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2967发布日期:2021-11-22 15:0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电极的再生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


背景技术:

2.在lcd和amoled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其中的一道核心工序为干刻。干刻时,玻璃基板会被置于下部电极之上,然后在干刻设备中通入卤化物气体,通过电磁场在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之间形成等离子体,以在玻璃基板上的薄膜层中刻蚀出需要的微观结构。
3.在上述的干刻过程中,由于卤化物气体的高腐蚀性,以及由其形成的等离子体的高化学活性,下部电极会持续受到侵蚀,同时玻璃基板上被刻蚀的材料也会沉积在下部电极之上,因此,下部电极的表面性能会不断下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会引起玻璃基板上出现颗粒物、在玻璃基板上留下印痕、以及划伤玻璃基板等问题,不能再满足干刻过程的需求。为此,面板厂家需要每隔一定时间,用净化布、百洁布等辅以酒精、丙酮对下部电极进行清洁和保养。但即便如此,下部电极的使用寿命依然有限,通常在满产的情况下只能使用半年左右,之后将需要更换新的电极。但下部电极的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目前由日本和韩国的几家公司垄断技术,所以不停更换新的电极对面板生产厂家来说是个巨大的成本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通过本工艺再生的下部电极具有媲美新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可显著降低面板厂家的成本压力。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s11,拆解: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
6.s12,除膜: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的表层部分;
7.s13,遮蔽: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
8.s14,喷砂: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
9.s15,喷涂:用热喷涂方法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陶瓷涂层;
10.s16,去除遮蔽材料:完成喷涂后去除s13中的遮蔽材料;
11.s17,封孔:用封孔剂对喷涂的陶瓷涂层进行封孔;
12.s18,精加工:加工电极表面,使其在表面四周形成一个凸起;
13.s19,组装:将电极与干刻设备重新组装。
14.优选地,s11中,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并去除背板及其它部件(如果有)。
15.优选地,s12中,将电极转移并固定于平面治具上,再连同平面治具一起转移至龙门加工中心,调整其平面度至50微米以内,然后用金刚石刀具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
的表层部分,去除的厚度为100~600微米。
16.优选地,s13中,将电极转移至台车上,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防止其在后续的喷砂和喷涂工艺中受到损伤或附着陶瓷涂层,遮蔽材料为耐热胶。
17.优选地,s14中,喷砂用的材料为60~120目白刚玉,喷砂压力为0.4~1kgf,喷砂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增大至3μm以上,从而增加喷涂后陶瓷层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
18.优选地,s15中,用热喷涂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陶瓷涂层,从而在电极表面形成一个耐高压、耐等离子刻蚀的绝缘保护层,采用的热喷涂方法为大气等离子喷涂,喷涂使用的材料为纯度99.99%以上、直径在10~100μm的氧化铝粉末,喷涂厚度为300~800μm,用以形成等离子的气体为氩气和氦气,气体流量分别为10~100nlpm和1~10nlpm(nlpm英文全称为normal liter per minute)。
19.优选地,s17中,所述封孔剂为环氧树脂或者硅酮类封孔剂。
20.优选地,s18中,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0~150μm,宽度为5~20mm,表面的粗糙度在1μm以内。
21.若所述电极表面存在浮点,还包括以下步骤:
22.s21,浮点遮蔽治具准备:准备所述浮点的喷涂遮蔽治具;
23.s22,遮蔽: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侧面和表面四周的凸起进行遮蔽;
24.s23,喷砂: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
25.s24,浮点治具遮蔽:将s21中准备的遮蔽治具粘贴于电极表面凹陷处;
26.s25,浮点喷涂:在电极表面凹陷处覆上一层陶瓷浮点;
27.s26,去除遮蔽:除去浮点遮蔽治具;
28.优选地,s21中,所述遮蔽治具由4

