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Ismelt熔融还原残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7210发布日期:2021-02-27 02:1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HIsmelt熔融还原残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hismelt熔融还原残铁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ismelt熔融还原残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hisemlt冶炼技术正常生产期间srv炉内始终存有150吨左右的渣和350 吨左右的铁水,在时间超过2天的检修期时需要将srv内存储的铁水和渣外排至干渣坑,300吨铁水外排直接造成大约190万元的经济损失,而且外排的液态渣铁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待液态渣铁自然冷却后仍需要后续切割及清理,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及二次人工处理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hismelt熔融还原残铁收集装置,以至少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hismelt熔融还原残铁收集装置,包括主溜槽、辅溜槽、合流槽、铁水分溜槽和残渣槽;
[0006]
所述主溜槽的始端用于与srv炉的残铁口连通,其中残铁口设置在srv炉的底部;所述辅溜槽的始端用于与srv前置炉的残铁口连通,辅溜槽的作用是要是辅助主溜槽排放,两处残铁口设置主要目的是将srv炉及前置炉内渣铁全部放出;所述主溜槽的末端和所述辅溜槽的末端并入所述合流槽的始端,两处溜槽汇集到一处,大约50分钟即可将srv炉内残铁排出,降低渣铁热损失;合流槽的末端分支为铁水分溜槽和残渣槽,所述铁水分溜槽的末端连接铁水收集部,所述残渣槽的末端连接残渣收集部,其中,铁水收集部可采用铁水包,残渣收集部可采用干渣坑,但不局限于此;为了分离残渣和残铁,在铁水分溜槽上还设有第一开关,在残渣槽上还设有第二开关,当srv炉与srv前置炉外排残铁时,第一开关打开,第二开关关闭,控制铁水经铁水分溜槽流至铁水收集部中;由于先排出铁水后排残渣,因此可以设置铁水收集部能够收集到的铁水重量与需要排除的铁水质量相当,这样在铁水收集部收集满之后可以判断铁水回收完毕,残渣开始排出,此时可以关闭第一开关,打开第二开关,使得残渣经过残渣槽排至残渣收集部中。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确定铁水或残渣排出情况,当目测到残渣排出时,关闭第一开关,打开第二开关排出残渣即可,如此实现渣铁分离作用。其中,主溜槽和辅溜槽的双槽设置,可以保证srv炉与srv前置炉内的残渣全部排出。并加快排出速度,降低渣铁热损失。
[0007]
需要注意的是,在排出前,先调整srv炉放残铁条件,具体的,调节炉渣 r2≈1.0,渣温≥1450℃,铁水温度≥1320℃(以上参数调整为传统排放形式下的参数数值)。将上述各溜槽放入天然气烘烤器烘烤2小时以上,至溜槽内外部耐材温度大于200℃。之后,用开口机同时打开srv炉及srv前置炉的残铁口,工艺控制铁水温度≥1320℃;之后开始排放残铁残渣,srv炉本体残铁口首先打开,srv前置炉的残铁口后打开,两处残铁口的铁水排出流量为4-5 吨/min,残渣排出流量为2-3吨/min,采用本申请的收集结构,铁水可以在 50min左
右排出收集完成,残渣30min即可排出完成,排出时间上相比传统结构,节省一倍多的时间,且顺利实现铁水和残渣分离工作。
[0008]
其中,进入铁水收集部的铁水一方面可以在中频炉内加热保温,下次还原反应重复利用;另一方面,可经过铁水脱硫系统,铸造成为高纯生铁销售。如此,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
[0009]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案中,主溜槽、辅溜槽、合流槽、铁水分溜槽和残渣槽构成渣铁收集槽,为了收集过程保温效果,所述渣铁收集槽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耐热钢板层、隔热纤维板层、隔热砖层和自流浇注料层。具体的,所述耐热钢板层的厚度不少于10mm,所述隔热纤维板层的厚度不少于30mm,所述隔热砖层的厚度不少于100mm,所述自流浇注料层的厚度为10-20mm,以上数值为渣铁收集槽较为安全可靠的临界值,如此以保证残渣残铁安全顺利排出收集。需要说明的时,自流浇注料层随着使用会产生磨损,一段时间后重新浇注即可。
