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9749发布日期:2022-06-15 12:4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磨轮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轨枕是铁路的一种重要配件。轨枕既要支承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因木材的弹性和绝缘性较好,受周围介质的温度变化影响小,重量轻,加工和在线路上更换简便,并且有足够的位移阻力;因此传统的轨枕都采用木材制作而成,这导致大量的森林被毁灭。随着森林资源的日渐减少、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铁路轨道中,尤其是高铁轨道大多采用无砟轨道。无砟轨道上的轨枕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而成,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3.因在实际情况中,地质受到应力变化会向上拱起,导致铁路轨道出现上拱的病害。为了解决铁路轨道上拱的病害,申请人研发出了一种轨枕切割刀头(以下简称磨轮),包括转动轴,其中,还包括对轨枕倾斜面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体,以及对轨枕弧形面进行切割的第二切割体;所述第一切割体套设在转动轴的中部,所述第一切割体包括若干个切割刀组;所述第二切割体套设在转动轴的两端;具体请参照申请日为20200803,申请号为cn202010767117.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轨枕切割刀头。通过该磨轮能够与轨枕的形面紧密贴合,提高切割精度和切割质量,并且加工时只需进行一次定位,切割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4.磨轮在具体生产时,需要在磨轮的表面布砂;以往在对磨轮布砂时,都由人工手动抬着磨轮转动一定角度,再往磨轮的表面布砂,之后再手动抬着磨轮转动一定角度并布砂,经多次操作后即可完成布砂操作;但是这种布砂方式费时费力,布砂效率低下。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解决现有磨轮布砂方式存在的费时费力,布砂效率低下的问题,能够极大地提升布砂效率,并且布砂过程轻松,方便。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转动芯轴;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芯轴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芯轴支撑部;所述磨轮具有安装轴孔,所述转动芯轴穿过安装轴孔,并且转动芯轴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芯轴支撑部上,转动芯轴的另一端转动设于第二芯轴支撑部上;所述转动芯轴与磨轮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轴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轮组,所述第二芯轴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轮组;所述转动芯轴的一端支撑于第一支撑轮组上,转动芯轴的另一端支撑于第二支撑轮组上;所述第一支撑轮组和第二支撑轮组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套设于转动芯轴上用于顶紧磨轮一端的第一顶紧件
和套设于转动芯轴上用于顶紧磨轮另一端的第二顶紧件。
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芯轴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之间形成磨轮装配段,且磨轮装配段的长度小于等于磨轮的长度;所述第一顶紧件螺接于第一螺纹段上,第二顶紧件螺接于第二螺纹段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柱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固设有第一安装立板,所述第一支撑轮组设置在第一安装立板的内侧;
11.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柱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固设有第二安装立板,所述第二支撑轮组设置在第二安装立板的内侧。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轮组包括间距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辊轮,每所述第一支撑辊轮均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安装立板固定连接;
13.所述第二支撑轮组包括间距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辊轮,每所述第二支撑辊轮均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安装立板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立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圆弧凹部,所述转动芯轴的一端通过第一圆弧凹部延伸至第一安装立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安装立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圆弧凹部,所述转动芯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圆弧凹部延伸至第二安装立板的外侧。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连接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1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芯轴的外径等于安装轴孔的孔径。
1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芯轴任意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手摇把手。
18.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在磨轮上穿设转动芯轴,并设置具有第一芯轴支撑部的第一支撑架和具有第二芯轴支撑部的第二支撑架,将转动芯轴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芯轴支撑部上,将转动芯轴的另一端转动设于第二芯轴支撑部上,使得在具体进行布砂操作时,只需轻微施力使转动芯轴进行旋转,即可带动整个磨轮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布砂;因此与现有人工手动抬着磨轮进行转动实现布砂的方式相比,能够极大地提升布砂的效率,并且整个布砂过程省时省力,轻松方便,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度;同时因整个磨轮被架起一定高度,磨轮不会与地面接触,操作人员只需施力于转动芯轴上,手部与磨轮也不会接触,在整个布砂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将已布于磨轮表面的砂刮擦掉,从而保证布砂效果。
