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复合铸造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4002发布日期:2022-09-27 19:2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金属复合铸造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铸造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2.双金属复合铸造是把两种成分不同、性能各异的金属熔铸或镶铸在一起的铸造方法,比如破碎机锤头就是采用了这种铸造方法。为了使锤头安全运行,人们开发了复合锤头,在锤端部分采用高铬铸铁,锤柄部分采用碳钢,将两者复合起来,使锤端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强,而锤柄部具有高韧性。在现有生产锤头的技术中,通常都是浇注道都是直接连通型腔进行浇注的,这种浇注方式会使较大的熔渣等杂物进入型腔,最终停留在锤端或者结合处,结合处杂物多,会影响结合效果,使得结合处容易产生裂纹,裂纹会沿结合面成直线快速扩展,使得双金属锤头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同时硬脆性的高铬铸铁对杂质缺陷比较敏感,杂质较多时容易产生废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金属复合铸造浇注系统,可过滤溶液中的杂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金属复合铸造浇注系统,包括用于浇注锤柄部位的第一浇注系统和用于浇注锤端部位的第二浇注系统,所述的第一浇注系统出液端与锤柄型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的第一浇注系统上活动插接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所述第二浇注系统包括第二竖浇道、u形浇道和第二横浇道,所述的u形浇道一端与第二竖浇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横浇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横浇道的另一端与锤端型腔连通,所述的锤端型腔与锤柄型腔的结合处开设有溢流口。
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第一浇注系统包括第一竖浇道、第一横浇道和第三竖浇道,所述第一横浇道一端与第一竖浇道连通,所述的第一横浇道另一端与第三竖浇道一端连通,所述的第三竖浇道的另一端与锤柄型腔的底部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横浇道倾斜布置,所述第一横浇道的最低端与第一竖浇道连通,所述第一横浇道的最高端与第三竖浇道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的所述第一横浇道与第三竖浇道的连接处设有储料槽。
8.进一步地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和安装板,所述的过滤板一端活动插接在第一浇注系统上,所述的过滤板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的安装板安装在砂箱上,所述过滤板内设有与第一横浇道位置相对应的过滤网。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浇注系统、第二浇注系统的浇注口均设有锯齿形结构,所述的锯齿形结构倾斜布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的锤端型腔顶部设有排气冒口。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金属复合铸造浇注系统,先从第一浇注系统浇入碳钢金属液,碳钢金属液进入第一横浇道后,在倾斜的作用下,部分熔渣等杂质向较低端流去,起到初步的去杂质作用,然后碳钢金属液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大部分的杂质被去除,少部分杂质在进入第三竖浇道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储料槽中,经过多次去杂质,可得到较为干净的碳钢金属液,当碳钢金属液从溢流口流出后,停止浇注碳钢金属液,此时从第二浇注系统浇入高铬铸铁金属液,高铬铸铁金属液进入到u形浇道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熔渣等杂质停留在u形浇道中,较为干净的高铬铸铁金属液进入锤端型腔,完成浇注工作,此时的结合处中,由于较少了熔渣等杂质的影响,结合处的结构性能更加优越,生产出来的锤端强度更高,耐磨性更好,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具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其中:1-第一浇注系统、2-第二浇注系统、3-过滤装置、4-锤端型腔、5-锤柄型腔、6-溢流口、7-储料槽、8-排气冒口、9-锯齿形结构、10-过滤网、11-第一竖浇道、12-第三竖浇道、13-第一横浇道、14-砂箱、21-第二竖浇道、22-第二横浇道、23-u形浇道、31-安装板、32-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金属复合铸造浇注系统,包括用于浇注锤柄部位的第一浇注系统1和用于浇注锤端部位的第二浇注系统2,第一浇注系统1出液端与锤柄型腔5的底部连通,第一浇注系统1上活动插接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3,第二浇注系统2包括第二竖浇道21、u形浇道23和第二横浇道22,u形浇道23一端与第二竖浇道2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横浇道22的一端连通,第二横浇道22的另一端与锤端型腔4连通,锤端型腔4与锤柄型腔5的结合处开设有溢流口6,过滤装置3通过螺栓安装在砂箱14上后,先从第一浇注系统1浇入碳钢金属液,碳钢金属液进入第一横浇道13后,在倾斜的作用下,部分熔渣等杂质向较低端流去,起到初步的去杂质作用,然后碳钢金属液经过过滤装置3的过滤后,大部分的杂质被去除,少部分杂质在进入第三竖浇道12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储料槽中,经过多次去杂质,可得到较为干净的碳钢金属液,当碳钢金属液从溢流口6流出后,停止浇注碳钢金属液,此时从第二浇注系统2浇入高铬铸铁金属液,高铬铸铁金属液进入到u形浇道23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熔渣等杂质停留在u形浇道23中,较为干净的高铬铸铁金属液进入锤端型腔4,从排气冒口8观察金属液的浇注工作,待锤端型腔4浇满后,完成浇注工作,此时的结合处中,由于较少了熔渣等杂质的影响,结合处的结构性能更加优越,生产出来的锤端强度更高,耐磨性更好,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19.具体的,第一浇注系统1包括第一竖浇道11、第一横浇道13和第三竖浇道12,第一横浇道13一端与第一竖浇道11连通,第一横浇道13另一端与第三竖浇道12一端连通,第三竖浇道12的另一端与锤柄型腔5的底部连通,第一横浇道13倾斜布置,第一横浇道13的最低端与第一竖浇道11连通,第一横浇道13的最高端与第三竖浇道12连通,第一横浇道13与第
一竖浇道11的连接处往外延伸一定距离,用于储存杂质,在倾斜作用下,大颗粒的杂质会流向较低端,起到初步的过滤作用。
20.进一步地,第一横浇道13与第三竖浇道12的连接处设有储料槽7,在重力的作用下,杂质流到储料槽中,避免后续液体冲到型腔内。
21.进一步地,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板32和安装板31,过滤板32一端活动插接在第一浇注系统1上,过滤板32另一端与安装板31连接,安装板31安装在砂箱14上,过滤板32内设有与第一横浇道13位置相对应的过滤网10,过滤网10的熔点比碳钢的熔点高,金属液通过过滤网10后,对金属液进行过滤,安装板31通过螺栓安装在砂箱14上,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当需要清理过滤网时,便于拆卸下来进行清理。
22.进一步地,第一浇注系统1、第二浇注系统2的浇注口均设有锯齿形结构9,锯齿形结构9倾斜布置,当金属液从第一浇注系统1、第二浇注系统2时,金属液从锯齿形结构9浇入,金属液经过锯齿形结构9,部分杂质熔渣会被卡在上面,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减少熔渣,同时熔渣掉到锯齿形结构9上时,发生的撞击,可将部分熔渣撞破,便于后续过滤。
23.进一步地,锤端型腔4顶部设有排气冒口8,浇注时,气体可以从排气冒口8排出,同时可用于观察浇注情况。
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