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6868发布日期:2020-05-06 22:4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失模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电机壳三开模具中,内腔活块只能通过模具外加人力拉杆结构,推动活块移动,避开倒口位置或通过燕尾结构挂在凸模芯子上,不管外加拉杆还是挂燕尾都不能保证与白模的同步运动,会使白模在取模过程中产生错台,影响白模内侧质量,且由于传统结构芯子是固定的白模在取的过程中受力不均,会造成与芯子摩擦,影响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电机壳消失模模具具有上模板、下模板和位于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模具气框;所述模具气框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模具气框内壁面的四周均设置有侧拉活块;对应四个所述的侧拉活块在所述模具气框的外壁面上均设置有用以驱动所对应的侧拉活块运动的气缸;所述下模板的中心具有用以成型电机壳的凸模芯子;所述的凸模芯子为圆柱形;所述凸模芯子的一侧具有缺槽;所述的缺槽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缺槽的底面为由上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缺槽内设置有与缺槽相吻配的斜顶活块;所述斜顶活块的下端固定在脱模板上;所述的脱模板套置在所述凸模芯子的外围,并可沿所述的凸模芯子上下滑动;所述下模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脱模板沿所述的凸模芯子上下活动的脱模气缸。

所述的脱模气缸为沿圆周均布的多个;每个所述脱模气缸的输出端伸出所述的下模板与所述的脱模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脱模板由脱模气缸推动向上运动,斜顶活块由脱模板向上运动提供动力,沿斜滑道的方向产生位置移动,把白模倒扣位置让开,实现了电机壳内侧与凸模芯子的脱离,便于取模,保证了白模内腔表面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斜顶活块与凸模芯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斜顶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板的背面视图。

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模具气框,4、气缸,5、凸模芯子,6、斜顶活块,7、脱模气缸,8、侧拉活块,9、脱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电机壳消失模模具具有上模板1、下模板2和位于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的模具气框3;所述模具气框3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模具气框3内壁面的四周均设置有侧拉活块8;所述侧拉活块的内壁面为弧面;对应四个所述的侧拉活块8在所述模具气框的外壁面上均设置有用以驱动所对应的侧拉活块运动的气缸4;四个所述侧拉活块在所对应汽缸4的作用下向内运动,形成圆形空腔;该实施例中,仅涉及自动顶出结构,对上模板、下模板、模具汽框、侧拉活块的结构不再做详细说明;所述下模板2的中心具有用以成型电机壳的凸模芯子5;结合图3、图4、图5,所述的凸模芯子5为圆柱形;所述凸模芯子5的一侧具有缺槽;所述的缺槽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缺槽的底面为由上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缺槽内设置有与缺槽相吻配的斜顶活块6;所述斜顶活块6的下端固定在脱模板9上;所述的脱模板9套置在所述凸模芯子5的外围,并可沿所述的凸模芯子5上下滑动;所述下模板9的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脱模板沿所述的凸模芯子上下活动的脱模气缸7。

所述的脱模气缸7为沿圆周均布的四个;每个所述脱模气缸的输出端伸出所述的下模板与所述的脱模板连接。

运动过程:白模成型后由成型机带动上模板向上移动,此时模具气框受向上移动,气框外侧气缸打开,拉动侧拉活块向外运动,当外侧活块全部打开以后,凸模底部的气缸推动脱模板向上移动,由脱模板带动斜顶活块移动,斜顶活块受滑道的限制只能斜向上运动,把白模倒扣的位置让开,且脱模板在运动过程中会推动白模一起向上运动,保证斜顶活块与白模的同步运动,便于取出白模。

合模过程:在取出白模后,凸模底部气缸张开,拉动脱模板移动,脱模板带动斜顶活块复位,外侧气缸带动四周活块复位,成型机带动上模板复位,合模完成。

在加脱模板以后,内侧活块可以由脱模板向上运动提供动力,沿斜滑道向上和向里运动,避开白模倒扣位置,脱模板运动是由外侧气缸推动,可保证受力均匀,且脱模板在运动过程中会推动白模一块向上运动,在这个运动中保证了活块与白模的同步运动,且实现了白模与凸模芯子的分离,避免了内侧活块与白模不是同步运动所产生的错台和在取模时极大地提高了取模效率和白模内侧的表面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电机壳消失模模具具有上模板、下模板和位于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模具气框;所述模具气框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模具气框内壁面的四周均设置有侧拉活块;对应四个所述的侧拉活块在所述模具气框的外壁面上均设置有用以驱动所对应的侧拉活块运动的气缸;所述下模板的中心具有用以成型电机壳的凸模芯子;所述的凸模芯子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芯子的一侧具有缺槽;所述的缺槽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缺槽的底面为由上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缺槽内设置有与缺槽相吻配的斜顶活块;所述斜顶活块的下端固定在脱模板上;所述的脱模板套置在所述凸模芯子的外围,并可沿所述的凸模芯子上下滑动;所述下模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脱模板沿所述的凸模芯子上下活动的脱模气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气缸为沿圆周均布的多个;每个所述脱模气缸的输出端伸出所述的下模板与所述的脱模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失模模具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提出的一种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电机壳消失模模具具有上模板、下模板和位于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模具气框;模具气框内壁面的四周均设置有侧拉活块;对应四个侧拉活块均设置有气缸;下模板的中心具有用以成型电机壳的凸模芯子;凸模芯子的一侧具有缺槽;缺槽的底面为由上向下倾斜的斜面;缺槽内设置有与缺槽相吻配的斜顶活块;斜顶活块的下端固定在脱模板上;脱模板套置在凸模芯子的外围,并可沿的凸模芯子上下滑动;所述下模板的底部设置有脱模气缸。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机壳内侧与凸模芯子的脱离,便于取模,保证了白模内腔表面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华;王浩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刘氏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