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设备生产用打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4782发布日期:2022-06-25 02:5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设备生产用打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设备生产用打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自动化是专门从事智能自动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控制器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其众多的功能模块、完善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众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的产品拥有多种系列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又称自动化装置。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3.现有的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有误差,制造的零件会产生毛边或毛刺等,这些零件需要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现有的打磨装置的使用范围较小,不具有普适性,且需要进行手持操作,在进行工作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设备生产用打磨抛光装置,具备快速固定夹持打磨零件,打磨型号广泛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具有普适性,手工操作具有危险性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设备生产用打磨抛光装置,包括打磨台,所述打磨台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
8.所述打磨组件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滑动卡接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一端上表面转动安装有齿轮螺母,所述齿轮螺母的内侧与所述螺纹柱相互啮合,所述操作板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打磨棒,所述操作板的上端镶嵌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螺母的外侧相互啮合;
9.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打磨台的中心位置,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下夹盘,所述打磨台的一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一端滑动卡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上夹盘。
10.所述螺纹柱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卡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
的两端与所述操作板相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升降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螺母转动,齿轮螺母转动带动内侧的螺纹与螺纹柱之间产生螺旋力,螺旋力带动齿轮螺母在螺纹柱上进行上升与下降,齿轮螺母转动安装于操作板的上表面,齿轮螺母上升下降带动操作板进行上升下降,通过滑动卡接于通孔内部的定位板对操作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操作板在上升下降的过程中被齿轮螺母带动转动,偏移打磨位置。
12.所述操作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滑筒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打磨电机在进行位置调节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与待打磨零件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14.所述打磨电机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打磨电机的一侧与所述推杆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槽使打磨电机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进而增大本实用新型的打磨范围,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16.所述下夹盘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转动卡接与所述打磨台的上表面。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撑环对下夹盘的外侧进行支撑,增加夹持组件的夹持效果与支撑效果,最终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打磨效果。
18.所述滑杆的一端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一号折叠杆,所述一号折叠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二号折叠杆,所述二号折叠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l型支撑杆的下表面。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一号折叠杆与二号折叠杆之间的折叠减小滑杆下端与l型支撑杆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上夹盘上升与下夹盘之间的位置,方便外部零件的固定夹持,通过一号折叠杆与二号折叠杆之间的展开增加滑杆下端与l型支撑杆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且增加上夹盘与下夹盘之间的夹持力度。
20.所述一号折叠杆与所述二号折叠杆的的连接点位置转动安装有环形齿轮条,所述环形齿轮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折叠电机,所述折叠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环形齿轮条相互啮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折叠电机转动带动环形齿轮条围绕二号折叠杆为中心转动,使一号折叠杆与二号折叠杆进行折叠,带动滑杆在l型支撑杆的一端向上滑动,折叠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环形齿轮条围绕二号折叠杆为中心转动,使一号折叠杆与二号折叠杆进行伸展,带动滑杆在l型支撑杆的一端向下滑动,使上夹盘与下夹盘之间的距离减小,对上夹盘之上的零件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折叠电机对上夹盘的位置进行固定。
