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89732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音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凡是能用来阻断噪声的建筑材料,统称为建筑隔声材料。隔音材料种类,日常人们比较常见的有实心砖块、钢筋混泥土墙、木板、石膏板、铁板、隔声毡、纤维板等等。严格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具有隔音作用,其区别就是不同材料间隔音量的大小不同而已。同一种材料,由于面密度不同,其隔音量存在比较大的变化。大部分国家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建筑,隔墙大多采用粘土砖,240mm粘土砖墙的隔声量在50db以上,隔声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缺点抗老化性差,容易脱落,稳定性不高等。

目前,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的广泛共识,随着大气污染、雾霾等现象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而针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节能对于我国实施能源节约战略意义重大。传统的现有建筑保温材料大多为有机保温材料如聚氨酯、模塑聚苯板等,但其不利于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甚至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目前建筑物附近交通便利,车辆经过较为频繁,人们对于如何隔音也较为关注,而目前现有技术中隔音材料大多是直接采用的隔音棉材料,但是隔音棉材料的使用无法满足建筑材料所需满足既能隔热、防火、防潮又能隔音的多方面性能。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隔音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成本低,材料环保,除隔音性能高,还具有表面光洁、成型方便、粘结力强、防潮、防水及防火等特性,抗老化性强,不易脱落,稳定性高;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是一种综合性能好的理想建筑材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建筑材料,所述配方由阻燃剂、环氧树脂、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玻璃纤维、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丙烯酸乳液、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润湿剂、防水剂、防霉剂、水、活性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阻燃剂2-7份、环氧树脂2-5份、粉煤灰10-20份、硅藻土20-40份、碳酸钙2-6份、玻璃纤维4-12份、酚醛树脂10-20份、聚乙烯树脂15-20份、丙烯酸乳液35-45份、陶瓷粉0.6-1.2份、石膏粉2-5份、水泥45-55份、无水氯化镁粉10-20份、润湿剂0.2-0.4份、防水剂0.6-0.8份、防霉剂0.15-0.25份、水60-80份、活性炭1-2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剂是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磷酸二氢铵80%、磷酸氢二铵10%、十二烷基硫酸钠2%和余量的尿素,分别投放到搅拌机中,均匀搅拌20分钟后制得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羟基树脂40%、丁苯橡胶乳20%、亚油酸20%、十二水硫酸铝钾10%、氢氧化钠10%,分别投放到搅拌机中,均匀搅拌20分钟后制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霉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钛酸四丁酯、硬脂酰胺、醋酸乙烯酯、乙醇加热至50-60℃,搅拌1-2小时,再加入甘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得到。

一种隔音建筑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上述重量份比进行称取原料;具体为先调节温度:通过温度调节装置,把温度调节到配料时的适合温度;再分类称取:对原料进行分类,具体为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和玻璃纤维为一类;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和丙烯酸乳液为一类;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活性炭为一类;阻燃剂、润湿剂、防水剂、防霉剂和水为一类,然后在进行对不同的种类进行用不同的称取装置进行称取;最后密封保存:对称后的原料进行分区域密封保存,备用;

2)制备混合物a:将步骤1)中配好的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和玻璃纤维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到第一搅拌器中,然后打开加温装置,控制温度升至90℃,然后均匀搅拌,匀速搅拌30分钟,再保温30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物a;

3)制备混合物b: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a和步骤1)中配好的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和丙烯酸乳液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到第二搅拌器中,然后打开加温装置,控制温度升至905℃,然后均匀搅拌,匀速搅拌35分钟,再保温25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物b;

4)制备混合物c;将步骤3)的得到的混合物b与步骤1)中配好的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活性炭同时加入到第三搅拌器中均匀混合,加热至52℃后加入阻燃剂、润湿剂、防水剂和防霉剂,再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300r/min,出料后自然冷却,制得混合物c;

5)浇注成型: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c均匀的浇注在模具内,捣实刮平,待凝固定型后即可脱模,再进行干燥,即制得隔音建筑材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的浇注的具体流程为先清洁浇注入口:将浇注入口中的渣质及浇注入口内壁的污物清除;然后开始浇注:将混合物c流入浇口杯,经过第一过滤网,滤除一部分杂质;再经过直浇道进入横浇道,经过第二过滤网,滤除另一部分杂质,经过过滤后的混合物c,经过内浇道铸入铸造模具及经过横浇道进入模具;最后清除渣质:打开模具将第二过滤网挡的杂质清除;从浇注入口处清洁第一过滤网挡的杂质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干燥具体为人工烘干或自然风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成本低,材料环保,除隔音性能高,还具有表面光洁、成型方便、粘结力强、防潮、防水及防火等特性,抗老化性强,不易脱落,稳定性高;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是一种综合性能好的理想建筑材料。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建筑材料,所述配方由阻燃剂、环氧树脂、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玻璃纤维、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丙烯酸乳液、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润湿剂、防水剂、防霉剂、水、活性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阻燃剂2份、环氧树脂2份、粉煤灰10份、硅藻土20份、碳酸钙2份、玻璃纤维4份、酚醛树脂10份、聚乙烯树脂15份、丙烯酸乳液35份、陶瓷粉0.6份、石膏粉2份、水泥45份、无水氯化镁粉10份、润湿剂0.2份、防水剂0.6份、防霉剂0.15份、水60份、活性炭1份。

一种隔音建筑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上述重量份比进行称取原料;具体为先调节温度:通过温度调节装置,把温度调节到配料时的适合温度;再分类称取:对原料进行分类,具体为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和玻璃纤维为一类;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和丙烯酸乳液为一类;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活性炭为一类;阻燃剂、润湿剂、防水剂、防霉剂和水为一类,然后在进行对不同的种类进行用不同的称取装置进行称取;最后密封保存:对称后的原料进行分区域密封保存,备用;

