹孔与第一弹性压杆的一端嵌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嵌合杆由方型杆以及圆盘构成,所述圆盘固定安装在方型杆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压杆由第一弹簧、圆套管以及压杆构成,所述圆套管与压杆之间滑动套接,且圆套管一端与固定板固接,所述压杆与凹孔嵌合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压杆一端固接,且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板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压杆由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第二弹簧以及圆杆构成,所述第一固定套的顶端与第二固定套底端固接,且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均与固定板的侧壁固接,所述圆杆与第一固定套滑动套接,且圆杆与圆孔嵌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二固定套内部,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第二固定套固接,且第二弹簧顶端与圆杆的圆柱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嵌合孔的一侧为方型结构,且嵌合孔的另一侧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外径与第二固定套的外径相同,且第一固定套的内径小于第二固定套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可便于模具在压铸机上进行更换,其更换较为方便,与传统的螺栓安装相比,人工的拆、装操作较为简单,省时省力,且固定结构不位于模具上,模具的结构更改较小,只需进行开设孔槽即可,从而避免每个模具都具有单独的安装结构;

2、该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在进行模具的固定后,通过多个第一弹性压杆的设置,可为模具的一侧进行压紧,为模具提供夹紧力,夹紧效果较好,同时通过多个凹孔的设置,可进行模具的定位,定位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嵌合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模具本体,3、第一弹性压杆,301、第一弹簧,302、圆套管,303、压杆,4、嵌合孔,5、嵌合杆,501、方型杆,502、圆盘,6、凹孔,7、通孔,8、第二弹性压杆,801、第一固定套,802、第二固定套,803、第二弹簧,804、圆杆,9、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压铸机用便于更换的模具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1、嵌合杆5以及模具本体2,所述模具本体2沿水平方向开有两个嵌合孔4,所述固定板1沿水平方向开有两个通孔7,所述嵌合杆5与嵌合孔4以及通孔7配合连接,且嵌合杆5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嵌合孔4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弹性压杆8,且第二弹性压杆8与固定板1的一侧壁固接,所述嵌合杆5的表面开有圆孔9,且圆孔9与第二弹性压杆8的一端嵌合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垂直固接有若干个第一弹性压杆3,所述模具本体2的一侧开有若干个凹孔6,且凹孔6与第一弹性压杆3的一端嵌合连接。

所述嵌合杆5由方型杆501以及圆盘502构成,所述圆盘502固定安装在方型杆501的端部,方型杆501用于嵌合定位,通过圆盘502为模具本体2提供压紧;所述第一弹性压杆3由第一弹簧301、圆套管302以及压杆303构成,所述圆套管302与压杆303之间滑动套接,且圆套管302一端与固定板1固接,所述压杆303与凹孔6嵌合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01一端与压杆303一端固接,且第一弹簧301另一端与固定板1固接,第一弹性压杆3通过第一弹簧301为其提供弹力,对模具本体2进行压紧;所述第二弹性压杆8由第一固定套801、第二固定套802、第二弹簧803以及圆杆804构成,所述第一固定套801的顶端与第二固定套802底端固接,且第一固定套801和第二固定套802均与固定板1的侧壁固接,所述圆杆804与第一固定套801滑动套接,且圆杆804与圆孔9嵌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03位于第二固定套802内部,所述第二弹簧803底端与第二固定套802固接,且第二弹簧803顶端与圆杆804的圆柱面固接,第二弹性压杆8插入圆孔9中,进行限位阻挡;所述嵌合孔4的一侧为方型结构,且嵌合孔4的另一侧为圆形结构,嵌合孔4为嵌合杆5提供嵌合,进行定位;所述第一固定套801的外径与第二固定套802的外径相同,且第一固定套801的内径小于第二固定套802的内径,第二固定套802为第二弹簧803提供安装位置,第一固定套801为圆杆804提供导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进行模具本体2的拆下时,两名工作人员进行拉动圆杆804,使圆杆804从圆孔9中拔出,取下限位,通过第一弹簧301的弹力,对压杆303进行推动,使模具本体2进行移动,嵌合杆5从通孔7中拔出,完成固定的解除,松开圆杆804,拿起模具本体2,从嵌合孔4中抽出嵌合杆5,从而实现模具本体2的拆下;

需要进行模具本体2的的安装固定时,在模具本体2中插入嵌合杆5,嵌合杆5与嵌合孔4进行嵌合,然后将模具本体2压在固定板1的一侧,通过嵌合杆5插入通孔7中,进行定位,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圆杆804的拉动,使圆杆804在第一固定套801中进行滑动,直到圆杆804端部进入第一固定套801中,同时对第二弹簧803进行拉伸,实现蓄力,在下压模具本体2的过程中,压杆303插入凹孔6中,压杆303压动第一弹簧301,使第一弹簧301进行压缩,为模具本体2提供压力,圆孔9与圆杆804对齐后,松开圆杆804,在第二弹簧803的作用下,圆杆804进行移动,通过第一固定套801进行导向,插入圆孔9中,进行限位,完成安装。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