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沉片衬底的异形石墨型材缺陷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1197发布日期:2021-12-03 23:4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沉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沉片衬底的异形石墨型材缺陷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信行业的升级发展,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电子产品随着使用性能的提高,其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会随之增加,高温会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3.目前,需要导热的材料用以散热,其中石墨热沉片衬底可以使得大量的热量得以引导释放,避免能量的积聚,但由于h型倒角的石墨型材在对其特殊外形加工的时候,型材会在表面出现凹坑和缺陷,凹坑和缺陷会使得型材在进行衬底材料加工的过程中,会因为质量和密度不均匀,加工纹路的时候会有型材爆裂的危险,并且,有凹坑缺陷的型材在对热量的引导的时候,热量会在凹坑缺陷处的空气泡中聚集,持续使用则会使得热沉片发生局部受热后开裂的情况,对于热沉片的安装的和替换造成严重影响,使得企业在热沉片的安装维护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基于热沉片衬底的异形石墨型材缺陷处理设备,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由于h型倒角的石墨型材在对其特殊外形加工的时候,型材会在表面出现凹坑和缺陷,凹坑和缺陷会使得型材在进行衬底材料加工的过程中,会因为质量和密度不均匀,加工纹路的时候会有型材爆裂的危险,并且,有凹坑缺陷的型材在对热量的引导的时候,热量会在凹坑缺陷处的空气泡中聚集,持续使用则会使得热沉片发生局部受热后开裂的情况,对于热沉片的安装的和替换造成严重影响,使得企业在热沉片的安装维护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热沉片衬底的异形石墨型材缺陷处理设备。
6.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沉片衬底的异形石墨型材缺陷处理设备,包括有底架、宽面补料单元、弧面补料单元、控制屏、第一余料箱、第二余料箱、第三余料箱、基座和防滑垫;底架安装有宽面补料单元;底架安装有弧面补料单元;底架设置有控制屏;底架设置有第一余料箱;底架设置有第二余料箱;底架设置有第三余料箱;底架与基座进行固接;基座同时与多组防滑垫进行固接;宽面补料单元可对型材的宽平面进行缺陷补偿;弧面补料单元可对完成宽面缺陷补偿的型材的弧面凹陷区域的缺陷进行补偿。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宽面补料单元包括有第一电动滑杆、第一电动滑架、第二电动滑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一u型架、电动转轴、第一补料辊、第二电动推杆、第二u型架、刮刀、第三电动推杆、双仓压料板、第一载物台、第四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滑块和翻料单元;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均与底架进行固接;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均与
第一电动滑架进行滑动连接;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均与第二电动滑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架通过滑行块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架通过滑行块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架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u型架进行固接;第一u型架与电动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电动转轴与第一补料辊进行固接;第一补料辊在远离刮刀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翻料单元;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u型架进行固接;第二u型架与刮刀进行固接;刮刀在远离第一补料辊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翻料单元;第三电动推杆与双仓压料板进行固接;双仓压料板下方设置有第一载物台;第一载物台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块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翻料单元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翻料单元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翻料单元与底架进行固接。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弧面补料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二套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传动杆、l控制板、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四传动杆、双头打磨器、圆头凸块、第二补料辊、第二电动滑块、第七电动推杆、第一限位夹、第八电动推杆、第二载物台和第五电动滑块;第一传动轮内部轴心与二次检测单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设置有第二套杆;第二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l控制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l控制板与第二套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五电动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五电动滑块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