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2384发布日期:2021-08-31 14:0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熔融物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包浇筑采用整体作业,装置和芯模都只能适应于标准钢包即圆台形的钢包,而缺乏针对异形钢包的整体浇筑装置、芯模的技术方案,现在由于现场升级改造要求,出现了异形钢包的需求,同样需要进行永久层和工作层耐材的整体浇筑,所以以往的芯模均不能满足要求,限制了钢包产品的种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安全可靠的浇筑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包括钢包本体,其特征是:还包括减震垫、主体结构、振捣器、伸缩驱动装置,

钢包本体内的底部设有减震垫,主体结构设于减震垫上;

主体结构包括四瓣芯模单元和底板,四瓣芯模单元分成两组分别为固定组和转动组,每组各两瓣芯模单元,每组的两瓣芯模单元都相对设置且构成轴对称,两组芯模单元的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固定组芯模单元的底边固定在底板上,转动组芯模单元的底边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设于底板上,各瓣芯模单元通过侧边依次首尾拼合并和底板构成底端封闭顶部敞口的主体结构;

各瓣芯模单元的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至少一个振捣器;

底板上设有两个伸缩驱动装置,每个伸缩驱动装置的固定座都固定在底板上,每个伸缩驱动装置伸缩杆的驱动端分别连接固定组的一个芯模单元。

所述的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其特征是:连接转动组芯模单元的底边和底板的铰链设于转动组芯模单元底边的中部,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方向和所述铰链的轴线方向垂直。

所述的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其特征是:连接转动组芯模单元的底边和底板的铰链设于转动组芯模单元底边的转角处,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方向和所述铰链的轴线方向形成45°或135°的夹角。

所述的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其特征是:固定组的两瓣芯模单元和转动组的两瓣芯模单元这两组的横截面形状分别选用两条轴对称设置的如下图形中的任意一种:线段,椭圆弧,去除长底边后的等腰梯形,去除一条边后的矩形,顶角为钝角且去除底边后的等腰三角形。

所述的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其特征是:伸缩驱动装置选用电动缸或电液推杆,电动缸或电液推杆的外壳作为伸缩驱动装置的固定座,电动缸或电液推杆的活塞杆作为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i.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杆向外伸出,使转动组的两瓣芯模单元向外张开,并使各瓣芯模单元通过侧边依次首尾拼合并和底板构成底端封闭顶部敞口的主体结构;

ii.将主体结构吊入钢包本体内,使主体结构和钢包本体这两者的中心点在同一条铅垂线上后将主体结构下放至钢包本体内的减震垫上;

iii.在钢包本体内侧壁和主体结构外侧壁之间的浇筑区内灌入耐材,启动振捣器对耐材实施捣实振打;

iv.待耐材凝固成型后,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杆向内收回,使转动组的两瓣芯模单元向内回缩以和耐材脱离,实现脱模。

本发明采用四瓣双开双收型的主体结构,解决了现有耐材浇筑装置适应性差的缺陷,可用于异形钢包永久层和工作层耐材的整体浇筑。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适合整体浇筑非圆异形钢包的耐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和图3都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芯模单元和转动组芯模单元都选用椭圆弧时俯视方向的拼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芯模单元选用线段、转动组芯模单元选用等腰梯形时俯视方向的拼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芯模单元选用线段、转动组芯模单元选用等腰三角形时俯视方向的拼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异形钢包耐材整体浇筑装置,包括钢包本体1、减震垫2、主体结构3、振捣器4、伸缩驱动装置5,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

钢包本体1内的底部设有减震垫2,主体结构3设于减震垫2上,减震垫2可以选用弹簧垫,用于降低主体结构3的刚性震动;

主体结构3包括四瓣芯模单元31和底板32,如图2和图3所示:四瓣芯模单元31分成两组分别为固定组和转动组,每组各两瓣芯模单元31,每组的两瓣芯模单元31都相对设置且构成轴对称,两组芯模单元31的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图2中:点划线l1是固定组两瓣芯模单元31的对称轴,点划线l2是移动组两瓣芯模单元31的对称轴,l1⊥l2,固定组芯模单元31的底边固定在底板32上,转动组芯模单元31的底边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设于底板32上,各瓣芯模单元31通过侧边依次首尾拼合并和底板32构成底端封闭顶部敞口的主体结构3;

各瓣芯模单元31的外侧面上分别固定至少一个振捣器4,振捣器4用于对耐材的振打与排气;

底板32上设有两个伸缩驱动装置5,每个伸缩驱动装置5的固定座都固定在底板32上,每个伸缩驱动装置5伸缩杆的驱动端分别连接固定组的一个芯模单元31。

连接转动组芯模单元31的底边和底板32的铰链可以采用如下1或2的方式设置:

1.如图2所示:所述铰链设于转动组芯模单元31底边的中部,伸缩驱动装置5的伸缩方向和所述铰链的轴线方向垂直,图2中虚线a1和a2分别是铰链设置处在底板32上的正投影位置;

2.如图3所示:所述铰链设于转动组芯模单元31底边的转角处,伸缩驱动装置5的伸缩方向和所述铰链的轴线方向形成45°或135°的夹角,图3中虚线b1、b2、b3和b4分别是铰链设置处在底板32上的正投影位置。

固定组的两瓣芯模单元31和转动组的两瓣芯模单元31这两组的横截面形状分别选用两条轴对称设置的如下图形中的任意一种:线段,椭圆弧,去除长底边后的等腰梯形,去除一条边后的矩形,顶角为钝角且去除底边后的等腰三角形。

图2和图3是固定组的芯模单元31和转动组的芯模单元31都选用椭圆弧的示意图,

图4是固定组的芯模单元31选用线段,转动组的芯模单元31选用去除长底边后的等腰梯形的示意图,

图5是固定组的芯模单元31选用线段,转动组的芯模单元31选用顶角为钝角且去除底边后的等腰三角形的示意图。

注:为能清晰地示出各瓣芯模单元31,图2~图5中各瓣芯模单元31相互错开,实际使用时各瓣芯模单元31是互相拼合的。

伸缩驱动装置5可以选用电动缸或电液推杆,电动缸或电液推杆的外壳作为伸缩驱动装置5的固定座,电动缸或电液推杆的活塞杆作为伸缩驱动装置5的伸缩杆。

本实施例使用时,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i.伸缩驱动装置5的伸缩杆向外伸出,使转动组的两瓣芯模单元31向外张开,并使各瓣芯模单元31通过侧边依次首尾拼合并和底板32构成底端封闭顶部敞口的主体结构3;

ii.将主体结构3吊入钢包本体1内,使主体结构3和钢包本体1这两者的中心点在同一条铅垂线上后将主体结构3下放至钢包本体1内的减震垫2上;

iii.在钢包本体1内侧壁和主体结构3外侧壁之间的浇筑区内灌入耐材,启动振捣器4对耐材实施捣实振打;

iv.待耐材凝固成型后,伸缩驱动装置5的伸缩杆向内收回,使转动组的两瓣芯模单元31向内回缩以和耐材脱离,实现脱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