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金属制品用抛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8983发布日期:2022-07-26 22:1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金属制品用抛丸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金属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金属制品用抛丸设备。


背景技术:

2.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金属制品在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给社会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些抛丸机在对金属制品加工的过程中,可能无法对加工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从而可能导致掺和杂质的气体流动至空气中,气体中含有部分铁锈物质等,进而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加工金属制品用抛丸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无法对加工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从而可能导致掺和杂质的气体流动至空气中,气体中含有部分铁锈物质等,进而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加工金属制品用抛丸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加工金属制品用抛丸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固定安装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侧与装置本体的外侧固定连通,所述进风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固定套设有套管,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减少粉尘流动的降尘机构。
8.通过设置抽风机、进风管、漏斗、出风管和套管,实现了对位于装置本体内部加工产生的气体吸收排放。
9.优选的,所述降尘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壁与水箱的外侧固定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固定贯穿处理箱的外侧,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水分排放的喷洒机构。
10.通过设置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实现了将位于水箱内部的水分吸收转移。
11.优选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环形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环形管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环形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喷头。
12.通过设置环形管和喷头,实现了对位于处理箱气体中的部分杂质分离。
13.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流动管,所述流动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罩。
14.通过设置流动管和滤罩,实现了便于处理箱内部部分气体的排放。
15.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底部与装置本体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丸箱,所述上丸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外侧固定贯穿装置本体的顶部。
16.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放置台、上丸箱和传输管,实现了便于对位于装置本体内部的金属制品进行加工。
17.优选的,所述环形管的外侧壁搭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钉,所述螺纹钉的外侧与处理箱的内部螺纹连接。
18.通过设置定位环和螺纹钉,实现了对环形管位置得稳固。
19.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
20.通过设置排放管和第一过滤网,实现了便于对处理箱内部的水过滤排放。
21.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排放管的底部固定贯穿水箱的顶部。
22.通过设置第二过滤网,实现了对进水管吸收使用的水分进一步过滤。
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加工金属制品用抛丸设备,通过抽风机运行,进风管和漏斗将装置本体内部金属制品加工的气体吸收,通过出风管排放至处理箱的内部,水泵运行,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配合使用,水分流动至环形管的内部后通过喷头排出,对位于处理箱内部排放的气体喷洒,对气体中的部分杂质分离,从而尽量避免装置本体内部的气体直接被工作人员吸收,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对金属制品加工产生的气体吸收处理的效果。
24.通过第一过滤网和排放管的配合使用,对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排放至水箱的内部,再通过第二过滤网的作用,对向下流动的水分再次过滤,尽量避免部分杂质被进水管抽取使用,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对水循环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漏斗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环形管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第二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底板;2、装置本体;3、水箱;4、处理箱;5、抽风机;6、进风管;7、漏斗;8、出风管;9、套管;10、水泵;11、进水管;12、出水管;13、环形管;14、喷头;15、流动管;16、滤罩;17、电动伸缩杆;18、放置台;19、上丸箱;20、传输管;21、排放管;22、第一过滤网;23、定位环;24、螺纹钉;25、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参照图1-3,一种加工金属制品用抛丸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本体2,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3,装置本体2底部的中心点与水箱3底部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条轴线上,水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4,处理箱4固定在水箱3的顶部中心处,处理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机5,抽风机5的进风口固定安装有进风管6,进风管6的外侧与装置本体2的外侧固定连通,进风管6远离抽风机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漏斗7,漏斗7设置有两个,两个漏斗7以装置本体2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抽风机5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出风管8,出风管8的纵截面为u形,出风管8远离抽风机5的一端固定套设有套管9,抽风机5运行后,位于装置本体2内部的气体通过漏斗7流动至进风管6的内部,再通过出风管8转移,最后通过套管9将气体均匀排放至处理箱4的内部,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减少粉尘流动的降尘机构。
33.参照图1,降尘机构包括水泵10,水泵10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的横截面为u形,进水管11的外侧壁与水箱3的外侧固定连通,水泵10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的纵截面为l形,出水管12的外侧固定贯穿处理箱4的外侧,水泵10运行后,进水管11吸收水箱3底部处理后的水分,通过出水管12转移至处理箱4的内部,出水管12远离水泵10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水分排放的喷洒机构。
34.参照图1和图3,喷洒机构包括环形管13,水分通过出水管12流动至环形管13的内部,出水管12远离水泵10的一端与环形管13的内部固定连通,环形管1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喷头14,喷头14设置有四个,四个喷头14每两个为一组,两组喷头14以处理箱4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环形管13内部的水分通过喷头14排出,对位于装置本体2气体中的部分杂质分离。
35.参照图1,处理箱4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流动管15,流动管15设置有两个,两个流动管15以处理箱4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流动管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罩16,处理箱4内部的气体通过流动管15向上流动,滤罩16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36.参照图1-2,装置本体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7,电动伸缩杆17设置有两个,两个电动伸缩杆17以装置本体2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电动伸缩杆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8,放置台18的底部与装置本体2的内底壁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杆17运行后,便于将位于放置台18顶部的材料移动,装置本体2远离处理箱4的一侧铰接有封闭门,对金属制品加工时,封闭门将装置本体2的远离处理箱4的一侧封闭,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丸箱19,上丸箱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输管20,传输管20的外侧固定贯穿装置本体2的顶部,加工使用的弹丸通过传输管20排放至装置本体2的内部,从而对金属制品加工。
37.参照图3-4,环形管13的外侧壁搭接有定位环23,定位环23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环23以处理箱4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定位环2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钉24,螺纹钉24的外侧与处理箱4的内部螺纹连接,定位环23的内侧壁与环形管13的外侧壁贴合后,螺纹钉24贯穿定位环23的外侧后与处理箱4的内部连接,从而对环形管13的位置稳固。
38.参照图3,处理箱4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排放管21,排放管21位于处理箱4底部的中心处,排放管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22,第一过滤网22的直径与排放管21内部的直径相等,喷头14喷出的水通过排放管21向下流动至水箱3的内部,第一过滤网22对处理后的水分进行过滤。
39.参照图1、图4和图5,所水箱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25,第二过滤网25位
于进水管11远离水泵10一端的上方,排放管21的底部固定贯穿水箱3的顶部,水泵10运行后,进水管11抽取水箱3底部过滤后的水分使用。
40.工作原理:首先将金属制品放置在放置台18的顶部,电动伸缩杆17运行,将材料移动至装置本体2的内部,上丸箱19和传输管20对金属制品进行除锈,同时抽风机5运行,进风管6和漏斗7将装置本体2内部的气体和部分杂质吸收,通过出风管8传输至处理箱4的内部,套管9将气体排放至处理箱4的内部,水泵10运行,进水管11吸收水箱3内部的水分通过出水管12转移至环形管13的内部,水分通过喷头14喷出,减少处理箱4内部气体的流动,部分气体穿过滤罩16的内部后排放,杂质被分离在处理箱4的内部,从而尽量避免装置本体2内部的气体直接被工作人员吸收,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对金属制品加工产生的气体吸收处理的效果。
41.喷头14喷出的水分通过排放管21向下流动,第一过滤网22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初步过滤,尽量避免部分杂质流动至水箱3的内部,水分通过排放管21流动至水箱3的内部后,第二过滤网25再次对水分进行过滤,进一步增加水分的清洁度,水泵10运行,进水管11可再次吸收水箱3内部处理后的水分,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对水循环利用的效果。
4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