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5478发布日期:2022-06-02 00:3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f炉钢包的捞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


背景技术:

2.lf炉在精炼过程,有时需要从钢包中捞出一部分炉渣,目前国内外通常用的是机械手扒渣机、或者捞渣平台机,捞出渣量较大,可以解决较大的钢包捞渣,比如公称容量80t以上的钢包,有比较大的渣面直径,超过100t钢包将更有优势,但是,上述已有的捞渣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钢厂需要有安装捞渣机械的空间,而且要在专门的除渣工位才能操作,空间不足够时,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二、对公称容量≤60t钢包,尤其是更小的钢包,渣面直径小,用上述捞渣机械属大材小用,操作困难,当钢包中炉渣很稀,比如碱度r=cao/sio2略高于1.0时,上述捞渣机械不容易将渣子捞出来,且传统的捞渣盘会一同将钢水捞出,反复的捞渣后,造成了钢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lf炉钢包捞渣工具操作困难,适用性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包括捞渣斗,所述捞渣斗上沿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吊耳,所述捞渣斗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吊耳之间的上沿均为弧形圆滑过渡边,且每个弧形圆滑过渡的开口均竖直朝上设置,所述捞渣斗的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所述捞渣斗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端面中部竖直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捞渣斗内底壁与下端面之间竖直开设有与抵块配合的通孔。
6.在上述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中,每个所述第一吊耳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条,每根所述第一链条远离第一吊耳的一端均与外界天车的主钩连接。
7.在上述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中,所述活动板上端面对称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吊耳,每个所述第二吊耳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链条,每根所述第二链条远离第二吊耳远离的一端均与外界天车的副钩连接。
8.在上述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中,所述抵块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状,且抵块上端面直径大于下端面直径。
9.在上述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中,所述捞渣斗内壁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位于活动板下方。
10.在上述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中,所述捞渣斗的外径与外界lf炉钢包的内腔直径相匹配,捞渣斗的边缘与lf炉钢包内壁之间留有均匀的间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公称容量60t钢包,尤其更小钢包的捞渣工作,进行高效
捞渣操作,实现炉渣偏稀(炉渣碱度偏低,r=cao/sio2略高于1.0),进行高效捞渣操作,比传统的捞渣,节约电耗≥50%以,提高了炉渣的冶金效果,提高了钢包使用寿命,是因为捞去了一部分低碱度的渣,然后补充石灰提高碱度,设备只是一个工具,容易制造,投入费用低,捞渣不需要专门的操作工位,不增加空间,安全性高。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抵块与通孔,捞渣斗使用时,能够对捞渣斗内的钢水进行针对性的排泄,既能够提高捞渣斗的捞渣效率,又能够避免钢水的浪费。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捞渣斗、2第一吊耳、3第一链条、4固定环、5活动板、6第二吊耳、7第二链条、8通孔、9抵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3,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包括捞渣斗1,所捞渣斗1的外径与外界lf炉钢包的内腔直径相匹配,捞渣斗1的边缘与lf炉钢包内壁之间留有均匀的间隙,捞渣斗1的材质优选20#类钢铸件或锻件,捞渣斗1上沿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吊耳2,捞渣斗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吊耳2之间的上沿均为弧形圆滑过渡边,且每个弧形圆滑过渡的开口均竖直朝上设置,捞渣斗1的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捞渣斗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活动板5,活动板5下端面中部竖直固定连接有抵块9,捞渣斗1内底壁与下端面之间竖直开设有与抵块9配合的通孔8。
20.每个第一吊耳2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条3,每根第一链条3远离第一吊耳2的一端均与外界天车的主钩连接。
21.活动板5上端面对称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吊耳6,每个第二吊耳6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链条7,每根第二链条7远离第二吊耳6远离的一端均与外界天车的副钩连接,且第一链条3和第二链条7均为耐热链条。
22.抵块9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状,且抵块9上端面直径大于下端面直径,捞渣斗1内壁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且固定环4位于活动板5下方。
2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使用时,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活动板5下端面与固定环4上端面相抵,抵块9插入通孔8内,且此时抵块9侧壁与通孔8内壁滑动连接,抵块9对通孔8进行密封,之后通过外界天车的主钩与第一链条3配合,带动捞渣斗1移动,捞渣斗1进入lf炉钢包内腔,钢渣以及部分钢水经过捞渣斗1上沿处的弧形圆滑边进入捞渣斗1内,此时由于活动板5与固定环4相抵,抵块9侧壁与通孔8内壁滑动连接,钢水被阻隔在活动板5上方和捞渣斗1外,不会进入通孔8内,因此可以保护通孔8和抵块9,之后通过天车主钩驱动捞渣斗1上升至钢水上方,接着通过天车副钩驱动活动板5缓慢上升,活
动板5带动抵块9逐步与通孔8分离,由于抵块9为梯形体,则抵块9与通孔8之间产生缝隙,如图3所示,则捞渣斗1内的钢水可以经过抵块9与通孔8之间的缝隙回流至lf炉钢包内腔,仅将钢渣捞出。
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包括捞渣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斗(1)上沿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吊耳(2),所述捞渣斗(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吊耳(2)之间的上沿均为弧形圆滑过渡边,且每个弧形圆滑过渡的开口均竖直朝上设置,所述捞渣斗(1)的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所述捞渣斗(1)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下端面中部竖直固定连接有抵块(9),所述捞渣斗(1)内底壁与下端面之间竖直开设有与抵块(9)配合的通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吊耳(2)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条(3),每根所述第一链条(3)远离第一吊耳(2)的一端均与外界天车的主钩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上端面对称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吊耳(6),每个所述第二吊耳(6)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链条(7),每根所述第二链条(7)远离第二吊耳(6)远离的一端均与外界天车的副钩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9)的纵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状,且抵块(9)上端面直径大于下端面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斗(1)内壁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且固定环(4)位于活动板(5)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斗(1)的外径与外界lf炉钢包的内腔直径相匹配,捞渣斗(1)的边缘与lf炉钢包内壁之间留有均匀的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LF炉钢包的捞渣工具,包括捞渣斗,所述捞渣斗上沿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吊耳,所述捞渣斗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吊耳之间的上沿均为弧形圆滑过渡边,且每个弧形圆滑过渡的开口均竖直朝上设置,所述捞渣斗的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所述捞渣斗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端面中部竖直固定连接有抵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公称容量60T钢包,尤其更小钢包的捞渣工作,且捞渣不需要专门的操作工位,不增加空间,安全性高,同时,通过设置抵块与通孔,捞渣斗使用时,能够对捞渣斗内的钢水进行针对性的排泄,既能够提高捞渣斗的捞渣效率,又能够避免钢水的浪费。的浪费。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杜光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铸鸿锻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