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盘铸造用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0300发布日期:2021-08-27 11:0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刹车盘铸造用芯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刹车盘铸造用芯盒。



背景技术:

刹车盘铸造用芯盒是用于制芯的芯盒,是铸造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随着铸造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铸件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如何提高铸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行业中,一些砂芯凸台在制芯过程中易出现射砂不实情况,生产出来的砂芯没有达到良好的质量要求,有时还需要人工维修砂芯,这样既影响了砂芯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此类砂芯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刹车盘铸造用芯盒以改善现有刹车盘砂芯在制作过程中射砂不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盘铸造用芯盒,以改善现有刹车盘砂芯在制作过程中射砂不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刹车盘铸造用芯盒,包括:

下芯盒;

上芯盒,其安装在所述下芯盒上,且与所述下芯盒之间设置有刹车盘砂芯型腔;所述上芯盒上设置有型砂进口和至少一个排气通道;

其中,所述型砂进口与所述刹车盘砂芯型腔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刹车盘砂芯型腔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在所述上芯盒内部或沿所述上芯盒与喷砂机的配合面延伸,并在所述配合面外侧与大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上芯盒包括上芯盒体和挡盘,所述排气通道包括排气孔、第一排气凹槽、第二排气凹槽和第三排气凹槽,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上芯盒体上,所述第一排气凹槽设置在所述挡盘上,所述第二排气凹槽设置在所述上芯盒体的圆柱面上,所述第三排气凹槽设置在所述上芯盒体的配合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排气孔内安装有排气塞。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挡盘上对应所述排气孔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塞更换口,所述排气塞安装口上可拆卸安装有封堵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封堵体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排气塞更换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上芯盒体和所述挡盘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同轴定位结构和轴向定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挡盘螺栓连接安装在所述上芯盒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排气凹槽、所述第二排气凹槽和所述第三排气凹槽的槽深为1~2mm,宽度为40~50mm。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多个,并以所述刹车盘的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布。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在上芯盒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在喷砂过程中,型腔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通道排出,可以有效改善射砂不实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排气通道在所述上芯盒内部或沿所述上芯盒与喷砂机的配合面延伸,并在所述配合面外侧与大气相连通,可以有效避免在喷砂过程中砂砾进入到排气通道内堵塞排气通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显示为图2中的a-a向视图;

图4显示为图3中的i区域局部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下芯盒

20上芯盒

201圆柱面

202配合端面

21排气通道

211排气孔

212第一排气凹槽

213第二排气凹槽

214第三排气凹槽

22刹车盘砂芯型腔

23型砂进口

210上芯盒体

220挡盘

221同轴定位结构

222轴向定位结构

30喷砂机安装架

40排气塞

50封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实用新型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实用新型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盘铸造用芯盒,以改善现有刹车盘砂芯在制作过程中射砂不实的问题。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刹车盘铸造用芯盒包括:下芯盒10和上芯盒20。上芯盒20安装在所述下芯盒10上,所述上芯盒20和所述下芯盒10之间设置有刹车盘砂芯型腔22;所述上芯盒20上设置有圆形的型砂进口23和至少一个排气通道21。所述型砂进口23与所述刹车盘砂芯型腔22同轴设置,并与所述刹车盘砂芯型腔22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21的一端连通在所述刹车盘砂芯型腔22上,所述排气通道21的另一端在所述上芯盒20内部或沿所述上芯盒20与喷砂机安装架30的配合面延伸,并在所述配合面外侧与大气相连通。

请具体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上芯盒2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芯盒体210上设置有与喷砂机安装架30相配的配合圆柱面201和配合端面202,所述排气通道21设置在所述上芯盒体210的内部,且所述排气通道21的一端与所述刹车盘砂芯型腔22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21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配合端面202外侧的壁体上。

请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上芯盒20为分体结构,具体包括上芯盒体210和挡盘220,所述上芯盒体210上设置有与喷砂机安装架30相配的配合圆柱面201和配合端面202,所述挡盘22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芯盒体210上,所述挡盘220背离喷砂机一侧的第一配合面与所述上芯盒体210朝向喷砂机一侧的第二配合面相接触,所述排气通道21包括排气孔211、第一排气凹槽212、第二排气凹槽213和第三排气凹槽214,所述排气孔211设置在所述上芯盒体210上,并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排气凹槽212设置在所述挡盘220的第一配合面上,并与所述排气孔211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凹槽213设置在所述上芯盒体210的配合圆柱面201上,并与所述第一排气凹槽212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气凹槽214设置在所述上芯盒体210的配合端面202上,并与所述第二排气凹槽213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气凹槽214的出口设置在所述配合端面202的外侧壁体上。

请参阅图4,为了防止型腔内的沙砾从排气孔211内窜出,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排气通道21内安装有排气塞40。所述排气塞40安装在所述上芯盒体210上的所述排气孔211内。考虑到更换和维修,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挡盘220上对应所述排气孔211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塞更换口,所述排气塞更换口上可拆卸安装有封堵体50。封堵体50可以采用一切合适的手段进行可拆卸安装,例如弹性过盈塞装、法兰盘螺栓固定等,但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封堵体50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排气塞更换口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所述封堵体50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排气塞更换口上。

本实用新型中上芯盒体210在所述挡盘220上的安装形式可以不受限定,可以为能够将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压紧配合的合适形式,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上芯盒体210和所述挡盘220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在所述挡盘220安装时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定位,方便快捷。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结构可以为能够实现所述挡盘220与所述上芯盒体210之间定位安装的一切合适定位形式,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同轴定位结构221和轴向定位结构222。所述同轴定位结构221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芯盒体210上的外圆柱面201和设置在所述挡盘220上的内圆柱面201,所述外圆柱面201和所述内圆柱面201相匹配配合。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轴向定位结构222为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压紧安装在所述第二配合面上从而实现轴向的定位。

挡盘220在所述上芯盒20上的安装方式可以不做限定,如焊接、铆接等,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挡盘220通过螺栓60螺栓连接安装在所述上芯盒体210上,可以在必要时拆卸以对排气孔211进行清理。

考虑到上芯盒体210的配合面较大,而高低受限,为了不影响上芯盒20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所述排气通道21设置有多个,并以所述刹车盘的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第一排气凹槽212、所述第二排气凹槽213和所述第三排气凹槽214的槽深为1~2mm,宽度为40~50mm。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在上芯盒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在喷砂过程中,型腔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通道排出,可以有效改善射砂不实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排气通道在所述上芯盒内部或沿所述上芯盒与喷砂机的配合面延伸,并在所述配合面外侧与大气相连通,可以有效避免在喷砂过程中砂砾进入到排气通道内堵塞排气通道。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