双头打磨器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圆头凸块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二补料辊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块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套杆至第二电动滑块以第二传动杆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补料辊侧面设置有第七电动推杆;第七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与第一限位夹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与第一限位夹以第二电动滑块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夹下方设置有第八电动推杆;第八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与第二载物台进行固接。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二次检测单元,二次检测单元包括有电动传送带、弹簧条、限位板、缺陷检测器、第二电动滑杆、第三电动滑杆、第三电动滑板、翻转板、电动夹料辊、第五传动杆、第四电动滑板、电机、第六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三套杆、第七传动杆、第五电动滑板、第二齿轮、内齿环、第八传动杆、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电动滑块、第九电动推杆、第二限位夹、第四电动滑块、第十电动推杆、第三限位夹、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九传动杆和第五齿轮;电动传送带与底架进行固接;电动传送带上方设置有三组的弹簧条;三组弹簧条均与一组限位板进行固接;三组弹簧条均与底架进行固接;弹簧条与限位板以电动传送带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电动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缺陷检测器;缺陷检测器与底架进行固接;电动传送带侧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滑板;第三电动滑板与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电动滑杆均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板通过转轴与翻转板进行转动连接;翻转板与电动夹料辊进行滑动连接;电动夹料辊在翻转板上设置有两组;翻转板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第
四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电动滑板与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三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三电动滑杆均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下方设置有电机;第四电动滑板上方设置有第三电动滑块;电机输出轴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电机与底架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三套杆进行固接;第三套杆内部安装有第七传动杆;第三套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套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与第五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齿轮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齿轮在远离第五电动滑板的一侧设置有内齿环;内齿环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齿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齿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块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块侧面设置有第四电动滑块;第三电动滑块与第九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与第二限位夹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块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块与第十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电动推杆与第三限位夹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块至第三限位夹以翻转板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翻料单元,翻料单元包括有齿条、第一齿轮、第一套杆、第一电动滑板、第二电动滑板、第一传动杆、连板、第五电动推杆、u形夹、第六电动推杆、拉板、连接轴、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齿条与底架进行固接;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套杆一侧与第一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杆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杆内安装有第一传动杆;第一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连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u形夹进行固接;连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第一电动滑板进行固接;u形夹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与拉板进行固接;拉板与连接轴进行固接;连接轴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通过连接杆与u形夹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通过连接杆与u形夹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以u形夹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双仓压料板设置为两侧各一组压料仓的u型结构。
