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干冰制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20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晶状干冰制造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冰生产加工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用于生产干冰的机械都是包含一个能使液态二氧化碳膨化成雪花状二氧化碳的膨化器和把膨化后的雪状干冰压制成不同形状的压力机,此种机械的缺点是因为膨化体积大,设备使用维护费用高,一次性投资成本也高,生产干冰的效率低,另外此种膨化雪状干冰机的生产工艺导致它不易实现干冰生产的连续性和自动化生产,且工作不稳定,干冰质量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干冰生产机械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晶状干冰制造机,利用此机械可直接实现晶状干冰的生产,且效率高,工作稳定,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晶状干冰制造机由箱体支架、工作室、液压升降装置及制冷装置组成,其干冰制造机下面为干冰制造机的箱体支架,在支架内并排装有三台步进电机,侧面装有监控仪表盘,支架的上分别装有三个工作室,且面积相当,工作室外面和其工作室之间加有隔板,隔板上面与液压升降装置联接,在工作室的下面,支架上面横向间隔装有传动滚,传动滚上面放有托盘,托盘大小恰好与工作室下面面积相当,其中,中间工作室上面装有冷却装置(I),靠近冷却装置(I)上面装有电机和风扇,同样,前面工作室上面也装有冷却装置(II)与中间冷却装置(I)相联接,冷冻装置前面有进液口,后面有出液口,以箭头所示,在最后工作室上面装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下面恰好对照下面托盘,上面四个液压装置每个可分别提起或下落,当液压装置提起后,下面托盘可逐步向前面工作室移动,最后形成脱模干冰推出。(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生产效率高、最大特点可连续自动化生产干冰,且可直接获取晶状干冰。


图1为晶状干冰制造机结构原理图;图2为晶状干冰制造机侧视图;图中1箱体支架,2步进电机,3传动滚,4隔板,5液压升降装置(I),6加热装置,7液压升降装置(II),8强冷却装置(I),9电机,10风扇,11液压升降装置(III),12预冷却装置(II),13液压升降装置(IV),14链轮,15干冰制成托盘,16仪表盘,17加温工作室,18强制冷工作室,19预制冷工作室具体实施方式
本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在前面干冰制成托盘15内放入液体二氧化碳,使下面步进电机2工作,此托盘15通过下面传动滚3进入前面预制冷工作室19内,上面装有预冷却装置(II),对干冰进行预冷却,然后由步进电机2和液压升降装置(I)(II)(III)控制进入下面工作室18,每个液压升降装置(I)(II)(III)下面固定有隔板4,此强制冷工作室上面装有强冷却装置(I),且上面装有电机9和风扇10对二氧化碳进行强制制冷,这时二氧化碳在机器内直接形成了晶状干冰,再进入下一工作室17,上面带有加热装置6,使形成晶体干冰托盘稍许加温脱模,然后从侧面取出而可得到晶状干冰。
权利要求1.一种晶状干冰制造机,由箱体支架(1)、工作室(17)(18)(19)、液压升降装置(I)(II)(III)(IV)及预冷却装置(I)(II)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干冰制造机下面为干冰制造机的箱体支架(1),在支架(1)内并排装有三台步进电机(2),侧面装有监控仪表盘(16),支架(1)的上分别装有三个工作室(17)(18)(19),且面积相当,工作室(18)外面和其它工作室之间加有隔板(4),隔板(4)上面各自与液压升降装置(I)(II)(III)(IV)联接,在工作室(17)(18)(19)的下面,支架(1)上面横向间隔装有传动滚(3),传动滚(3)上面放有托盘(15),托盘(15)大小恰好与各工作室下面面积相当,中间工作室上面装有冷却装置(I),靠近冷却装置(I)上面装有电机(9)和风扇(10),同样,前面工作室(19)上面也装有预冷却装置(II)与中间强冷却装置(I)相联接,在最后工作室(17)上面装有加热装置(6),加热装置(6)下面恰好对照下面托盘(1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干冰制造机,其特征在于上面四个液压升降装置(I)(II)(III)(IV)每个可分别提起或下落,当液压升降装置(I)(II)(III)(IV)分别提起后,下面托盘(15)形成一直线通道,可逐步向前面工作室移动,最后形成脱模干冰推出。
专利摘要本装置涉及一种干冰生产机械,其结构由箱体支架、工作室、液压升降装置、冷却装置及干冰生产托盘组成,下面为支架,上面装有带有液压升降装,工作室内装有冷却装置,最后工作室装有加热装置,干冰形成托盘分别放在支架的传动滚上面,由于电机带动和液压装置隔板提升或下降干冰托盘从工作室下面逐步分别进入到最后工作室,从最后工作室经稍许加热,可直接得到晶体干冰,优点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生产效率高、最大特点可连续自动化生产干冰,且可直接获取晶状干冰。
文档编号C01B31/22GK2693748SQ200420030789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6日
发明者巴德纯, 冯东成, 庄乾云 申请人:巴德纯, 冯东成, 庄乾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