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0895发布日期:2021-07-09 11:2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带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带机。


背景技术:

2.砂带机为常用的打磨、抛光设备。砂带机中包括有砂带,其为易耗品,需要经常更换,同时,由于打磨、抛光精度的工序及其要求不同,需要经常更换不同的砂带,因此,在砂带机的作业中,更换砂带为一件很频繁的事情。
3.现有的砂带机的砂带更换主要是手工更换,工人将原有砂带取下,然后换上新的砂带,整个换装过程繁琐、低效,且要在工作点换装,诸多不便,有时还会影响生产,也不符合现在全自动生产的趋势。
4.另外,现有的待打磨、抛光器件的表面形状、位置、尺寸等往往不恒定、不一致,因此对于通过砂带机来实现打磨、抛光,难以使用一套程序来进行批量化处理,为了适应这些不一致,提供一种可浮动的且浮动压力可调且恒定的砂带机打磨、抛光将具有很好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带机,以解决砂带机更换砂带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砂带机,包括有:
8.砂带机本体,其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第一气缸,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主动轮,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朝远离所述主动轮的方向设置并在端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设有砂带;
9.换装配合机构,其包括有框体,所述框体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内匹配设置有主动轮抵接套筒,另一个通孔内匹配设置有从动轮抵接套筒,所述主动轮抵接套筒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主动轮的直径且主动轮抵接套筒具有能够与所述主动轮的端面相抵接的外端面,所述从动轮抵接套筒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且从动轮抵接套筒具有能够与所述从动轮的端面相抵接的外端面,所述主动轮抵接套筒和从动轮抵接套筒的内端部与所述框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件以使得所述主动轮抵接套筒和从动轮抵接套筒部分伸出所述限位板的外侧面并能在受力时缩回,所述主动轮抵接套筒和从动轮抵接套筒上套设有替换砂带;
10.驱动装置,其与所述机架或框体相连接,用以驱动砂带机本体和换装配合机构相靠近或远离,以当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和从动轮抵接套筒时,使得主动轮抵接套筒和从动轮抵接套筒能够缩回,并让所述替换砂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砂带机本体上套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砂带外,所述防尘罩的底部敞口设置,所述防尘罩上开设有出尘口;
13.所述防尘罩在所述驱动砂带机本体靠近换装配合机构时朝向换装配合机构的侧面处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的顶部与所述防尘罩的顶部边缘相铰接,所述防尘罩的顶部另一边缘铰接有第二气缸,所述开合板的顶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合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机械手,所述驱动装置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轴向恒力浮动装置;
15.或所述驱动装置为机械手,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安装架,所述主动轮、驱动电机和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轴向恒力浮动装置。
16.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轮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轴向恒力浮动装置。
17.进一步地,轴向恒力浮动装置包括有浮动轴、恒压外缸体、恒压内缸体和浮动活塞,所述恒压内缸体和浮动活塞分别套设于所述浮动轴的外部,所述恒压外缸体套设于所述恒压内缸体和浮动活塞的外部,所述恒压外缸体和恒压内缸体之间形成一腔室,所述浮动活塞一端与所述浮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腔室内并将所述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恒压外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18.当所述轴向恒力浮动装置设置在驱动装置与机架之间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恒压外缸体或恒压内缸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与所述浮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
19.当所述轴向恒力浮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与安装架之间时,所述机架与所述恒压外缸体或恒压内缸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浮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
