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熔融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8901发布日期:2021-07-02 19:3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金属熔融液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融液泵。



背景技术:

为了从将铝等非铁金属〔例如,al、cu、zn或它们中的至少两者的合金、或者mg合金等传导体(导电体)等非铁金属〕或所述非铁金属以外的其他的导电性金属熔化的熔化炉中,或者从保持所述导电性金属的熔融液的保持炉中排出金属熔融液,使用了例如以下的各种方式。即,插拔称为旋塞的铁制的栓,从熔化炉、保持炉中排出金属熔融液。另外,利用使用了碳叶片的碳叶片泵,通过该泵,从熔化炉、保持炉中汲出金属熔融液。再者,使用耐火件制的管,在该管的周围卷绕电磁线圈,通过电磁力将金属熔融液从熔化炉、保持炉中汲出。

然而,所述的各种方式分别存在各种难点。即,在旋塞的插拔方式中,作业者不得不直接通过手动作业进行,该作业是极其危险的作业。另外,在碳叶片泵方式中,由于碳叶片与金属的熔融液直接接触,因此存在各种难点。即,伴随着运转,作为碳叶片泵的构成部件的碳叶片及轴等发生较大地损伤的情况不可避免,需要极其巨额的维持费。再者,在电磁线圈方式中,需要利用水对电磁线圈进行冷却。然而,在该水冷的情况下,需要水质的管理,从而导致大的电力消耗。

本发明人鉴于这样的点,此前曾提出了非铁金属熔融液泵(日本专利第5496647号)(专利文献1)(以下,称为在先发明。)。

该在先发明对于本发明人以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作为解决以往的课题所完成的一个发明而被认识的。即,本发明人以外的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未感到且未指出在先发明存在特别大的难点、问题点的情况。因此,本发明人以外的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可能具有要改良在先发明的动机。

然而,本发明人是发明了在先发明的技术人并且是在先发明的专利权人,因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在先发明的装置的有用性,即,为了实现作为装置的性能提高,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中的价值,进一步增大在市场中的需求,夜以继日地反复进行实验、试验等。这样的实验等如前所述由于本发明人是在先发明的发明人且是专利权人,因此仅由本发明人作出,本发明人以外的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不到在先发明的装置存在特殊的不完善的情况,与之相辅相成地,不可能由本发明人以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

于是,本发明人为了进一步提高在先发明的装置的有用性,首先着眼于提高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随着进一步发展,不仅是泵能力的提高,也着眼于泵能力的调整(增大、下降)。其结果是,本发明人为了使在先发明的装置中的泵能力增大、下降而尝试了将旋转磁铁体14中的永磁铁32a、32b置换为磁力强或弱的永磁铁的方法。可预想到本发明人以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想到该方法。

然而,实际尝试的话,可知将在先发明的装置中的永磁铁32a、32b置换成磁力不同的其他的磁铁在实际中非常困难。即,对于将在先发明的装置中的永磁铁32a、32b置换成其他的永磁铁的作业而言,不仅在先发明的装置的结构上非常烦杂,花费劳力和时间,成本也高涨,而且这样除永磁铁32a、32b之外还准备多个强度不同的其他的永磁铁会导致成本显著高涨,此外还出现保管场所的问题。特别是比使用中的永磁铁32a、32b更强力的永磁铁的造价更高,更难以处理,更换作业也更难。

这样,可知在在先发明的装置中,永磁铁的更换等无论其磁力的大小如何,在现场实际上都难以说能做到。这是本发明人实际尝试而获知的情况,对于本发明人以外的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难以理解。然而,并不能说本发明人以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理解该情况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在结构上,在在先发明的装置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直观感觉到不可能有利用其他的手段能够调整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的情况。然而,在一旦设置之后的在先发明的装置中,也能直观感觉到除了置换永磁铁32a、32b以外,没有调整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的手段。

关于以上的情况,或许被认为对于本发明人以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同样可以理解。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9664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概要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样,本发明人为了在一旦设置之后的在先发明的装置中进行泵能力的提高或调整,不得不将永磁铁32a、32b置换为其他的结构,但是可知这并不现实,直观感觉到所述提高或调整实际上难以办到。

