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2327发布日期:2020-08-21 16:0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

在小型零件进行淬火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热熔炉、淬火箱、取料装置和脱油装置等设备。

现有的淬火取料装置一般采用链板,且链板的输送面阵列有通孔,链板上等距设置有挡板,从而将零件分批地从淬火箱中取出,送入收集箱,然后工人将收集箱内的零件送去脱油装置(一般的脱水装置为离心脱油机)进行脱油。但是输送链板在将零件从淬火箱内的淬火油中取出时,需要将金属零件倾斜向上输送,由此在重力的作用下零件会堆叠在挡板处,从而使得大量粘附在金属零件上的淬火油积攒在挡板处,从而导致金属零件在收集箱收集时会带着大量的淬火油,既不利于后续的脱油动作,又不利于淬火油的再利用。如果能够将堆叠的零件散开,然后进行风吹处理,可以减少落入收集箱中的淬火油,利于后续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避免金属零件在挡板处堆叠的淬火取料风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包括淬火箱、输送链板、挡板、弹性件、弹性挡块、风机、挡水板和收集箱,所述输送链板的输送面阵列有若干通孔,所述输送链板的末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输送链板输送面上等距设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输送链板的输送面铰接,所述输送链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挡块,所述输送链板的上方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风口竖直指向下方,所述输送链板下方设置有倾斜向下指向所述淬火箱的挡水板。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链板包括上料段、抬升段和出料段,所述上料段设于所述淬火箱内,所述抬升段倾斜向上离开所述淬火箱,所述出料段水平设置,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出料段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侧角处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弹性挡块包括安装板和滚珠弹簧,两个所述安装板对称地设于所述出料段的两侧,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邻面均安装有滚珠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塑料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安装架、抬升架、抬升电机、螺杆和连接螺母,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出料段处,所述抬升架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抬升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抬升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抬升架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抬升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力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呈c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通过设置挡板、弹性件和弹性挡块,使得挡板会将堆叠在挡板处的金属零件推出,避免金属零件的堆叠,进而避免粘附在金属零件上的淬火油在挡板处积攒,利于淬火油从输送链板上的通孔滴落,从而减少落入收集箱内的淬火油,利于下一步的脱油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的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零件淬火取料风干装置,包括淬火箱1、输送链板2、挡板3、弹性件4、弹性挡块5、风机6、挡水板7和收集箱8,所述输送链板2的输送面阵列有若干通孔,所述输送链板2的末端设置有收集箱8,所述输送链板2输送面上等距设有若干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通过所述弹性件4连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与所述输送链板2的输送面铰接,所述输送链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挡块5,所述输送链板2的上方安装有风机6,所述风机6风口竖直指向下方,所述输送链板2下方设置有倾斜向下指向所述淬火箱1的挡水板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送链板2为常用的链板结构,链板结构是一种常用输送结构,其具有输送稳定、随开随停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件4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4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4另一端与所述挡板3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板3的数量与所述输送链板2的总长度成正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的数量为十个。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送链板2两侧为其安装侧板,所述弹性挡块5安装在安装侧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送链板2上阵列有若干通孔,但为了更清晰地表现出该结构,故此图中并未画出,但是输送链板2上设置通孔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在输送链板2上设置通孔是为了淬火油可以通过通孔滴落,避免淬火油在输送链板2上积攒。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链板2包括上料段21、抬升段22和出料段23,所述上料段21设于所述淬火箱1内,所述抬升段22倾斜向上离开所述淬火箱1,所述出料段23水平设置,所述风机6设于所述出料段23的上方。

更具体地,所述上料段21用于接取从上方落入所述淬火箱1的金属零件,所述抬升段22用于将金属零件倾斜向上输送离开所述淬火箱1,所述出料段23用于将金属零件输出且提供一段时间来让淬火油从输送链板2的通孔中滴落。

