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0022发布日期:2021-08-20 16:5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镀锌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



背景技术:

铁质工件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腐蚀是其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热镀锌是一种常用的防护方法,由于热镀锌形成的镀层结合力强、均匀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热镀锌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生产中。

在热镀锌工艺的浸镀过程中,工件通常挂设于挂具上,并且相邻两个工件间隔设置,减少出现工件压叠的现象,然后将整个挂具浸入锌液池,从而完成浸镀过程。

参照图1,是一种汽配管件,包括主管和两段连接于主管外周面的支管,支管所在的轴线垂直于主管所在的轴线,两段支管平行设置。

在对上述汽配管件进行浸镀时,由于没有专用于该汽配管件的挂具,浸镀时,大量的汽配管件装入同一个吊镀容器内,汽配管件相互压叠在一起,容易造成镀层部分缺失的情况,影响浸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浸镀时汽配管件堆叠在一起,提高浸镀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包括横杆和若干根连接于横杆下端的竖杆,竖杆沿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竖杆上沿竖直方向排布有若干个支杆组,每个支杆组包括若干个用于插设于支管中的支杆,所有支杆环绕竖杆的外周面等间距设置,支杆的一端连接于竖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插接于汽配管件的支管中,一根支杆能够挂设一根汽配管件,横杆连接有若干根竖杆,每个竖杆上设置有若干根支杆,使得该吊镀网上能够挂设大量的汽配管件,采用该吊镀网进行浸镀工序,能够尽可能避免汽配管夹压叠在一起的情况,有利于使汽配管件的表面形成均匀的镀锌层,有利于提高浸镀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杆远离竖杆的一端较连接于竖杆的一端更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杆远离竖杆的一端更高,汽配管件挂设在支杆上后,汽配管件会沿着支杆滑动并靠近竖杆,从而汽配管件能够抵接于支杆与竖杆的夹角处,有利于提高汽配管件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杆远离竖杆的一端设有防脱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脱组件,尽可能避免汽配管件脱出支杆并掉落至锌液池中,提高吊镀网对汽配管件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滑动设置的抵接块以及用于推动抵接块滑动的顶杆,支杆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抵接块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中,支杆内部沿轴向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连通于第一滑槽,顶杆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中,抵接块靠近顶杆的一侧设有抵接斜面;当推动顶杆抵接于抵接斜面,抵接块的端部滑出第一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插接于支管中,并且支杆远离竖杆的一端伸入至主管中,在顶杆的推动下,抵接块靠近支杆外周面的一端滑出第一滑槽,如果汽配管件具有滑出支杆的趋势,抵接块的侧面会抵接于主管的内壁,从而阻碍汽配管件向外脱出,有利于提高吊镀网对汽配管件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杆的外周面开设有连通第二滑槽的条形槽,条形槽沿支杆的轴向延伸,顶杆的外周面垂直连接有推杆,推杆伸出条形槽,条形槽的侧壁开设有沿支杆周向延伸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将抵接块推出第一滑槽后,转动顶杆使推杆抵接于限位槽中,从而限制顶杆沿第二滑槽发生滑动,使得抵接块的端部一直处于支杆外部,保持对汽配管件的防脱出效果。

可选的,所述抵接块与第一滑槽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用于施加给抵接块以驱使抵接块向第一滑槽底部滑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汽配管件时,推杆滑出限位槽,顶杆向靠近竖杆的方向滑动,抵接块能够在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返回至第一滑槽中,从而汽配管件能够脱出支杆。

可选的,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扭力弹簧和连接于扭力弹簧一端的伸展片,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杆,伸展片自扭力弹簧向竖杆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扭力弹簧具有弹性,支杆插接支管时,伸展片在支管内壁的抵接作用下向支杆收缩,当支杆完全插入支管时,伸展片撑开,从而减少出现汽配管件脱出支杆的情况,提高对汽配管件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扭力弹簧和伸展片均设有两个,并且两个伸展片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伸展片,如果汽配管件向远离竖杆的方向运动,两个伸展片的端部均抵接于主管的内壁,从而提高对汽配管件的防脱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横杆、竖杆以及支杆,支杆插接于汽配管件的支管中,能够尽可能避免汽配管夹压叠在一起的情况,有利于使汽配管件的表面形成均匀的镀锌层,有利于提高浸镀效果;

2.通过设置抵接块、顶杆等,抵接块能够阻碍汽配管件脱出支杆,有利于提高吊镀网对汽配管件的固定效果;

3.通过设置扭力弹簧和伸展片,伸展片撑开并抵接于主管的内壁,从而减少出现汽配管件脱出支杆的情况,提高对汽配管件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一种汽配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支杆处的剖视图,示出了抵接块、顶杆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支杆处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扭力弹簧和伸展片。

附图标记说明:1、汽配管件;11、主管;12、支管;2、横杆;3、竖杆;31、支杆组;32、支杆;321、第一滑槽;322、第二滑槽;323、条形槽;324、限位槽;4、防脱组件;41、抵接块;42、顶杆;421、推杆;43、弹性件;44、扭力弹簧;45、伸展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是一种需要进行镀锌处理的汽配管件1,包括主管11和两段连接于主管11外周面的支管12,支管12所在的轴线垂直于主管11所在的轴线,两段支管12平行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用于挂工件的吊镀网包括横杆2和三根焊接于横杆2下端的竖杆3,三根竖杆3沿横杆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竖杆3垂直连接于横杆2。每根竖杆3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有三个支杆组31,每个支杆组31包括四个环绕竖杆3周向等间距设置的支杆32。支杆32倾斜连接于竖杆3,支杆32远离竖杆3的一端较连接于竖杆3的一端更高,从而支杆32与竖杆3的上部形成锐角的夹角。

