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伤的箱式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7211发布日期:2021-08-06 18:2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烫伤的箱式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烫伤的箱式炉。



背景技术:

箱式炉又名马弗炉,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炉后配有可控烟囱。适用于煤炭、焦化产品、化工原料的化学分析。可用于电力、煤炭、造纸、石化、水泥、农牧、医药科研、教学等行业和部门。

现有的箱式炉在热处理完成后,打开门板时,主体内部的热气直接从主体内部流出而流向主体的外部,从而导致热气极易将工作人员烫伤,从而降低了现有的箱式炉的安全性,不仅如此,现有的箱式炉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将手部伸入主体的内部来取料或上料,降低了便捷性,且在取料时,工作人员极易与主体的内壁接触,而在热处理完成后主体内壁的温度还是处于较高的状态,从而极易烫伤工作人员的手部,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烫伤的箱式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伤的箱式炉,包括主体、防烫伤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主体内的底部,所述防烫伤机构设置在主体上,所述防烫伤机构与辅助机构连接,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plc;

所述防烫伤机构包括固定盒、出气管、遮挡组件、动力组件和两个进气管,所述遮挡组件设置在主体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固定盒设置在主体的上方,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固定盒上,所述动力组件与遮挡组件连接,所述出气管竖向设置在固定盒的上方,所述固定盒的两侧的上方分别与两个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主体的上方连接,所述固定盒通过进气管与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与固定盒连通;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放置盘、抵靠组件、导向组件、第一弹簧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放置盘水平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抵靠组件设置在放置盘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抵靠组件与遮挡组件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放置盘的下方,所述导向组件与放置盘的下方的远离开口的一侧连接,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放置盘的下方的另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导向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主体的远离开口的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倒角。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遮挡的目的,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电机、转轴、第一轴承、转杆和门板,所述电机和第一轴承均设置在主体的上方,所述电机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转杆的一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门板连接,所述门板抵靠在主体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转轴与动力组件连接,所述,门板盖设在开口上,所述电机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升密封性,所述遮挡组件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在门板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密封板与开口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抽气的功能,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板、偏心轮、第二轴承、动力轴、传动单元和两个磁铁块,所述动力板水平设置在固定盒的内部,所述动力板的外周与固定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固定盒的靠近电机的一侧,所述固定盒的靠近电机的一侧设有圆孔,所述动力轴的一端与偏心轮连接,所述偏心轮的外周与动力板的下方抵靠,其中一个磁铁块设置在动力板的上方,另一个磁铁块设置在固定盒内的顶部,两个磁铁块正对设置,两个磁铁块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所述动力轴的另一端穿过圆孔与传动单元连接,所述传动单元与转轴连接,所述动力轴的外周与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传递动力,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从动锥齿轮与动力轴的远离偏心轮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动力轴的转速,所述传动锥齿轮的齿数远大于从动锥齿轮的齿数。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放置盘移动,所述抵靠组件包括抵靠杆和抵靠球,所述抵靠杆的一端与放置盘的靠近开口的一侧连接,所述抵靠杆的一端设有凹口,所述抵靠球与凹口匹配,所述抵靠球的球心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抵靠球与密封板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支撑放置盘的目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盒、支撑杆、滚珠、固定杆和两个连接单元,所述支撑盒设置在放置盘的下方,所述支撑盒的下方设有小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滚珠与缺口匹配,所述滚珠的球心设置在缺口的内部,所述滚珠与主体内的底部抵靠,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放置盒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在支撑盒内的顶部,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在通孔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与通孔匹配,所述固定杆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支撑杆的移动,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板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杆的远离滚珠的一端与连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板的下方和支撑盒内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放置盘的移动方向,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导向块和若干凸块,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主体的远离开口的一侧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放置盘平行设置,所述导向块与放置盘的下方连接,所述导向块上设有穿孔,所述导向杆穿过穿孔,所述凸块周向均匀设置在穿孔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杆上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与凸块的数量相等,所述凸块与滑槽一一对应,所述凸块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所述凸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烫伤的箱式炉通过防烫伤机构,在打开门板时可以使得主体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主体的内部,从而可以加快工件周围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降温冷却效率,且主体内部形成负压时,减少了主体内部的热气从开口处流出的几率,从而防止热气将工作人员烫伤,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现有的防烫伤机构相比,该防烫伤机构与辅助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门板转动时可以实现自动出料和进料的功能,无需人为将放置盘推入主体的内部,从而提高了便捷性,实用性高,且无需再添加新的驱动源,减少了电能的使用,更加的节能环保,通过辅助机构,在取料时可以将放置盘移出主体的外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将手伸入主体内部来将工件取走,提高了取料的便捷性,也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手部与主体内壁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小了烫伤工作人员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安全性,与现有的辅助机构相比,该辅助机构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在不影响放置盘移动的前提下提高了放置盘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烫伤的箱式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烫伤的箱式炉的防烫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烫伤的箱式炉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中:1.主体,2.门板,3.密封板,4.转杆,5.转轴,6.电机,7.传动锥齿轮,8.从动锥齿轮,9.动力轴,10.偏心轮,11.动力板,12.磁铁块,13.固定盒,14.出气管,15.进气管,16.抵靠球,17.抵靠杆,18.放置盘,19.导向块,20.第一弹簧,21.导向杆,22.凸块,23.支撑盒,24.固定杆,25.支撑杆,26.滚轮,27.第二弹簧,28.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防烫伤的箱式炉,包括主体1、防烫伤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主体1内的底部,所述防烫伤机构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防烫伤机构与辅助机构连接,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plc;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般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输出,用于实现中央控制。

