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8423发布日期:2020-08-14 19:3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完成加工的手机外壳,其表面要求不能有斑点、划痕等影响外观的缺陷。手机外壳在生产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会出现划痕等不良缺陷。在生产过程中会采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以消除手机外壳表面的斑点和划痕,使产品符合出厂要求。

用于加工手机外壳的抛光机采用多电机联动多轴,各工位均由一个独立的电机进行驱动,需要对电机进行同步控制,接线困难,控制程序复杂,制约设备工位数的扩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设有传动轴,所述机箱侧面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连接有若干带传动副,每一所述带传动副一侧设有蜗轮蜗杆座,每一所述蜗轮蜗杆座包括基座、蜗轮、蜗杆和转动轴,所述蜗杆一端连接有带传动副,所述蜗杆中部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水平设置,所述蜗轮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套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沿中轴线开设有气道,所述转动轴上端设置有治具板,所述转动轴下端设有高速旋转接头。电动机工作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带传动副驱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动轴和治具板同步转动,转动轴内部形成有气道气道通过高速旋转接头连接外部真空设备,通过真空吸附手机壳。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包括机身、顶板、电机箱和工作盖板,机身一端连接有电机箱,机身上端面连接有顶板,机身和顶板构成一容置腔体,电机箱和顶板的上部盖设有工作盖板,工作盖板上表面为水平面。通过安装电机箱收纳电动机,避免电动机进水进灰,在顶板和电机箱上安装工作盖板,在工作盖板上形成工作区,工作盖板与顶板相比重量较轻,便于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下端面对应转动轴位置设有轴承座,所述顶板上端面对应转动轴位置设有防尘罩,所述工作盖板对应转动轴位置开设有中央通孔,中央通孔与防尘罩间隙配合。在中央通孔上盖设防尘罩,有利于避免碎屑和粉尘进入机箱内部,避免工作时的冷却水或磨料进入机构内部,避免机构过早锈蚀和过早失效。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端设有治具固定套,所述治具板与治具固定套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治具板通过治具固定套与转动轴可拆卸连接,提高治具板的稳定性,治具板与手机壳形状相适配,能够支撑手机壳。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板上端面嵌设有两限位柱。两根限位柱对称设置,限位柱成对使用便于快速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内壁固定设有真空管和真空发生器,真空管一端连接高速旋转接头,真空管另一端连接真空发生器。转动轴内部形成有气道,气道通过高速旋转接头连接外部真空设备,通过真空吸附手机壳。

进一步的,所述带传动副包括主动带轮、传动皮带、从动带轮,所述传动轴上间隔设有主动带轮,蜗杆一端固设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圆柱面均设有用于容置传动皮带的限位槽。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限制传动皮带的安装位置,避免传动皮带在运转过程中滑脱。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内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基座侧面上相对开设有两个蜗杆通孔,所述基座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蜗轮轴孔,所述蜗杆贯穿蜗杆通孔,所述转动轴贯穿蜗轮轴孔,所述蜗轮可转动的设置于容纳腔内。蜗杆穿过蜗杆通孔水平安装在基座内,使蜗杆两端伸出基座,将蜗轮安装在容纳腔内,将转动轴套装在蜗轮轴孔内,且转动轴与蜗轮键连接,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转动轴随蜗轮一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传动轴与带传动副连接,通过带传动副可驱动多个蜗杆转动,转动轴与蜗轮连接,利用蜗杆驱动蜗轮和转动轴,实现多个治具板同步运转。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机箱1、传动轴2、主动带轮301、从动带轮302、传动皮带303、基座401、蜗杆402、蜗轮403、转动轴5、轴承座601、防尘罩602、治具固定套603、治具板7、高速旋转接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如图1-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拖多工位同步蜗轮403传动机构,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传动轴2,所述机箱1侧面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传动轴2传动连接,电动机采用力矩电机,电动机与传动轴2通过弹性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2连接有若干带传动副,每一所述带传动副一侧设有蜗轮蜗杆座,每一所述蜗轮蜗杆座包括基座、蜗轮403、蜗杆402和转动轴5,每一所述带传动副一侧均固定有基座,每一所述基座内可转动的设有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402一端连接有带传动副,所述蜗杆402中部啮合连接有蜗轮403,所述蜗轮403水平设置,所述蜗轮403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套设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与安装孔键连接,所述转动轴5沿中轴线开设有气道,气道布置呈以转动轴5为轴线的圆柱状,所述转动轴5上端套设有治具板7,所述转动轴5下端设有高速旋转接头8,高速旋转接头8与气道连通,高速旋转接头8通过抽真空管连接外部真空设备,治具板7呈长方体状,治具板7中部凹设有与转动轴5形状适配的孔位。电动机工作带动传动轴2转动,传动轴2通过带传动副驱动蜗杆402转动,蜗杆402转动驱动蜗轮403转动,蜗轮403带动转动轴5和治具板7同步转动,转动轴5内部形成有气道气道通过高速旋转接头8连接外部真空设备,外部真空设备采用真空发生器,通过真空吸附手机壳。

