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兔粪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17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兔粪制粒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制粒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兔粪制粒机。

(二)

背景技术:

畜牧业在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今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兔粪是一种高效优质的有机肥料,据统计,一只成年兔每年可产兔粪约100千克。兔粪、尿液中的氮、钾、磷等,均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兔粪中未消化的有机物质要经过发酵腐熟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目前我国家兔养殖大多数为家庭户或中小规模兔场,兔粪的收集存储和后期处理是当下兔粪资源化利用的难题。正常情况下,兔粪在相同存储量下占用空间较大,气味难闻、污染环境,运输不便,且堆积的兔粪容易结团,不利于均匀施肥。因此,兔粪必须经过收集处理,制备成便于运输、方便施用的统一形状,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经济效益。

现在大多数兔场都是将兔粪清理后随意堆积或沼气池发酵,不仅费时费力,也造成资源浪费。实用新型专利201520886656.8介绍了一种“可将兔粪压制成型的兔粪处理系统”,该兔粪处理系统集兔粪收集、脱水、烘干、压制成型于一体,但系统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当下中国家兔养殖户使用。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科学合理、方便实用的兔粪制粒机,能将兔粪制成颗粒均一的颗粒料,避免了现有兔粪堆积、结团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保证了兔粪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工厂化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兔粪制粒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一制粒装置,在制粒装置上方的机架上设有一进料斗,在制粒装置下方的机架上设有一接料筒;所述制粒装置包括两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第一齿轮筒的右端和第二齿轮筒的右端均开放设置,第一齿轮筒的左端与一第一转轴的右端固连,第一转轴的左端与一支撑设于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二齿轮筒的左端与一第二转轴的右端固连,第二转轴的左端通过设于机架上的轴承座与机架相连;在第一齿轮筒上相邻轮齿间的第一齿轮筒筒壁上均设有一沿第一齿轮筒宽度方向设置的漏料通孔组;在第二齿轮筒上相邻轮齿间的第二齿轮筒筒壁上均设有一沿第二齿轮筒周向方向设置的漏料通孔组;第一齿轮筒的内侧壁呈从左向右向第一齿轮筒外侧壁倾斜设置,第二齿轮筒的内侧壁呈从左向右向第二齿轮筒外侧壁倾斜设置;在第一齿轮筒内侧底部设有一第一切刀,在第二齿轮筒内侧底部设有一第二切刀,第一切刀的右端与第二切刀的右端均与一连接杆的一端固连,各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固连。

第一切刀沿第一齿轮筒内侧壁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切刀的刀面呈与第一齿轮筒内侧壁相平行的弧面设置;第二切刀沿第二齿轮筒内侧壁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切刀的刀面呈与第二齿轮筒内侧壁相平行的弧面设置。

第一切刀与第一齿轮筒内侧壁间距为1-2cm;第二切刀与第二齿轮筒内侧壁间距为1-2cm。

各漏料通孔组由若干个沿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漏料通孔组成;所述漏料通孔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8-10mm。

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呈从上向下向进料斗中心倾斜设置,在进料斗左侧壁上固连一底端与机架顶端固连的支撑杆;所述进料斗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设于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的左、右两端之间;所述进料斗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设于第一齿轮筒的轴心和第二齿轮筒的轴心之间。