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补料辊与第二补料辊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针毛结构。
13.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杆与第二套杆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第七传动杆与第三套杆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套杆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14.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双头打磨器设置为上下对称设置的圆锥形,中间通过弹簧圈连接在一起。
1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u形夹开口端设置为弹性结构。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第一、为解决由于h型倒角的石墨型材在对其特殊外形加工的时候,型材会在表面出现凹坑和缺陷,凹坑和缺陷会使得型材在进行衬底材料加工的过
程中,会因为质量和密度不均匀,加工纹路的时候会有型材爆裂的危险,并且,有凹坑缺陷的型材在对热量的引导的时候,热量会在凹坑缺陷处的空气泡中聚集,持续使用则会使得热沉片发生局部受热后开裂的情况,对于热沉片的安装的和替换造成严重影响,使得企业在热沉片的安装维护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缺点。
17.第二、本发明通过设置宽面补料单元、弧面补料单元和二次检测单元;使用时先将基于热沉片衬底的异形石墨型材缺陷处理设备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将基座上的底架通过防滑垫放置在平稳的位置上,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控制启动该装置;首先将h型倒角结构的石墨热沉片衬底型材在二次检测单元中,对型材的表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而后在宽面补料单元中对型材的上下表面和侧边的长面进行缺陷部位的补偿,并对表面进行平整,余料收集到第一余料箱中,接着在弧面补料单元中对型材侧面短边的弧面部分进行缺陷的补偿,并对多余的补料进行处理收集到第二余料箱和第三余料箱中。
18.第三、本发明可以对h型倒角的型材进行缺陷的检测,并对缺陷进行适应性的材料补充,其中可以对缺陷部分进行材料补充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涂料的在缺陷孔洞处形成的鼓膜处的填料,还能对短边的凹陷处结构部分进行材料补充,并对缺陷进行修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宽面补料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宽面补料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翻料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翻料单元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弧面补料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弧面补料单元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二次检测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20.以上附图中:1:底架,宽面补料单元,弧面补料单元,二次检测单元,5:控制屏,6:第一余料箱,7:第二余料箱,8:第三余料箱,9:基座,10:防滑垫,201:第一电动滑杆,202:第一电动滑架,203:第二电动滑架,204:第一电动推杆,205:第一u型架,206:电动转轴,207:第一补料辊,208:第二电动推杆,209:第二u型架,2010:刮刀,2011:第三电动推杆,2012:双仓压料板,2013:第一载物台,2014:第四电动推杆,2015:第一电动滑块,2016:翻料单元,201601:齿条,201602:第一齿轮,201603:第一套杆,201604:第一电动滑板,201605:第二电动滑板,201606:第一传动杆,201607:连板,201608:第五电动推杆,201609:u形夹,2016010:第六电动推杆,2016011:拉板,2016012:连接轴,2016013:第一连接板,2016014:第二连接板,301:第一传动轮,302:第二传动轮,303:第二传动杆,304:第二套杆,305:第一锥齿轮,306:第二锥齿轮,307:第三传动杆,308:l控制板,309:第三锥齿轮,3010:第四锥齿轮,3011:第四传动杆,3012:双头打磨器,3013:圆头凸块,3014:第二补料辊,3015:第二电动滑块,3016:第七电动推杆,3017:第一限位夹,3018:第八电动推杆,3019:第二载物台,3020:第五电动滑块,401:电动传送带,402:弹簧条,403:限位板,404:缺陷检测器,405:第
二电动滑杆,406:第三电动滑杆,407:第三电动滑板,408:翻转板,409:电动夹料辊,4010:第五传动杆,4011:第四电动滑板,4012:电机,4013:第六传动杆,4014:第三传动轮,4015:第四传动轮,4016:第三套杆,4017:第七传动杆,4018:第五电动滑板,4019:第二齿轮,4020:内齿环,4021:第八传动杆,4022:第三齿轮,4023:第四齿轮,4024:第三电动滑块,4025:第九电动推杆,4026:第二限位夹,4027:第四电动滑块,4028:第十电动推杆,4029:第三限位夹,4030:第五传动轮,4031:第六传动轮,4032:第九传动杆,4033:第五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22.实施例1一种基于热沉片衬底的异形石墨型材缺陷处理设备,根据图1

3所示,包括有底架1、宽面补料单元、弧面补料单元、控制屏5、第一余料箱6、第二余料箱7、第三余料箱8、基座9和防滑垫10;底架1安装有宽面补料单元;底架1安装有弧面补料单元;底架1设置有控制屏5;底架1设置有第一余料箱6;底架1设置有第二余料箱7;底架1设置有第三余料箱8;底架1与基座9进行固接;基座9同时与多组防滑垫10进行固接;宽面补料单元可对型材的宽平面进行缺陷补偿;弧面补料单元可对完成宽面缺陷补偿的型材的弧面凹陷区域的缺陷进行补偿。
