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带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3543发布日期:2022-08-03 01: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抛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抛光机,特别是一种砂带抛光机。


背景技术:

2.抛光机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抛光机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主轴上的抛光轮或砂带轮高速旋转,由于抛光轮或砂带与待抛工件的表面进行摩擦,达到去除表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
3.关于抛光机的相关文献较多,如发明人提出的一种砂带抛光机的从动轮调节装置(申请号201820718684.2),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悬挑臂,调整臂相对于悬挑臂垂直设置,调整臂的一端与延长臂或连接套固定连接,从动轮的轮轴相对于调整臂垂直设置且从动轮的轮轴与调整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该结构虽然提高砂带抛光机中从动轮稳定性,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上述从动轮调节装置虽然能调整从动轮的位置,但由于调整范围较小,使得适用的砂带长度范围较窄,不同的抛光加工企业所采用的砂带长度并不相同,以及加工不同的产品所采用的砂带长度也不相同,这会影响砂带抛光机的适应范围,进而影响砂带抛光机的销量。2、抛光操作工存在身高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目前砂带抛光机的高度是固定的,这导致砂带抛光机的抛光操作区域与部分操作工身高并不匹配,进而抛光操作工操作舒适性,影响加工效率以及加工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砂带抛光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抛光操作工操作舒适性。
5.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砂带抛光机包括机架、电机和用于安装从动轮的悬挑臂,机架包括基座部和立杆部,电机安装在立杆部上,悬挑臂位于电机的下方,悬挑臂与立杆部之间通过高度调节结构相连接,高度调节结构能使悬挑臂与立杆部之间处于固定状态或使悬挑臂处于能移动状态。
6.通过调整悬挑臂的高低位置,进而调整抛光操作区域;换言之,砂带抛光机可操作工身高调整调整悬挑臂的高低位置,使抛光操作区域处于最合适高度,进而提高抛光操作工操作舒适性。当然通过调整悬挑臂的高低位置,可以改变砂带的长度,换言之根据砂带的长度也可调整悬挑臂的高低位置,进而扩大砂带抛光机适用砂带长度范围,提高砂带抛光机的适应范围。
7.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砂带抛光机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与立杆部的顶面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该结构电机的高度固定不变,悬挑臂根据不同的砂带长度上下调整高度。
8.在上述的砂带抛光机中,所述砂带抛光机包括安装板,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座,安装板与调节座固定连接;该结构能同步调整电机和悬挑臂的高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砂带抛光机能单独调整悬挑臂的高度,实现调整从动轮的高
度,或能共同调整电机和悬挑臂的高度,实现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高度,进而改变抛光操作区域的高度,提高抛光操作区域所处高于与操作工人身高匹配性,实现抛光操作工操作舒适性。本砂带抛光机还能扩大砂带抛光机适用砂带长度范围,提高砂带抛光机的适应范围。
附图说明
10.图1和图2是实施例一中砂带抛光机的悬挑臂处于不同高度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实施例二中砂带抛光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实施例二中砂带抛光机处于另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6是实施例二中砂带抛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机架;1a、基座部;1b、立杆部;2、电机;2a、壳体;2b、主轴;3、悬挑臂;4、安装板;5、螺栓;6、从动轮;7、调节座;7a、豁口;8、抱片;9、连接板;10、加强肋板;11、延长臂;12、摆动臂。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7.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砂带抛光机包括机架1、电机2、悬挑臂3和安装板4。
18.机架1包括基座部1a和立杆部1b,立杆部1b的下端与基座部1a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说明书附图给出立杆部1b呈圆柱状,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立杆部1b的形状,如方形管状。
19.安装板4位于立杆部1b的上方,安装板4与立杆部1b的顶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电机2包括壳体2a和主轴2b,壳体2a放置在安装板4上且壳体2a与安装板4之间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主轴2b处于水平设置状态。
20.悬挑臂3位于电机2的下方后侧,悬挑臂3用于安装从动轮6,悬挑臂3与立杆部1b之间通过高度调节结构相连接,高度调节结构能使悬挑臂3与立杆部1b之间处于固定状态或使悬挑臂3处于能移动状态。高度调节结构包括套设在立杆部1b上的调节座7,调节座7呈管状,调节座7上开设有豁口7a,豁口7a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抱片8,抱片8与调节座7固定连接,两个抱片8之间通过螺栓5相连接。说明书附图给出豁口7a的数量为两条,豁口7a轴向贯通;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豁口7a的数量和豁口7a的长度,如豁口7a的数量为一条,豁口7a并不轴向贯通。由于调节座7和立杆部1b均呈圆柱状,由此可转动悬挑臂3,进而调整悬挑臂3与电机2主轴之间平衡度。
21.悬挑臂3与调节座7之间固定连接;具体来说,悬挑臂3与调节座7之间设有连接板9,悬挑臂3与连接板9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调节座7与连接板9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通过控制连接板9的大小,实现控制悬挑臂3的位置,以及提高悬挑臂3与调节座7之间连接长度,实现提高连接牢固性和稳定性。连接板9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加强肋板10,加强肋板10与悬挑臂3、调节座7和连接板9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加强肋板10进一步提高悬挑臂3与调
节座7之间连接牢固性和稳定性。
22.从动轮6的轮轴与悬挑臂3之间设有延长臂11和长度可调的摆动臂12,延长臂11与悬挑臂3同轴心设置,延长臂11穿设在悬挑臂3内,延长臂11与悬挑臂3之间通过锁固结构相连接。摆动臂12与延长臂11和从动轮6的轮轴均相交设置,摆动臂12的一端与延长臂11固定连接,摆动臂12的另一端与从动轮6的轮轴固定连接。
23.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拧松高度调节结构的螺栓5,使悬挑臂3处于能移动状态,通过上下移动调节座7,实现移动悬挑臂3和从动轮6的高度,即可下降从动轮6的高度,也可升高从动轮6的高度。调整到位后,拧紧螺栓5便使悬挑臂3与立杆部1b之间处于固定状态。
24.实施例二: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安装板4并非与立杆部1b固定连接,而是安装板4与调节座7的顶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拧松高度调节结构的螺栓5,使悬挑臂3处于能移动状态,通过上下移动调节座7,实现移动悬挑臂3、从动轮6和电机2的高度,即可同步下降从动轮6和电机2的高度,也可同步升高从动轮6和电机2的高度。调整到位后,拧紧螺栓5便使悬挑臂3和电机2与立杆部1b之间均处于固定状态。
25.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高度调节结构。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座7,立杆部1b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螺栓5孔,多个螺栓5孔沿高度方向排列设置;调节座7通过多个螺栓5与部分螺栓5孔相连接。调节座7通过螺栓5与不同的螺栓5孔相连接,使调节座7固定在不同的高度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