在对汽配管件1进行浸镀前,首先需要将汽配管件1挂设在吊镀网上,即每个支杆32插接在每个汽配管件1的支管12中,每个支杆组31能够支撑固定四个汽配管件1,则整个吊镀网一共能够挂设三十六个汽配管件1,从而能够减少出现浸镀时不同汽配管件1压叠在一起的情况,促使汽配管件1外侧形成完整的镀锌层,有利于提高镀锌效果。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横杆2、竖杆3以及支杆32形成整个吊镀网,汽配管件1挂设在吊镀网上,从而替代使用吊镀容器浸镀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浸镀效果;支杆32倾斜连接于竖杆3,汽配管件1的支管12能够沿着支杆32下滑并抵接在支杆32和竖杆3形成的夹角处,从而降低汽配管件1脱出支杆32的概率。

实施例2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杆32的结构不同,具体如下:

支杆32的直径与支管12的内径一致,支杆32远离竖杆3的一端设有防脱组件4,防脱组件4包括抵接块41和顶杆42。支杆32远离竖杆3一端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一滑槽321,第一滑槽321的截面呈矩形,抵接块41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321中。抵接块41与第一滑槽32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两个弹性件43,弹性件43为常见的螺旋弹簧,两个弹性件43间隔设置,弹性件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抵接块41,弹性件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321的底壁。当弹性件43处于正常原长时,整个抵接块41位于第一滑槽321内部。

支杆32内部开设有沿支杆32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322,顶杆42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322中,第二滑槽322连通于第一滑槽321,从而顶杆42能够垂直抵接于抵接块41。抵接块41连接有弹性件43的一端为斜面,弹性件43连接于斜面上,斜面上靠近第二滑槽322的区域较远离第二滑槽322的区域,更加靠近第一滑槽321的开口端。

支杆32靠近竖杆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连通第二滑槽322的条形槽323,条形槽323沿支杆32的轴向延伸设置,顶杆42的外周面上焊接有推杆421,推杆421与顶杆42相互垂直,推杆421远离顶杆42的一端伸出条形槽323。条形槽323的侧壁开设有沿支杆32周向延伸的限位槽324,限位槽324的宽度大于等于推杆421的直径,使得推杆421能够抵接于限位槽324的底壁。

挂设汽配管件1时,操作者手持汽配管件1,使支杆32插接于汽配管件1的支管12中,然后操作者拨动推杆421,顶杆42向抵接块41移动,顶杆42抵接于抵接块41的斜面,抵接块41在顶杆42的推动下部分滑出第一滑槽321;此时,能够旋转顶杆42,使得推杆421抵接于限位槽324的底壁,从而限制顶杆42发生沿支杆32轴向的位移,进而使得抵接块41保持伸出第一滑槽321的状态;如果汽配管件1在浸镀过程中,因为晃动向远离竖杆3的方向运动,抵接块41伸出第一滑槽321的部分抵接于主管11的内壁,从而防止汽配管件1脱出支杆32。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抵接块41和顶杆42,顶杆42能够将抵接块41推出至支杆32的外部,从而阻碍汽配管件1向外脱出,有利于提高吊镀网对汽配管件1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弹性件43,取下汽配管件1的过程中,操作者推动顶杆42向竖杆3方向移动,抵接块41失去顶杆42的支撑作用,并且在弹性件43的回弹作用下缩回至第一滑槽321内,便于将汽配管件1拆下;通过设置限位槽324和推杆421,推杆421抵接于限位槽324,使得抵接块41保持部分滑出至第一滑槽321的状态。

实施例3

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杆32的结构不同,具体如下:

支杆32的直径稍小于支管12的内径,支杆32远离竖杆3的一端设有防脱组件4,防脱组件4包括两个扭力弹簧44和两个伸展片45,扭力弹簧44两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扭力弹簧4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杆32远离竖杆3的端面,扭力弹簧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伸展片45的一端,伸展片45自扭力弹簧44向竖杆3方向延伸设置,从而伸展片45与支杆32之间形成锐角的夹角,两个伸展片45相对设置。

在挂设汽配管件1时,操作者手持汽配管件1并靠近支杆32,推动汽配管件1,使得支杆32压入至支管12中,由于支管12内壁对伸展片45具有抵接作用,伸展片45收缩并靠近支杆32;当伸展片45完全插入至主管11中,伸展片45失去支管12内壁的抵接作用,在扭力弹簧44的回弹作用下,伸展片45展开,从而降低汽配管件1脱出支杆32的概率;浸镀完成后,需要将汽配管件1从支杆32上取下,操作者直接拉扯汽配管件1,由于伸展片45靠近竖杆3的一端抵接于主管11的内壁,操作者施力时,伸展片45向远离支管12的方向转动,扭力弹簧44发生扭转变形,两个伸展片45逐渐靠近,当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小时,操作者能够将汽配管件1从支杆32上取下。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扭力弹簧44和伸展片45,利用扭力弹簧44的回弹作用,使得伸展片45能够卡设在主管11内壁,从而降低汽配管件1脱出支杆32的概率,有利于提高对汽配管件1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两个扭力弹簧44和两个伸展片45,进一步降低汽配管件1脱出支杆32的概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