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隋青瓷配方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6614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隋青瓷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隋代青瓷是在南北朝时期陶瓷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隋朝在陶瓷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青瓷的生产出现了南北合融为一体的崭新局面,既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烧瓷技术与青瓷的造型,又有所提高并创造出许多新的器形。

隋朝青瓷对我国陶瓷的发展过程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人们对于隋青瓷的研究仅止于对古瓷或古瓷片的研究,却未能对隋青瓷进行复烧,尤其是对于隋青瓷釉色器形完全不能达到古瓷水平。因此,对于隋青瓷的复烧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隋青瓷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一种隋青瓷配方,其中胎体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河底黏土40-50份,石英15-20份,钾长石3-8份,滑石2-5份,蒙脱石3-8份,高岭土30-45份;

釉料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高岭土,30-50份,钾长石10-15份,钠长石10-15份,方解石5-7份,牛腿骨骨灰3-7份,氧化锌3-7份,石英5-10份。

优选的,一种隋青瓷配方,其中胎体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河底黏土40份,石英17份,钾长石5份,滑石5份,蒙脱石5份,高岭土35份;

釉料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高岭土,40份,钾长石11份,钠长石11份,方解石5份,牛腿骨骨灰3份,氧化锌3份,石英8份。

上述隋青瓷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胎体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150目,混合均匀,制成含水率20%的坯泥待用;

2、将坯泥用湿布覆盖,25℃以上温度环境下养护三小时以上,拉坯制器,晾坯至坯体自然干透,备用即可;

3、取配方量的胎体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400目,混合均匀,制成含水率200%的化妆土泥浆,将步骤2中干透的坯体置入化妆土泥浆,等化妆土均匀覆盖坯体表面,取出坯体,晾干即可;

4、取配方量的优良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500目,制成含水率300%的釉料浆;

5、把经过步骤4的坯体置入釉料,取出,晾干,等待烧制;

6、烧制,烧制温度为1275℃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隋青瓷的配方,以及隋青瓷的烧制工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一种古瓷的复烧工艺可以对瓷器发展史做很有效地补充,并且极大地丰富了现代陶瓷的品类。另外,出去研究价值意外,本发明提供的隋青瓷生产工艺烧制所得瓷器釉色古朴典雅,端庄大气,是不可多得陶瓷种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隋青瓷配方,其中胎体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河底黏土40份,石英15份,钾长石3份,滑石2份,蒙脱石3份,高岭土30份;

釉料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高岭土,30份,钾长石10份,钠长石10份,方解石5份,牛腿骨骨灰3份,氧化锌3份,石英5份。

1、取配方量的胎体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150目,混合均匀,制成含水率20%的坯泥待用;

2、将坯泥用湿布覆盖,25℃以上温度环境下养护三小时以上,拉坯制器,晾坯至坯体自然干透,备用即可;

3、取配方量的胎体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400目,混合均匀,制成含水率200%的化妆土泥浆,将步骤2中干透的坯体置入化妆土泥浆,等化妆土均匀覆盖坯体表面,取出坯体,晾干即可;

4、取配方量的优良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500目,制成含水率300%的釉料浆;

5、把经过步骤4的坯体置入釉料,取出,晾干,等待烧制;

6、烧制,烧制温度为1275℃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隋青瓷配方,其中胎体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河底黏土50份,石英20份,钾长石8份,滑石5份,蒙脱石8份,高岭土45份;

釉料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高岭土,50份,钾长石15份,钠长石15份,方解石7份,牛腿骨骨灰7份,氧化锌7份,石英10份。

1、取配方量的胎体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150目,混合均匀,制成含水率20%的坯泥待用;

2、将坯泥用湿布覆盖,25℃以上温度环境下养护三小时以上,拉坯制器,晾坯至坯体自然干透,备用即可;

3、取配方量的胎体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400目,混合均匀,制成含水率200%的化妆土泥浆,将步骤2中干透的坯体置入化妆土泥浆,等化妆土均匀覆盖坯体表面,取出坯体,晾干即可;

4、取配方量的优良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500目,制成含水率300%的釉料浆;

5、把经过步骤4的坯体置入釉料,取出,晾干,等待烧制;

6、烧制,烧制温度为1275℃即可。

实施例三

一种隋青瓷配方,其中胎体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河底黏土42份,石英17份,钾长石3份,滑石3份,蒙脱石3份,高岭土37份;

釉料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高岭土,40份,钾长石12份,钠长石12份,方解石5份,牛腿骨骨灰3份,氧化锌5份,石英5份。

1、取配方量的胎体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150目,混合均匀,制成含水率20%的坯泥待用;

2、将坯泥用湿布覆盖,25℃以上温度环境下养护三小时以上,拉坯制器,晾坯至坯体自然干透,备用即可;

3、取配方量的胎体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400目,混合均匀,制成含水率200%的化妆土泥浆,将步骤2中干透的坯体置入化妆土泥浆,等化妆土均匀覆盖坯体表面,取出坯体,晾干即可;

4、取配方量的优良配方各原料,洗净,球磨机湿磨至500目,制成含水率300%的釉料浆;

5、把经过步骤4的坯体置入釉料,取出,晾干,等待烧制;

6、烧制,烧制温度为1275℃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非限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做进一步变换,而所有这些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隋青瓷配方及其制作工艺,涉及陶瓷技术领域。一种隋青瓷配方,其中胎体配方包括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河底黏土40‑50份,石英15‑20份,钾长石3‑8份,滑石2‑5份,蒙脱石3‑8份,高岭土30‑45份。本发明提供一种隋青瓷的配方,以及隋青瓷的烧制工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一种古瓷的复烧工艺可以对瓷器发展史做很有效地补充,并且极大地丰富了现代陶瓷的品类。另外,除去研究价值以外,本发明提供的隋青瓷生产工艺烧制所得瓷器釉色古朴典雅,端庄大气,是不可多得陶瓷种类。

技术研发人员:杨合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合岭
技术研发日:2017.06.05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