所述接料筒设于与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下方的右侧。

所述连接杆为L形连接杆,两L形连接杆水平平行设于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相啮合处下方的机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兔粪制粒机设计科学、合理,能将发酵的兔粪及时制成颗粒料存储,避免兔粪长时间堆积、结团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通过该兔粪制粒机机架上两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设置,能保证由进料斗落下的兔粪物料在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之间挤压,并通过漏料通孔进入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的环形空腔内;由于在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内分别设置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经漏料通孔挤出的条状物料在转至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处时可及时切断;由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分别与第一齿轮筒内侧壁和第二齿轮筒内侧壁平行设置,可保证切断物料长度、大小的一致;由于第一齿轮筒内侧壁和第二齿轮筒内侧壁倾斜设置,切断的颗粒状物料可在第一齿轮筒和第二齿轮筒的转动下滑落至接料筒内,及时收集。该兔粪制粒机能充分利用兔粪资源,并实现兔粪有机肥的工厂化生产。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进料斗,3接料筒,4第一齿轮筒,5第二齿轮筒,6第一转轴,7驱动电机,8第二转轴,9第一切刀,10第二切刀,11连接杆,12漏料通孔,13支撑杆,14水平支撑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3所示,该兔粪制粒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一制粒装置,在制粒装置上方的机架1上设有一进料斗2,在制粒装置下方的机架1上设有一接料筒3;所述制粒装置包括两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筒4和第二齿轮筒5,第一齿轮筒4的右端和第二齿轮筒5的右端均开放设置,第一齿轮筒4的左端与一第一转轴6的右端固连,第一转轴6的左端与一支撑设于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相连;第二齿轮筒5的左端与一第二转轴8的右端固连,第二转轴8的左端通过设于机架上的轴承座与机架1相连;在第一齿轮筒4上相邻轮齿间的第一齿轮筒筒壁上均设有一沿第一齿轮筒宽度方向设置的漏料通孔组;在第二齿轮筒5上相邻轮齿间的第二齿轮筒筒壁上均设有一沿第二齿轮筒周向方向设置的漏料通孔组;第一齿轮筒4的内侧壁呈从左向右向第一齿轮筒外侧壁倾斜设置,第二齿轮筒5的内侧壁呈从左向右向第二齿轮筒外侧壁倾斜设置;在第一齿轮筒内侧底部设有一第一切刀9,在第二齿轮筒内侧底部设有一第二切刀10,第一切刀9的右端与第二切刀10的右端均与一连接杆11的一端固连,各连接杆11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1固连。

第一切刀9沿第一齿轮筒内侧壁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切刀9的刀面呈与第一齿轮筒内侧壁相平行的弧面设置;第二切刀10沿第二齿轮筒内侧壁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切刀10的刀面呈与第二齿轮筒内侧壁相平行的弧面设置。

第一切刀9与第一齿轮筒4内侧壁间距为1-2cm;第二切刀10与第二齿轮筒5内侧壁间距为1-2cm。

各漏料通孔组由若干个沿第一齿轮筒4和第二齿轮筒5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漏料通孔12组成;所述漏料通孔12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8-10mm。

所述进料斗2的外侧壁呈从上向下向进料斗中心倾斜设置,在进料斗2左侧壁上固连一底端与机架1顶端固连的支撑杆13;所述进料斗2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设于第一齿轮筒4和第二齿轮筒5的左、右两端之间;所述进料斗2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设于第一齿轮筒4的轴心和第二齿轮筒5的轴心之间。

所述接料筒3设于与第一齿轮筒4和第二齿轮筒5下方的右侧。

所述连接杆11为L形连接杆,两L形连接杆水平平行设于第一齿轮筒4和第二齿轮筒5相啮合处下方的机架1上。

在机架1上设有一水平支撑板14,所述驱动电机7固设于水平支撑板14顶部。

使用时,将发酵的兔粪进行预处理,制成具有一定粘结性的兔粪原料,将兔粪原料堆放入进料斗2内;启动驱动电机7工作,驱动电机7驱动第一转轴6带动第一齿轮筒4转动,同时,转动的第一齿轮滚筒4带动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筒5相向转动;由进料斗2落下的兔粪原料在第一齿轮筒4和第二齿轮筒5之间挤压并通过漏料通孔12进入第一齿轮筒4和第二齿轮筒5的环形空腔内;挤压成型的条状物料在旋转至第一切刀9和第二切刀10时,可及时被切断;切断的条状物料在重力和倾斜设置的第一齿轮筒4内侧壁及第二齿轮筒5内侧壁的作用下,自然滑落至接料筒3内,从而获得颗粒均匀、一致的颗粒料。

该兔粪制粒机不仅适用于兔粪制粒使用,也适合其他畜禽粪便制粒的需要。此外,对于农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粘合度的生物质肥料,也可通过该兔粪制粒机进行颗粒状肥料的制备。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