即,本发明人直观感觉得到在先发明的装置的改良实际上难以办到。可预想到:即使假设本发明人以外的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想要进行改良那么也同样会直观感觉到这样的情况。正是由于本发明人有这样的直观感觉,因此在先发明的装置的改良曾暂时陷入僵局。

可是,本发明人没有放弃,锲而不舍地为了能够调整泵能力的金属熔融液泵的开发而继续进行实验等。即,本发明人没有被囚困于在先发明的装置的框架中,而是为了得到能够调整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的装置而继续进行实验等。其结果是,本发明人开发出了与在先发明的装置的结构不存在直接关联的结构并能够调整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的装置。

这样,本实用新型是与在先发明的装置没有直接关系地进行的通过本发明人的持续的实验等而得到的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以结构简单且维护容易的方式提供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调整作为泵装置本来的功能的泵能力的金属熔融液泵装置及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熔融液泵包括泵室部和驱动部,通过利用所述驱动部对所述泵室部的泵室内的金属熔融液进行驱动,由此从所述泵室部的泵室出口喷出所述金属熔融液,并且从所述泵室部的泵室入口向所述泵室吸入外部的金属熔融液,其中,

所述泵室部具有外筒和能够拆装地收纳于所述外筒的内筒,所述外筒构成为具有外筒底壁和外筒侧壁的有底圆筒体,所述内筒构成为具有内筒底壁和内筒侧壁的有底圆筒体,

所述金属熔融液泵还包括环状的间隔件,该间隔件以密封状态且能够拆装地夹设在所述外筒底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筒底壁的外表面之间,通过所述间隔件,将所述外筒底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筒底壁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划分形成为泵室,通过在所述外筒底壁穿设的泵室入口和在所述外筒侧壁穿设的泵室出口使所述泵室与外部连通,

所述驱动部具有能够围绕纵向的旋转轴线旋转地设于所述内筒的内部的旋转磁铁体,所述旋转磁铁体具有在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的圆周上排列的多个永磁铁,所述多个永磁铁分别具有上表面部分及下表面部分被磁化成磁极的上表面磁极及下表面磁极,

所述多个永磁铁以磁极交替不同的所述上表面磁极及下表面磁极分别沿着圆周并列的方式排列,所述多个永磁铁中的所述多个下表面磁极与所述内筒底壁上下相对,

所述多个永磁铁的强度设定为如下的强度,即,来自第一永磁铁的磁力线向下方贯穿所述内筒底壁而到达所述泵室,从所述泵室向上方贯穿所述内筒底壁而返回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相邻的第二永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熔融液泵的泵能力调整方法中,所述金属熔融液泵包括泵室部和驱动部,通过利用所述驱动部对所述泵室部的泵室内的金属熔融液进行驱动,由此从所述泵室部的泵室出口喷出所述金属熔融液,并且从所述泵室部的泵室入口向所述泵室吸入外部的金属熔融液,其中,

所述泵室部具有外筒和能够拆装地收纳于所述外筒的内筒,所述外筒构成为具有外筒底壁和外筒侧壁的有底圆筒体,所述内筒构成为具有内筒底壁和内筒侧壁的有底圆筒体,

所述金属熔融液泵还包括环状的间隔件,该间隔件以密封状态且能够拆装地夹设在所述外筒底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筒底壁的外表面之间,通过所述间隔件,将所述外筒底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筒底壁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划分形成为泵室,通过在所述外筒底壁穿设的泵室入口和在所述外筒侧壁穿设的泵室出口使所述泵室与外部连通,

所述驱动部具有能够围绕纵向的旋转轴线旋转地设于所述内筒的内部的旋转磁铁体,所述旋转磁铁体具有在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的圆周上排列的多个永磁铁,所述多个永磁铁分别具有上表面部分及下表面部分被磁化成磁极的上表面磁极及下表面磁极,

所述多个永磁铁以磁极交替不同的所述上表面磁极及下表面磁极分别沿着圆周并列的方式排列,所述多个永磁铁中的所述多个下表面磁极与所述内筒底壁上下相对,

所述多个永磁铁的强度设定为如下的强度,来自第一永磁铁的磁力线向下方贯穿所述内筒底壁而到达所述泵室,从所述泵室向上方贯穿所述内筒底壁而返回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相邻的第二永磁铁,