20.当所述轴向恒力浮动装置设置在张紧轮与机架之间时,所述机架与所述恒压外缸体或恒压内缸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轮与所述浮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浮动轴和恒压内缸体之间设有直线导向机构,所述直线导向机构使得所述浮动轴和恒压内缸体之间只能进行轴向的直线运动。
22.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导向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浮动轴的外壁上的第一滑槽、设于所述恒压内缸体的内壁且与所述第一滑槽位置相对的第二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的多个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为球体。
23.进一步地,所述轴向恒力浮动装置还包括有保护防尘罩,所述保护防尘罩套设于所述浮动活塞和浮动轴的外部。
24.进一步地,所述恒压外缸体和/或浮动轴上设置有用以测量所述浮动轴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带机,通过设置砂带机本体、换装配合机构以及驱动装置,能够实现砂带机的快速换装,该砂带机换装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换装方便,无需在工作点进行,不影响生产加工;
27.2、通过设置轴向恒力浮动装置,能够实现对加工器件的轴向恒力作用,从而起到恒力作用、保护器件、提高精度的目的实现对加工器件的轴向恒力作用,从而起到恒力作
用、保护器件、提高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实施例1中砂带机本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实施例1中砂带机本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实施例1中砂带机本体一个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33.图5为实施例1中砂带机本体一个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34.图6为实施例1中换装配合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35.图7为实施例1中轴向恒力浮动装置一个方向上的剖视图(伸出状态);
36.图8为实施例1中轴向恒力浮动装置一个方向上的剖视图(伸出状态);
37.图9为实施例1中轴向恒力浮动装置一个方向上的剖视图(收缩状态);
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砂带机本体一个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实施例1
41.请参照图1至图9,本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砂带机,主要包括有砂带机本体、换装配合机构和驱动装置3。
42.请参照图1至图5,砂带机本体包括有机架11,机架1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4和第一气缸15,驱动电机14上设有由驱动电机14驱动转动的主动轮12,第一气缸15的活塞杆朝远离主动轮12的方向设置并在端部设置有从动轮13,也即第一气缸15位于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之间,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上套设有砂带16。实施时,驱动电机14驱动主动轮12转动,主动轮12转动拉动砂带16并带动从动轮13转动,砂带16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的作用下运转,当待打磨、抛光的物件与砂带16接触时可实现打磨、抛光。设置第一气缸15,当第一气缸15的活塞杆伸出时可使得从动轮13往远离主动轮12的方向移动,以张紧砂带16,当第一气缸15的活塞杆缩回时可使得从动轮13往靠近主动轮12的方向移动,以松开砂带16,砂带16松开时,可通过人工取下、倾斜和/或抖动等方式使得砂带16脱离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
43.请参照图1和图6,换装配合机构包括有框体21,框体21上设置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内匹配设置有主动轮抵接套筒23,另一个通孔内匹配设置有从动轮抵接套筒24。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直径稍大于从动轮13的直径且从动轮抵接套筒24具有能够与从动轮13的端面相抵接的外端面。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内端部与框体21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件25以使得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
筒24部分伸出限位板22的外侧面并能在受力时缩回。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框体21上设置与限位板22相平行的固定板27,弹性件25为弹簧柱的形式,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固定板27朝向限位板22一侧的弹簧柱套筒251,弹簧柱套筒251开设有朝向限位板22的滑动槽,滑动槽内匹配插设有弹簧柱252,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内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板253,连接板253在朝向弹簧柱套筒25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套筒254,连接套筒254在朝向弹簧柱套筒251一端敞口设置,弹簧柱252上套设有弹簧255,弹簧255一端与弹簧柱套筒251相抵接,另一端与连接套筒254相抵接。