22.(三)有益效果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设备生产用打磨抛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该自动化设备生产用打磨抛光装置,通过设置操作板,对打磨柱的高度与位置进行多范围的调节,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多种型号的零件进行打磨处理,增加装置的普适性,通过夹持组件,使零件能够进行自动化打磨处理,减少打磨时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夹盘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打磨台;
31.2、打磨组件;21、螺纹柱;211、通孔;212、定位板;22、操作板;221、滑槽;222、滑筒;223、推杆;224、弹簧;23、齿轮螺母;24、打磨电机;241、滑块;25、打磨棒;26、升降电机;
32.3、夹持组件;31、转动电机;32、下夹盘;321、支撑环;33、l型支撑杆;34、滑杆;341、一号折叠杆;342、二号折叠杆;343、环形齿轮条;344、折叠电机;35、轴承;36、上夹盘。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一
35.包括打磨台1,所述打磨台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组件2,所述打磨台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3;
36.所述打磨组件2包括螺纹柱21,所述螺纹柱21的外表面滑动卡接有操作板22,所述操作板22的一端上表面转动安装有齿轮螺母23,所述齿轮螺母23的内侧与所述螺纹柱21相互啮合,所述操作板22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打磨电机24,所述打磨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打磨棒25,所述操作板22的上端镶嵌安装有升降电机26,所述升降电机26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螺母23的外侧相互啮合;
37.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转动电机31,所述转动电机31固定安装于所述打磨台1的中心位置,所述转动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下夹盘32,所述打磨台1的一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杆33,所述l型支撑杆33的一端滑动卡接有滑杆34,所述滑杆3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35,所述轴承3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上夹盘36。
38.所述螺纹柱2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211,所述通孔211的内部滑动卡接有定位板212,所述定位板212的两端与所述操作板22相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板2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21,所述滑槽22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滑筒222,所述滑筒222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推杆223,所述推杆223与所述滑筒222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24,所述打磨电机2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241,所述滑块241滑动卡接于所述滑槽221的内部,所述打磨电机24的一侧与所述推杆223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
39.参阅图1-4,通过升降电机26转动带动齿轮螺母23转动,齿轮螺母23转动带动内侧的螺纹与螺纹柱21之间产生螺旋力,螺旋力带动齿轮螺母23在螺纹柱21上进行上升与下降,齿轮螺母23转动安装于操作板22的上表面,齿轮螺母23上升下降带动操作板22进行上升下降,使用者根据需要将打磨柱调整至适当的位置,通过滑动卡接于通孔211内部的定位
板212对操作板22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操作板22在上升下降的过程中被齿轮螺母23带动转动,偏移打磨位置,通过弹簧224的弹力使打磨电机24在进行位置调节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与待打磨零件的外表面相互贴合,通过滑槽221使打磨电机24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推动打磨电机24使打磨柱的外表面与外部零件的外表面相互贴合,且能够增大本实用新型的打磨范围,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40.实施例二
41.所述下夹盘3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环321,所述支撑环321转动卡接与所述打磨台1的上表面,所述滑杆34的一端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一号折叠杆341,所述一号折叠杆341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二号折叠杆342,所述二号折叠杆342的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l型支撑杆33的下表面,所述一号折叠杆341与所述二号折叠杆342的的连接点位置转动安装有环形齿轮条,所述环形齿轮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l型支撑杆33,所述l型支撑杆3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折叠电机,所述折叠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环形齿轮条相互啮合。
42.参阅图1-4,通过支撑环321对下夹盘32的外侧进行支撑,增加夹持组件3的夹持效果与支撑效果,最终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打磨效果,通过一号折叠杆341与二号折叠杆342之间的折叠减小滑杆34下端与l型支撑杆33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上夹盘36上升与下夹盘32之间的位置,方便外部零件的固定夹持,使用者将待打磨零件正放在下夹盘32的上表面,通过一号折叠杆341与二号折叠杆342之间的展开增加滑杆34下端与l型支撑杆33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且增加上夹盘36与下夹盘32之间的夹持力度,折叠电机转动带动环形齿轮条围绕二号折叠杆342为中心转动,使一号折叠杆341与二号折叠杆342进行折叠,带动滑杆34在l型支撑杆33的一端向上滑动,折叠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环形齿轮条围绕二号折叠杆342为中心转动,使一号折叠杆341与二号折叠杆342进行伸展,带动滑杆34在l型支撑杆33的一端向下滑动,使上夹盘36与下夹盘32之间的距离减小,对上夹盘36之上的零件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折叠电机对上夹盘36的位置进行固定,开启电机31带动下夹盘32转动,下夹盘32转动带动零件转动,增加零件的打磨效果。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