23.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基于热沉片衬底的异形石墨型材缺陷处理设备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将基座9上的底架1通过防滑垫10放置在平稳的位置上,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5控制启动该装置;首先将h型倒角结构的石墨热沉片衬底型材在二次检测单元中,对型材的表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而后在宽面补料单元中对型材的上下表面和侧边的长面进行缺陷部位的补偿,并对表面进行平整,余料收集到第一余料箱6中,接着在弧面补料单元中对型材侧面短边的弧面部分进行缺陷的补偿,并对多余的补料进行处理收集到第二余料箱7和第三余料箱8中;本发明可以对h型倒角的型材进行缺陷的检测,并对缺陷进行适应性的材料补充,其中可以对缺陷部分进行材料补充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涂料的在缺陷孔洞处形成的鼓膜处的填料,还能对短边的凹陷处结构部分进行材料补充,并对缺陷进行修复。
24.根据图4

5所示,宽面补料单元包括有第一电动滑杆201、第一电动滑架202、第二电动滑架203、第一电动推杆204、第一u型架205、电动转轴206、第一补料辊207、第二电动推杆208、第二u型架209、刮刀2010、第三电动推杆2011、双仓压料板2012、第一载物台2013、第四电动推杆2014、第一电动滑块2015和翻料单元;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201均与底架1进行固接;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201均与第一电动滑架202进行滑动连接;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201均与第二电动滑架20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架202通过滑行块与第一电动推杆204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架202通过滑行块与第二电动推杆208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架203与第三电动推杆201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04与第一u型架205进行固接;第一u型架205与电动转轴206进行转动连接;电动转轴206与第一补料辊207进行固接;第一补料辊207在远离刮刀2010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翻料单元;第二电动
推杆208与第二u型架209进行固接;第二u型架209与刮刀2010进行固接;刮刀2010在远离第一补料辊207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翻料单元;第三电动推杆2011与双仓压料板2012进行固接;双仓压料板2012下方设置有第一载物台2013;第一载物台2013与第四电动推杆2014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2014与第一电动滑块2015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块2015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翻料单元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翻料单元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翻料单元与底架1进行固接。
25.首先当型材在二次检测单元中完成了缺陷的检测后,对于上下表面和长侧面有缺陷的型材,工作人员将型材转移到两组对称设置的翻料单元上,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翻料单元将型材支撑住,此时,翻料单元将有缺陷的部位翻转向上,接着,第一电动滑架202在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201上进行移动,当第一电动滑架202移动到型材的正上方的时候,第一电动推杆204控制第一u型架205带动电动转轴206传动第一补料辊207向下运动,当第一补料辊207接触到型材表面的时候停止运动,第一电动推杆204通过滑行块在第一电动滑架202内运动,同时带动第一u型架205带动电动转轴206传动第一补料辊207进行移动,到达缺陷位置后,电动转轴206带动第一补料辊207转动,将补料滚涂到型材的表面上,而后,第一电动滑块2015带动第四电动推杆2014传动第一载物台2013到达型材的下方,第四电动推杆2014控制第一载物台2013往上运动,直到第一载物台2013接触到型材的下面后停止运动,此时,第一电动滑架202在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201上进行移动,使得第一电动滑架202离开型材的上方,接着,第二电动滑架203在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电动滑杆201进行移动,第二电动滑架203带动第三电动推杆2011传动双仓压料板2012运动,双仓压料板2012到达型材上方的时候停止运动,第三电动推杆2011控制双仓压料板2012向下运动,根据型材朝上面的造型选择双仓压料板2012中仓压还是板压,将补料压实在型材表面,而后,第三电动推杆2011和第四电动推杆2014均收缩,第二电动滑架203和第一电动滑块2015均转移离开型材的位置,接着,第一电动滑架202带动第二电动推杆208传动第二u型架209进行移动,同时,第二u型架209带动刮刀2010移动,当刮刀2010到达补完料的型材的正上方的时候停止运动,此时,第二电动推杆208控制第二u型架209带动刮刀2010往下运动,当刮刀2010接触到型材表面的时候,第二电动推杆208通过滑行块在第一电动滑架202上进行移动,可实现将型材表面上多余的补料进行刮除,并将刮除的余料收集到第一余料箱6中。
26.根据图8