[0010]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渣铁收集槽的槽深为0.2-0.3m,所述渣铁收集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口宽度为0.3-0.7m,从主溜槽始端或辅溜槽始端到铁水分溜槽末端的长度不大于20m,从主溜槽始端或辅溜槽始端到残渣槽末端的长度不大于15m,如此长度范围内,可以避免铁水排出固化情况的产生。进一步的,主溜槽和辅溜槽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均不大于5度,如此既避免了铁水流速过快溢出渣铁收集槽,又避免了铁水流速过慢凝固造成生产损失。在主溜槽、辅溜槽、合流槽、铁水分溜槽和残渣槽中,沿残铁收集方向,其中任意两个具有衔接关系的槽设为前槽和后槽,前槽到后槽末端的倾斜角不大于5度,以保证残铁残渣安全顺利、相对快速的完成排出收集作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叙述相当于:若主溜槽与水平面倾斜角为0-5度,则合流槽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10度,其他依次类推。
[0011]
可选的,所述铁水分溜槽包括:
[0012]
分溜槽前段,合流槽末端到分溜槽前段末端的倾斜角不大于5度;
[0013]
分溜槽后段,所述分溜槽后段水平设置,便于连接多个支槽收集铁水;
[0014]
连接于分溜槽后段上的多个支槽,每个支槽的末端连接一铁水收集部,每个支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不大于5度,且每个支槽上设有第三开关,使用时,在某一个铁水收集部收集到指定液位时,关闭该支槽上的第三开关即可。
[0015]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均采用耐热闸板阀。具体的,耐热闸板阀的闸板可采用q175耐热碳素钢。
[001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是:该hismelt熔融还原残铁收集装置,不仅实现了残渣残铁分离收集,显著降低了废料处理成本,且能够节省排出时间,降低排出热量损失,避免排出过程固化产生损失。此外,渣铁收集槽的各层设置,保温效果较好,在较低成本下,实现铁水和残渣安全顺畅排出。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渣铁分溜槽的剖面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主溜槽,2、辅溜槽,3、合流槽,4、铁水分溜槽,41、分流槽前段,42、分溜槽后段,43、支槽,5、残渣槽,6、srv炉,7、srv前置炉, 8、铁水收集部,9、残渣收集部,10、第一开关,11、第二开关,12、耐热钢板层,13、隔热纤维板层,14、隔热砖层,15、自流浇注料层,16、第三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2]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5]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该hismelt熔融还原残铁收集装置,包括主溜槽1、辅溜槽2、合流槽3、铁水分溜槽4和残渣槽5;
[0027]
所述主溜槽1的始端用于与srv炉6的残铁口连通,其中残铁口设置在srv 炉的底部;所述辅溜槽2的始端用于与srv前置炉7的残铁口连通,辅溜槽2 的作用是要是辅助主溜槽1排放,两处残铁口设置主要目的是将srv炉及前置炉内渣铁全部放出;所述主溜槽1的末端和所述辅溜槽2的末端并入所述合流槽3的始端,两处溜槽汇集到一处,大约50分钟即可将srv炉内残铁排出,降低渣铁热损失;合流槽3的末端分支为铁水分溜槽4和残渣槽5,所述铁水分溜槽4的末端连接铁水收集部8,所述残渣槽5的末端连接残渣收集部9,其中,铁水收
集部8可采用铁水包,残渣收集部5可采用干渣坑,但不局限于此;为了分离残渣和残铁,在铁水分溜槽4上还设有第一开关10,在残渣槽5 上还设有第二开关11,当srv炉与srv前置炉外排残铁时,第一开关10打开,第二开关11关闭,控制铁水经铁水分溜槽4流至铁水收集部8中;由于先排出铁水后排残渣,因此可以设置铁水收集部8能够收集到的铁水重量与需要排除的铁水质量相当,这样在铁水收集部8收集满之后可以判断铁水回收完毕,残渣开始排出,此时可以关闭第一开关10,打开第二开关11,使得残渣经过残渣槽排至残渣收集部9中。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确定铁水或残渣排出情况,当目测到残渣排出时,关闭第一开关10,打开第二开关11排出残渣即可,如此实现渣铁分离作用。其中,主溜槽1和辅溜槽2的双槽设置,可以保证srv炉与srv前置炉内的残渣全部排出。并加快排出速度,降低渣铁热损失。
