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控制转炉喷溅返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54357发布日期:2021-06-29 21:32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控制转炉喷溅返干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控制转炉喷溅返干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转炉炼钢工艺中,经常发生喷溅、返干等异常情况。如何提前及时有效的的控制这些异常情况的发生是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控制转炉喷溅返干的方法,克服现有原料条件不稳定条件下转炉操作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稳定控制转炉喷溅返干的方法,操作者根据co浓度曲线变化反映的渣况,及时进行配料或枪位操作,有效控制返干和喷溅的发生。
6.进一步的,所述co浓度曲线变化反映的渣况包括:
7.1)、当脱碳反应逐步加速并成为主要反应,如炉气中co浓度曲线上升趋势较快或较慢,则均表明泡沫渣还未形成,初期渣未化好吹炼中期,若炉气中co浓度持续增加,则表明炉渣向返干方向发展,原因是渣中feo降低时泡沫渣渣面降低,一氧化碳消耗量减少;而一旦炉气中co浓度超过正常的10以上,此时炉渣为严重返干;
8.2)、当炉气中co浓度在正常量逐渐降低时则预示要喷溅,其原因是供入的氧气生成大量的氧化铁并开始积聚,随渣中feo的增加,炉渣泡沫性增强,造成较大喷溅,此时炉气中co浓度降低到正常的1o以下,甚至更低;
9.操作人员根据上述干法除尘炉气中co浓度曲线及其发展趋势,提前预测化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返干、喷溅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化渣操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1.本发明通过炉气co浓度曲线的发展趋势为操作者提供炉渣的动态状况,从而参照co浓度曲线调整枪位和加入渣料时应明白操作原因,做到及时平稳,尤其在基本枪位时更应注意,在调整枪位后,根据co浓度曲线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调整后的枪位恢复到基本枪位附近,确保稳定的吹炼效果。
12.操作者根据co浓度曲线变化反映的渣况,及时进行配料或枪位操作,有效控制了返干和喷溅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13.本方法实施可靠,可以解决转炉炼钢稳定操作问题;
14.本方法对关键的技术要求进行了量化,当co曲线变化量超过10%/30s,可以进行预判,其中co曲线上升变化量超过10%/30s可以预判返干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提枪化渣或者加入含铁料进行化渣处理,co曲线下降变化量超过10%/30s可以预判喷溅现象的发生,可以加入白云石进行稠渣操作,后采取降枪操作,因此易推广实施,并能保证实施效果;
15.本方法可以在所有干法除尘的转炉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6.图1返干曲线;
17.由曲线一中返干产生点开始,co浓度上升变化量超过10%/30s,可以预判判断返干现象。
18.图2为喷溅曲线。
19.由图二中喷溅产生点开始co曲线下降变化量超过10%/30s可以预判喷溅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20.目前的转炉工艺中,原料的成分中铁水的成分和重量变化极其频繁;铁水中的si波动在0.1

1.0%,c波动在3.8

5.8%,仅此两项就可以造成炉内温度波动200

30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原料条件不稳定条件下转炉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操作的方法。
21.本发明的方法是操作者根据co浓度曲线变化反映的渣况,及时进行配料或枪位操作,有效控制返干和喷溅的发生。
22.其中所述co浓度曲线变化反映的渣况包括:
23.1)、当脱碳反应逐步加速并成为主要反应,如炉气中co浓度曲线上升趋势较快或较慢,则均表明泡沫渣还未形成,初期渣未化好吹炼中期,若炉气中co浓度持续增加,则表明炉渣向返干方向发展,原因是渣中feo降低时泡沫渣渣面降低,一氧化碳消耗量减少;而一旦炉气中co浓度超过正常的10以上,此时炉渣为严重返干;
24.2)、当炉气中co浓度在正常量逐渐降低时则预示要喷溅,其原因是供入的氧气生成大量的氧化铁并开始积聚,随渣中feo的增加,炉渣泡沫性增强,造成较大喷溅,此时炉气中co浓度降低到正常的1o以下,甚至更低;
25.操作人员根据上述干法除尘炉气中co浓度曲线及其发展趋势,提前预测化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返干、喷溅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化渣操作。
26.本发明的方法参照co浓度曲线调整枪位和加入渣料时应明白操作原因,做到及时平稳,尤其在基本枪位时更应注意,在调整枪位后,根据co浓度曲线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调整后的枪位恢复到基本枪位附近,确保稳定的吹炼效果。操作者根据co浓度曲线变化反映的渣况,及时进行配料或枪位操作,有效控制了返干和喷溅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27.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操作,如下表:
[0028][0029][0030]
如图1所示,均没出现喷溅“返干”的现象。由曲线中返干产生点开始,co浓度上升变化量超过10%/30s,可以预判判断返干现象。
[0031]
如图2所示,由图中喷溅产生点开始co曲线下降变化量超过10%/30s可以预判喷溅现象的发生。
[0032]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
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