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基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206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基肥。



背景技术:

基肥也叫底肥,一般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或者多年生果树每个生长季第一次施用的肥料。它主要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基肥。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基肥,包括30~50份泥肥、30~35份蚯蚓土、10~15份草木灰、10~15份菜籽渣、15~25份黄豆粉和10~15份鱼粉。

还包括蘑菇孢子。

还包括15~20份腐殖质。

还包括5~8份骨粉。

所述的泥肥包括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还包括15~25份秸秆。

所述的秸秆经过切碎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使用泥肥有利于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从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并有利于防止植物因为缺少微量元素而发生病变,通过使用蚯蚓土有利于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增加土壤内空气的含量并使水更加容易疏通,防止土壤内的水不流通而影响植物根部呼吸,通过使用草木灰能够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钾、磷等元素,有利于回收利用植物所需的元素,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通过使用菜籽渣能够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有利于种子或幼苗根部的呼吸作用,补充种子或幼苗生长所需的必要元素,并能够起到促进生长得作用,通过使用黄豆粉能够提供充足的钙、磷元素,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通过使用鱼粉能够提供钙、磷、碘、锌、铁、硒、砷等元素,以此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并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2)本发明通过添加蘑菇孢子,有利于通过种植蘑菇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并且蘑菇具有生长周期短、不会影响植物生长、不会危害土壤、种植数量较大、二氧化碳产量高等优点,在补充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能够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蘑菇还能够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增加土壤内的氧含量;

(3)本发明通过使用腐殖质具有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帮助增加可以让空气和水进入的空隙等优点,并能够产生植物必须的氮、硫、钾和磷等元素,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并且腐殖质来源广,成本低,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本发明通过使用骨粉能够提供充足的钙、磷元素,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5)本发明通过使用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能够避免重金属元素堆积,并且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具有多种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6)本发明通过使用秸秆有利于为植物提供多种所需的元素,有利于促进元素循环利用,避免造成浪费以及元素流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一种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基肥,包括40份泥肥、30份蚯蚓土、15份草木灰、15份菜籽渣、25份黄豆粉、15份鱼粉、20份腐殖质和8份骨粉,通过使用泥肥有利于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从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并有利于防止植物因为缺少微量元素而发生病变,通过使用蚯蚓土有利于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增加土壤内空气的含量并使水更加容易疏通,防止土壤内的水不流通而影响植物根部呼吸,通过使用草木灰能够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钾、磷等元素,有利于回收利用植物所需的元素,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通过使用菜籽渣能够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有利于种子或幼苗根部的呼吸作用,补充种子或幼苗生长所需的必要元素,并能够起到促进生长得作用,通过使用黄豆粉能够提供充足的钙、磷元素,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通过使用鱼粉能够提供钙、磷、碘、锌、铁、硒、砷等元素,以此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并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通过添加蘑菇孢子,有利于通过种植蘑菇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并且蘑菇具有生长周期短、不会影响植物生长、不会危害土壤、种植数量较大、二氧化碳产量高等优点,在补充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能够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蘑菇还能够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增加土壤内的氧含量,通过使用腐殖质具有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帮助增加可以让空气和水进入的空隙等优点,并能够产生植物必须的氮、硫、钾和磷等元素,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并且腐殖质来源广,成本低,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泥肥包括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使用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能够避免重金属元素堆积,并且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具有多种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15~25份经过切碎处理的秸秆,通过使用秸秆有利于为植物提供多种所需的元素,有利于促进元素循环利用,避免造成浪费以及元素流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