通过设置弹性件25,当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受压时,能够向内缩回,当受力解除时,又能够恢复原状(伸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受压缩回时其外端面与限位板22的外侧面相平齐。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上套设有替换砂带28,由于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分别匹配设置在限位板22的两个通孔上,且替换砂带28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当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受力缩回时,在限位板22的外侧壁的支撑限位下,替换砂带28并不会移动。
44.主动轮抵接套筒23的直径稍大于主动轮12的直径且主动轮抵接套筒23具有能够与主动轮12的端面相抵接的外端面,具体为当主动轮抵接套筒23的外端面为敞口形式时,主动轮12的端面的外径大于主动轮抵接套筒23的内径、小于主动轮抵接套筒23的外径,以使得当主动轮12和主动轮抵接套筒23互相靠近时,主动轮12的端面能够与主动轮抵接套筒23的外端面作用并向内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或当主动轮抵接套筒23的外端面为封口形式时,主动轮12的端面的外径小于主动轮抵接套筒23的外径,以使得当主动轮12和主动轮抵接套筒23互相靠近时,主动轮12的端面能够与主动轮抵接套筒23的外端面作用并向内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且在主动轮12向内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以使得主动轮抵接套筒23缩回时,主动轮12并不与替换砂带28接触,或主动轮12并不从侧面挤压替换砂带28。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直径稍大于从动轮13的直径且从动轮抵接套筒24具有能够与从动轮13的端面相抵接的外端面,具体为当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外端面为敞口形式时,从动轮13的端面的外径大于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内径、小于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外径,以使得当从动轮1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互相靠近时,从动轮13的端面能够与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外端面作用并向内挤压从动轮抵接套筒24,或当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外端面为封口形式时,从动轮13的端面的外径小于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外径,以使得当从动轮1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互相靠近时,从动轮13的端面能够与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外端面作用并向内挤压从动轮抵接套筒24;且在从动轮13向内挤压从动轮抵接套筒24以使得从动轮抵接套筒24缩回时,从动轮13并不与替换砂带28接触,或从动轮13并不从侧面挤压替换砂带28。
45.驱动装置3与机架11或框体21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接,用以驱动砂带机本体和换装配合机构相靠近或远离。驱动装置3驱动砂带机本体和换装配合机构中的一个时,另一个是固定设置的。当驱动装置3为直线驱动机构时,主动轮12和主动轮抵接套筒23相对设置,从动轮1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相对设置,以使得当驱动装置3驱动砂带机本体或换装配合机构直线运动时,主动轮12能够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并使其缩回,从动轮13能够挤压从动轮抵接套筒24并使其缩回。当然,驱动装置3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如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为机械手,机械手式的驱动装置3可实现多角度、多形式的运动,因此不用限定砂带机本体和换装配合机构的初始位置,但如果要主动轮12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缩回、从动轮
13挤压从动轮抵接套筒24缩回,则在这个挤压过程中,机械手依然要驱动砂带机本体和换装配合机构中的一个直线运动,另一个则固定设置。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为机械手,驱动装置3与驱动砂带机本体的机架11相连接,一方面能够驱动砂带机本体向换装配合机构相靠近或远离,另一方面也能够带动砂带机本体以改变砂带16位置,从而改变打磨、抛光位置。驱动装置3在驱动砂带机本体和换装配合机构相靠近时,能够让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分别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使得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能够缩回,并让替换砂带28套设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上。
