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高硬度玻璃钻头制备高效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5262发布日期:2021-12-11 11:4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高硬度玻璃钻头制备高效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头定位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高硬度玻璃钻头制备高效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2.钻头是一般钻子或钻挖机器所采用的切割工具,以切割出圆形的孔洞。钻头的基本原理是使钻头切边旋转、切削工件、再由钻槽进行排除钻屑。常用的钻头主要有麻花钻、扁钻、中心钻、深孔钻和套料钻等,这类在生产加工成型后,为了保证它的钻孔质量,需要对钻头的刃口打磨至光滑锋利。传统打磨方式是人工双手紧握钻头前端来靠近砂轮进行打磨,同时需要旋转一定角度以对刃口进行充分打磨,钻头打磨时产生的高频振动容易导致操作人员产生疲劳,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保持握持,而且打磨过程中会产生火花迸溅,容易对操作人员手部产生伤害。现有钻头夹具只能对钻头进行固定作用,无法起到翻转以对钻头另一侧刃口进行打磨,需要人工拆卸后,再旋转调节角度,重新固定进行打磨,操作起来也十分复杂,影响到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应用于高硬度玻璃钻头制备高效定位夹具,无需对钻头进行拆卸和安装,即可实现对钻头的翻转,从而能够对钻头另一侧刃口进行打磨。
4.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5.应用于高硬度玻璃钻头制备高效定位夹具,包括固定板、转动座、定位筒和限位座,所述固定板上排列设置所述转动座和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十字形结构的限位孔,所述转动座中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设置所述定位筒,实现定位筒与转动座之间转动连接,定位筒的一端为开口设置,且定位筒的开口一端设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设有夹持组件,且夹持座配合夹持组件对钻头进行夹持固定,定位筒的另一端设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呈空心的圆柱结构,翻转座的外壁周向开设有z型结构的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两端相连接,翻转座一端开设有通口,翻转座内腔位于所述通口一端设有限位端,所述通口中活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呈十字形结构,活动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一侧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抵压槽翻转座内腔一端,活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座上的限位孔并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为弯折设置并垂直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嵌入到活动槽中,且伸缩杆尺寸与活动槽尺寸相适配,实现通过推动连动杆,使得伸缩杆在活动槽中移动并在活动槽的形状作用下,翻转座带动定位筒在转动座上转动180度。
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套和弹簧夹头,所述转动套与夹持座的外壁螺纹连接,并压紧弹簧夹头的一端,所述弹簧夹头另一端嵌入到夹持座的壁中,且夹持座内壁呈锥形结构并与弹簧夹头相适配,使得弹簧夹头外壁压紧夹持座内壁。
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包括两个平直槽部和两个弧形槽部,两个所述平直槽部对称设置在翻转座两侧,且平直槽部均沿翻转座轴线方向设置,两个平直槽部的两端分别与
两个弧形槽部的一端连接,两个弧形槽部倾斜设置在翻转座表面,其中弧形槽部靠近定位筒一端的深度尺寸大于平直槽部的深度尺寸。
8.进一步的,所述平直槽部靠近连动杆的一端设有用于对伸缩杆左右活动进行限位的定位槽。
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垂直贯穿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伸缩杆的顶部以及下端分别设有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且伸缩杆上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在下定位板顶部和连动杆底部。