20.2、采用在第一芯轴支撑部上设置第一支撑轮组,在第二芯轴支撑部上设置第二支撑轮组,并将转动芯轴的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一支撑轮组和第二支撑轮组上,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转动芯轴的两端与第一芯轴支撑部和第二芯轴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方便旋转;而且布砂之前只需将转动芯轴的两端直接放置在第一支撑轮组和第二支撑轮组上,布完砂后可直接将转动芯轴从第一支撑轮组和第二支撑轮组取下来,整个取放过程十分方便、快捷。
21.3、通过在磨轮装配段的两端设置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并将第一顶紧件螺接于第一螺纹段上,将第二顶紧件螺接于第二螺纹段上,这样既便于布砂时将磨轮定位在转动芯轴的磨轮装配段上,也便于布完砂后可将磨轮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2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的左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安装立板(第二安装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顶紧件(第二顶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辊轮(第二支撑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磨轮的剖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布砂支撑装置;
33.1-第一支撑架,11-第一芯轴支撑部,12-第一支撑座,13-第一支撑柱,14-第一安装座,15-第一安装立板,151-第一圆弧凹部;
34.2-第二支撑架,21-第二芯轴支撑部,22-第二支撑座,23-第二支撑柱,24-第二安装座,25-第二安装立板,251-第二圆弧凹部;
35.3-转动芯轴,31-第一螺纹段,32-第二螺纹段,33-磨轮装配段,34-手摇把手;
36.4-磨轮,41-安装轴孔;
37.5-定位机构,51-第一顶紧件,52-第二顶紧件,5a-顶紧片,5b-旋转操作部;
38.6-第一支撑轮组,61-第一支撑辊轮,62-第一连接轴;
39.7-第二支撑轮组,71-第二支撑辊轮,72-第二连接轴;
40.8-连接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轨枕磨轮的布砂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磨轮布砂方式存在的费时费力,布砂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极大地提升布砂效率,并且布砂过程轻松,方便的技术效果。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在磨轮上穿设转动芯轴,并设置具有第一支撑轮组的第一支撑架和设置具有第二支撑轮组的第二支撑架;将转动芯轴的一端支撑在第一支撑轮组上和将转动芯轴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支撑轮组上,实现将整个磨轮架起一定高度;在布砂的过程中通过施力使转动芯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整个磨轮进行旋转,方便在磨轮的表面进行布砂。
43.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44.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枕磨轮4的布砂支撑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和转动芯轴3;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芯轴支撑部11,所述第二支撑架2上设置有第二芯轴支撑部21;所述磨轮4具有安装轴孔41,所述转动芯轴3穿过安装轴孔41,并且转动芯轴3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芯轴支撑部11上,转动芯轴3的另一端转动设于第二芯轴支撑部21上;所述转动芯轴3与磨轮4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5,所述定位机构5
用于对磨轮4进行定位,使磨轮4能够跟随转动芯轴3一起旋转。
4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磨轮4上穿设转动芯轴3,并设置具有第一芯轴支撑部11的第一支撑架1和具有第二芯轴支撑部21的第二支撑架2,将转动芯轴3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一芯轴支撑部11上,将转动芯轴3的另一端转动设于第二芯轴支撑部21上,使得在具体进行布砂操作时,只需轻微施力使转动芯轴3进行旋转,即可带动整个磨轮4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布砂;因此与现有人工手动抬着磨轮进行转动实现布砂的方式相比,能够极大地提升布砂的效率,并且整个布砂过程省时省力,轻松方便,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度;同时因整个磨轮4被架起一定高度,磨轮4不会与地面接触,操作人员只需施力于转动芯轴3上,手部与磨轮4也不会接触,在整个布砂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将已布于磨轮4表面的砂刮擦掉,从而保证布砂效果。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芯轴支撑部1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轮组6,所述第二芯轴支撑部21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轮组7;所述转动芯轴3的一端支撑于第一支撑轮组6上,转动芯轴3的另一端支撑于第二支撑轮组7上;所述第一支撑轮组6和第二支撑轮组7处于同一高度位置,保证将转动芯轴3的两端支撑于第一支撑轮组6和第二支撑轮组7上后,磨轮4的两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这有助于对磨轮4的表面进行均匀布砂,提高布砂效果。
47.考虑到具体操作时,如果没有设置任何用于配合辅助滚动的结构,磨轮4加上转动芯轴3的整体重量又比较重,转动芯轴3与第一芯轴支撑部11和第二芯轴支撑部21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大,旋转起来将比较困难;同时因为磨轮4在布完砂后是需要与转动芯轴3分开的,这就需要考虑转动芯轴3与第一芯轴支撑部11和第二芯轴支撑部21之间取放的便捷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第一芯轴支撑部11上设置第一支撑轮组6,在第二芯轴支撑部21上设置第二支撑轮组7,并将转动芯轴3的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一支撑轮组6和第二支撑轮组7上,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转动芯轴3的两端与第一芯轴支撑部11和第二芯轴支撑部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方便旋转;而且布砂之前只需将转动芯轴3的两端直接放置在第一支撑轮组6和第二支撑轮组7上,布完砂后可直接将转动芯轴3从第一支撑轮组6和第二支撑轮组7取下来,整个取放过程十分方便、快捷。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套设于转动芯轴3上用于顶紧磨轮4一端的第一顶紧件51和套设于转动芯轴3上用于顶紧磨轮4另一端的第二顶紧件52。通过第一顶紧件51和第二顶紧件52配合将磨轮4的两端顶紧,既能够方便转动芯轴3带动磨轮4进行旋转,也可以防止磨轮4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轴向窜动。
