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383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头腊模技术领域,尤其是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
[0002]【背景技术】:
通过熔模铸造获得的大口径螺旋钻头产品外表美观,整体强度高,而且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是生产大口径螺旋钻头的首选方法。但由于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较多,例如模料的收缩、熔模的变形、型壳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线量变化、金属(合金)的收缩率以及在凝固过程中铸件的变形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合理实用、解决了变形、鼓胀等问题的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其技术方案为:采用在具有螺旋式宽大叶片的钻头蜡模上附加类S型金属丝的方法来加强型壳。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宽大弧形平面的变形、鼓胀等问题的发生率。
[0004]类S型金属丝的弧度、角度、长度、粗细、材质依螺旋式宽大叶片的厚度、型壳的厚度、钻头的大小、钻头的材质而定。
[0005]经脱蜡后钻头蜡模消失,双面的型壳仍由类S型金属丝连接加固,类S型金属丝两端可穿透型壳,也可不穿透型壳,依据实际操作而定。
[0006]本发明确保了在制壳、脱蜡、焙烧、浇注等几个环节都能大幅降低变形、鼓胀等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类S型金属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类S型金属丝穿入型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图2、图3所示,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主要由类S型金属丝1、钻头蜡模2和型壳3构成;采用在具有螺旋式宽大叶片的钻头蜡模2上附加类S型金属丝I的方法来加强型壳3。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宽大弧形平面的变形、鼓胀等问题的发生率。
[0009]类S型金属丝I的弧度、角度、长度、粗细、材质依螺旋式宽大叶片2的厚度、型壳3的厚度、钻头的大小、钻头的材质而定。类S型金属丝I适当加热后即可轻松穿入钻头蜡模2,类S型金属丝I穿入后可用蜡适当修补固定。
[0010]经脱蜡后钻头蜡模2消失,双面的型壳3仍由类S型金属丝I连接加固,类S型金属丝I两端可穿透型壳3,也可不穿透型壳3。
[0011]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对工作压力没有要求的各种开放式宽大平面的铸造过程。铸造完成后可以通过焊补、修磨等方法对产品中金属丝的点位痕迹进行处理。
【主权项】
1.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其特征在于:采用在具有螺旋式宽大叶片的钻头蜡模(2 )上附加类S型金属丝(I)的方法来加强型壳(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类S型金属丝(I)的弧度、角度、长度、粗细、材质依螺旋式宽大叶片(2 )的厚度、型壳(3 )的厚度、钻头的大小、钻头的材质而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其特征在于:经脱蜡后钻头蜡模(2)消失,双面的型壳(3)仍由类S型金属丝(I)连接加固,类S型金属丝(I)两端可穿透型壳(3),也可不穿透型壳(3)。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铸造开放式宽大平面防鼓胀方法及腊模。其技术方案为:采用在具有螺旋式宽大叶片的钻头蜡模(2)上附加类S型金属丝(1)的方法来加强型壳(3)。类S型金属丝(1)的弧度、角度、长度、粗细、材质依螺旋式宽大叶片(2)的厚度、型壳(3)的厚度、钻头的大小、钻头的材质而定。经脱蜡后钻头蜡模(2)消失,双面的型壳(3)仍由类S型金属丝(1)连接加固,类S型金属丝(1)两端可穿透型壳(3),也可不穿透型壳(3)。本发明确保了在制壳、脱蜡、焙烧、浇注等几个环节都能大幅降低变形、鼓胀等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
【IPC分类】B22C7-02
【公开号】CN104722706
【申请号】CN201310714932
【发明人】王安成, 李艳芳, 韩克庆, 田长庆
【申请人】东营市海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