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8832发布日期:2022-01-22 12:1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体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涉及壳体铸造,具体为一种壳体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2.砂型铸造最常用的铸造砂是硅质砂,是以型砂和芯砂为造型材料制成铸型,液态金属充填铸型来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3.铸造模具是用来制造砂模的重要工艺装备,铸造模具要满足尺寸精度、起模方便、批量生产、效率高和经济合理等要求,但由于壳体铸造生产中受壳体铸件形状制约,壳体铸造的模具设计更为复杂,为实现壳体铸件的铸造成型,需配合使用到组芯造型(即用若干块砂芯组合成铸型的造型方法),组芯的装配精度会直接影响壳体铸件的成型质量,但现有的组芯装配过程难度大、精度误差大,会影响生产进度和壳体铸件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组芯装配过程难度大和精度误差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一体成型有上壳体模型,下模具一体成型有下壳体模型,所述上模具上部的左侧开设有一对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对称分布在下壳体模型的前后两侧,上模具上部的右侧开设有一对第二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对称分布在下壳体模型的前后两侧,第一插接槽插接装配有第一检测梁,第二插接槽插接装配有第二检测梁,第一检测梁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梁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检测孔,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均插接装配有用于检测砂芯的高度块。
6.优选的,所述高度块为圆柱形结构且高度块的圆周表面刻设有刻度线。
7.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基准线槽。
8.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均为矩形结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四角处开设有用于插接定位销的定位孔。
9.优选的,所述上壳体模型固定安装有冒口模型,上模具和上壳体模型均固定安装有浇道模型。
10.优选的,所述下壳体模型固定安装有缝隙浇道模型。
11.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侧壁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吊装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壳体铸造模具是在组芯的过程中增加对应的刻线基准,并通过配套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具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的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检测梁的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度块的立体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芯的立体图。
19.图中:1.上模具、2.冒口模型、3.第一检测梁、4.第一检测孔、5.第二检测梁、6.第二检测孔、7.上壳体模型、8.第二插接槽、9.高度块、10.第一插接槽、11.定位孔、12.吊装杆、13.下模具、14.基准线槽、15.下壳体模型、16.缝隙浇道模型、17.浇道口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壳体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13,上模具1一体成型有上壳体模型7,下模具13一体成型有下壳体模型15,上模具1上部的左侧开设有一对第一插接槽10,第一插接槽10对称分布在下壳体模型15的前后两侧,上模具1上部的右侧开设有一对第二插接槽8,第二插接槽8对称分布在下壳体模型15的前后两侧,第一插接槽10插接装配有第一检测梁3,第二插接槽8插接装配有第二检测梁5,第一检测梁3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检测孔4,第二检测梁5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检测孔6,第一检测孔4和第二检测孔6均插接装配有用于检测砂芯的高度块9。
22.组芯用的部分砂芯形状复杂,为方便确定形状复杂砂芯的安装位置,在形状复杂砂芯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检测块,检测块与形状复杂砂芯为一体成型制作,方便通过高度块9与检测块接触,从而确定形状复杂砂芯的安装精度。
23.高度块9为圆柱形结构且高度块9的圆周表面刻设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能够更精准的观察高度块9分别在第一检测孔4和第二检测孔6内的高度。
24.下模具13的上表面开设有基准线槽14,基准线槽14是根据组芯的基准对应开设的,使制作出的下砂箱具有基准线,便于对组芯的位置进行精确比对,提升安装精度。
25.上模具1和下模具13均为矩形结构,上模具1和下模具13的四角处开设有用于插接定位销的定位孔11,定位孔11的数量为2到4个且与上壳体模型7和下壳体模型15错位开设,在上下对应的定位孔11内插接定位销,能够提升上模具1和下模具13背向扣合的精度。
26.上壳体模型7固定安装有冒口模型2,上模具1和上壳体模型7均固定安装有缝隙浇道模型16,下壳体模型15固定安装有浇道口模型17,在符合铸造工艺的位置设置冒口模型2、缝隙浇道模型16和浇道口模型17。
27.上模具1和下模具13的侧壁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吊装杆12,通过吊装杆12便于对上模具1和下模具13进行抬升和转移。
28.工作原理:
29.使用时,分别从第一插接槽10和第二插接槽8中拆卸下第一检测梁3和第二检测梁5以及第一检测孔4和第二检测孔6内的高度块9;
30.将上模具1和下模具13背向扣合,并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11的插接定位后,将上模
具1和上壳体模型7放入砂箱中,通过混砂机制作出具有上壳腔体、冒口和缝隙浇道的上砂箱和具有下壳腔体、浇道口和基准线的下砂箱,开箱取出上模具1和下模具13后,将组芯的各个砂芯安装至下壳腔体内,通过基准线对比调整砂芯的位置后,将第一检测梁3、第一检测孔4放置在下砂箱上表面,并在第一检测孔4和第二检测孔6内插接高度块9,经高度块9的顶升高度确定形状复杂砂芯的安装精度;
31.组芯调整好后,将第一插接槽10和第二插接槽8以及高度块9安装回第一插接槽10和第二插接槽8放置,避免丢失。
32.将上砂箱和下砂箱扣合,内部形成壳体铸件的完整型腔,通过低压铸造机将金属熔液经浇道口注入型腔内冷却成型后,开箱取出壳体铸件并去除组芯后完成制作。
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