9所示,弧面补料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轮301、第二传动轮302、第二传动杆303、第二套杆304、第一锥齿轮305、第二锥齿轮306、第三传动杆307、l控制板308、第三锥齿轮309、第四锥齿轮3010、第四传动杆3011、双头打磨器3012、圆头凸块3013、第二补料辊3014、第二电动滑块3015、第七电动推杆3016、第一限位夹3017、第八电动推杆3018、第二载物台3019和第五电动滑块3020;第一传动轮301内部轴心与二次检测单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3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2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303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3外设置有第二套杆304;第二传动杆303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套杆304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305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305与第二锥齿轮306相啮合;第二锥齿轮306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307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7与l控制板3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307l控制板308与第二套杆3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307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309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7与第五电动滑块3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五电动滑块3020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锥齿轮309与第四锥齿轮3010相啮合;第四锥齿
轮3010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301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3011外表面与双头打磨器301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3011与圆头凸块3013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3011与第二补料辊3014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3011与第二电动滑块3015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块3015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套杆304至第二电动滑块3015以第二传动杆303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补料辊3014侧面设置有第七电动推杆3016;第七电动推杆3016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3016与第一限位夹3017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3016与第一限位夹3017以第二电动滑块3015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夹3017下方设置有第八电动推杆3018;第八电动推杆3018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3018与第二载物台3019进行固接。
27.当型材在二次检测单元中完成了缺陷的检测后,对于短边凹陷处有缺陷的型材,操作人员将型材转移到第二载物台3019上,此时,第八电动推杆3018控制第二载物台3019往上运动,当型材到达第二补料辊3014工作的位置之后,此时,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七电动推杆3016分别控制一个第一限位夹3017接近型材的长侧边,并将型材固定住,而后,第二电动滑块3015带动第四传动杆3011带动第二补料辊3014进入到型材的凹陷处,此时,第三套杆4016带动第一传动轮301传动第二传动轮302转动,第二传动轮302带动第二传动杆303传动第二套杆304转动,第二套杆304带动第一锥齿轮305传动第二锥齿轮306转动,第二锥齿轮306带动第三传动杆307传动第三锥齿轮309转动,同时,第五电动滑块3020控制第三传动杆307带动l控制板308传动第二套杆304进行移动,第三锥齿轮309带动第四锥齿轮3010传动第四传动杆3011转动,第四传动杆3011带动第二补料辊3014转动,第二补料辊3014对凹陷边的缺陷处进行补料,当补料滚涂完成后,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七电动推杆3016分别控制一个第一限位夹3017松开对型材的固定,同时,第二电动滑块3015带动第四传动杆3011带动第二补料辊3014退出型材的凹陷处,第八电动推杆3018控制第二载物台3019往下运动,当型材到达圆头凸块3013工作位置的时候停止运动,此时,第二电动滑块3015带动第四传动杆3011带动圆头凸块3013进入型材的凹陷处,对补料进行压实,而后,第二电动滑块3015带动第四传动杆3011带动圆头凸块3013退出型材的凹陷处,第八电动推杆3018控制第二载物台3019往下运动,当型材到达双头打磨器3012工作的位置的时候停止运动,此时,第二电动滑块3015带动第四传动杆3011带动双头打磨器3012进入型材的凹陷处,对凹陷处边缘的多余补料进行擦除,并将多余的补料收集到第二余料箱7和第三余料箱8中。
28.根据图10所示,还包括有二次检测单元,二次检测单元包括有电动传送带401、弹簧条402、限位板403、缺陷检测器404、第二电动滑杆405、第三电动滑杆406、第三电动滑板407、翻转板408、电动夹料辊409、第五传动杆4010、第四电动滑板4011、电机4012、第六传动杆4013、第三传动轮4014、第四传动轮4015、第三套杆4016、第七传动杆4017、第五电动滑板4018、第二齿轮4019、内齿环4020、第八传动杆4021、第三齿轮4022、第四齿轮4023、第三电动滑块4024、第九电动推杆4025、第二限位夹4026、第四电动滑块4027、第十电动推杆4028、第三限位夹4029、第五传动轮4030、第六传动轮4031、第九传动杆4032和第五齿轮4033;电动传送带401与底架1进行固接;电动传送带401上方设置有三组的弹簧条402;三组弹簧条402均与一组限位板403进行固接;三组弹簧条402均与底架1进行固接;弹簧条402与限位板403以电动传送带401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电动传送带401上方设置有缺陷检测器404;缺陷检测器404与底架1进行固接;电动传送带401侧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滑板407;第三电动滑板407与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电动滑杆405进行滑动连接;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电动滑杆