在所述泵能力调整方法中,通过在所述金属熔融液泵中,将所述间隔件更换为高度不同的其他的间隔件,来改变所述外筒底壁与所述内筒底壁之间的间隔,从而改变泵室的容积,由此调整泵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具有金属熔融液泵的熔化炉的纵剖说明图。

图2是在图1的熔化炉中,表示将金属熔融液泵的内筒相对于外筒拆装的一过程的动作说明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剖切的端面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熔化炉的一具体例的、具有金属熔融液泵的熔化炉的纵剖说明图。

图5是图4的旋转磁铁体的沿v-v线观察到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1的熔化炉的另一具体例的、具有金属熔融液泵的熔化炉的纵剖说明图。

图7是图6的旋转磁铁体的沿vii-vii线观察到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使图1的熔化炉中的磁场产生装置主体向上移动的状态的一动作例的纵剖说明图。

图9是表示在图8的熔化炉中使用高度低的内筒,抬起该内筒而增加泵室的容积的状态的一动作例的纵剖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泵装置上连接有熔融液排出管的熔化炉的例子的纵剖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泵装置上连接有切削粉熔化炉的熔化炉的例子的纵剖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上述的情况也可知,参照图1说明的话,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之一在于,能够调整金属熔融液泵100中的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从而使用便利性良好。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中,能够以两个形态来调整泵能力。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构成为:作为调整泵能力的功能,具备两个功能,即,如后所述,具备一次调整功能和二次调整功能。

首先,为了实现所述一次调整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中,不论设置在现场的前后,都能够容易改变泵室p的容积。

即,首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无论是泵装置的设置前后,根据用途或熔融液m的特性等都能将金属熔融液泵100的泵室p的容积设为可变,由此能够调整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一次调整功能)。由此,金属熔融液泵100有用性极高。具体而言,如随后详细说明那样,在图1中,通过改变间隔件11的高度,能够改变泵室p的容积。

此外,采用了用于将泵室p的容积设为可变的结构的结果是,基于该结构能得到如后所述在现有装置中绝对得不到的本实用新型所特有的各种效果。在金属熔融液泵中,如此能够改变泵室p的容积这样的技术思想在包含在先发明在内的任何在先技术中既未公开也未暗示。而且,如前所述,在先发明并不是存在特殊的不良情况。即,无论是本发明人以外的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是本发明人都认识不到在先发明存在特殊的课题。由于这样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可以说是与在先发明及其他的在先技术的装置不存在直接关系的、无论是结构还是作用效果都截然不同的另外的装置。即,虽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但是可以说无法基于在先发明等在先技术得到本实用新型。

另外,为了实现所述二次调整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中,如随后详细说明那样,能够使磁场产生装置5上下移动。

由此,改变来自磁场产生装置5的磁力线ml向泵室p内的熔融液m中贯穿的形态,能够调整泵能力(二次调整功能)。而且,通过该上下移动,也能够使磁场产生装置5的高度成为根据与泵室p的容积等的关系而磁场产生装置5的磁力最高效地向泵室p内的熔融液m施加的高度。

这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能够分两阶段并用一次调整功能和二次调整功能,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泵能力的调整。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熔化导电性金属的熔化炉1的整体的纵剖说明图。所述导电性金属是铝等非铁金属〔例如,al、cu、zn或它们中的至少两个的合金、或mg合金等传导体(导电体)等的非铁金属〕或所述非铁金属以外的其他的导电性的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熔化炉1是如下的结构:从设置在搅拌浴槽(前炉)1b中的金属熔融液泵100喷出熔融液m,使该熔融液m流入主浴槽1a,从而能够搅拌主浴槽1a中的导电性金属的熔融液m。

即,如上所述,熔化炉1具备主浴槽1a和搅拌浴槽1b。主浴槽1a与搅拌浴槽1b由隔壁1c划分,且通过穿设于隔壁1c的连通开口1c1而相互连通。

在搅拌浴槽1b收纳设置有金属熔融液泵100。也可以对已有的浴槽进行改造来制造该搅拌浴槽1b。金属熔融液泵100通过支腿体3a,在搅拌浴槽1b的底面设置成比所述底面上浮的状态。在使用状态下,从图1可知,该金属熔融液泵100成为局部性地浸渍在搅拌浴槽1b中的熔融液m内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金属熔融液泵100从熔融液入口101吸入搅拌浴槽1b中的熔融液m,从熔融液出口102喷出。喷出的熔融液m从隔壁1c的连通开口1c1向主浴槽1a流入,如前所述对主浴槽1a中的熔融液m进行搅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该支腿体3a,可以准备高度不同的多个支腿体。由于能够变更成高度不同的支腿体,所以能够调整从熔融液入口101的吸入量等。由此,也能够将金属熔融液泵100调整成最佳地动作的结构。

