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磨一体磨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1420发布日期:2022-01-19 19:2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磨一体磨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抛磨一体磨刀器。


背景技术:

2.刀具,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也经常使用,但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避免不了会因为磨损而变钝,此时就需要对刀具的刃口处进行刃磨,但现有的磨刀器有以下缺陷:
3.1)人工操作,角度不好掌握,容易造成刃口刃磨过渡或者是刃口磨偏;
4.2)常用的磨刀器只对刃口进行刃磨,刀面产生铁锈会刃磨不到;
5.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磨一体磨刀器,解决的上述问题。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抛磨一体磨刀器,包括磨刀盒1,所述磨刀盒1的外侧的底部设置防滑脚垫8,所述磨刀盒1的外侧的底端设置充电口7,所述充电口7的一侧设置开关7,所述磨刀盒1的上端对称设置卡扣6,所述卡扣6的正上方设置放刀口2,所述磨刀盒1的顶端设置压盖5,所述压盖5的侧面设置挂钩,所述卡扣6和所述挂钩匹配,所述压盖5和所述磨刀盒1转动连接,所述磨刀盒1的内侧的底部固定设置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上方设置下抛磨装置3,所述下抛磨装置3可拆卸卡接于所述磨刀盒1内部,所述压盖5的下表面设置上抛磨装置4,所述压盖5和所述上抛磨装置4可拆卸链接,所述上抛磨装置4和所述下抛磨装置3匹配,所述可充电电池和所述上抛磨装置4、所述下抛磨装置3电连接,磨刀盒1整体采用ppc材料,当压盖5压下时,整体是一个盒子形状。
8.优选的,所述下抛磨装置3包括底板311,所述底板311的下表面的中间设置金属触点,所述底板311的上表面对称设置t型支撑滑杆312,所述底板311的正上方设置顶板314,所述t型支撑滑杆312贯穿所述顶板314,所述顶板314和所述t型支撑滑杆312滑动连接,所述t型支撑滑杆312上设置有弹簧313,所述弹簧313设置于所述顶板314和所述底板311之间,所述顶板314的底部的第一对角线设置第一组砂轮电机321,所述第一组砂轮电机32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314,所述顶板314的上表面对应第一组砂轮电机321的输出端设置第一砂轮组315,所述顶板314的下表面第二对角线设置第一组抛光电机322,所述第一组抛光电机32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顶板314,所述顶板314的上表面对应第一组抛光电机322的输出端设置第一抛光轮组316,当按压顶板314时,t型支撑滑杆312上灵活滑动且不卡阻,弹簧313将顶板顶至t型头处,砂轮组和抛光轮组都处于对角线上,且转动灵活,不发生干涉,砂轮组上的砂轮为锥型砂轮,抛光轮为圆周运动平面轮。
9.优选的,所述上抛磨装置4包括上压板317,所述上压板317的上表面的第三对角线设置第二组砂轮电机324,所述第二组砂轮电机32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上压板317,所述上压板317的下表面对应第二组砂轮电机324的输出端设置第二砂轮组,所述上压板317的上表面的第四对角线设置第二组抛光电机323,所述第二组抛光电机32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上压
板317,所述上压板317的下表面对应第二组抛光电机323的输出端设置第二抛光轮组318,所述上压板317的四个角对称设置沉孔320,当压盖下压时,t型头刚好卡在沉孔处,上下砂轮和上下抛光轮不会发生干涉,上抛磨装置上的砂轮组和抛光轮组与下抛磨装置上的砂轮组和抛光轮组位置相反。
10.优选的,所述可充电电池内套接于所述磨刀盒的内侧的底部,所述充电口和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通过充电电池对驱动电机进行供电。
11.优选的,所述压盖的后端对应所述磨刀盒的后端设置合页,所述压盖的前端设置挂钩,所述磨刀盒的前端对应设置卡扣,通过合页可以方便开合,使用时,将卡扣扣紧就可以使上抛磨装置和下抛磨装置靠近,中间只留下缝隙。
12.优选的,所述放刀口2位于所述磨刀盒1的上端,所述放刀口2和所述下抛磨装置3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放刀口2贯穿所述磨刀盒1,当放入刀具后,使刀具正好处于上抛磨装置4和下抛磨装置3的正中间。
