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浸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2959发布日期:2021-12-08 14:3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浸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酸浸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企业定量匀速加酸、防酸雾溢出的酸浸出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采用反应釜对物料进行酸浸处理时,在进行定量加酸时,通常通过计量泵和流量计来实现加酸的用量控制,在人工投料时需要小心翼翼,工人的操作难度高,容易造成喷溅产生安全隐患,而且人工操作工序多且繁杂,员工与物料接触时间长,排放物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这种方式还存在加液误差大,计量泵和流量计成本高容易损坏等问题。
3.同时,酸浸过程中会产生酸雾,且酸浸得到的浸出料也含有酸雾和固体物,如果不合理收集也会进入空气中,这些酸雾扩散至车间,不仅对环境产生污染,损坏设备,而且造成工作环境差,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此外,若进行大批量生产,则所需人员多,且生产效率低,处理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酸雾溢出和自动定量加酸的酸浸出系统。
5.为实现以上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酸浸出系统,包括酸溶液储罐、尾气抽风管道、加酸管道、加液槽、反应釜和酸回流管道;
7.所述反应釜上设有加液口和排气口,所述反应釜的排气口与所述尾气抽风管道连接,所述反应釜的加液口通过加酸管道与酸溶液储罐连接,所述加酸管道上设有耐酸泵和加液槽;
8.所述加液槽上设有进液口、回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经加酸管道与酸溶液储罐连接,所述出液口经加酸管道与所述反应釜的加液口连接,所述回液口经酸回流管道与所述酸溶液储罐连接,且所述回液口位于所述酸溶液储罐上方。
9.优选地,所述酸浸出系统还包括与反应釜卸料口连通的防腐抽滤槽,所述防腐抽滤槽槽体内设有用于将防腐抽滤槽槽体分为上下两层的网孔板,所述网孔板上设有抽滤网。
10.优选地,所述防腐抽滤槽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尾气抽风管道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酸浸出系统还包括负压罐和真空泵,所述防腐抽滤槽的侧壁上设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与负压罐和真空泵连接;
12.还包括污水泵和污水管道,所述防腐抽滤槽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污水管道连接,所述污水管道上设有污水泵。
13.优选地,所述连通所述出液口与反应釜加液口的加酸管道上设有开关阀和流量控
制阀。
14.优选地,所述酸浸出系统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反应釜的排气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尾气抽风管道。
15.优选地,所述酸浸出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酸浸单元,所述酸浸单元包括加酸管道、加液槽、反应釜、排气管道和酸回流管道,每个酸浸单元的加液槽通过加酸管道和酸回流管道与酸溶液储罐连接,每个酸浸单元的反应釜通过排气管道与尾气抽风管道连接。
16.优选地,所述加酸管道包括加酸主管道和加酸支管道,所述多个并联的酸浸单元的加酸支管道经加酸主管道与酸溶液储罐连接;
17.所述耐酸泵设于所述加酸主管道上。
18.优选地,各酸浸单元的反应釜的卸料口经输送管道与防腐抽滤槽连通。
19.优选地,所述加液槽的槽壁上设有与加液槽连通的用于观察槽内液位的视管;所述视管为带刻度的透明防腐管。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的酸浸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没有环境污染,且生产的产品品质好,不需要人工过多操作,可自行连续运行处理,减少物料与人员的接触,且明显改善处理效率和提高安全性,该系统目前市场空缺,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22.2、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单一,无污染源,所有的尾气均被该系统回收,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本实用新型的防酸雾溢出定量加酸系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优势,工艺操作简单,减少动力且人工所需操作少,大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原料浪费,完全避免了酸的损失,处理效率高,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23.3、本实用新型的酸浸系统可以用于同时处理多批物料,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多个酸浸单元仅需采用一台气动隔膜泵实现运输酸液,减少了电能损耗,而且节约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酸浸系统的示意图。
26.其中各标注表示:
27.1、酸溶液储罐;2、加酸管道;3、耐酸泵;4、加液槽;5、反应釜;6、酸回流管道;7、尾气抽风管道;8、防腐抽滤槽;9、负压罐;10、真空泵;11、污水管道;12、污水泵;13、反应釜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29.实施例1
30.一种酸浸出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酸溶液储罐6、尾气抽风管道7和多个并联的酸浸单元,每个酸浸单元包括:加酸管道2、耐酸的加液槽4、反应釜5和酸回流管
道6,每个酸浸单元都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尾气抽风管道7连接;
31.所述反应釜5上设有加液口和排气口,所述反应釜5的排气口经排气管道与所述尾气抽风管道7连接,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风量调节阀,可用于控制抽风量的大小;所述反应釜5的加液口通过加酸管道2与所述酸溶液储罐1连接,所述加酸管道2上设有耐酸泵3和加液槽4,所述加液槽4上的顶部、侧壁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回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经加酸管道2与所述储溶液储罐1连接,所述出液口经加酸管道2与所述反应釜5的加液口连接,所述回液口经酸回流管道6与所述酸溶液储罐1连接,且所述回液口位于所述酸溶液储罐1上方,所述出液口与反应釜5加液口的加酸管道2上设有开关阀和流量控制阀。本系统中,优选在所述加液槽4的槽壁上设有与加热槽4连通的用于观察槽内液位的视管;所述视管为带刻度的透明防腐管。
32.本方案中,在进行酸浸出时,通过打开耐酸泵3,将酸溶液储罐1中的酸液输送至各酸浸单元的定量加酸槽4中,多余的酸液经回液口流出,并经酸回流管道6回流至酸液储酸罐1中,通过查看加液槽4的视管液位,待液位达到定量加酸槽4的要求时,关闭耐酸泵3,停止加酸,以实现后续的定量加酸,然后打开尾气抽风管道7、以及酸浸单元的加液槽4出液口处的加酸管道2上的开关阀和流量控制阀,调节出液速度,向反应釜5中加酸液,酸液与反应釜5中的物料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尾气抽风管道7将溢出的酸雾抽离反应釜5,集中抽至喷淋塔进行处理。本系统为一个闭路系统,能够实现在酸浸出物料过程中进行定量加酸,并能防止酸液从反应系统中溢出,避免影响工作环境。本方案中,耐酸泵3优选为气动隔膜泵。本方案中,反应釜5可为玻璃反应釜,反应釜5可放置在反应釜支架13上。本系统中所述尾气抽风管道7连接到喷淋塔处理,喷淋塔连接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喷淋塔抽风使反应釜内形成微负压,确保酸雾不会溢出到外面,全部通过管道抽送到喷淋塔中和处理,风机在终端将处理好无污染的尾气排出。
33.本系统中,加液槽4上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回流口,当设置多个回流口时,酸回流管道上安装多个与加液槽4连通的阀门,从高至低排列,需要不同的容积就打开相应的球阀使液位到了就通过打开的阀门溢流回储罐,实现不同的定量添加。当设有一个回流口时,可加液槽4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计成不同容积的槽体,管道连接方便更换。
34.该系统中,各酸浸单元中,所述加液槽4的出液口优选位于所述反应釜5的进液口上方,当打开酸浸单元的加酸管道2上的开关阀和流量调节阀后,在重力作用下,加液槽4中的酸液即能通过加酸管道2进入所述反应釜5中。
35.本系统包括与反应釜5底部的卸料口连通的防腐抽滤槽8,所述防腐抽滤槽8上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防腐抽滤槽8的进料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反应釜5卸料口连通;所述防腐抽滤槽8槽体内设有用于将防腐抽滤槽8槽体分为上下两层的网孔板,所述网孔板上设有抽滤网。所述防腐抽滤槽8上设有排气口,所述防腐抽滤槽8的进料口与反应釜5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防腐抽滤槽8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尾气抽风管道7连接。
36.还包括负压罐9、真空泵10、污水泵11和污水管道12,所述防腐抽滤槽8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与尾气抽风管道7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有风量调节阀;所述防腐抽滤槽8的侧壁上设有抽风口和排水口;所述抽风口通过抽滤负压管与负压罐9和真空泵10连接,抽滤负压管上设有防腐开关阀;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污水管道12连接,污水管道12连接污水车间,所述污水管道12上设有污水泵11和排水阀。真空泵10可为水喷式真空
泵。
37.待酸浸反应完成后,打开排气管道上的风量调节阀,打开反应釜5卸料阀,将物液混合物流入防腐抽滤槽8,开启真空泵10,将负压罐9抽成负压,打开抽滤负压管上的防腐开关阀,抽滤负压管对防腐抽滤槽8内物液混合物进行抽滤,滤液通过抽滤网进入防腐抽滤槽8槽体下部,而固体浸出物则留在抽滤网上方,以实现物液混合物的固液分离,固体为浸出物料,液体为滤液,防腐抽滤槽8内抽滤出来的滤液通过污水泵11(如隔膜泵)抽送到污水管道12,输送至污水车间处理。
38.所述反应釜5与防腐抽滤槽8都与尾气抽风管道7连接,将溢出酸气抽离集中到喷淋塔处理,防止酸雾溢出污染车间环境。
39.本系统中,每台设备与各管道的连接可通过法兰实现,即加液槽4、酸液储罐1、反应釜5、防腐抽滤槽8与管道的连接都通过法兰实现,维修时可以通过拆卸安装法兰或设备进行维护,操作方便。
40.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