46.本优选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如下:当需要更换砂带时,首先通过控制第一气缸15使其活塞杆缩回从而让从动轮13往靠近主动轮12的方向移动,以松开砂带16,砂带16松开后,机械手式的驱动装置3可实现砂带机本体的倾斜和/或抖动等方式从而让砂带16脱离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并掉落,然后驱动装置3驱动砂带机本体往换装配合机构方向靠近并让主动轮12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让从动轮13挤压从动轮抵接套筒24,从而让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受力缩回,此时替换砂带28在限位板22的限位作用下并不会移动,而是套设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上,然后第一气缸15使其活塞杆伸出从而让从动轮13往远离主动轮12的方向移动,从而张紧替换砂带28,使得替换砂带28能够牢靠地套设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上,此时替换砂带28变成了新的砂带16,驱动装置3带动砂带机本体远离换装配合机构并复位,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受力解除并在弹性件25的作用下伸出复位,砂带换装完成。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复位后又可以套设一条新的替换砂带28,以等待下一次换装。通过上述方式,砂带换装主要由机器完成,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换装无需在工作点进行,不影响生产,有助于生产效率提高。
47.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5,机架11上还设置有张紧轮17,张紧轮17位于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之间,砂带16套设在张紧轮17上,设置张紧轮17可以用来调节砂带16的张紧程度。相应的,限位板22上固定设置有张紧轮套入套筒26,张紧轮套入套筒26的外端部具有让张紧轮17套入的凹槽。当进行砂带换装时,由于设置了张紧轮17,使得在换装过程中,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分别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时,张紧轮17又可能会顶到替换砂带28,使得换装不成功。此时,限位板22上固定设置一个张紧轮套入套筒26,相应地在张紧轮套入套筒26会将替换砂带28撑开,此时张紧轮17则不会顶到替换砂带28,在张紧轮套入套筒26的外端部设置有凹槽,砂带机本体靠近换装配合机构时张紧轮17会进入凹槽中,也不会与换装配合机构发生干涉;当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挤压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使得替换砂带28套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时,部分替换砂带28套在张紧轮套入套筒26上,但由于第一气缸15的活塞杆的伸出能够张紧替换砂带28,且替换砂带28套在张紧轮套入套筒26上的部分较少,摩擦力不大,不影响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带出替换砂带28,不影响正常换装。
48.值得注意的是,本优选的实施例中,为张紧轮17套入张紧轮套入套筒26的外端部的凹槽的形式,在其他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形式采用优选的方案。如,限位板22在张紧轮17相对的位置处为镂空设置,张紧轮17靠近时直接进入镂空位置而不与限位板22接触;或限位板2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匹配设置有张紧轮套入套筒26,张紧轮套入套筒26的直径稍大于张紧轮17的直径且张紧轮套入套筒26具有能够与张紧轮17的端面相抵接的外端面,张紧轮套入套筒26的内端部与框体21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件25以使得张
紧轮套入套筒26部分伸出限位板22的外侧面并能在受力时缩回,替换砂带28套设在张紧轮套入套筒26上,此时张紧轮套入套筒26的工作形式可参考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的工作形式,张紧轮套入套筒26上的弹性件25与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上的弹性件25结构和安装形式一致,当张紧轮17挤压张紧轮套入套筒26时,张紧轮套入套筒26缩回,替换砂带28套在张紧轮17,解除受力时,张紧轮套入套筒26在弹性件25的作用下复位伸出。
49.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5,张紧轮17低于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张紧轮17向下张紧。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来设置张紧轮17的位置及高度等,如张紧轮17高于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或者张紧轮17暂时不与砂带16接触,使用时砂带16与工件接触按压砂带16时张紧轮17才与砂带16接触,此时才实现张紧作用。
50.砂带机本体上套设有防尘罩18,防尘罩18安装固定在机架11上,防尘罩18套设在主动轮12、从动轮13和砂带16外,防尘罩18的底部敞口设置,此时底部的砂带16作为主要的加工位置,设置防尘罩18可以临时将打磨、抛光产生的粉尘聚集在防护罩18内,可有效避免粉尘扩散,防尘罩18上开设有出尘口19,出尘口19可以连接吸尘装置,以使得粉尘能够被吸出,进一步减少粉尘污染。