如上所述,也可以对已有的浴槽进行改造来制作主浴槽1a及搅拌浴槽1b,在该搅拌浴槽1b设置金属熔融液泵10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熔化炉1。由此,通过已有的浴槽的些许的改变也能够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

金属熔融液泵100具有泵室部和驱动部,该泵室部具有泵室p等,该驱动部包括驱动泵室p内的熔融液m旋转的磁场产生装置5等。

从后述可知,所述泵室部具备容器3,该容器3具有外筒8、内筒9、隔热体15、间隔件11、支腿体3a、喷嘴体8a、盖体4等,所述驱动部具有臂21、升降机构23、磁场产生装置5等。

所述泵室部中的金属熔融液泵100具有双重圆筒状的容器3,该容器3上方敞开且具有底壁8a、9a。在该容器3的内部,所述驱动部的磁场产生装置5被收纳成从外部上方呈悬吊状态且能够上下移动。

即,磁场产生装置5如后所述能够上下调节在容器3的内部的高度。由此,能够改变来自磁场产生装置5的磁场向泵室p的熔融液施加的形态。由此,首先,能够直接改变来自磁场产生装置5的磁场向泵室p内的熔融液m施加的方式,且能够将磁场产生装置5的高度调整成与泵室p的容积对应的位置。即,能够将容器3内的磁场产生装置5的高度调节成最适合于进行泵动作的高度。即,磁场产生装置5可以说具备泵动作的调谐兼能力调整功能(二次调整功能)。

图1中,附图标记4是盖在容器3上的盖体。如后所述,仅通过利用该盖体4从上方按压,就能够将内筒9固定于外筒8。

所述泵室部中的双重圆筒体状的容器3具有耐火材料制的外筒8和能够拆装地收纳于该外筒8的同样由耐火材料制的内筒9。外筒8构成为上方敞开且具有底壁(外筒底壁)8a的结构。此外,在外筒8的外周面的低部附设有喷嘴体8a。外筒8的内部与喷嘴体8a的内部连通。外筒8与喷嘴体8a也可以一体构成。内筒9构成为上方敞开且具有底壁(内筒底壁)9a的结构。对于内筒9,根据后述的间隔件11的高度而准备周壁的高度不同的多个内筒,且为了磨损破损时的更换也准备高度不同的多个内筒。在外筒8的周壁与内筒9的周壁之间设有隔热用的间隙10。在该间隙10收纳有砂状或粉末状等的隔热体作为隔热体15。作为所述砂状或粉末状等的隔热体,可以采用通用的各种隔热物,例如也可以采用硅砂、石英石、苦土石灰、长石、苏打灰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间隙10内不夹设隔热体而将间隙10设为空间。即,可以将空气作为隔热材料。

内筒9通过也作为环板状的填料发挥功能的耐火性的间隔件11以在底面上浮的状态,能够拆装地收纳于外筒8内。图2如后所述示出内筒9相对于外筒8的拆装状态的一例。通过内筒9的底壁9a、外筒8的底壁8a、环状的间隔件11划分形成密闭状态的泵室p。间隔件11以密封状态且能够拆装地夹设在外筒底壁8a的内表面与内筒底壁9a的外表面之间。

对于间隔件11,准备有高度不同的多个间隔件,根据使泵室p的容积成为多少而选择使用其中的所期望的高度的间隔件。使用与间隔件11的高度对应的高度的内筒9。这样,通过选择使用高度不同的间隔件11,能够改变泵室p的容积。该高度的调整可以在金属熔融液泵100的设置时或一旦设置之后来进行。

