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0898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砂制容器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炒茶是生产茶制品的必经程序,现有用于炒茶的器皿多为铁质或不锈钢容器,铁质容器除了释放铁游离子,铁锅表层涂层通常含有四氟化碳,这种化学物质在高温下会变成气体挥发出来,并随着茶叶的翻动过程被茶叶吸收,最终会在冲泡后被人喝进肚子里,不安全。不锈钢机械制茶,效率搞高了,但它本身释放出的铁游离子,不仅会让茶叶变色,且会降低或流失茶叶中的有机成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铁质或不锈钢炒茶容器存在不环保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及其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滑石粉10-20份、锂辉石10-30份、膨润土8-20份、漂珠10-20份和青矸10-30份。

一种制作所述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称取滑石粉10-20份、锂辉石10-30份、膨润土8-20份、漂珠10-20份和青矸10-30份,并混合均匀;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至3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水以1:3-6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2个月至6个月,制成坯泥;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4)制坯体:将泥团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30-1270℃的温度下烧制24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滑石粉、锂辉石、膨润土、漂珠和青矸制成坯料,通过配料、制泥、制坯、修坯、装饰、烘干、烧制制作工艺流程,关键工艺在配料、制坯、烧制等环节,能保障长时间抗干烧不炸裂,生产出热稳定性,吸附性较好以及其他物理性能稳定的砂器。砂锅炒茶,用最传统的手工炒茶工艺和方法,利用砂器较好的冷热膨胀物理性能,抑制酶性氧化,形成砂器炒茶特有的品质。砂器本身无铅镉、不含铁游离子,用砂锅炒茶时,在热化作用下砂锅本身的吸附性和热稳定性更好地保留了茶的有机成分和营养成分,可抑制酶性氧化,进一步消除苦涩味;并随着茶叶的翻动过程砂器中富含的微量元素会变成气体挥发出来被茶叶本身青草气挥发吸入有机结合,促进滋味醇厚,形成馥郁的茶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滑石粉10份、锂辉石10份、膨润土8份、漂珠10份和青矸10份。

一种制作本实施例所述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称取滑石粉10份、锂辉石10份、膨润土8份、漂珠10份和青矸10份,并混合均匀。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至3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水以1:3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2个月,制成坯泥;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4)制坯体:将泥团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30℃的温度下烧制24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滑石粉20份、锂辉石30份、膨润土20份、漂珠20份和青矸30份。

一种制作本实施例所述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称取滑石粉20份、锂辉石30份、膨润土20份、漂珠20份和青矸30份,并混合均匀。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至3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水以1:6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6个月,制成坯泥;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4)制坯体:将泥团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70℃的温度下烧制24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坯料:滑石粉15份、锂辉石20份、膨润土14份、漂珠15份和青矸20份。

一种制作本实施例所述用于炒茶的砂质器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称取滑石粉15份、锂辉石20份、膨润土14份、漂珠15份和青矸20份,并混合均匀。

2)制泥:将步骤1)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至30目的细粉,并将研磨后的细粉和水以1:5的配比置于澄泥池中腐化4个月,制成坯泥;

3)将步骤2)制备的坯泥反复揉成泥团,泥团要求无气孔、无杂质,且均匀;

4)制坯体:将泥团在泥台上拉坯制成所需坯体;

5)修坯:将拉制好的坯体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坯体干透之后将其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理,使坯体里光外平,并把底部多余的部分修掉;

6)装饰:对步骤5)制成的坯体进行形状、造型及色彩的装饰;

7)烘干:将装饰好的坯体烘干至其表面温度为50℃;

8)烧制:将步骤7)制备的坯体放置于窑炉中,于1260℃的温度下烧制24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出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