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5213发布日期:2020-07-14 17:1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款水泵产品的局部位置内部质量要求很高,如图1所示,原运水管路为图中虚线线路,原运水设计方案可以看出运水只能冷却镶块底面的大圆处,其顶端薄壁区域是很难冷却到的,导致镶块顶端温度过高,产品内部烧伤严重;而且此镶块顶端壁厚很薄,通过以往的钻孔工艺是很难加工顶端的运水孔的,即使加工出也是局部一条水路,很难保证模温平衡,这样顶端的型位由于受热不均很容易开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结构,包括:镶块本体;以及至少一块内部镶块及至少一块外部镶块,所述内部镶块及外部镶块设于所述镶块本体的同一端面上,其中,所述冷却结构的内部开设有从所述镶块本体出发,途经所述内部镶块及外部镶块,并终止于所述镶块本体的冷却水路。优选的是,所述内部镶块设于所述镶块本体的端面内部区域,所述外部镶块设于所述镶块本体的端面边缘。优选的是,所述冷却水路包括:形成于所述镶块本体中的导入段;形成于所述内部镶块中的内冷却段;形成于所述外部镶块中的外冷却段;以及形成于所述镶块本体中的导出段,其中,所述导入段、内冷却段、外冷却段及导出段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串联形成统一整体。优选的是,所述导入段的入口与所述导出段的出口开设于所述镶块本体的另一端面。优选的是,所述内冷却段沿所述内部镶块的成型面形状呈倒凹型布置。优选的是,所述外冷却段沿所述外部镶块的成型面形状呈倒凹型布置,且其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设于所述第二支路的外侧。优选的是,所述导出段包括沿所述镶块本体的成型面环形层叠布置的环形冷却段。优选的是,所述冷却结构由3d打印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冷却结构,其包括镶块本体以及设于镶块本体一端的内部镶块和外部镶块,且内部开设有从镶块本体出发,途径内部镶块和外部镶块,并终止与镶块本体的冷却水路,这样设置保证了冷却水路最大面积的可以冷却产品,并且使得产品冷却均匀,提高了其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原设计镶块的运水通道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的冷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冷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中冷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冷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6a中冷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镶块温度对比采集点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镶块本体;2—内部镶块;3—外部镶块;4—冷却水路;5—通孔;6—入口;7—出口;8—连接孔;9—原镶块;91—原运水管路;41—导入段;42—内冷却段;43—外冷却段;44—导出段;431—第一支路;432—第二支路;441—环形冷却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参照图1,原镶块9内部设有原运水管路91(虚线),这样设置会导致现有原镶块9顶端部分很难冷却到,影响产品的质量。下面结合图2a至图6b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结构,包括:镶块本体1;以及至少一块内部镶块2及至少一块外部镶块3,内部镶块2及外部镶块3设于镶块本体1的同一端面上,其中,冷却结构的内部开设有从镶块本体1出发,途经内部镶块2及外部镶块3,并终止于镶块本体1的冷却水路4。进一步地,内部镶块2设于镶块本体1的端面内部区域,外部镶块3设于镶块本体1的端面边缘。本实施例中,该冷却结构包括一块外部镶块3和两块内部镶块2,其中,内部镶块2沿镶块本体1端面中心相对设置,外部镶块3设于镶块本体1的端面边缘。参照图2a-2b,冷却水路4包括:形成于镶块本体1中的导入段41;形成于内部镶块2中的内冷却段42;形成于外部镶块3中的外冷却段43;以及形成于镶块本体1中的导出段44,其中,导入段41、内冷却段42、外冷却段43及导出段44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串联形成统一整体。进一步地,导入段41的入口6与导出段44的出口7开设于镶块本体1的另一端面,冷却液的入口6和出口7位于同一端面,方便管路的排列连接。其中,镶块本体1中心处设有通孔5,该通孔5用于放置顶杆,方便顶出产品。另外,镶块本体1的端面上还设有三个连接孔8,该连接孔8与冷却液的入口6和出口7位于同一端面,且该连接孔8均为盲孔,三个连接孔8绕通孔5环形设置,这样方便镶块本体1固定。进一步地,内冷却段42沿内部镶块2的成型面形状呈倒凹型布置,且内冷却段42的外表面到内部镶块2的成型面内表面的距离相等。外冷却段43沿外部镶块3的成型面形状呈倒凹型布置,且外冷却段43的外表面到外部镶块3的成型内表面的距离相等。镶块本体1端面上的内部镶块2和外部镶块3处的壁厚很薄,且与型腔面相接触,温度过高,通过上述这样设置,使得该内部镶块2和外部镶块3处的温度低,不会烧伤产品,且该处形成的产品冷却均匀,提高了该处产品的质量。本实施例中,外部镶块3面积较大,若在其内开设一条较大面积的水路会造成其受热开裂,使得产品成型失败。故外部镶块3内设有的外冷却段43,其包括第一支路431和第二支路432,第一支路431设于第二支路432的外侧。即第一支路431沿外部镶块3外端形状布置,而第二支路432位于外部镶块3内部,且其与第一支路431的形状相同。第一支路431和第二支路432保证了外部镶块3处形成的产品冷却均匀。进一步地,导出段44包括沿镶块本体1的成型面环形层叠布置的环形冷却段。镶块本体1呈圆柱状,故该环形冷却段441沿镶块本体1的成型面环形层叠布置,且使得该环形冷却段441的管路截面中心到等截面的镶块本体1的成型面距离相等。这样设置,使得镶块本体1处形成的产品冷却均匀。本实施例中,外部镶块3和内部镶块2的壁厚很薄,通过以往的钻孔工艺很难在其内部加工出冷却水路4,故该冷却结构由3d打印一体成型。参照图7,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结构与传统镶块热成型后,采集相同位置处温度对比,如下表所示:采集点sp1sp2sp3sp4sp5传统镶块的温度(℃)246.8238.0256.5158.0122.7本镶块的温度(℃)82.385.689.191.493.2由上述表的对比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镶块温度要低于传统镶块的温度,且温度比较均匀,进而可以缩短热成型产品的冷却时间,并且达到均匀冷却效果,提高成型产品的质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