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陶质净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433发布日期:2019-03-05 19:3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陶质净水剂。



背景技术:

在工业或民用领域,去除液体或气体介质中微生物的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类:

1、过滤法:让液体或气体介质流过一较细孔径的多孔过滤体,让液体或气体通过,细菌被截留。这种方法要求其制品必须孔径分步极窄,且可几孔径不大于0.2微米,基于这种方法的特点,其过滤通量或fi过滤效率比较低。

2、紫外线消毒法:此方法是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灭杀作用来去除液体或气体介质中的微生物。紫外线灯管通常被放置于储存器内,对动态流动的液体或气体介质的处理效果有限。另外,有研究表明,紫外线可能会激发小的高分子物质的形成。

3、臭氧消毒法: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特性,对动态和静态液体介质中的微生物都有很好的灭杀作用,但是,其极强的氧化特性极易改变液体介质中的有效物质的化学构成,特别当应用于医药生产过程中。此外,以该方法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时,后续需要进行曝气处理,否则,处理后的水具有一种难闻的气味。

4、化学药剂法:银系抗菌剂是通过溶出型的银离子对微生物的作用而获得抗菌特性的,虽然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但在获得比较好的抗菌性的同时,也使得水体中的银离子超出相关水质标准,此外,其时效性和抗老化性一直有待进一步改善;有研究表明,含氯制剂(包括液氯和二氧化氯)会导致在水体中生成如三氯甲烷、次氯酸盐等致癌物质。

5、钛系光触媒抗菌剂: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来进行催化作用,进一步使触媒周围的氧气或水分子转换成具活性的氢氧自由基,再藉由这些自由基分解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基于此法的特点,其限制条件是显而易见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高效去除液体或气体介质中微生物而又不改变有效物质化学结构,同时对人体无害和对环境无二次污染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复合陶质净水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净水剂不仅能去除水中的机械杂质并脱色、除臭,同时能去除水中微生物、藻类等有害物质。

本发明所称的复合陶质净水剂是由坯料经煅烧得到的多孔网状结构的黑色陶粒或陶片或陶管,所述的坯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碳30〜90%,二氧化硅4〜30%,氧化锌1〜10%,三氧化二铝1.5〜8%,氧化钙1.5〜6%,氧化镁1〜6%,三氧化二铁0.5〜3%,硫酸钠和/或硫酸钾0〜15%。

将上各组分按比例复配后加适量水或/和有机粘合剂混合均匀,然后造粒或模压成片状或管状坯料,坯料经400〜850°c锻烧后得黑色的陶粒或陶片或陶管。在煆烧过程中,由于水或/和有机粘合剂的挥发、碳化,以及原料中加入的碳所形成的孔隙,共同使得陶件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本净水剂净化水质的处理方法与过程是,将本净水剂组装成一个具有一定直径和高度的过滤组件,让待净化处理的水在一定压力差下流过该组件,在此过程中,水体与本净水剂相互作用,使得水体得以净化而流出。

本净水剂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作用的实验原理是:将菌悬液直接滴于由净水剂制成的片状材料上,覆盖以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加强受试菌和净水剂的接触,以便显示其抑菌作用。试验根据抑菌率大小判断其是否具有抑菌能力。

本净水剂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作用的实验方法是:将制成含菌量为6x104cfu/ml的菌悬液,取0.lml菌悬液滴染于材料(直径18mm)上。于无菌平皿内,盖上盖,分别作用5min、lomin,然后上覆盖以营养琼脂,置37℃培养18h。作活菌培养计数。同样同时设置未含抗菌材料的无菌材料作阳性对照,未染菌的材料(阴性对照)作为无菌检测。

用下式计算抑菌率:

抑菌率=未含抗菌材料对照组平均菌数-试验组平均数×100%。

未含抗菌材料对照组平均菌数。

本净水剂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作用的实验结果是:经检测本净水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白色念珠菌作用lomin,37℃培养18h,抑菌率均达100%,如下表。

抗菌材料抑菌微生物效果。

注:试验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

本净水剂对藻类作用的实验原理是:以含藻水样作为原水,经本净水剂作用,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藻类的繁殖情况,实验同时以原水水样,以活性炭作用的水样作为对照,用以评价本净水剂的抑制藻类繁殖效果。以市政自来水作为原水,经本净水剂作用,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藻类的生长情况,实验同时以原水水样,以活性炭作为对照,用以评价本净水剂的抑制藻类生长效果。

本净水剂对藻类作用的实验结果是:含有铜绿微囊藻的原水,经培养,藻类大量繁殖,经本净水剂作用后,滤过水在同样条件下培养,铜绿微囊藻完全消失。以市政自来水作为原水,经活性炭作用,38℃、4000lx照度、光暗比为12:12条件下加速培养,约90天出现beggiatoa藻生长,同样条件下,经本净水剂作用,180天后,仍未见任何藻类生长。

本净水剂的多孔网状结构具有吸附、脱色、除臭的作用,氧化锌、氧化镁等在水中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在微观结构上形成内置微电场,利用内置的微电场作用,改变微生物的表面特性,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从而达到抗菌抑藻的目的,与己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依本发明,制备出的复合陶质净水剂将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制药过程灭菌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

2、依本发明,制备出的复合陶质净水剂,具有广谱抗菌性,且抗菌效果显著;对环境十分友好;对待处理的介质无污染;不改变待处理介质的化学结构;无须光催化。

3、依本发明,制备出的复合陶质净水剂,具有抑制藻类生长效果,对含藻类水体,具有抑制藻类繁殖作用。

4、依本发明,制备出的复合陶质净水剂,具有脱色和脱除异味效果。

5、依本发明,制备出的复合陶质净水剂,为实际无毒,对人体及对环境无任何有害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加工陶粒为例,非限定实施例叙述为下。

2、将各组分c、si02、zno、al203、cao、mgo、fe203、(na,k)2s04按上表各取一值配方混合后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用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4>0.142〜l42mm的坯料,坯料经400〜850℃煅烧后得到多孔网状结构的黑色陶粒。

3、以下为应用于家用直饮机的过滤组件的非限定实施例:

组件直径为62mm,本净水剂填充高度为230mm,组件筒体为abs注塑件。具体填充过程为,首先在筒体底部放置1片聚丙烯材质的无纺布垫片,或者300目的不锈钢网垫片,封接好垫片边缘,倒入本净水剂,振动填实,然后放置2〜3片聚丙烯材质的无纺布垫片,最后加盖密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