51.防尘罩18在驱动砂带机本体靠近换装配合机构时朝向换装配合机构的侧面处设置有开合板110,开合板110的顶部与防尘罩18的顶部边缘相铰接,防尘罩18的顶部另一边缘铰接有第二气缸111,开合板110的顶部与第二气缸111的活塞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有l型杆112,l型杆112的一端与第二气缸111的活塞杆的端部相铰接,另一端与开合板110的顶部固定连接。当进行加工时,开合板110闭合以减少粉尘污染,当要换装时,需要将开合板110掀开,以使得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能够分别与主动轮抵接套筒23和从动轮抵接套筒24抵接,此时控制第二气缸111,第二气缸111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开合板110掀起,从而不会挡住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加工时,第二气缸111的活塞杆伸出,又能够驱动开合板110闭合,以使得防尘罩18相对密闭。
52.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4,驱动装置3为机械手,机架11上还设有安装架113,主动轮12、驱动电机14和第一气缸15安装在安装架113上,安装架113与机架11之间设置有轴向恒力浮动装置4。设置轴向恒力浮动装置,可实现浮动轴的轴向浮动,且在浮动形成范围内压力恒定,可实现恒力浮动,实现恒力浮动打磨。
53.请参照图7至图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轴向恒力浮动装置4包括有浮动轴41、恒压外缸体42、恒压内缸体43和浮动活塞44,恒压内缸体43和浮动活塞44分别套设于浮动轴41的外部,恒压外缸体42套设于恒压内缸体43和浮动活塞44的外部,恒压外缸体42和恒压内缸体43之间形成一腔室,浮动活塞44一端与浮动轴4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腔室内并将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45和第二腔室46,恒压外缸体4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47和第二进气口48,第一进气口47与第一腔室45相连通,第二进气口48与第二腔室46相连通。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恒压内缸体43的顶部具有向外的凸缘并与恒压外缸体42的顶部相连接以形成腔室,机架11与恒压内缸体43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架113与浮动轴41的底部固定连接。
54.实施时,通过第一进气口47或者第二进气口48向第一腔室45或者第二腔室46内充气。当通过第一进气口47向第一腔室45内充气时,浮动活塞44受气流作用向第二腔室46方向移动,由于浮动活塞44与浮动轴41固定连接,因此浮动活塞44带动浮动轴41一起运动,浮
动轴41处于伸出的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当第一腔室45输入的气流一定时,浮动活塞44受力一定,因此通过浮动活塞44传递给浮动轴41的力是恒定的,即所说的轴向恒力浮动。当通过第二进气口48向第二腔室46内充气时,浮动活塞44受气流作用向第一腔室45方向移动,浮动活塞44带动浮动轴41一起运动,浮动轴41处于缩入的状态(如图9所示)。当第二腔室46输入的气流一定时,浮动活塞44受力一定,因此通过浮动活塞44传递给浮动轴41的力也是恒定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浮动活塞44可在恒压外缸体42和恒压内缸体43形成的腔室内活动,因此第一腔室45和第二腔室46的界线并没有明显的界定。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浮动活塞44与恒压外缸体42并不一定是完全绝密的,因此当第一进气口47向第一腔室45内充气时,气体也可通过浮动活塞44与恒压外缸体42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进气口48排出;当第二进气口48向第二腔室46内充气时,气体也可通过浮动活塞44与恒压外缸体42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一进气口47排出。通过上述的设置,可实现在轴向恒力浮动,这个恒力,可以是工作时对工件恒定下压的力,也可以是对工件恒定上拉的力,不管是哪种恒力,都能实现对加工器件的轴向恒力作用,从而起到恒力作用、保护器件、提高精度的目的。如本实用新型中,工作面主要设在砂轮机本体的底部,因此主要是提供一种工作时对工件恒定下压的力,通过这个恒力带动主动轮12、从动轮13、砂带16等集体向下恒力下压,以实现恒力的打磨、抛光,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表面形状、位置、尺寸等不恒定、不一致的工件的打磨、抛光,也便于通过一套程序来进行批量化处理。
55.进一步地,请参照图7至图9,浮动轴41和恒压内缸体43之间设有直线导向机构,直线导向机构使得浮动轴41和恒压内缸体43之间只能进行轴向的直线运动。优选的,直线导向机构包括:设于浮动轴41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滑槽、设于恒压内缸体43的内表面且与第一滑槽位置相对的第二滑槽以及设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的多个滚动体49。优选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为圆形滑槽,滚动体49为球体,优选地可选择钢球,圆形滑槽以及球体的设计均可以降低滚动体49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壁摩擦,增加轴向恒力浮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这种优选的设计,既能进一步限制浮动轴41只能进行轴向的直线运动,且保证了轴向的直线运动的流畅性。
56.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恒压外缸体42和浮动轴41上设置有用以测量浮动轴41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410,用以实现浮动轴41位移的测量。