该防烫伤的箱式炉通过防烫伤机构,在打开门板2时可以使得主体1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可以加快工件周围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降温冷却效率,且主体1内部形成负压时,减少了主体1内部的热气从开口处流出的几率,从而防止热气将工作人员烫伤,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通过辅助机构,在取料时可以将放置盘18移出主体1的外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将手伸入主体1内部来将工件取走,提高了取料的便捷性,也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手部与主体1内壁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小了烫伤工作人员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如图2所示,所述防烫伤机构包括固定盒13、出气管14、遮挡组件、动力组件和两个进气管15,所述遮挡组件设置在主体1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固定盒13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固定盒13上,所述动力组件与遮挡组件连接,所述出气管14竖向设置在固定盒13的上方,所述固定盒13的两侧的上方分别与两个进气管15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管15的另一端与主体1的上方连接,所述固定盒13通过进气管15与主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14与固定盒13连通;

当热处理结束后,控制遮挡组件工作,使得开口露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取料,遮挡组件工作时还能带动动力组件工作,从而将主体1内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5吸入固定盒13的内部,再从出气管14处排出,从而使得主体1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可以加快工件周围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降温冷却效率,当主体1内部形成负压时,减少了主体1内部的热气从开口处流出的几率,从而防止热气将工作人员烫伤,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放置盘18、抵靠组件、导向组件、第一弹簧20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放置盘18水平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抵靠组件设置在放置盘18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抵靠组件与遮挡组件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放置盘18的下方,所述导向组件与放置盘18的下方的远离开口的一侧连接,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放置盘18的下方的另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与导向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0的另一端与主体1的远离开口的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倒角。

当遮挡组件工作时,使得抵靠组件与遮挡组件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在第一弹簧2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通过导向组件带动放置盘18从开口处移出,使得放置盘18上的工件从开口处移出来,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将手伸入主体1内部来将工件取走,提高了取料的便捷性,也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手部与主体1内壁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小了烫伤工作人员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当放置盘18在移动时,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在不影响放置盘18移动的前提下提高了放置盘18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当需要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工件放置在放置盘18上,再控制遮挡组件工作,当遮挡组件与抵靠组件接触且遮挡组件继续工作时,可以带动放置盘18从开口处移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20,实现了自动进料和出料的功能,无需人为将放置盘18推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提高了便捷性,实用性高,且无需再添加新的驱动源,减少了电能的使用,更加的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遮挡的目的,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电机6、转轴5、第一轴承、转杆4和门板2,所述电机6和第一轴承均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电机6与转轴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转杆4的一端与转轴5连接,所述转杆4的另一端与门板2连接,所述门板2抵靠在主体1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转轴5与动力组件连接,所述,门板2盖设在开口上,所述电机6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升密封性,所述遮挡组件还包括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设置在门板2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所述密封板3与开口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抽气的功能,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板11、偏心轮10、第二轴承、动力轴9、传动单元和两个磁铁块12,所述动力板11水平设置在固定盒13的内部,所述动力板11的外周与固定盒13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固定盒13的靠近电机6的一侧,所述固定盒13的靠近电机6的一侧设有圆孔,所述动力轴9的一端与偏心轮10连接,所述偏心轮10的外周与动力板11的下方抵靠,其中一个磁铁块12设置在动力板11的上方,另一个磁铁块12设置在固定盒13内的顶部,两个磁铁块12正对设置,两个磁铁块12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所述动力轴9的另一端穿过圆孔与传动单元连接,所述传动单元与转轴5连接,所述动力轴9的外周与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传递动力,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锥齿轮7和从动锥齿轮8,所述传动锥齿轮7设置在转轴5上,所述从动锥齿轮8与动力轴9的远离偏心轮10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锥齿轮7与从动锥齿轮8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动力轴9的转速,所述传动锥齿轮7的齿数远大于从动锥齿轮8的齿数。