然而,通常,泵能力包括喷出压和喷出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中,在使用同一磁场产生装置5的情况下,在增大泵室p的容积时,喷出压降低而能够增加喷出量。而且,在减小泵室p的容积的情况下,喷出量减少而能够增大喷出压。因此,作为间隔件11,预先准备高度不同的多个间隔件,通过实验等来决定使用与要求的泵能力或使用的熔融液m的物性(熔融液自身的物性及其包含的铁金属等杂质的物性)等对应的高度的间隔件11,由此能够将喷出压及喷出量调整为所希望的值。如上所述,对高度不同的间隔件的更换可以在向搅拌浴槽1b设置金属熔融液泵100时进行,但是也可以在设置后的任意的时期进行。由此,无论金属熔融液泵100的设置前后,都能够调整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

从图1可知,泵室p具有熔融液入口101和熔融液出口102。即,通过在外筒8的底壁8a穿设的熔融液入口101和在外筒8的侧壁(外筒侧壁)8c穿设的流出引导孔8b及在喷嘴体8a设置的熔融液出口102,该泵室p的内部与外部(搅拌浴槽1b内部)连通。该连通状态也在作为俯视图的图3中示出。图3是在图1中将外筒8及喷嘴体8a沿着iii-iii线剖切而成的端面图。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设置喷嘴体8a而将流出引导孔8b设为所述熔融液出口。

更详细而言,从图1可知,外筒8构成为具有凸缘部8d且具有底壁8a的、下端闭塞的圆筒体。从图1及图3可知,对外筒8的底壁8a的内表面中心部分进行锪孔而在中央部分形成圆盘状的薄壁部分(泵室划分部8a2),在外周部分形成环状的厚壁部分(内筒支承部8a1)。在该泵室划分部8a2穿设有熔融液入口101。而且,在内筒支承部8a1横向地穿设有流出引导孔8b。该流出引导孔8b与喷嘴体8a的熔融液出口102连通。由此,熔融液m被从熔融液入口101吸入泵室p,通过流出引导孔8b并被从熔融液出口102喷出。

另外,也如先前所述,从图2可知,内筒9相对于外筒8及隔热体15能够拆装。即,图2示出将内筒9从外筒8及隔热体15拔出的状态(或者,将内筒9向外筒8及隔热体15插入之前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内筒9通过各种手段搬运而上下移动。例如,为了利用起重机抬起并把持搬运内筒9而在内筒9的侧壁(内筒侧壁)9b的上端附近穿设有使起重机的钩通过的悬吊孔9c。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为了使所述拔出、插入容易,也可以使内筒9以下部比上部成为小径的方式带有锥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如上所述,由于设为将内筒9从外筒8能够拆卸的结构,因此能够发挥以下那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特有且在先行技术中绝对得不到的优异的作用效果。即,如图2所示,在拉起内筒9的状态下,泵室p的内部向外部露出。通过设为该状态而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所谓泵室内的清扫。这在金属熔融液的泵装置中在现场是极其有用的优点。即,伴随着泵动作而熔融液m中含有的各种杂质(氧化物等)的熔融液渣不可避免地附着于熔融液入口101、泵室p、流出引导孔8b、熔融液出口102等的内表面。特别是熔融液m中含有铁金属等杂质的情况下,渣的附着显著。在熔融液的泵中,需要定期地清扫除去这些熔融液渣。然而,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通过内筒9的除去,拆除泵室p的上壁部分,能够使泵室p的内部露出到外部,因此能够极其简单可靠地在短时间内进行将附着于所述各部位的熔融液渣除去的清扫,能够缩短金属熔融液泵100的维护时间,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为金属熔融液泵100的有用性。

接下来,说明插入收纳于内筒9的内部的、所述驱动部中的具有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的磁场产生装置5。

从图1可知,在熔化炉1,特别是内筒9的内部,驱动部中的磁场产生装置5的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收纳成悬挂状态且能够任意地调整高度。更详细而言,该磁场产生装置5具备:支腿部固定于地板f的大致l型的臂21;装配在该臂21的前端部分的升降机构23;通过该升降机构23而上下移动的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升降机构23具有电动机23a。

此外,在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中,电动机25a经由轴机构(轴承)26及轴26a使旋转磁铁体27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臂21例如固定于能够在地板f上行走的移动体(未图示)的底座,从而使磁场产生装置5能够行走移动。

旋转磁铁体27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其一例如图4及图5所示。从图4可知,在轴26a安装有圆盘27a。

