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4168发布日期:2022-08-31 15:1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2.加气混凝土砌块就是使用水泥、河砂或石料和粉煤灰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砌块,当内部添加进煤渣时,就形成煤渣再生型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用来取代传统的砖,其既可是实心的,也可是空心的,因此规格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实心混凝土砌块质量较重,因此和实心红砖一样,实心混凝土砌块正逐渐被高层建筑所淘汰,而空心的混凝土砌块与实心混凝土砌块相比其强度相对较低,因此大多数的空心混凝土砌块均制作成便于进行运输的长方条状结。
3.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一篇名为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灰装置的专利公开号为cn2102334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活动槽、毛刷、喷淋头、履带和滚轮的设置,能够通过调节毛刷的高度使不同规格的混凝土砌块在进入装置后经过喷淋和毛刷清扫等步骤,有效去除混凝土砌块表面灰尘和杂质,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同时降低粉尘飞舞,降低车间污染;上述装置使用的时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混凝土砌块在施工的时候会对其进行切割,切割成为不同斜度的平面后,其表面可能会在切割的时候产生毛刺,现在会使用人工的方式对毛刺进行去除作业,上述装置不具备去除毛刺的功能,再一个的,因切割斜度的不同,也就需要装置能够对混凝土砌块进行不同斜度的除毛刺作业,基于此,现在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旨在解决混凝土砌块在施工的时候会对其进行切割,切割成为不同斜度的平面后,其表面可能会在切割的时候产生毛刺,现在会使用人工的方式对毛刺进行去除作业,上述装置不具备去除毛刺的功能,再一个的,因切割斜度的不同,也就需要装置能够对混凝土砌块进行不同斜度的除毛刺作业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侧板,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除毛刺组件,所述支撑底板和两个所述支撑侧板上配合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对混凝土砌块原料进行角度的调节便于除毛刺。
6.优选地,所述除毛刺组件包括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三连接板上,所述往复丝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往复滑块,所述往复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置有除毛刺单元。
7.优选地,所述除毛刺单元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四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还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轴,多个所述第一转轴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动力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打磨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打磨板,所述第二打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打磨垫。
8.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上的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筒,所述调节转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调节齿,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五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五连接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半筒,所述支撑半筒的侧面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凸起,所述第五连接板上开设有与卡接凸起配合的第一卡接槽,所述支撑半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与第一调节齿配合的第二调节齿,所述支撑半筒的内侧通过第一气弹簧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夹持单元,所述支撑半筒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板配合的放置槽。
9.优选地,所述支撑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半筒上开设有与支撑滚轮配合的支撑槽。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固定板,左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通过多个夹持杆件与第一夹持板连接,右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通过第二气弹簧与第一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侧面设置有倾斜面。
11.优选地,所述夹持杆件包括夹持内杆和夹持外杆,所述夹持内杆的端部与第一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外杆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内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板,所述夹持外杆内设置有与第一卡接板配合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板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与第二卡接槽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五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单元。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五连接板上的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夹持垫。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第三电机转动带动调节转筒转动,第一调节齿与第二调节齿配合带动支撑半筒转动,产生角度的变化,继而带动第一支撑板上放置的混凝土砌块产生角度的变化,便于进行除毛刺作业。
16.2、通过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的设置,在第二气弹簧和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两侧的第一夹持板能够对混凝土砌块进行稳定的夹持,并且在夹持气缸的推出部的作用下,第二夹持板能够对混凝土砌块的另外两个侧面进行夹持,继而能够稳定的进行除毛刺作业。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1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对混凝土砌块进行角度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中除毛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中第二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中夹持内杆与夹持外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中支撑半筒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注释:1、支撑底板;2、支撑侧板;3、第一连接板;401、推动气缸;402、第二连接板;403、动力电机;404、往复丝杆;405、第三连接板;406、往复滑块;407、第四连接板;501、第一电机;502、第一转轴;503、传动带;504、第一打磨板;505、第二电机;506、第二打磨板;507、打磨垫;601、第三电机;602、第一连接杆;603、调节转筒;604、第一调节齿;605、第五连接板;606、支撑半筒;607、卡接凸起;608、第一卡接槽;609、第二调节齿;610、第一气弹簧;611、第一支撑板;612、放置槽;7、支撑杆;8、支撑滚轮;9、支撑槽;101、第一固定板;102、第一夹持板;103、第二气弹簧;104、倾斜面;111、夹持内杆;112、夹持外杆;113、第一卡接板;114、第二卡接槽;115、第一弹簧;121、夹持气缸;122、第二夹持板;123、橡胶夹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8.实施例1