10.进一步的,所述通口呈圆形结构,且通口的尺寸大小与活动杆尺寸大小相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尺寸形状与限位孔的尺寸形状相适配,使得限位孔对活动杆的旋转进行限位。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3.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筒配合夹持组件对钻头进行定位,通过推动连动杆使得位于平直槽部的伸缩杆滑动至弧形槽部的一端,此时压缩弹簧的恢复作用下推动活动杆复位,使得伸缩杆在平直槽部与弧形槽部之间高度差影响下,延着弧形槽部在转动座表面移动并重新移动至另一侧平直槽部的限位孔中,从而实现转动座带动定位筒以及钻头进行翻转180
°
,无需人工拆卸安装钻头,即可实现对钻头的翻转,提高了钻头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翻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固定板1、转动座2、轴承21、定位筒3、夹持座31、弹簧夹头32、转动套33、翻转座5、活动槽51、平直槽部511、定位槽5111、弧形槽部512、通口52、限位端521、活动杆53、限位板531、压缩弹簧532、连动杆54、伸缩杆55、上定位板551、下定位板552、伸缩弹簧553、限位座6、限位孔61。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20.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如图1

3所示,应用于高硬度玻璃钻头制备高效定位夹具,包括固定板1、转动座2、定位筒3和限位座6,所述固定板1上排列设置所述转动座2和限位座6,所述限位座6上开设
有十字形结构的限位孔61,所述转动座2中设有轴承21,所述轴承21内圈设置所述定位筒3,实现定位筒3与转动座2之间转动连接,定位筒3的一端为开口设置,且定位筒3的开口一端设有夹持座31,所述夹持座31上设有夹持组件,且夹持座31配合夹持组件对钻头进行夹持固定,定位筒3的另一端设有翻转座5,所述翻转座5呈空心的圆柱结构,翻转座5的外壁周向开设有z型结构的活动槽51,且所述活动槽51两端相连接,翻转座5一端开设有通口52,翻转座5内腔位于所述通口52一端设有限位端521,所述通口52中活动设有活动杆53,所述活动杆53呈十字形结构,活动杆53的一端设有限位板531,且限位板531一侧设有压缩弹簧532,所述压缩弹簧532一端抵压槽翻转座5内腔一端,活动杆53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座6上的限位孔61并连接有连动杆54,所述连动杆54的一端为弯折设置并垂直设有伸缩杆55,所述伸缩杆55下端嵌入到活动槽51中,且伸缩杆55尺寸与活动槽51尺寸相适配,实现通过推动连动杆54,使得伸缩杆55在活动槽51中移动并在活动槽51的形状作用下,翻转座5带动定位筒3在转动座2上转动180度。
22.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套33和弹簧夹头32,所述转动套33与夹持座31的外壁螺纹连接,并压紧弹簧夹头32的一端,所述弹簧夹头32为er弹簧夹头32,弹簧夹头32另一端嵌入到夹持座31的壁中,且夹持座31内壁呈锥形结构并与弹簧夹头32相适配,使得弹簧夹头32外壁压紧夹持座31内壁。
2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51包括两个平直槽部511和两个弧形槽部512,两个所述平直槽部511对称设置在翻转座5两侧,且平直槽部511均沿翻转座5轴线方向设置,两个平直槽部5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槽部512的一端连接,两个弧形槽部512倾斜设置在翻转座5表面,其中弧形槽部512靠近定位筒3一端的深度尺寸大于平直槽部511的深度尺寸,弧形槽部512另一端与平直槽部511平齐。
24.进一步的,所述平直槽部511靠近连动杆54的一端设有用于对伸缩杆55左右活动进行限位的定位槽5111。
25.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55垂直贯穿所述连动杆54的一端,伸缩杆55的顶部以及下端分别设有上定位板551和下定位板552,且伸缩杆55上套设有伸缩弹簧553,所述伸缩弹簧553的两端分别抵压在下定位板552顶部和连动杆54底部。
26.进一步的,所述通口52呈圆形结构,且通口52的尺寸大小与活动杆53尺寸大小相适配。
2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53的尺寸形状与限位孔61的尺寸形状相适配,使得限位孔61对活动杆53的旋转进行限位。
28.工作原理:
29.使用时,通过推动连动杆54使得位于平直槽部511的伸缩杆55滑动至弧形槽部512的一端,伸缩杆55下端滑落至弧形槽部512中,此时压缩弹簧532的恢复作用下推动活动杆53复位,使得伸缩杆55在平直槽部511与弧形槽部512之间高度差影响下,延着弧形槽部512在转动座2表面移动并重新移动至另一侧平直槽部511的限位孔61中,从而实现翻转座5带动定位筒3以及钻头进行翻转180
°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
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