13.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下抛磨装置的砂轮组和抛光轮组和上抛磨装置的砂轮组和抛光轮组,不仅能够刃磨刀具,而且在刃磨刀具的同时能够对刀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具有良好的市场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抛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抛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抛磨电机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抛磨电机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20.以上附图所示:磨刀盒1、防滑脚垫8、充电口7、开关9、卡扣6、放刀口2、压盖5、下抛磨装置3、上抛磨装置4、底板311、t型支撑滑杆312、弹簧313、顶板314、第一组砂轮电机321、第一组抛光电机322、第一砂轮组315、第一抛光轮组316、上压板317、第二组砂轮电机324、第二组抛光电机323、第二砂轮组319、第二抛光轮组318、沉孔320。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23.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
25.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了固定和安装将下抛磨装置3设置磨刀盒1,为了下抛磨装置3和上抛磨装置4上的驱动电机运转,就在磨刀盒1的底部安装了可充电电池,为了防止磨刀盒1在工作状态下晃动或者坠落所以在磨刀盒1的底部的四个角分别安装了四个防滑脚垫8,为了方便对充电电池充电,在充电电池的外部安装充电口7,并连接充电电池,通过充电口7可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在充电口7的一侧安装开关9可控制充电电池对驱动电机的控制,在磨刀盒1的上端的前后开口,并使下抛磨装置3和开口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为了使磨抛效果更好,在磨刀盒1的上端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压盖5,并在压盖5上用螺丝固定安装上抛磨装置4,使压盖5和磨刀盒1能够灵活转动,并在压盖1上合页的对称一侧设置挂钩,在压盖5闭合状态的对应挂钩位置安装卡扣,使压盖5在闭合状态能够扣紧,这样方便取出上抛磨装置4和下抛磨装置3,以方便更换砂轮和抛光片,进一步的将压盖上安装开关或者触摸开关装置,在使用时会更加方便。
26.具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刀具的刃磨和抛光目的,在底板311的四个角对称钻孔并攻丝,在底板311的底部安装和充电电池对应的金属触点,在底板的正上方安装顶板314,在顶板314的下表面的一个对角线上安装抛光电机,并使抛光电机的输出端穿过顶板314,用螺栓固定,在顶板314的另一对对角线上安装另一对砂轮电机,并使砂轮电机的输出端穿过顶板314,用螺栓固定,并在顶板314的上表面对应的抛光轮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抛光轮,使抛光轮灵活转动,在顶板314的上表面对应的砂轮电机驱动端上安装砂轮,使砂轮灵活转动,在顶板314上对应底板的四个角钻孔,将带有平头的t型支撑滑杆312穿过顶板314,再将弹簧313套接在带有平头的t型支撑滑杆312上,使弹簧313能够自由伸缩,再将t型支撑滑杆312安装在底板311上,按压顶板314使顶板314在t型支撑滑杆312上灵活滑动,并保证弹簧313有一定的弹力,能够使顶板314始终顶着t型支撑滑杆312的t型头;进一步的,可以将锥形砂轮改成锥型铣头一样可以对刀具刀口进行磨削,从而达到刃磨的目的。
27.具体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较好的刃磨目的,在上压板317的上表面对角线安装另一组砂轮电机,并使砂轮组电机的驱动端穿过上压板317,在上压板317的下表面对应的砂轮电机输出端安装砂轮,使砂轮在上压板317上灵活转动,在上压板317的上表面的另一对角线安装另一组抛光轮电机,使抛光轮电机的驱动端穿过上压板317,在上压板317的下表面对应安装抛光轮,使抛光轮在上压板上灵活转动,在上压板317的四个角对应t型支撑滑杆312的顶端设置沉孔320,使压盖5在处于合着状态时t型支撑滑杆312的t型头处于沉孔320内。
28.基本工作原理:上抛磨装置和下抛磨装置上的抛光轮和砂轮,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贴合状态,打开开关,充电电池将驱动各个电机运转,砂轮电机带动砂轮转动,抛光轮电机带动抛光轮转动,将刀具从放刀口放入,刀具和砂轮、抛光轮做相切运动,刀具的刀口通过砂轮进行磨削,刀具的外表面通过抛光轮进行抛光。
2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