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除毛刺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支撑底板1,所述支撑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侧板2,两个所述支撑侧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3上设置有除毛刺组件,所述支撑底板1和两个所述支撑侧板2上配合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对混凝土砌块原料进行角度的调节便于除毛刺。
30.上述装置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混凝土砌块原料进行角度的调节便于除毛刺,具体的是,保证混凝土砌块原料的上端面为水平状态,便于进行除毛刺作业,然后通过除毛刺组件进行除毛刺作业。
31.实施例2
32.结合图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除毛刺组件包括推动气缸401,所述推动气缸401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上,所述推动气缸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02,所述第二连接板4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403,所述动力电机4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404,所述往复丝杆404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402上的第三连接板405上,所述往复丝杆404的侧面螺纹连接有往复滑块406,所述往复滑块40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板407,所述第四连接板407上设置有除毛刺单元。
33.所述除毛刺单元包括第一电机501,所述第一电机501固定连接在第四连接板407上,所述第一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02,所述第四连接板407上还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轴502,多个所述第一转轴502之间通过传动带503进行动力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转轴502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打磨板504,所述第四连接板40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电机505,所述第二电机5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打磨板506,所述第二打磨板50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打磨垫507。
34.上述除毛刺组件实际使用的时候,推动气缸401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连接板402向下移动,第二连接板402上连接的动力电机403转动带动往复丝杆404转动,继而带动往复滑块406往复移动,往复滑块406下端连接的第四连接板407上设置的第一电机501转动带动第一打磨板504转动,第二电机505转动带动第二打磨板506转动,继而能够对混凝土砌块的上端与侧面的直角处进行除毛刺作业。
35.实施例3
36.结合图3和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三电机601,所述第三电机601与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1上的第一连接杆602连接,所述第三电机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筒603,所述调节转筒6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调节齿604,所述支撑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五连接板605,两个所述第五连接板605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半筒606,所述支撑半筒606的侧面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凸起607,所述第五连接板605上开设有与卡接凸起607配合的第一卡接槽608,所述支撑半筒60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与第一调节齿604配合的第二调节齿609,所述支撑半筒606的内侧通过第一气弹簧610与第一支撑板61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11上设置有第一夹持单元,所述支撑半筒606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板611配合的放置槽612。
37.所述支撑侧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滚轮8,所述支撑半筒606上开设有与支撑滚轮8配合的支撑槽9。
38.上述角度调节组件实际使用的时候,第三电机601转动带动调节转筒603转动,第一调节齿604与第二调节齿609配合带动支撑半筒606转动,产生角度的变化,继而带动第一支撑板611上放置的混凝土砌块产生角度的变化,便于进行除毛刺作业。
39.实施例4
40.结合图6、7和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611上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固定板101,左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侧面通过多个夹持杆件与第一夹持板102连接,右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的侧面通过第二气弹簧103与第一夹持板102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102的侧面设置有倾斜面104。
41.所述夹持杆件包括夹持内杆111和夹持外杆112,所述夹持内杆111的端部与第一夹持板102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外杆112与第一固定板101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内杆1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板113,所述夹持外杆112内设置有与第一卡接板113配合的第二卡接槽114,所述第一卡接板113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115与第二卡接槽114连接。
42.所述第五连接板60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单元。
43.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五连接板605上的夹持气缸121,所述夹持气缸1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122,所述第二夹持板1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夹持垫123。
44.上述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在第二气弹簧103和第一弹簧115的作用下,两侧的第一夹持板102能够对混凝土砌块进行稳定的夹持,并且在夹持气缸121的推出部的作用下,第二夹持板122能够对混凝土砌块的另外两个侧面进行夹持,继而能够稳定的进行除毛刺作业。
4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混凝土砌块原料进行角度的调节便于除毛刺,具体的是,保证混凝土砌块原料的上端面为水平状态,便于进行除毛刺作业,然后通过除毛刺组件进行除毛刺作业;推动气缸401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连接板402向下移动,第二连接板402上连接的动力电机403转动带动往复丝杆404转动,继而带动往复滑块406往复移动,往复滑块406下端连接的第四连接板407上设置的第一电机501转动带动第一打磨板504转动,第二电机505转动带动第二打磨板506转动,继而能够对混凝土砌块的上端与侧面的直角处进行除毛刺作业;第三电机601转动带动调节转筒603转动,第一调节齿604与第二调节齿609配合带动支撑半筒606转动,产生角度的变化,继而带动第一支撑板611上放置的混凝土砌块产生角度的变化,便于进行除毛刺作业;在第二气弹簧103和第一弹簧115的作用下,两侧的第一夹持板102能够对混凝土砌块进行稳定的夹持,并且在夹持气缸121的推出部的作用下,第二夹持板122能够对混凝土砌块的另外两个侧面进行夹持,继而能够稳定的进行除毛刺作业。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