更具体地,通过在所述出料段23的上方设置风机6,进一步利于淬火油与金属零件分离,从而利于淬火油通过输送链板2的通孔滴落。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3侧角处开设有弧形槽31,所述弹性挡块5包括安装板51和滚珠弹簧52,两个所述安装板51对称地设于所述出料段23的两侧,两个所述安装板51的相邻面均安装有滚珠弹簧5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挡块5安装于出料段23的入口端,所述安装板51从所述出料段23的侧面伸入所述出料段23内,所述风机6设于所述出料段23的中段上方,从而保证金属零件被所述挡板3推开后再被所述风机6风吹。

更具体地,通过设置长槽31和滚珠弹簧52,使得当所述挡板3经过所述弹性挡块5时,所述滚珠弹簧52的滚珠会卡入所述挡板3的弧形槽31内,使得所述挡板3摆动,从而使得所述弹性件4受力压缩;当所述弹性件4无法再压缩而挡板3随着所述输送链板2继续输送时,所述滚珠弹簧52会受到弧形槽31侧边的力而收缩,从而使得所述滚珠弹簧52的滚珠离开所述挡板3的弧形槽31,然后所述弹性件4弹力复位使得所述挡板3复位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3为塑料板。

更具体地,采用塑料板可以减轻所述挡板3的重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抬升机构9,所述抬升机构9包括安装架91、抬升架92、抬升电机93、螺杆94和连接螺母95,所述安装架91安装在所述出料段23处,所述抬升架92与所述安装架91滑动连接,所述抬升电机93安装在所述安装架91上,所述抬升电机93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94,所述连接螺母95与所述螺杆9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95与所述抬升架92固定连接,所述风机6安装在所述抬升架92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架91安装在所述输送链板2的安装侧板上。

更具体地,通过设置抬升电机93、螺杆94和连接螺母95构成电机丝杆结构,使得所述抬升架92的高度可调,同时电机丝杆结构具有控制稳定、准确的优点,设置抬升机构9,使得所述风机6的高度可调,从而可以通过调节风机6的高度来调节输送链板2的输送面受到的风力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4为压力弹簧。

更具体地,采用压力弹簧,可以保证所述弹性件4的回弹力足够。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7呈c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水板7设于所述出料段23的下方。

更具体地,通过设置c型的挡水板7,可以避免淬火油从所述挡水板7的侧面溢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加热后的金属零件掉落至所述淬火箱1内,且这些金属零件掉落在所述输送链板2的上料段21上,所述输送链板2持续输送,金属零件依次通过所述上料段21、抬升段22和出料段23,在此过程中,金属连接在所述挡板3处堆叠,所述输送链板2继续输送,当所述挡板3经过所述弹性挡块5时,所述滚珠弹簧52会卡入所述挡板3的弧形槽31内,从而使得所述挡板3受力摆动,从而使得所述弹性件4受力压缩,所述输送链板2继续输送,所述滚珠弹簧52受力收缩离开所述挡板3,从而使得输送弹性件4弹性复位,从而带动所述挡板3摆动,从而使得堆叠在所述挡板3处的金属零件会被推出,使得零件在输送链板2上散开,从而避免金属零件在所述挡板3处堆叠,所述输送链板2继续输送,在经过所述风机6下方时会一直受到所述风机6吹风,所述风机6出风利于淬火油更快地从所述输送链板2的通孔滴落,所述输送链板2继续输送,最终将金属零件送入所述收集箱8内;在此过程中,淬火油会顺着输送链板2上的通孔滴落至所述挡水板7上,淬火油顺着所述挡水板7回流至所述淬火箱1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通过设置挡板3、弹性件4和弹性挡块5,使得挡板3会将堆叠在挡板3处的金属零件推出,避免金属零件的堆叠,进而避免粘附在金属零件上的淬火油在挡板3处积攒,利于淬火油从输送链板2上的通孔滴落,从而减少落入收集箱8内的淬火油,利于下一步的脱油动作。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