多个永磁铁(磁铁片)27b以悬吊状态安装在圆盘27a。俯视下的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图5示出图4中的v-v线向视图。即,图5是在图4中从下朝上地观察圆盘27a及磁铁片27b而观察到的图。从该图5可知,在圆盘27a的下表面,四个永磁铁27b沿着圆周以规定的间隔例如以90度的间隔配置固定成悬吊状态。

从图4可知,各永磁铁(磁铁片)27b被磁化成上下两面成为磁极,即,被磁化成具有上表面磁极及下表面磁极。并且,从图5可知,例如观察下表面磁极的情况下,多个磁铁片27b以n极和s极沿着圆周方向交替排列的方式配置。

由此,也如后所述,从图4可知,从某磁铁片27b的n极朝向下方发出的磁力线ml贯穿内筒9的底壁9a而到达泵室p,贯穿熔融液m,然后进行u形转弯而朝向上方,贯穿底壁9a,到达另一磁铁片27b的s极。

在这样的状态下,当使旋转磁铁体27旋转时,磁力线ml在导电性的熔融液m中移动,在熔融液m内产生涡电流,例如图3所示,熔融液m沿着箭头a旋转。此时的熔融液m的旋转速度成为与旋转磁铁体27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速度。伴随该旋转,在泵室p内,周边部分成为高压,中心部分成为低压。由此,搅拌浴槽1b中的熔融液m从熔融液入口101被吸入泵室p内,不久之后被从熔融液出口102喷出到外部。图1所示的该金属熔融液泵100的作为泵能力的喷出压、喷出量如前所述成为与泵室p的容积对应的值。

为了调整从熔融液m的熔融液出口102的每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只要使基于电动机25a的旋转磁铁体27的旋转速度变化即可。为了进行这样的控制,例如,可以使用能够逆变控制的电动机作为电动机25a。由此,能够任意地控制每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可以说是具有基于电动机25a的第三次泵能力调整功能(三次调整功能)。

另外,为了使用相同的磁场产生装置5并提高泵能力,只要减薄泵室p的上壁(内筒底壁9a)即可。在减薄底壁9a的情况下,该底壁9a的损伤加快。然而,即使底壁9a损伤,只要更换内筒9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也可以这样使用。

图6及图7示出旋转磁铁体27不同的例子。即,特别是从图7可知,永磁铁27b仅使用一对。此时的磁力线ml的走向形态如图6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中,如前所述,将磁场产生装置5构成为相对于容器3(内筒9、外筒8)能够上下移动。例如,通过升降机构23使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比图1的位置向上移动了的状态示于图8。例如图4示出磁力线ml贯穿泵室p的熔融液m的一个形态。于是,通过使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而使该形态变化。这样,通过改变磁力线ml贯穿泵室p的熔融液m的形态,能够调整(增大、减小)泵能力(二次调整功能)。如果减小磁场产生装置5的上下移动的量,则也能够对泵能力进行微调。即,能够将金属熔融液泵100的泵能力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设定为任意的值,能够作为所期望的泵能力的金属熔融液泵进行运转。而且,当然,可以将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设为能够引出最大的泵能力的高度。即,也能够进行泵能力的调谐(二次调整功能)。即,金属熔融液泵100可以说具有第二次泵能力调整功能(二次调整功能)。由此,通过与所述一次调整功能的协作,能够更大幅地进行泵能力的调整。

图9示出第一次泵能力调整功能(一次调整功能)的一例。即,图9示出在图8中将间隔件11置换为其他的高度不同的另一间隔件11a而改变了(增加了)泵室p的容积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内筒9也置换为与置换后的间隔件11a对应的高度的内筒9a。由此,如前所述,能够将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调整成所期望的值。即,在图9中,示出将内筒9a比图8抬起而增加了泵室p的容积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作为泵的喷出压并使喷出量进一步增大。反之,如果使用比图9低的间隔件而减小泵室p,则当然能够提高喷出压而抑制喷出量。

从上述可知,金属熔融液泵100具备第一次泵能力调整功能和第二次泵能力调整功能这两个泵能力调整功能。

由此,在金属熔融液泵100中,首先通过设定泵室p的容积而能够一次地调整设定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之后,通过调整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的高度,能够将该一次地决定的泵能力二次地调整。此外,如先前简单所述那样,可以说具有基于电动机25a的第三次泵能力调整功能(三次调整功能)。

