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金属蚀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7085发布日期:2021-08-17 13:5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金属蚀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蚀刻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金属蚀刻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蚀刻是将材料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撞击作用而移除的技术。金属蚀刻技术可以分为湿蚀刻和干蚀刻两类,金属蚀刻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组成,不同的腐蚀剂对不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腐蚀性能和强度,通常所指金属蚀刻也称光化学金属蚀刻,指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金属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金属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

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申请号为:cn202020280761.8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一种过腐蚀控深蚀刻装置,包括蚀刻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台(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放置槽体(2),所述蚀刻台(1)的下方设有壳体(3)……所述壳体(3)内还设有与转杆(4)相匹配的限位机构。通过检索发现主要通过多个放置槽体、蚀刻台、壳体、驱动电机、半锥齿轮和锥齿轮,能够使蚀刻台间歇性转动,进而对蚀刻的时间进行控制,防止蚀刻过深;

经过检索分析后,现有的金属蚀刻装置不具有除尘的效果,在蚀刻过程中若金属表面粘上大量灰尘,容易影响蚀刻效果,且不能对不同尺寸的金属进行固定,使得金属在蚀刻过程中发生偏移等问题,因此,需要在金属蚀刻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多功能金属蚀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金属蚀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储液腔,装置主体的右下端安装有储液腔,且装置主体的内部与储液腔上均设置有蚀刻部件,装置主体的内底部设置有辅助部件。

优选的,蚀刻部件包括:导液管和分流管,导液管呈“7”字状,且储液腔的顶部设置有离心泵,并且储液腔与离心泵通过导液管相接。

优选的,分流管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安装在装置主体的内顶部,分流管的右端与导液管相接,且分流管的下表面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柱。

优选的,分流管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喷头,且分流管与喷头之间安装有导液口,喷头与支撑柱之间卡接有连接板,且三个喷头之间卡接有弹性件。

优选的,辅助部件包括:放置板和限位板,放置板安装在装置主体的内底部,且放置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至少三个滑槽,并且滑槽上活动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放置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一端安装有电机,并且放置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活动盘。

优选的,活动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整体呈弧形状设置,并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齿合。

优选的,限位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导向轴,且导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放置板的外侧端与活动盘的外壁上,导向轴的两端均呈弧形状设置,且导向轴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风机,且限位板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导管,并且限位板的内侧端呈开口设置。

有益效果:

1、通过限位板内部的风机,实现限位板在对金属进行限位的同时,便于将金属表面粘上的灰尘等杂质吸附至限位板中,避免灰尘落在金属上,影响金属的蚀刻效果,使得该装置具有除尘的功能;

2、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移动,便于调节导向轴的角度,进而通过导向轴带动限位板在滑槽中移动,能够调节三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使得该装置具有对不同尺寸的金属进行固定的作用,避免金属在蚀刻过程中发生偏移;

3、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柱的配合使用,便于限位板在移动时带动支撑柱同步移动,此时弹性件带动三个喷头均匀拉伸或压缩,使得三个喷头均匀分布在金属的顶部,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蚀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装置主体、101-离心泵、102-储液腔、103-导液管、104-连接柱、105-分流管、106-喷头、107-支撑柱、108-弹性件、109-连接板、110-导液口、2-放置板、201-限位板、202-滑槽、203-第一齿轮、204-电机、205-导向轴、206-第二齿轮、207-风机、208-导管、209-活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金属蚀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储液腔102,装置主体1的右下端安装有储液腔102,且装置主体1的内部与储液腔102上均设置有蚀刻部件,装置主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辅助部件。

其中,蚀刻部件包括:导液管103和分流管105,导液管103呈“7”字状,且储液腔102的顶部设置有离心泵101,并且储液腔102与离心泵101通过导液管103相接,分流管105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柱104,且连接柱104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内顶部,分流管105的右端与导液管103相接,且分流管105的下表面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柱107,通过离心泵101将储液腔102内部的蚀刻液抽到分流管105中,分流管105底端的喷头106将蚀刻液喷洒在金属上,完成蚀刻。

分流管105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喷头106,且分流管105与喷头106之间安装有导液口110,喷头106与支撑柱107之间卡接有连接板109,且三个喷头106之间卡接有弹性件108,通过弹性件108与支撑柱107,便于限位板201在移动时带动支撑柱107同步移动,此时弹性件108带动三个喷头106均匀拉伸或压缩,使得三个喷头106均匀分布在金属的顶部,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主体1的蚀刻效果。

辅助部件包括:放置板2和限位板201,放置板2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内底部,且放置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至少三个滑槽202,并且滑槽202上活动连接有限位板201,放置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203,且第一齿轮203的一端安装有电机204,并且放置板2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活动盘209,活动盘2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6,且第二齿轮206整体呈弧形状设置,并且第一齿轮203与第二齿轮206相互齿合,限位板201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导向轴205,且导向轴20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放置板2的外侧端与活动盘209的外壁上,导向轴205的两端均呈弧形状设置,且导向轴205呈倾斜设置,通过第一齿轮203带动第二齿轮206移动,便于调节导向轴205的角度,进而通过导向轴205带动限位板201在滑槽202中移动,能够调节三个限位板201之间的距离,使得该装置主体1具有对不同尺寸的金属进行固定的作用,避免金属在蚀刻过程中发生偏移。

限位板201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07,且限位板20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导管208,并且限位板201的内侧端呈开口设置,通过限位板201内部的风机207,实现限位板201在对金属进行限位的同时,便于将金属表面粘上的灰尘等杂质吸附至限位板201中,避免灰尘落在金属上,影响金属的蚀刻效果,使得该装置主体1具有除尘的功能。

工作原理:

在安装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金属蚀刻装置时,首先,将金属放置在放置板2的顶部,且电机204与风机207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启动电机204带动第一齿轮203进行一定的转动,随后第一齿轮203通过与第二齿轮206的齿合,带动第二齿轮206沿着活动盘209的外壁逐渐向右移动,同时,活动盘209上的导向轴205的角度顺时针产生一定的转动,进而带动通过导向轴205带动限位板201在滑槽202中向内侧移动,便于调节三个限位板201之间的距离,从而利用限位板201移动对金属进行夹持固定,使得该装置主体1具有对不同尺寸的金属进行固定的作用,避免金属在蚀刻过程中发生偏移,接着通过支撑杆107固定在限位板201上,且利用弹性件108的弹力,便于限位板201在移动时带动支撑柱107同步移动,此时弹性件108带动三个喷头106均匀拉伸或压缩,使得三个喷头106均匀分布在金属的顶部,提高该装置的蚀刻效果,之后通过离心泵101将储液腔102内部的蚀刻液抽到分流管105中,利用分流管105底端的喷头106将蚀刻液喷洒在金属上,完成蚀刻,最后通过限位板201内部的风机207,便于将金属表面粘上的灰尘等杂质通过导管208吸附至限位板201中,避免灰尘落在金属上,影响金属的蚀刻效果,使得该装置主体1具有除尘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