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品抛光用除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7022发布日期:2021-08-20 17:0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制品抛光用除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竹制品抛光用除屑装置。



背景技术:

竹制品在抛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竹屑,竹屑不断堆积,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及生产安全,因此,在抛光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机床操作人员就需要停机来对竹屑进行清扫,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因此提出一种高效除屑的竹制品抛光用除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除屑的竹制品抛光用除屑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竹制品抛光用除屑装置,所述除屑装置包括支板、传动机构、吸尘罩、塑料伸缩管、集屑箱;所述支板下方均匀设有若干支腿;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轴、转动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杆、移动杆、连接块、转动杆、弹簧;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支板上端面上;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传动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支板下方与所述转动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别沿左右方向依次固定设于所述支板下端面、所述转动块前方位置处;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且该连接杆上套设有滑套ⅰ;所述移动杆一端与所述滑套ⅰ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有滑套ⅱ并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接块呈l字型;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转动块;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转动杆外周侧,一端固定设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端面,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转动块;所述滑套ⅱ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集屑箱设于所述支板下方、第二支架外侧位置处;所述吸尘罩竖直设于所述滑套ⅱ靠近第二支架的侧壁上;所述塑料伸缩管一端与所述吸尘罩相连通;所述塑料伸缩管另一端与所述集屑箱相连通,并在其连通处设有抽风机。

所述除屑装置还包括l型支架、磁块ⅰ、磁块ⅱ;所述l型支架竖直部分固定设于所述支板下端面、第二支架外侧位置处;所述l型支架水平部分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滑轨;所述集屑箱底部设有与滑轨相对应的滑轮,且滑轮均设于对应的滑轨内;所述l型支架的竖直部分和集屑箱对应端面上分别设有所述磁块ⅰ、磁块ⅱ。

所述除屑装置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吸尘罩下端开口螺纹连接。

所述除屑装置还包括万向轮、刹车装置;各支腿上分别设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有对应的刹车装置。

所述集屑箱上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电机,转动块旋转,弹簧伸缩通过连接块带动转动杆跟着转动并沿着转动块上下移动,吸尘罩跟随滑套ⅱ在支板下方做矩形往复运动,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对竹制品抛光工作台上的竹屑进行矩形轨迹的往复抽吸,从而扩大除屑范围,提高除屑效率;

2.推拉把手,抽屉式的集屑箱可在滑轨上左右移动,吸尘罩吸竹屑时,集屑箱通过磁块ⅰ与l型支架上磁块ⅱ相吸固定,集屑箱可拉出,便于清理集屑箱内的竹屑;

3.除屑装置的支腿下方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至不同地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除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连接块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集屑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板,2-转动块,3-转动杆,4-连接杆,5-第一支架,6-支腿,7-滑套ⅰ,8-集屑箱,9-l型支板,901-竖直部分,902-水平部分,10-塑料伸缩管,11-传动机构,12-吸尘罩,13-滑套ⅱ,14-移动杆,15-限位块,16-连接块,17-电机,18-万向轮,19-磁块ⅰ,20-磁块ⅱ,21-滑轨,22-滑轮,23-抽风机,24-弹簧,25-连接轴,26-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5所示,一种竹制品抛光用除屑装置,除屑装置包括支板1、传动机构11、吸尘罩12、塑料伸缩管10、集屑箱8;支板1下方均匀设有若干支腿6;传动机构11包括电机17、连接轴25、转动块2、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26、连接杆4、移动杆14、连接块16、转动杆3、弹簧24;电机17设于支板1上端面上;连接轴25一端与电机17输出轴传动相连,另一端伸出支板1下方与转动块2固定相连;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26分别沿左右方向依次固定设于支板1下端面、转动块2前方位置处;连接杆4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26固定连接,且该连接杆4上套设有滑套ⅰ7;移动杆14一端与滑套ⅰ7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有滑套ⅱ13并设有限位块15;连接块16呈l字型;转动杆3一端与连接块16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伸出转动块2;弹簧24套设于转动杆3外周侧,一端固定设于连接块16的一侧端面,另一端固定设于转动块2;滑套ⅱ13与连接块16的另一侧端面转动连接;集屑箱8设于支板1下方、第二支架26外侧位置处;吸尘罩12竖直设于滑套ⅱ13靠近第二支架26的侧壁上;塑料伸缩管10一端与吸尘罩12相连通;塑料伸缩管10另一端与集屑箱8相连通,并在其连通处设有抽风机23。

除屑装置还包括l型支架9、磁块ⅰ19、磁块ⅱ20;l型支架9竖直部分901固定设于支板1下端面、第二支架26外侧位置处;l型支架9水平部分902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滑轨21;集屑箱8底部设有与滑轨21相对应的滑轮22,且滑轮22均设于对应的滑轨21内;l型支架9的竖直部分901和集屑箱8对应端面上分别设有磁块ⅰ19、磁块ⅱ20,抽屉式的集屑箱可在滑轨上左右移动,吸尘罩吸竹屑时,集屑箱通过磁块ⅰ与l型支架上磁块ⅱ相吸固定,不吸竹屑时可将集屑箱拉出,便于清理集屑箱内的竹屑。

除屑装置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与吸尘罩12下端开口螺纹连接(图中未画出),便于拆卸进行清洗或更换。

除屑装置还包括万向轮18、刹车装置;各支腿6上分别设有万向轮18,且万向轮18上设有对应的刹车装置,利用支腿6上的万向轮18,将除屑装置推至竹制品抛光工作台上方,通过刹车装置,使得万向轮18保持不动,除屑装置固定。

集屑箱8上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有箱门;箱门上设有把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流程如下:

利用支腿6上的万向轮18,将除屑装置推至竹制品抛光工作台上方,通过刹车装置,使得万向轮18保持不动,除屑装置固定。初始状态下,滑套ⅰ7位于连接杆4的最右端,启动电机17,连接轴25带动转动块2逆时针转动,弹簧24伸缩通过连接块16带动转动杆3跟着转动并沿着转动块2贯穿孔的方向上下移动,使得滑套ⅱ13先沿移动杆14从后到前直线运动,直至滑套ⅱ13与滑套ⅰ7相抵触,带动滑套ⅰ7沿连接杆4从右向左运动,直至滑套ⅰ7与左侧的第一支架5相抵触,滑套ⅱ13沿移动杆14从前到后直线运动,直至与限位块15相抵触,转动杆3继续转动,滑套ⅱ13从左向右移动,通过移动杆14带动滑套ⅰ7沿连接杆4从左向右运动,直至滑套ⅰ7与右侧第二支架26相抵触,回到初始状态,转动杆3继续转动,滑套ⅱ13再沿移动杆14从后到前直线运动,重复上述运动,滑套ⅱ13侧壁上的吸尘罩12跟随滑套ⅱ13在支板1下方做矩形往复运动,在抽风机23的作用下,对竹制品抛光工作台上的竹屑进行矩形轨迹的往复抽吸,竹屑通过吸尘罩12外侧的过滤网,大颗粒竹屑吸附在过滤网上,小颗粒的竹屑通过塑料伸缩管10进入集屑箱8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