405均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板407通过转轴与翻转板408进行转动连接;翻转板408与电动夹料辊409进行滑动连接;电动夹料辊409在翻转板408上设置有两组;翻转板408与第五传动杆4010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4010与第四电动滑板401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电动滑板4011与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三电动滑杆406进行滑动连接;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三电动滑杆406均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4010下方设置有电机4012;第四电动滑板4011上方设置有第三电动滑块4024;电机4012输出轴与第六传动杆4013进行固接;电机4012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4013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4014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4013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1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15内部轴心与第三套杆4016进行固接;第三套杆4016内部安装有第七传动杆4017;第三套杆4016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套杆4016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301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4017与第五电动滑板4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杆4017外表面与第二齿轮4019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板4018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齿轮4019在远离第五电动滑板4018的一侧设置有内齿环4020;内齿环4020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4021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21外表面与第三齿轮4022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21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4030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21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403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31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31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4032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32外表面与第五齿轮4033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32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4022与第四齿轮4023相啮合;第四齿轮4023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4010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块4024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块4024侧面设置有第四电动滑块4027;第三电动滑块4024与第九电动推杆4025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4025与第二限位夹4026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块4027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块4027与第十电动推杆4028进行固接;第十电动推杆4028与第三限位夹4029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块4024至第三限位夹4029以翻转板408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
29.将待测的型材样品放置于电动传送带401上通过多组弹簧条402和限位板403的配合,对型材进行定位,当型材经过缺陷检测器404的时候,可以对型材的无接触表面进行缺陷的检测,而后,型材从电动传送带401上转移出来,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第四电动滑块4027分别带动一组第十电动推杆4028分别传动一组第三限位夹4029进行运动,当第三限位夹4029到达型材的侧面的时候,两组第十电动推杆4028分别控制一组第三限位夹4029接触到型材,并将型材进行固定,第四电动滑块4027开始转移,而后,当型材还有最后一点离开电动传送带401的时候,两组第九电动推杆4025分别控制一组第二限位夹4026接近型材,并将型材固定住,第三电动滑块4024开始随着第四电动滑块4027进行运动,第三电动滑块4024和第四电动滑块4027运行到合适的位置的时候停止运动,此时,电机4012带动第六传动杆4013传动第三传动轮4014转动,第三传动轮4014带动第四传动轮4015传动第三套杆4016转动,第三套杆4016带动弧面补料单元运转,第三套杆4016带动第七传动杆4017传动第二齿轮4019转动,此时,第五电动滑板4018控制第七传动杆4017带动第二齿轮4019运动,当第二齿轮4019与内齿环4020啮合的时候,第二齿轮4019带动内齿环4020传动第八传动杆4021转动,第八传动杆4021带动第三齿轮4022传动第四齿轮4023转动,第四齿轮4023带动第五传动杆4010传动翻转板408转动,翻转板408同时带动两组电动夹料辊409转动,当两组电动夹料辊409处于竖直状态的时候停止运动,此时,两组电动夹料辊409往相互靠近的方