当热处理结束后,控制电机6启动,带动转轴5转动,通过转杆4带动门板2向远离开口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开口露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取料,转轴5转动的前提下,带动传动锥齿轮7转动,通过传动锥齿轮7与从动锥齿轮8的啮合,使得从动锥齿轮8转动,从而带动动力轴9转动,使得偏心轮10转动,从而带动动力板11在固定盒13内上下移动,从而将主体1内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5吸入固定盒13的内部,再从出气管14处排出,从而使得主体1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可以加快工件周围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降温冷却效率,当主体1内部形成负压时,减少了主体1内部的热气从开口处流出的几率,从而防止热气将工作人员烫伤,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放置盘18移动,所述抵靠组件包括抵靠杆17和抵靠球16,所述抵靠杆17的一端与放置盘18的靠近开口的一侧连接,所述抵靠杆17的一端设有凹口,所述抵靠球16与凹口匹配,所述抵靠球16的球心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抵靠球16与密封板3的靠近开口的一侧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支撑放置盘18的目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盒23、支撑杆25、滚珠26、固定杆24和两个连接单元,所述支撑盒23设置在放置盘18的下方,所述支撑盒23的下方设有小孔,所述支撑杆25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滚珠26与缺口匹配,所述滚珠26的球心设置在缺口的内部,所述滚珠26与主体1内的底部抵靠,所述支撑杆25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放置盒的内部,所述固定杆24竖向设置在支撑盒23内的顶部,所述支撑杆25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24的底端设置在通孔的内部,所述固定杆24与通孔匹配,所述固定杆24与支撑杆25滑动连接,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支撑杆2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支撑杆25的移动,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板28和第二弹簧27,所述支撑杆25的远离滚珠26的一端与连板28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连板28的下方和支撑盒23内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7处于拉伸状态。

当门板2向远离主体1的方向移动时,密封板3与抵靠球16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在第一弹簧2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放置盘18移动,从而使得放置盘18从开口处移出来,从而可以使得放置盘18上的工件移出来,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将手伸入主体1内部来将工件取走,从而提高了取料的便捷性,也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手部与主体1内壁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小了烫伤工作人员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当放置盘18在移动时,带动滚珠26在主体1内的底部移动,当放置盘18移出主体1外部时,滚珠26在主体1外部时,在第二弹簧27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可以带动连板28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杆25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滚珠26与地面抵靠,从而通过滚珠26与地面的抵靠,可以实现给放置盘18支撑的功能,使得在不影响放置盘18移动的前提下提高了放置盘18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放置盘18的移动方向,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21、导向块19和若干凸块22,所述导向杆21的一端与主体1的远离开口的一侧连接,所述导向杆21与放置盘18平行设置,所述导向块19与放置盘18的下方连接,所述导向块19上设有穿孔,所述导向杆21穿过穿孔,所述凸块22周向均匀设置在穿孔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杆21上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与凸块22的数量相等,所述凸块22与滑槽一一对应,所述凸块22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所述凸块22与滑槽滑动连接。

放置盘18移动时,带动导向块19沿着导向杆21移动,从而带动凸块22在滑槽内移动,从而限制了放置盘18的移动方向,使得放置盘18移动稳定。

当热处理结束后,控制遮挡组件工作,使得开口露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取料,遮挡组件工作时还能带动动力组件工作,从而将主体1内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5吸入固定盒13的内部,再从出气管14处排出,从而使得主体1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可以加快工件周围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降温冷却效率,当主体1内部形成负压时,减少了主体1内部的热气从开口处流出的几率,从而防止热气将工作人员烫伤,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当遮挡组件工作时,使得抵靠组件与遮挡组件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在第一弹簧2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通过导向组件带动放置盘18从开口处移出,使得放置盘18上的工件从开口处移出来,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将手伸入主体1内部来将工件取走,提高了取料的便捷性,也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手部与主体1内壁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小了烫伤工作人员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当放置盘18在移动时,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在不影响放置盘18移动的前提下提高了放置盘18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当需要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工件放置在放置盘18上,再控制遮挡组件工作,当遮挡组件与抵靠组件接触且遮挡组件继续工作时,可以带动放置盘18从开口处移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20,实现了自动进料和出料的功能,无需人为将放置盘18推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提高了便捷性,实用性高,且无需再添加新的驱动源,减少了电能的使用,更加的节能环保。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烫伤的箱式炉通过防烫伤机构,在打开门板2时可以使得主体1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开口进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可以加快工件周围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降温冷却效率,且主体1内部形成负压时,减少了主体1内部的热气从开口处流出的几率,从而防止热气将工作人员烫伤,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现有的防烫伤机构相比,该防烫伤机构与辅助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门板2转动时可以实现自动出料和进料的功能,无需人为将放置盘18推入主体1的内部,从而提高了便捷性,实用性高,且无需再添加新的驱动源,减少了电能的使用,更加的节能环保,通过辅助机构,在取料时可以将放置盘18移出主体1的外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将手伸入主体1内部来将工件取走,提高了取料的便捷性,也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手部与主体1内壁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小了烫伤工作人员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安全性,与现有的辅助机构相比,该辅助机构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在不影响放置盘18移动的前提下提高了放置盘18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