接下来,说明将如上所述构成的金属熔融液泵100向搅拌浴槽1b的设置及组装的一例。

首先,说明新设置的情况。

从图1可知,在搅拌浴槽1b中经由支腿体3a设置外筒8。接下来,隔着所希望的高度的间隔件11将内筒9插入于外筒8。该内筒9为有底的圆筒体,截面系数大且强度高。然后,向通过外筒8与内筒9之间的间隔件11而与泵室p密封的间隙10插入所希望的隔热体15。需要说明的是,内筒9随后被固定成由盖体4从上向下可靠地按压于外筒8的状态。

然后,在内筒9内以成为所希望的高度的方式收纳磁场产生装置5的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高度的调整由升降机构23进行。这样设置的金属熔融液泵100的泵能力(喷出压及喷出量)通过与间隔件11的高度对应的泵室p的容积(一次调整功能)和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的在内筒9内的高度(二次调整功能)来决定。

在一旦设置之后,为了通过一次调整功能来调整泵能力,只要将间隔件11置换成不同高度的其他间隔件来增减泵室p的容积即可,且为了通过二次调整功能来调整泵能力,只要调整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的在内筒9内的高度即可。即,如先前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装置,能够分两个阶段调整泵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从前述可知,为了改变泵室p的容积而将图1中的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从内筒9拆下。在该状态下,将内筒9从外筒8拆卸(图2),将间隔件11置换为其他的所希望的高度的间隔件11a(图9)。然后,将内筒9a隔着隔热体15插入于外筒8。然后,在内筒9a内收纳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根据需要调节磁场产生装置主体25的高度。

如前所述,在图2中,在拆卸了内筒9的状态下,泵室p的上壁被去除,成为内部露出的状态。由此,如前所述,能够简单地进行泵室p内部的各处(熔融液入口101、泵室p、流出引导孔8b、熔融液出口102等)附着的熔融液渣,特别是熔融液m中存在的杂质的渣等的除去。

本实施方式的金属熔融液泵100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采取各种使用方式。

例如,图10示出通过金属熔融液泵100将熔融液m从浴槽32排出的熔化炉的结构例。即,在喷嘴体8a(熔融液出口102)连接有熔融液排出管(连接管)31。

另外,图11示出使浴槽32内的熔融液m返回切削粉熔化炉30的熔化炉的结构例。即,将喷嘴体8a(熔融液出口102)通过熔融液排出管31而与切削粉熔化炉30连接。在该例中,通过将切削粉或锭块等投入于切削粉熔化炉30而进行急速熔化。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子中,也可以取代将金属熔融液泵100和切削粉熔化炉30通过熔融液排出管31连接,而将两者设为一体结构。

在图10及图11中,金属熔融液泵100能够设置在浴槽32内的任意的位置且喷出方向也能够设置成任意的。这可以说,在向已有的浴槽32设置金属熔融液泵100时,具有极高的灵活性。由此,能够极为提高金属熔融液泵100的有用性。

另外,在图11中,在具有切削粉熔化炉30的浴槽32内设置金属熔融液泵100时,金属熔融液泵100也能够在浴槽32内的任意位置向任意方向喷出地设置,金属熔融液泵100的使用便利性极好。在金属熔融液泵100的设置时,也不需要炉的大幅改造等。而且,在图11中,如果切离连接管31,则在该浴槽32中,还能够使金属熔融液泵100作为熔融液循环装置发挥功能。

附图标记说明

1熔化炉

1a主浴槽

1b搅拌浴槽

1c隔壁

1c1连通开口

3容器

3a支腿体

4盖体

5磁场产生装置

8外筒

8a底壁

8a喷嘴体

8a1内筒支承部

8a2泵室划分部

8b流出引导孔

8c侧壁

8d凸缘部

9内筒

9a底壁

9a内筒

9b侧壁

9c悬吊孔

10间隙

11间隔件

11a间隔件

14旋转磁铁体

15隔热体

21臂

23升降机构

23a电动机

25磁场产生装置主体

25a电动机

26轴机构

26a轴

27旋转磁铁体

27a圆盘

27b永磁铁

30切削粉熔化炉

31熔融液排出管

32浴槽

32a永磁铁

32b永磁铁

100金属熔融液泵

101熔融液入口

102熔融液出口

f地板

m熔融液

ml磁力线

p泵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