2)制备混合物a:将步骤1)中配好的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和玻璃纤维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到第一搅拌器中,然后打开加温装置,控制温度升至90℃,然后均匀搅拌,匀速搅拌30分钟,再保温30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物a;

3)制备混合物b: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a和步骤1)中配好的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和丙烯酸乳液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到第二搅拌器中,然后打开加温装置,控制温度升至905℃,然后均匀搅拌,匀速搅拌35分钟,再保温25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物b;

4)制备混合物c;将步骤3)的得到的混合物b与步骤1)中配好的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活性炭同时加入到第三搅拌器中均匀混合,加热至52℃后加入阻燃剂、润湿剂、防水剂和防霉剂,再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300r/min,出料后自然冷却,制得混合物c;

5)浇注成型: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c均匀的浇注在模具内,捣实刮平,待凝固定型后即可脱模,再进行干燥,即制得隔音建筑材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剂是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磷酸二氢铵80%、磷酸氢二铵10%、十二烷基硫酸钠2%和余量的尿素,分别投放到搅拌机中,均匀搅拌20分钟后制得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羟基树脂40%、丁苯橡胶乳20%、亚油酸20%、十二水硫酸铝钾10%、氢氧化钠10%,分别投放到搅拌机中,均匀搅拌20分钟后制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霉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钛酸四丁酯、硬脂酰胺、醋酸乙烯酯、乙醇加热至50-60℃,搅拌1-2小时,再加入甘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得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的浇注的具体流程为先清洁浇注入口:将浇注入口中的渣质及浇注入口内壁的污物清除;然后开始浇注:将混合物c流入浇口杯,经过第一过滤网,滤除一部分杂质;再经过直浇道进入横浇道,经过第二过滤网,滤除另一部分杂质,经过过滤后的混合物c,经过内浇道铸入铸造模具及经过横浇道进入模具;最后清除渣质:打开模具将第二过滤网挡的杂质清除;从浇注入口处清洁第一过滤网挡的杂质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干燥具体为人工烘干或自然风干。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建筑材料,所述配方由阻燃剂、环氧树脂、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玻璃纤维、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丙烯酸乳液、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润湿剂、防水剂、防霉剂、水、活性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所述配方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阻燃剂7份、环氧树脂5份、粉煤灰20份、硅藻土40份、碳酸钙6份、玻璃纤维12份、酚醛树脂20份、聚乙烯树脂20份、丙烯酸乳液45份、陶瓷粉1.2份、石膏粉5份、水泥55份、无水氯化镁粉20份、润湿剂0.4份、防水剂0.8份、防霉剂0.25份、水80份、活性炭2份。

一种隔音建筑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照上述重量份比进行称取原料;具体为先调节温度:通过温度调节装置,把温度调节到配料时的适合温度;再分类称取:对原料进行分类,具体为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和玻璃纤维为一类;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和丙烯酸乳液为一类;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活性炭为一类;阻燃剂、润湿剂、防水剂、防霉剂和水为一类,然后在进行对不同的种类进行用不同的称取装置进行称取;最后密封保存:对称后的原料进行分区域密封保存,备用;

2)制备混合物a:将步骤1)中配好的粉煤灰、硅藻土、碳酸钙和玻璃纤维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到第一搅拌器中,然后打开加温装置,控制温度升至90℃,然后均匀搅拌,匀速搅拌30分钟,再保温30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物a;

3)制备混合物b: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a和步骤1)中配好的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和丙烯酸乳液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到第二搅拌器中,然后打开加温装置,控制温度升至905℃,然后均匀搅拌,匀速搅拌35分钟,再保温25分钟后,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物b;

4)制备混合物c;将步骤3)的得到的混合物b与步骤1)中配好的陶瓷粉、石膏粉、水泥、无水氯化镁粉、活性炭同时加入到第三搅拌器中均匀混合,加热至52℃后加入阻燃剂、润湿剂、防水剂和防霉剂,再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300r/min,出料后自然冷却,制得混合物c;

5)浇注成型:将步骤4)所得的混合物c均匀的浇注在模具内,捣实刮平,待凝固定型后即可脱模,再进行干燥,即制得隔音建筑材料。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剂是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磷酸二氢铵80%、磷酸氢二铵10%、十二烷基硫酸钠2%和余量的尿素,分别投放到搅拌机中,均匀搅拌20分钟后制得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羟基树脂40%、丁苯橡胶乳20%、亚油酸20%、十二水硫酸铝钾10%、氢氧化钠10%,分别投放到搅拌机中,均匀搅拌20分钟后制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霉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钛酸四丁酯、硬脂酰胺、醋酸乙烯酯、乙醇加热至50-60℃,搅拌1-2小时,再加入甘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得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的浇注的具体流程为先清洁浇注入口:将浇注入口中的渣质及浇注入口内壁的污物清除;然后开始浇注:将混合物c流入浇口杯,经过第一过滤网,滤除一部分杂质;再经过直浇道进入横浇道,经过第二过滤网,滤除另一部分杂质,经过过滤后的混合物c,经过内浇道铸入铸造模具及经过横浇道进入模具;最后清除渣质:打开模具将第二过滤网挡的杂质清除;从浇注入口处清洁第一过滤网挡的杂质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干燥具体为人工烘干或自然风干。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成本低,材料环保,除隔音性能高,还具有表面光洁、成型方便、粘结力强、防潮、防水及防火等特性,抗老化性强,不易脱落,稳定性高;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是一种综合性能好的理想建筑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