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6516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在的墙体材料已经从传统的实心黏土砖过渡到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从用途上可以分为砌块、砖和板材三大类。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型墙体材料中有一大类是非烧结的混凝土砌块,主要有陶粒混凝土砌块、普通混凝土砌块、石灰、水泥、矿渣粉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这些砌块要么安全性较差,特别是采用聚苯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其耐热温度低,易燃烧,要么工艺复杂,成本高。作为大规模应用的建筑砌块材料,必须要在保证其低成本的前提下,考虑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同时随着砌块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在保证砌块轻质的前提下,兼顾高隔热的难点,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的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广西白泥、粉煤灰、红柱石、纳米级蛭石粉按比例混合后,在630t磨擦压砖机上成砖坯,在加压2-5t的条件下1150-1200℃高温烧结3-5小时,后升温至1300℃烧结1-2小时成砖。

所述砌块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广西白泥10-15%

粉煤灰粒径≤1mm7-15%

粉煤灰100μm<粒径≤1mm40-70%

红柱石纯度55%以上5-15%

纳米级蛭石粉0.1-0.5%

硅酸盐水泥余量。

广西维罗白泥是一种软质高岭土,也可以叫软质耐火粘土,1992年经我国粘土专家刘长龄在广西扶绥甄别后确认维罗白泥就是球粘土,所以现在也有人叫维罗球粘土。维罗白泥(球粘土)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二氧化硅)含量45.3~51.6%,al2o3(三氧化二铝)含量26~36.8%,fe2o3(三氧化二铁)0.65~2.2%,k2o+na2o<1.5%。广西白泥(广西维罗白泥球粘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质量最好,质量最纯的软质耐火粘土,广西白泥(广西维罗白泥球粘土)具特有的物理性能:可塑性好、流动性好、结合性好、质很纯。al2o3≥34%,fe2o3<1.5耐火度大于1700℃可塑性指数>28。

工业上利用红柱石,主要是取其耐高温的特性。红柱石在常压下加热至1350℃以后,开始转化成与原晶体平行的针状莫来石。莫来石晶体是铝硅酸盐在高温作用下唯一稳定的形式,其理论转化率为87.64%。

红柱石在加热转化成莫来石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莫来石网络,体积膨胀约4%。这是一种不可逆的晶体转化,一经转化,则具有更高的耐火性能,耐火度可达1800℃以上,且耐骤冷骤热,机械强度大,抗热冲击力强,抗渣性强,荷重转化点高,并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甚至不溶于氢氟酸)和极强的抗化学腐蚀性。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及少量的feo、fe2o3、cao、mgo、tio2等。其中sio2和al2o3含量可占总含量的60%以上。

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另外粉煤灰可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

蛭石粉在高温下可以迅速膨胀8-12倍,变为膨胀蛭石粉,其具有层状的中空结构,隔热效果非常好,采用纳米级蛭石粉具有更好地分散性能。

本方案相比于传统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通过采用高温加压的方式制备砌块,大大提高了砌块的密度和耐压强度,减少了高温烧制的时间,在节能的同时,拓展了砌块的使用范围,该产品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和性能均比传统砌块有明显提升;加入了纳米级蛭石粉,隔热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在630t磨擦压砖机上成砖坯,在加压3t的条件下1180℃高温烧结3小时,后升温至1300℃烧结1.5小时成砖;

所述的砌块,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广西白泥12%

粉煤灰粒径≤1mm15%

粉煤灰100μm<粒径≤1mm55%

红柱石纯度55%以上目粒度200目5%

纳米级蛭石粉0.3%

硅酸盐水泥余量。

实施例2

一种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在630t磨擦压砖机上成砖坯,在加压3t的条件下1180℃高温烧结7小时,后升温至1300℃烧结1小时成砖。

所述的砌块,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广西白泥15%

粉煤灰粒径≤100微米10%

粉煤灰100微米<粒径≤300微米54.3%

红柱石纯度55%以上目粒度200目10%

纳米级蛭石粉0.5%

硅酸盐水泥余量。

实施例3

一种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在630t磨擦压砖机上成砖坯,在加压5t的条件下1200℃高温烧结5小时,后升温至1300℃烧结1小时成砖。

所述的砌块,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广西白泥15%

粉煤灰粒径≤100微米15%

粉煤灰100微米<粒径≤300微米40%

红柱石纯度55%以上目粒度200目13%

纳米级蛭石粉0.1%

硅酸盐水泥余量。

实施例4

一种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在630t磨擦压砖机上成砖坯,在加压2t的条件下1150℃高温烧结3小时,后升温至1300℃烧结1.5小时成砖。

所述的砌块,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广西白泥10%

粉煤灰粒径≤100微米15%

粉煤灰100微米<粒径≤300微米47%

红柱石纯度55%以上目粒度200目12%

纳米级蛭石粉0.3%

硅酸盐水泥余量。

此检测数据只针对上述检测样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隔热性能砌块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高温加压的方式制备砌块,大大提高了砌块的密度和耐压强度,减少了高温烧制的时间,在节能的同时,拓展了砌块的使用范围,该产品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和性能均比传统砌块有明显提升;加入了纳米级蛭石粉,隔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长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6.07.20
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