优选采用五个至九个带传动副,带传动副与蜗轮蜗杆座一一对应,每一带传动副驱动其对应的蜗轮蜗杆座,蜗轮蜗杆座驱动治具板转动,蜗轮蜗杆座内的转动轴5通过高速旋转接头8与真空设备连接。蜗轮蜗杆座的数量与带传动副的数量相同,通过蜗轮蜗杆座驱动多个治具板转动,带传动副的数量由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对蜗轮蜗杆座与带传动副的数量做出增加和减少。

所述机箱1包括机身、顶板、电机箱和工作盖板,机身为由钢板组成的矩形槽体结构,机身一端螺丝连接有电机箱,机身上端面螺丝连接有顶板,机身和顶板构成一容置腔体,电机箱和顶板的上部盖设有工作盖板,工作盖板上表面为水平面,工作盖板四周边缘部位弯折有翻边。通过安装电机箱收纳电动机,避免电动机进水进灰,在顶板和电机箱上安装工作盖板,在工作盖板上形成工作区,工作盖板与顶板相比重量较轻,便于清洗。

所述顶板下端面对应转动轴5位置设有轴承座601,所述顶板上端面对应转动轴5位置设有防尘罩602,所述工作盖板对应转动轴5位置开设有中央通孔,中央通孔与防尘罩602间隙配合。在中央通孔上盖设防尘罩602,有利于避免碎屑和粉尘进入机箱1内部。

所述转动轴5上端设有治具固定套603,所述治具固定套603对应转动轴5开设有转轴通孔,所述转动轴5与转轴通孔过盈配合,所述治具板7与治具固定套603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治具固定套603包括固定部和环形部,固定部中部布置有与转动轴5形状适配的转轴通孔,固定部外周面凹设有与环形部形状适配的凹陷,环形部与转动轴5及固定部限位配合。治具板7通过治具固定套603与转动轴5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更换治具板7,治具板7与手机壳形状相适配,更换不同的治具板7能够适配加工多个手机壳。

所述治具板7上端面嵌设有两限位柱。两根限位柱对称设置,限位柱成对使用便于快速定位。

所述机箱1内壁固定设有真空管和真空发生器,真空管一端连接高速旋转接头8,真空管另一端连接真空发生器。转动轴5内部形成有气道,气道通过高速旋转接头8连接真空设备,真空发生器产生真空并且通过真空吸附手机壳。

所述带传动副包括主动带轮301、传动皮带303、从动带轮302,所述传动轴2上间隔设有主动带轮301,主动带轮301与传动轴2固定连接,蜗杆402一端固设有从动带轮302,蜗杆402与从动带轮302键连接,主动带轮301通过传动皮带303连接从动带轮302,主动带轮301和从动带轮302的圆柱面均设有用于容置传动皮带303的限位槽。主动带轮301和从动带轮302通过限制传动皮带303的安装位置,避免传动皮带303在运转过程中滑脱。

所述基座401内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基座401侧面上相对开设有两个蜗杆402通孔,所述基座401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蜗轮403轴孔,蜗轮403轴孔连通容纳腔,所述蜗杆402贯穿蜗杆402通孔,所述转动轴5贯穿蜗轮403轴孔,所述蜗轮403可转动的设置于容纳腔内。蜗杆402穿过蜗杆402通孔水平安装在基座401内,使蜗杆402两端伸出基座401,将蜗轮403安装在容纳腔内,将转动轴5套装在蜗轮403轴孔内,且转动轴5与蜗轮403固定连接,蜗杆402转动带动蜗轮403转动,转动轴5随蜗轮403一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电动机带动传动轴2转动,传动轴2转动时主动带轮301同步转动,主动带轮301转动通过传动皮带303带动从动带轮302,从动带轮302转动带动蜗杆402转动,蜗杆402与蜗轮403互相啮合,通过蜗杆402带动蜗轮403转动,蜗轮403带动转动轴5转动,转动轴5上端固定连接治具板7,转动轴5转动使治具板7一起转动,高速旋转接头8连接真空发生器,利用真空发生器产生负压,通过真空吸附手机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