8片带通孔的不锈钢片拼接而成,通孔直径等于浮点直径,通孔间距等于浮点间距,通孔数量等于浮点数量。
29.优选地,s22中,对电极背面、侧面和表面四周的凸起进行遮蔽的遮蔽材料为耐高温胶带,所述耐高温胶带,易于粘贴和撕下,且撕下来不在电极背面或侧面留下印痕。
30.优选地,s23中,喷砂用的材料为60~120目白刚玉,喷砂压力为0.4~1kgf。喷砂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增大至3μm以上,从而增加喷涂后陶瓷层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
31.优选地,s24中,将s21中准备的遮蔽治具用耐高温双面胶粘贴于电极表面凹陷处,并用耐热胶将拼接处及治具四周边缘遮蔽。
32.优选地,s25中,用热喷涂在电极表面凹陷处覆上一层陶瓷浮点,所述热喷涂方法为大气等离子喷涂,喷涂使用的材料为纯度99.99%以上、直径在10~100μm的氧化铝粉末,形成的浮点高度低于表面周边凸起0~50微米,用以形成等离子的气体为氩气和氦气,气体流量分别为10~100nlpm和1~10nlpm(nlpm英文全称为normal liter per minute)。
33.优选地,s26中,除去所有的遮蔽胶带和浮点遮蔽治具。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工艺再生后的干刻下部电极,其表面陶瓷层的绝缘性、致密性、硬度等性能与新品一致,再生后使用寿命可延长至6个月左右,且可重复再生,因此可显著降低面板厂家采购新品电极的频率,降低其成本。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不带浮点的电极的再生流程;
36.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带浮点的电极的再生流程;
37.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没有浮点的g6 amoled干刻下部电极再生前后实物照片;
38.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带浮点的g5 lcd干刻下电极再生前后实物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40.实施方式一
41.如图1所示g6 amoled面板干刻的下部电极,这类电极表面四周有凸起,但无浮点,再生前后的实物如图3所示。电极的再生工艺步骤如下:
42.s1.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并去除背板及其它部件。
43.s2.将电极转移并固定于平面治具上,再连同平面治具一起转移至龙门加工中心,调整其平面度至50微米以内,然后用金刚石刀具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的表层部分,去除的厚度为600微米。
44.s3.将电极转移至台车上,用耐热胶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防止其在后续的喷砂和喷涂工艺中受到损伤或附着陶瓷涂层。
45.s4.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以增加表面的粗糙度。喷砂用的材料为60目白刚玉,喷砂压力为0.4kgf,喷砂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增大至3μm以上。
46.s5.用大气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氧化铝陶瓷层,喷涂使用的氧化铝为纯度99.99%以上、直径在10~100μm的粉末,喷涂厚度为800μm;喷涂时,用以形成等离子的气体为氩气和氦气,气体流量分别为30nlpm和5nlpm。喷涂后出去遮蔽胶带。
47.s6.对喷涂的氧化铝陶瓷涂层进行封孔,采用的封孔剂为硅酮类封孔剂。
48.s7.用龙门加工中心加工电极表面,使其在表面四周形成一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为60μm,宽度为8mm,表面的粗糙度在1μm以内。
49.s8.将电极与背板和其它部件按拆卸前的样子重新组装。
50.实施方式二
51.流程如图2所示,用于g5 lcd面板干刻的下部电极。这类电极表面四周有凸起,中间有浮点,浮点直径为2mm,间距为5mm,再生前后的实物如图4所示。电极的再生工艺如下:
52.s1.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并去除其它部件。
53.s2.将电极转移并固定于平面治具上,再连同平面治具一起转移至龙门加工中心,调整其平面度至50微米以内,然后用金刚石刀具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的表层部分,去除的厚度为300微米。
54.s3.将电极转移至台车上,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防止其在后续的喷砂和喷涂工艺中受到损伤或附着陶瓷涂层,此处使用的遮蔽材料为耐热胶。
55.s4.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以增加表面的粗糙度,喷砂用的材料为80目白刚玉,喷砂压力为0.6kgf,喷砂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增大至3μm以上,从而增加喷涂后陶瓷层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
56.s5.用大气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氧化铝陶瓷层,喷涂使用的氧
化铝为纯度99.99%以上、直径在10~100μm的粉末,喷涂厚度为400μm,喷涂时用以形成等离子的气体为氩气和氦气,气体流量分别为30nlpm和3nlpm。喷涂后除去遮蔽材料。
57.s6.对喷涂的氧化铝陶瓷涂层进行封孔,采用的封孔剂为环氧树脂。
58.s7.用龙门加工中心加工电极表面,使其在表面四周形成一个凸起,凸起的高度为120μm,宽度为10mm,表面的粗糙度在1微米以内。
59.s8.按以下步骤加工浮点:
60.s81.准备浮点喷涂的遮蔽治具,遮蔽治具由4片带通孔的不锈钢片拼接而成。通孔直径等于浮点直径2mm,通孔间距等于浮点间距5mm,通孔数量等于浮点数量(约1000个)。
61.s82.对电极背面、侧面、表面四周的凸起处进行遮蔽,遮蔽材料为高温胶带。
62.s83.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以增加表面的粗糙度。喷砂用的材料为60目白刚玉,喷砂压力为0.5kgf。喷砂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增大至3μm以上,从而增加喷涂后陶瓷层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
63.s84.将s81中准备的遮蔽治具用耐高温双面胶粘贴于电极表面凹陷处,并用耐热胶将拼接处及治具四周边缘遮蔽。
64.s85.用大气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在电极表面凹陷处覆上一层陶瓷浮点,喷涂使用的材料为纯度99.99%以上、直径在10~100μm的氧化铝粉末,形成的浮点高度为80微米。喷涂时,用以形成等离子的气体为氩气和氦气,气体流量分别为30nlpm和3nlpm。
65.s86.除去所有的遮蔽胶带和浮点遮蔽治具。
66.通过以上工艺再生的电极,其陶瓷层可在1kv的电压下保持良好的绝缘性(电阻超过300兆欧),同时陶瓷层的致密性达到95%以上、硬度在900hv左右,这些数据均与新品一致。再生后,电极可使用3~6个月,且可以重复再生。
67.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