[0028]
需要注意的是,在排出前,先调整srv炉6放残铁条件,具体的,调节炉渣r2≈1.0,渣温≥1450℃,铁水温度≥1320℃(以上参数调整为传统排放形式下的参数数值)。将上述各溜槽放入天然气烘烤器烘烤2小时以上,至溜槽内外部耐材温度大于200℃。之后,用开口机同时打开srv炉6及srv前置炉 7的残铁口,工艺控制铁水温度≥1320℃;之后开始排放残铁残渣,srv炉6 本体残铁口首先打开,srv前置炉7的残铁口后打开,两处残铁口的铁水排出流量为4-5吨/min,残渣排出流量为2-3吨/min,采用本申请的收集装置,铁水可以在50min左右排出收集完成,残渣30min即可排出完成,排出时间上相比传统结构,节省一倍多的时间,且顺利实现铁水和残渣分离工作。
[0029]
其中,进入铁水收集部8的铁水一方面可以在中频炉内加热保温,下次还原反应重复利用;另一方面,可经过铁水脱硫系统,铸造成为高纯生铁销售。如此,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
[0030]
可理解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主溜槽1、辅溜槽2、合流槽3、铁水分溜槽4和残渣槽5构成渣铁收集槽,为了收集过程保温效果,所述渣铁收集槽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耐热钢板层12、隔热纤维板层13、隔热砖层14和自流浇注料层15。具体的,所述耐热钢板层12的厚度不少于10mm,所述隔热纤维板层13的厚度不少于30mm,所述隔热砖层14的厚度不少于100 mm,所述自流浇注料层15的厚度为10-20mm,以上数值为渣铁收集槽较为安全可靠的临界值,如此以保证残渣残铁安全顺利排出收集。需要说明的时,自流浇注料层15随着使用会产生磨损,一段时间后重新浇注即可。
[0031]
可理解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渣铁收集槽的槽深为0.2-0.3m,所述渣铁收集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口宽度为0.3-0.7m,从主溜槽始端或辅溜槽始端到铁水分溜槽末端的最大长度不大于20m,从主溜槽始端或辅溜槽始端到残渣槽末端的最大长度不大于15m。这是因为渣的固化温度比铁水高,固化速度比铁水快些。如此长度范围内,可以避免铁水排出固化情况的产生。进一步的,主溜槽1和辅溜槽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均不大于5度,如此既避免了铁水流速过快溢出渣铁收集槽,又避免了铁水流速过慢凝固造成生产损失。在主溜槽1、辅溜槽2、合流槽3、铁水分溜槽4和残渣槽5中,沿残铁收集方向,其中任意两个具有衔接关系的槽设为前槽和后槽,前槽道后槽末端的倾斜角不大于5度,以保证残铁残渣安全顺利、相对快速的完成排出收集作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叙述相当于:若主溜槽与水平面倾斜角为0-5度,则合流槽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10度,其他依次类推。
[0032]
可理解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铁水分溜槽4包括:
[0033]
分溜槽前段41,合流槽3末端到分溜槽前段41末端的倾斜角不大于5度;
[0034]
分溜槽后段42,分溜槽后段42水平设置,便于连接多个支槽收集铁水;
[0035]
连接于分溜槽后段43上的多个支槽43,每个支槽43的末端连接一铁水收集部8,每个支槽43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不大于5度,且每个支槽43上设有第三开关16,使用时,在某一个铁水收集部8收集到指定液位时,关闭该支槽上的第三开关16即可。
[0036]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12和第三开关16均采用耐热闸板阀。具体的,耐热闸板阀的闸板可采用q175耐热碳素钢。
[0037]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8]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