57.进一步地,浮动轴41在连接有浮动活塞44的一端(底端)设置有连接件411,恒压外缸体42的侧面上设置有斜面,位移传感器4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件411上,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11为法兰,即位移传感器410的一端的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于浮动轴41上,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恒压外缸体42的斜面上,位移传感器410为应变式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410活动端的变化来实现位移的测量。本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了连接件411,因此安装架113为通过连接件411与浮动轴41固定连接。
5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位移传感器410基于应变原理来实现位移测量,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用其它原理的测量元件代替,如光学传感器、拉线位移传感器、电涡流测距传感器等。对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改动都应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59.轴向恒力浮动装置设有保护防尘罩412,保护防尘罩412一端与恒压外缸体42固定连接,并包裹住浮动活塞44和浮动轴41以保护浮动活塞44和浮动轴41被外力破坏以及避免外部粉尘进入装置内部以影响装置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浮动轴41的一端部
上设置有连接件411,故而恒压外缸体42、保护防尘罩412以及连接件411之间形成一相对密闭的空间以起到保护、防尘的作用;但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没有设有连接件411时,恒压外缸体42、保护防尘罩412或者集成其他一些零部件也能形成一相对密闭的空间以起到保护、防尘的作用。
60.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恒压内缸体43顶部端面上安装有力传感器413和倾角传感器414。由于设置了力传感器413和倾角传感器414,因此力传感器413和倾角传感器414设置在机架11与恒压内缸体43的顶部之间。
61.力传感器413用于检测实际的打磨力,倾角传感器414用于测量轴向恒力浮动装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浮动轴41、浮动活塞44以及其它连接在两者上的部件(如砂轮机本体)的重量是轴向力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处于不同倾角时,这些重量对浮动轴41轴向的分力不同。通过倾角传感器414测量本实用新型的倾斜角度,即可获得重量对轴向力的影响,最终使得可以调节第一腔室45或第二腔室46内的压力来保证本实用新型在不同姿态下始终保持浮动轴41的轴向的恒力。加入力传感器413可以监控实际的打磨力,并反馈给外部的控制系统以调节第一腔室45和第二腔室46的气压,以保持浮动轴41的轴向的恒力。
6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力传感器413和倾角传感器414,其安装方法可以根据浮动轴41、恒压外缸体42、恒压内缸体43和浮动活塞44的具体结构而相应调整,对力传感器413和倾角传感器414安装方法的改动都应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63.实施例2
6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照图10,本优选的实施例中,轴向恒力浮动装置4设置在张紧轮17与机架11之间,此时,机架11与恒压外缸体4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中间还有力传感器413和倾角传感器414),张紧轮17与浮动轴41的底部固定连接(中间还有连接件411),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连接,张紧轮17与浮动轴4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一个l型架415,l型架415一端与张紧轮1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浮动轴41的底部的连接件411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实施时,轴向恒力浮动装置4的恒力作用部件为张紧轮17,也即实现张紧轮17的恒力调节,从而改变在张紧轮17处的砂带16的下压力,工作时以张紧轮17处的砂带16为工作面,通过对张紧轮17的恒力作用,以实现恒力的打磨、抛光。该方式仅需要调节张紧轮17即可实现恒力调节,实现方式简单、高效。值得注意的是,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板22上设置有张紧轮套入套筒26用以给张紧轮17进入,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优选采用实施例1中介绍到的限位板22在张紧轮17相对的位置处为镂空设置,张紧轮17靠近时直接进入镂空位置而不与限位板22接触的方式,或者采用实施例1介绍的设置可伸出、缩回的张紧轮套入套筒26的方式来实现张紧轮17与换装配合机构的配合。
65.在其他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为机械手,轴向恒力浮动装置4设置在驱动装置3与机架11之间设置有,从而带动整个砂带机本体实现在轴向恒力浮动。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