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及其中间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7747发布日期:2022-05-17 13:5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及其中间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及其中间包。


背景技术:

2.中间包是连铸工艺中钢包与结晶器之间不可缺少的钢液存储容器和分配容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424687a中公开了一种中间包,并具体公开了其包括中间包壳体、中间包冲击桶、挡渣墙,所述中间包壳体为顶部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中间包冲击桶设置在中间包壳体内底壁上,并靠近中间包壳体侧壁设置,所述挡渣墙竖直设置,且其两端和底部分别嵌装于中间包壳体的内壁和底壁上,所述挡渣墙与所述中间包壳体之间形成冲击区,所述中间包冲击桶位于所述冲击区内,所述中间包壳体底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的中间包水口。
3.此类中间包具有如下缺陷:由于钢液从钢包长水口冲入中间包内,由于其流速非常大,因此挡墙下部的速度大,挡墙容易飘浮,因此一方面影响钢厂周转周期、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影响挡墙使用寿命,增加挡墙和挡墙维修成本。在钢包浇筑过程中,由于钢液的温度过高,钢液速度大,钢液会对挡墙进行冲刷,如果挡墙漂浮,会变成不利于钢水净化的有害杂质。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避免挡墙漂浮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挡墙漂浮的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及其中间包。
5.本实用新型的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包括:
6.留槽模本体,所述留槽模本体呈条状,且两端对称设有吊装孔;
7.支翼,所述支翼对称设于所述留槽模本体的两端,且与所述留槽模本体呈钝角;
8.插管,所述插管适于插入所述吊装孔内。
9.优选地,所述留槽模本体为中空结构,呈等腰梯形状,且中空内部设有矩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适于支撑所述留槽模本体的内腔。
10.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为多个,沿所述留槽模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平行设置。
11.优选地,所述支翼与所述留槽模本体的中心轴线呈100
°‑
140
°
的角度。
12.优选地,在两个所述支翼相对的一侧,所述支翼与所述留槽模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圆倒角。
13.优选地,所述支翼为中空结构,呈四边形状,且中空内部设有矩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适于支撑所述支翼的内腔。
14.优选地,所述支翼与所述留槽模本体为一体结构。
15.优选地,所述支翼的四边形的外边与所连接的工作衬平行。
16.优选地,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厚度等于工作衬包底的厚度;所述工作衬
包底挡墙留槽模的宽度大于挡墙的厚度。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间包,利用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得到。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包括:留槽模本体、支翼、插管;所述留槽模本体呈条状,且两端对称设有吊装孔;所述支翼对称设于所述留槽模本体的两端,且与所述留槽模本体呈钝角,所述插管适于插入所述吊装孔内。由于钢水从大包长水口高速下落,使用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可以在安装挡墙时,将挡墙嵌入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形成的槽内,从而增强挡墙对钢水的冲刷能力,减少了挡墙漂浮,进而降低中间包的成本。
20.(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生产过程与挡墙模具生产方式一致,不会额外带来任何的生产困难,也不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生产简单,节约材料,施工方便,使用效果理想,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俯视方向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图2中侧视方向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26.图5是图4中俯视方向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使用状态图。
27.其中,1-留槽模本体;2-支翼;3-插管;4-支撑板;5-工作衬。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实施例的连铸中间包的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如图1-3所示,包括:留槽模本体1、支翼2、插管3。
29.所述留槽模本体1呈条状,且两端对称设有吊装孔;所述支翼2对称设于所述留槽模本体1的两端,且与所述留槽模本体1呈钝角;所述插管3适于插入所述吊装孔内。
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与中间包的挡墙形状相适应。所述留槽模本体1的结构并不唯一,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体的设计方式,所述留槽模本体1为中空结构,呈等腰梯形状,且中空内部设有矩形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适于支撑所述留槽模本体1的内腔。所述支撑板4的设置可以提高所述留槽模本体1的结构强度,为保障支撑效果的均匀,所述支撑板4为多个,沿所述留槽模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为3个。
31.所述支翼2与所述留槽模本体1的中心轴线呈100
°‑
140
°
的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支翼2与所述留槽模本体1的中心轴线呈130
°
角。在两个所述支翼2相对的一侧,所述支翼2
与所述留槽模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圆倒角。在该处设置圆倒角,可以增强挡墙对钢水的抗冲刷能力。所述支翼2与所述留槽模本体1为一体结构。
32.所述支翼2为中空结构,呈四边形状,且中空内部设有矩形的支撑板 4;所述支撑板4适于支撑所述支翼2的内腔。所述支撑板4的设置,可以提高所述支翼2的结构强度。所述支翼2的四边形的外边与所连接的工作衬平行。
33.如图3所示,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厚度h等于工作衬包底的厚度。如图4所示,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宽度l大于挡墙的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宽度比挡墙的厚度大 20mm,这样的尺寸关系有利于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脱模。
34.本实施例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其使用方法如下:首先使用浇注料打好永久衬,永久衬达到要求后,开始打工作衬;将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置于包底永久衬处,再放置工作衬包胎,使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在工作衬5内,形成如图4-5所示的结构,可见,所述工作衬5 的厚度与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厚度h相等。最后,对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和工作衬5进行烘烤,烘烤完毕后,取出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的插管3,通过吊装孔取出所述工作衬包底挡墙留槽模,并在该处安装挡墙。
3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