向运动,两组电动夹料辊409的内槽卡在型材的凹陷处,两组第九电动推杆4025和第十电动推杆4028同时收缩,使得两组第二限位夹4026和第三限位夹4029松开对型材的固定,此时,第三电动滑板407和第四电动滑板4011配合下在两组第二电动滑杆405和第三电动滑杆406上滑动,同时带动翻转板408、第五传动杆4010和第四齿轮4023往上运动,当第四齿轮4023与第五齿轮4033啮合的时候,第八传动杆4021带动第五传动轮4030传动第六传动轮4031转动,第六传动轮4031带动第九传动杆4032传动第五齿轮4033转动,第五齿轮4033带动第四齿轮4023传动第五传动杆4010转动,第五传动杆4010带动翻转板408进行平角翻转,当型材完成翻转之后,两组第九电动推杆4025和第十电动推杆4028同时伸长,使得两组第二限位夹4026和第三限位夹4029对型材进行固定,两组电动夹料辊409离开型材的凹陷处,接着,第四齿轮4023带动第五传动杆4010传动翻转板408转动,翻转板408同时带动两组电动夹料辊409转动,当两组电动夹料辊409处于水平状态的时候停止运动,而后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三电动滑块4024和第四电动滑块4027的移动,将型材转移到电动传送带401上,电动传送带401开始反转,将型材再次送入缺陷检测器404进行二次缺陷的检测,可实现对型材的全面的缺陷检测。
30.根据图6

7所示,还包括有翻料单元,翻料单元包括有齿条201601、第一齿轮201602、第一套杆201603、第一电动滑板201604、第二电动滑板201605、第一传动杆201606、连板201607、第五电动推杆201608、u形夹201609、第六电动推杆2016010、拉板2016011、连接轴2016012、第一连接板2016013和第二连接板2016014;齿条201601与底架1进行固接;齿条201601与第一齿轮201602相啮合;第一齿轮201602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201603进行固接;第一套杆201603一侧与第一电动滑板2016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杆201603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板2016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杆201603内安装有第一传动杆201606;第一电动滑板201604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板201605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1606与连板2016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1606与u形夹201609进行固接;连板201607与第五电动推杆201608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201608与第一电动滑板201604进行固接;u形夹201609与第六电动推杆2016010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2016010与拉板2016011进行固接;拉板2016011与连接轴2016012进行固接;连接轴2016012与第一连接板2016013进行转动连接;连接轴2016012与第二连接板2016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2016013通过连接杆与u形夹2016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2016014通过连接杆与u形夹2016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2016013和第二连接板2016014以u形夹201609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
31.当完成二次检测的型材的凹陷位置放置在两组u形夹201609的位置上,此时,第五电动推杆201608控制连板201607带动第一传动杆201606传动u形夹201609运动,直到u形夹201609卡入到型材的凹陷内,此时,第六电动推杆2016010控制拉板2016011带动连接轴2016012同时传动两组第一连接板2016013和第二连接板2016014运动,两组第一连接板2016013和第二连接板2016014撑住u形夹201609的开口壁,u形夹201609的开口壁挤压型材凹陷的内壁,可实现将型材进行固定,此时,第一电动滑板201604和第二电动滑板201605配合下,带动第一套杆201603运动,第一套杆201603带动第一齿轮201602在齿条201601上运动,可实现第一齿轮201602转动,带动第一套杆201603传动第一传动杆201606转动,第一传动杆201606带动u形夹201609传动型材转动,可实现对型材的翻转过程,使得型材的有缺陷
的部位朝上。
32.双仓压料板2012设置为两侧各一组压料仓的u型结构。
33.可以使得对h型材的面进行补料后的压实。
34.第一补料辊207与第二补料辊3014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针毛结构。
35.可以使得针毛结构将h型材的表面上的空洞缺陷处涂料覆盖后产生的鼓膜刺破,使得补料能充分填满孔洞缺陷。
36.第二传动杆303与第二套杆304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第七传动杆4017与第三套杆4016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第一传动杆201606与第一套杆201603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37.可以使得第二套杆304能在第二传动杆303上滑动,还能被第二传动杆303带动转动,第七传动杆4017能在第三套杆4016内滑动,还能被第三套杆4016带动转动,第一传动杆201606能在第一套杆201603内滑动,还能被第一套杆201603带动转动。
38.双头打磨器3012设置为上下对称设置的圆锥形,中间通过弹簧圈连接在一起。
39.可以通过弹簧圈连接在一起的圆锥形结构,对型材的凹陷处边缘进行多余补料的清除。
40.u形夹201609开口端设置为弹性结构。
41.可以使得u形夹201609的开口端进行扩张和收缩,用于对型材的固定。
42.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