49.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转动芯轴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第一螺纹段31与第二螺纹段32之间形成磨轮装配段33,且磨轮装配段33的长度小于等于磨轮4的长度,确保可以通过第一顶紧件51和第二顶紧件52配合将磨轮4的两端顶紧,在需要时也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磨轮4;所述第一顶紧件51螺接于第一螺纹段31上,第二顶紧件52螺接于第二螺纹段32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磨轮装配段33的两端设置第一螺纹段31和第二螺纹段32,并将第一顶紧件51螺接于第一螺纹段31上,将第二顶紧件52螺接于第二螺纹段32上,这样既便于布砂时将磨轮4定位在转动芯轴3的磨轮装配段33上,也便于布完砂后可将磨轮4拆卸下来。在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紧件51和第二顶紧件52均包括贴于磨轮4的端面上的顶紧片5a以及与顶紧片5a固定连接的旋转操作部5b。
50.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采用在第一顶紧件51和第二顶紧件52的侧壁设置顶紧螺栓(未图示),在第一顶紧件51和第二顶紧件52顶紧磨轮4的端部后,将顶紧螺栓往内旋使顶紧螺栓的端部顶紧在转动芯轴3上。
5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撑座12、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2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柱13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3上端的第一安装座14;所述第一安装座14上固设有第一安装立板15,所述第一支撑轮组6设置在第一安装立板15的内侧;
52.所述第二支撑架2包括第二支撑座22、与所述第二支撑座22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柱23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3上端的第二安装座24;所述第二安装座24上固设有第二安装立板25,所述第二支撑轮组7设置在第二安装立板25的内侧。通过采用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的上述设计,不仅能够对转动芯轴3的两端进行有效支撑,而且整个支撑结构十分简单,制作和使用起来都十分方便。
5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轮组6包括间距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辊轮61,在转动芯轴3旋转时,两个第一支撑辊轮61也会跟随转动芯轴3一起旋转,从而降低转动芯轴3在旋转时的摩擦力;两个第一支撑辊轮61间距设置可保证两个第一支撑辊轮61之间不会相互影响;每所述第一支撑辊轮61均通过第一连接轴62与第一安装立板15固定连接;
54.所述第二支撑轮组7包括间距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辊轮71,在转动芯轴3旋转时,两个第二支撑辊轮71也会跟随转动芯轴3一起旋转,从而降低转动芯轴3在旋转时的摩擦力;两个第二支撑辊轮71间距设置可保证两个第二支撑辊轮71之间不会相互影响;每所述第二支撑辊轮71均通过第二连接轴72与第二安装立板25固定连接。
5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立板1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圆弧凹部151,所述转动芯轴3的一端通过第一圆弧凹部151延伸至第一安装立板15的外侧,这样第一圆弧凹部151正好可以对转动芯轴3的一端进行限位,保证转动芯轴3的一端不容易从第一芯轴支撑部11脱落;所述第二安装立板2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圆弧凹部251,所述转动芯轴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圆弧凹部251延伸至第二安装立板25的外侧,这样第二圆弧凹部251正好可以对转动芯轴3的另一端进行限位,保证转动芯轴3的另一端不容易从第二芯轴支撑部21脱落。当然,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如果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也可以将转动芯轴3的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一圆弧凹部151和第二圆弧凹部251上。
5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座12与第二支撑座22之间通过连接横梁8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之间可以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支撑更加稳定。
5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芯轴3的外径等于安装轴孔41的孔径,这样转动芯轴3在穿过安装轴孔41后,转动芯轴3的外表面正好可以与安装轴孔41的内壁贴在一起,从而确保磨轮4不会晃动。
5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芯轴3任意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手摇把手34,这样操作者可以抓住该手摇把手34带动转动芯轴3进行旋转,操作十分方便。
59.本实用新型布砂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转动芯轴3穿过磨轮4的安装轴孔41,并将第一顶紧件51和第二顶紧件52从磨轮4的两端顶紧,使磨轮4无法自行转动;从转动芯轴3的两端将定位好的磨轮4抬起来,并支撑到第一支撑架1的第一支撑轮组6和第二支撑
架2的第二支撑轮组7上,这样就可以直接在磨轮4的表面进行布砂了;在布砂的过程中,通过摇动手摇把手34带动转动芯轴3进行旋转,使转动芯轴3带动磨轮4一起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在整个磨轮4的表面均布上砂;布砂完成后,抬起转动芯轴3的两端将磨轮4从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上取下来,并将第一顶紧件51、第二顶紧件52和转动芯轴3拆卸下来,即可将布好砂的磨轮4送去烧结。
60.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