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8374发布日期:2021-08-17 13:4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

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在压铸后不便于取出,且冷却速度慢,不易成型,降低了工作效率,且装置不具备减震性,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注料口,所述上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与装置本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之间滑动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侧板滑动连接的横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梯形块,两组所述第一梯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二梯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二梯形块的一侧铰接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活动杆,且第二活动杆与横板底部铰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装置本体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第一梯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环,所述半圆形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伸出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拉手,所述两组第一梯形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与第一梯形块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装置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轨,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管,且导风管伸入装置本体的一端与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与装置本体内壁转动连接的导向轴,且连接管远离风机的一端与横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内部开设有收集腔,所述连接管与收集腔相连通,所述横板的顶部开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出风孔,且出风孔与收集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外壁滑动连接有与滑动板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t形杆伸入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使用时,启动气缸,使得气缸的驱动端推动上模具向下移动,直至上模具与横板抵接,使得上模具与横板之间形成一个成型腔,从注料口将原料注入成型腔内,同时启动风机,使得冷空气经导风管进入到风机内并且经连接管进入到收集腔内并经各个出风孔分散出,从而对下模具进行降温,使其压铸后快速成型,便于降温,提高了压铸效率,在工作的同时,装置产生震动时,使得t形杆向下移动,第二弹簧形变,从而抵消了一部分对装置本体的作用力,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需要提出的是,下模具与横板之间预留有空隙,图中未示出,便于对下模具冷却后的空气进行排导。

3、本实用当压铸完成后需要取出成品时,拉动两组圆环拉手,拉绳移动带动两组第一梯形块相互远离,使得第一梯形块对第二梯形块进行挤压并移动,第二梯形块移动通过通槽与固定轴的配合使得第一活动杆转动,第一活动杆转动带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活动杆转动,第二活动杆转动推动横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下模具向上移动,即可对成品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下模具进行清理,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中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中图1的b处放大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气缸,3、上模具,4、支撑板,5、侧板,6、下模具,7、横板,8、安装架,9、第一梯形块,10、第二梯形块,11、第一活动杆,12、滑块,13、第二活动杆,14、连接管,15、导向轴,16、滑动板,17、出风孔,18、t形杆,19、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感器加工用压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缸2,气缸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3,上模具3的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注料口,上模具3的下方设置有与装置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侧板5,两组侧板5之间滑动连接有下模具6,下模具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侧板5滑动连接的横板7,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8,安装架8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梯形块9,两组第一梯形块9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环,半圆形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伸出安装架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拉手,两组第一梯形块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安装架8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与第一梯形块9底部固定连接,两组第一梯形块9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梯形块10,第二梯形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1,第一活动杆11远离第二梯形块10的一侧铰接有与支撑板4滑动连接的滑块12,第一活动杆11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与装置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轨,滑块12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块12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活动杆13,且第二活动杆13与横板7底部铰接,装置本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风机,装置本体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6,装置本体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导风管,且导风管伸入装置本体1的一端与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与装置本体1内壁转动连接的导向轴15,且连接管14远离风机的一端与横板7底部固定连接,横板7的内部开设有收集腔,连接管14与收集腔相连通,横板7的顶部开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出风孔17,且出风孔17与收集腔相连通,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分布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杆18,t形杆18外壁滑动连接有与滑动板16固定连接的套筒19,t形杆18伸入套筒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板16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启动气缸2,使得气缸2的驱动端推动上模具3向下移动,直至上模具3与横板7抵接,使得上模具3与横板7之间形成一个成型腔,从注料口将原料注入成型腔内,同时启动风机,使得冷空气经导风管进入到风机内并且经连接管14进入到收集腔内并经各个出风孔17分散出,从而对下模具6进行降温,使其压铸后快速成型,便于降温,提高了压铸效率,在工作的同时,装置产生震动时,使得t形杆18向下移动,第二弹簧形变,从而抵消了一部分对装置本体1的作用力,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申请中,需要提出的是,下模具6与横板7之间预留有空隙,图中未示出,便于对下模具6冷却后的空气进行排导;

本申请中,当压铸完成后需要取出成品时,拉动两组圆环拉手,拉绳移动带动两组第一梯形块9相互远离,使得第一梯形块9对第二梯形块10进行挤压并移动,第二梯形块10移动通过通槽与固定轴的配合使得第一活动杆11转动,第一活动杆11转动带动滑块12在滑轨上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活动杆13转动,第二活动杆13转动推动横板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下模具6向上移动,即可对成品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下模具6进行清理,实用性高。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