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轴数控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6630发布日期:2022-07-13 01:4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轴数控磨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磨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轴数控磨床。


背景技术:

2.数控磨床是通过数控技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数控磨床可分为数控平面磨床、数控无心磨床、数控内外圆磨床等类型,其中现有的数控磨床在使用的过程中,磨床上的丝杆通常为裸露状态,当丝杠处于高速转动的过程中,不利于保护工作人员,同时在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上料处理,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轴数控磨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轴数控磨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与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座的一侧顶端设置有z轴电机,且z轴电机的输出端与z轴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z轴丝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的顶端一侧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且z轴丝杆与升降板的一侧中心处设置的滚珠螺母相互配合连接,升降板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的滑块位于固定座的一侧两端设置的滑轨上滑动,升降板的一侧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的顶端与第一波浪伸缩罩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波浪伸缩罩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二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移动板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升降板的另一侧中心处设置有c轴箱,c轴箱的底端与电主轴的顶端转动连接,底座的顶端与安装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座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安装座的顶端一角与x轴工作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x轴工作电机的输出端与x轴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x轴丝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的顶端设置的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杆连接,x轴丝杆与第一移动板的底端中心处设置的滚珠螺母块相互配合连接,第一移动板的底端两侧设置的滑块位于安装座的顶端两侧设置的滑轨上滑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与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侧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波浪伸缩罩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波浪伸缩罩的另一侧与安装座上开设的凹槽内部一侧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端一侧设置有y轴电机,且y轴电机的输出端与y轴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y轴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板的顶端另一侧设置的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y轴丝杆与滑板的底端中心处设置的滚珠螺母块相互配合连接,滑板的一侧与第三波浪伸缩罩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三波浪伸缩罩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滑板的顶端设置有a轴箱。
8.进一步的,所述a轴箱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送料组件中的分油块,送料组件包括料盘、夹紧气缸、分油块、三角板、旋转气缸、探针和连接臂,a轴箱的顶端与料盘的底端固定
连接,三角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c轴箱的一侧,三角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与连接臂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两侧固定安装有夹紧气缸,探针固定连接在电主轴的一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波浪伸缩罩、第二波浪伸缩罩和第三波浪伸缩罩,有利于对该装置中使用到的丝杆进行遮挡,避免了丝杠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从而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同时该装置中设置有送料组件,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分油块的安装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探针的安装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料盘的安装示意图;
16.图中:1、底座;2、安装座;3、侧板;4、x轴丝杆;5、第一移动板;6、y轴丝杆;7、x轴工作电机;8、滑板;9、a轴箱;10、送料组件;11、c轴箱;12、第一波浪伸缩罩;13、z轴电机;14、第二移动板;15、固定座;16、升降板;17、安装板;18、出水口;19、电主轴;20、第二波浪伸缩罩;101、料盘;102、夹紧气缸;103、分油块;104、三角板;105、旋转气缸;106、探针;107、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五轴数控磨床,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一侧与固定座15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座15的一侧顶端设置有z轴电机13,且z轴电机13的输出端与z轴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z轴丝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2的顶端一侧中心处嵌入安装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且z轴丝杆与升降板16的一侧中心处设置的滚珠螺母相互配合连接,升降板16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的滑块位于固定座15的一侧两端设置的滑轨上滑动,升降板16的一侧两端分别与安装板17固定连接,安装板17的顶端与第一波浪伸缩罩1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波浪伸缩罩12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二移动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移动板14与固定座15固定连接,升降板16的另一侧中心处设置有c轴箱11,c轴箱11的底端与电主轴19的顶端转动连接,底座1的顶端与安装座2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座2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安装座2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8,安装座2的顶端一角与x轴工作电机7的底端固定连接,x轴工作电机7的输出端与x轴丝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x轴丝杆4的另一端与安装座2的顶端设置的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杆连接,x轴丝杆4与第一移动板5的底端中心处设置的滚珠螺母块相互配合连接,第一移动板5的底端两侧设置的滑块位于安装座2的顶
端两侧设置的滑轨上滑动,有利于对第一移动板5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处理,第一移动板5的一侧与侧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侧板3的另一侧与第二波浪伸缩罩2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波浪伸缩罩20的另一侧与安装座2上开设的凹槽内部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板5的顶端一侧设置有y轴电机,且y轴电机的输出端与y轴丝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y轴丝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板5的顶端另一侧设置的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y轴丝杆6与滑板8的底端中心处设置的滚珠螺母块相互配合连接,滑板8的一侧与第三波浪伸缩罩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三波浪伸缩罩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滑板8的顶端设置有a轴箱9,a轴箱9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送料组件10中的分油块103,送料组件10包括料盘101、夹紧气缸102、分油块103、三角板104、旋转气缸105、探针106和连接臂107,a轴箱9的顶端与料盘101的底端固定连接,三角板10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c轴箱11的一侧,三角板1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105,旋转气缸105与连接臂107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臂107的另一端两侧固定安装有夹紧气缸102,探针106固定连接在电主轴19的一侧,通过设置的送料组件10,有利于对物料进行自动上料处理,避免了人工进行上料,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9.工作原理:当使用该实用新型时,人工首先将所需打磨的坯料放置在料盘101上,随后即可使用该装置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且在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首先利用设置的x轴工作电机7带动x轴丝杆4的转动,由于第一移动板5上设置的滚珠螺母块与x轴丝杆4配合连接,从而利用x轴丝杆4的转动带动第一移动板5的移动,且第一移动板5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波浪伸缩罩20的伸展,同时由于滑板8设置在第一移动板5上,从而利用第一移动板5的移动带动滑板8的移动,同时利用z轴电机13以及y轴电机的工作分别带动z轴丝杆以及y轴丝杆6的转动,从而分别带动升降板16和滑板8的移动,升降板16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波浪伸缩罩12的伸展,滑板8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三波浪伸缩罩的伸展,继而分别带动夹紧气缸102和料盘101的移动,从而调节料盘101上放置的工件与夹紧气缸102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夹紧气缸102位于料盘101上所需加工的工件正上方时,即可通过打开夹紧气缸102对料盘101上放置的工件进行夹紧固定,随后将通过设置的旋转气缸105带动连接臂107和夹紧气缸102的转动,从而带动夹紧气缸102上夹紧固定的工件的移动,随后通过打开x轴工作电机7、z轴电机13和y轴电机调节a轴箱9上设置的转动盘以及夹紧气缸102的位置关系,同时在调节的过程中,利用设置的探针106对工件进行检测,当a轴箱9上设置的转动盘与夹紧气缸102上夹紧的工件处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即可关闭z轴电机13和y轴电机,随后通过x轴工作电机7和转动盘的配合对夹紧气缸102上夹紧固定的工件进行固定即可使x轴工作电机7停止工作,随后即可通过设置的旋转气缸105带动连接臂107和夹紧气缸102的反向转动即可,随后通过打开x轴工作电机7,以及配合a轴箱9和电主轴19的工作对转动盘上的工件进行打磨处理即可。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它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